正文 第424章 王昌龄结算前世仇,江南地区的丧钟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至乾元二载二月时,山南、江南的除贱为良已经进行大半年时间。
相比于广袤的平原地带,山南、江南、淮南的除贱为良道阻且长。
这里有以张镐为首,朝廷派出最庞大的团队。
有超过七个都督府的兵马聚集。
如之前所料一般,狗急跳墙者比比皆是。
但有一点和河南、河北相同,那就是经过锦衣卫向乡里渗透以后,底层百姓不跟随豪强大族起事。
如无根之萍一般的豪强大族,不需要多久,就会被唐军府兵剿灭。
那些豪强大族,在举旗造反的那一刻,就代表他们走向一条不归路。
在穷途末路的时候,他们不得不放弃他们执着一生的土地,逃往山中。
对他们来说,这是仅有的路。
开弓就没有回头箭。
以前往深山里逃的是被逼往绝路的平民百姓,现在则是走投无路的豪强大族。
唐军府兵只是疲于奔波,延缓时间。
江南西道,宣城。
张镐、王昌龄、张兴、杨炎、王玙等官吏齐聚一堂,商讨下一阶段。
“除贱为良大半年时间,无数耕地荒芜,粮食锐减。虽能开豪强大族仓库,又有常平仓、义仓。但我等为父母官,当未雨绸缪,不能一直拖延下去。”
张镐向在坐的官吏说道。
江南、淮南富庶之地,还要沿着大运河向北部调输粮食。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除贱为良虽然激烈,但张镐是赞成的。
土地兼并、豪强治乡,就如生长在大唐身上的脓疮,需要忍痛用刀子剜掉。
“可江南山地太多,至今已有不少豪强大族盾入深山之中。我们已经使用强硬手段,不断招抚愿意除贱为良的家族,治罪违抗朝廷命令的家族。除非有朝廷的军令。”
王玙手一摊,徒之奈何。
他们的任务是主持山南地区、淮南地区、江南地区的除贱为良。
现在只有靠近京畿之地和都畿之地的山南西道、山南东道,在一定程度上完成除贱为良。
那里的抵抗,远远不如江南地区。
去年他们在山南的时候,江南诸郡太守,不断地向他们求援。
江南的宣城都督府、武陵都督府、余杭都督府、东阳都督府,已经全部出动。
在锦衣卫的配合下,不服从就攻击。
即便如此,还有巨大的弊缺,进度缓慢。
可以想象,江南地区连税都收不上来,可见其蟠根错节之深。
有许多县兵都被豪强大族控制,导致不少锦衣卫被杀害。
“昔日商汤网开三面,何若启奏至尊,用怀柔政策,向江南地区宣告赦免豪强的罪行,让他们只交地、释放农奴。给他们一条活路。事到如今,他们应该明白自己等是以卵击石。”
杨炎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鱼肉乡里的豪强进行一定赦免。
像大族、士族一样,虽有大损失,但能长存下去。
豪强大族在江南地区星星散散地分布,任何一族的反抗,都是螳臂当车。
朝廷倒是希望他们能联合起来,与八万正规军进行一次旷野大决战,定鼎江南。
问题是这些豪强一盘散沙,没有丝毫联合的可能。
“变革当一劳永逸,彻彻底底,不可姑息,我们宁愿再用两年时间,也不可继续遗祸。江南豪强大族的宗族凝聚力强于北方。他们自知罪无可恕,屡屡杀害锦衣卫。至今有两名太守和十三名县令为国捐躯。此等罪孽,哪能轻恕?”
张镐第一个不赞同杨炎的想法。
一次变革,不仅要改变现在,还要警示未来。
必然要让后世的大族明白土地兼并和豢养农奴是一条红线,不可触碰。
因为随着李瑄戎马一生的将领们,追随李瑄变革的文臣们,都拥有后代。
现在他们有理想,有操守。不代表他们的后人,能谨守先辈的信念。
用这么严厉的方法除贱为良,总不能让现如今的达官贵人的后代再逾越红线吧?
张镐的话引起众文武官吏的支持。
“先前王侍郎言兵少,我深表赞同。江南与其他地方不同,可以请求至尊允许江南诸郡收拢佃农,组织团练,打开仓库,分发兵器。”
“待除贱为良完成,再解散所有团练,使平民百姓回去耕种。”
张兴给出这个答案。
既然要用强硬手段,只有增加兵力这个办法了。
“可以,立刻快马奏请至尊,在各地组织团练,配合进攻山区内的豪强大族。”
张镐点头。
江南地区的山区丘陵,是群山环抱下的平地,他们非进入不可。
“王侍郎、敬少卿。已过大半年时间,淮南地区竟还未完成除贱为良,请二位前往淮南,监督除贱为良之事。”
张镐又向王昌龄、敬括吩咐道。
淮南道并不大,但进度太过缓慢。
宣城与淮南只有一步之遥,张镐要看看是怎么回事。
张镐是大史学家吴兢的徒弟,深得吴兢的器重。
他年轻时游历长安,以饮酒、鼓琴自娱,不善与外人交往。
若有公卿邀请,他便径直前往,也仅是求醉而已。
动则如王者师,不动一老叟尔。这是形容张镐的一句话。
在这个时代,张镐还得到李瑄的真传,做事雷厉风行。
一场议事过后,江南地区的除贱为良,开始新一轮的调整。
他们的奏书传至长安后,李瑄的诏书很快就来到宣城,允许江南各地组建团练。
不过兵权在都督府,而非太守府。
由各辖区都督府派遣将领,领导团练军对豪强进行围追堵截。
……
淮南道。
王昌龄和敬括到达淮南以后,一路上观察淮南道除贱为良的情况。
他们途径安陆郡、齐安郡,这两郡虽也是多山地带,但由于地广人稀,使军队很容易控制局面。
木兰山军的五千士卒就驻扎在齐安郡。
除了这两郡外,还有就是扬州城所在地广陵郡。
广陵都督府治所在扬州。
且朝廷对扬州的监管较严,广陵太守是李瑄当宰相时提拔的亲信萧昕,他精明强干,有识人之能。
使扬州一带铲除豪强较为顺利。
但广陵旁边的郡,却一直糊里糊涂的。
王昌龄和敬括先来到寿春郡。
这也是一个大郡。
观看战况,寿春郡内有天柱山军八个营,巢湖军五个营。
兵力是充足的,奈何郡中县令为豪强大族打掩护。
大半年间,共三次统计释放的农奴、新增耕地。
但都被寿春太守韦子春驳回,并三令五申,要各县十成十的完成除贱为良,不得再唬弄。
韦子春也清楚豪强大族与县令、县丞、县尉之间的纠葛很深。
他亲自带人下县查阅,效率太低。
最终,他只能与广陵都督卫伯玉商议,动用兵力去搜查。
不服从调查的豪强大族被逐步蚕食。
淮南的豪强大族大多数都没有选择拼死反抗。
王昌龄和敬括到寿春郡后,也认为寿春郡不成问题。
但王昌龄从韦子春口中得知钟离郡的除贱为良几无进展。
除贱为良已经进行将近一年,一个郡几无进展,说明钟离郡太守与当地豪强大族牵扯极深。
当一郡太守都无法出力的时候,府兵自然无法强硬推进。
本来想东去扬州的王昌龄,立刻随敬括一起到与寿春郡相连的钟离郡。
钟离郡,改州为郡前名濠州。其境内有一条濠水。
由于春秋战国的时候,这里属于钟离国,因此而得名。
非常时期,王昌龄和敬括,由五百天策卫骑兵护卫,他们行进之时无法低调。
广陵都督卫伯玉为策应王昌龄,派遣扬州军六个营到达钟离郡。
现扬州暂时不需要这么多兵马。
王昌龄乘坐马车,即将到钟离郡城的时候,卫士禀告:“启禀王侍郎,前方三里外,钟离太守正在等候迎接。”
“我知道了!进前停车。”
王昌龄掀开车帘,周围有一望无际的耕地。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不少百姓都在田内耕作忙碌。
只是不知道他们的身份,为良家,还是佃户,亦或者为农奴……
现王昌龄已经将近甲之年。
他的诗几乎已经登峰造极境。
七绝圣手王昌龄,他以边塞诗,家喻户晓;又能写下宫怨诗,意味深长;他的送别诗不下于李白。
七绝之美,五古之严;风格遒劲。
是当世最顶尖的大诗人。
纵观王昌龄的一生,可以用大起大落,起伏不定来形容。
他年轻的时候,在嵩山学了几年道士。
觉得修道没意思后,他又到河东游历。
看边塞风光。
不久后,他又到河西陇右,准备从军边塞。
那个时候,投笔从戎,是每一个诗人文人的梦想。
可惜当时边境无战事,游览一圈边塞后,王昌龄又回到长安周边的蓝田县,开始收住心思,准备科举。
仅仅一次,王昌龄就进士及第。
只是在秘书省为一校书郎。
这一年,王昌龄而立。
但四年后,他再次参加一次考试,登科得以出任县尉。
随后就是被贬岭南,又遇到大赦天下而还。
然后又被任为江宁丞。
一个大才子、大诗人,在一个县丞的位置上待八年,无人问津。
还是李瑄拜相的时候,才将王昌龄捞回来,任殿中侍御史。
李瑄无疑是王昌龄的恩相。
自那以后,王昌龄受李瑄的影响,激进变革,死跟李瑄的脚步。
他在地方基层十几年,最清楚百姓是什么样子。
如果无法改变,迟早会生出祸患。
那时的王昌龄,是最意气风发的时候。
在李瑄的变革一度占据上风的时候,提拔王昌龄为上洛郡太守,并监督龙沙河金矿。
李瑄罢相,王昌龄也跟着遭殃,转身就把他贬为龙标尉。
还是李瑄再攫取权力的时候,王昌龄再次起身。
“下官等拜见王侍郎、敬少卿……”
钟离太守闾丘晓在王昌龄下车时候,向王昌龄拜道。
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但王昌龄一行相当于李瑄派遣的钦差,有禁军护卫。闾丘晓必须来拜见王昌龄。
“免礼吧!”
王昌龄让闾丘晓等人不必再礼,劈头就问:“大半年来,钟离郡的除贱为良为什么没有进展?闾太守不会以为钟离郡距离长安很远吧?”
历史上,王昌龄在路过钟离的时候,闾丘晓因嫉妒王昌龄的才华,将他杀死。
那时是安史之乱,人命如草芥,郡守的权力极度膨胀。
一代大诗人竟以这么窝囊的方式落幕。
闾丘晓本应是默默无闻的太守,却因杀死王昌龄而出名。
最后还是张镐为王昌龄报仇雪恨。
现在王昌龄与闾丘晓遇到,颇有一些宿命的味道。
“回王侍郎,钟离的除贱为良已经完成,只是还来不及向朝廷禀告,这是下官的文书,请侍郎过目。”
闾丘晓心中虽惊惶,但仍强装镇定,将一本文书交给王昌龄。
他的眼神闪烁不定,心中跟嫉妒王昌龄。
他认定王昌龄只是凭借写诗的本领,才得到李瑄的赏识。
这根本是才不配位。
众所周知,李瑄非常喜欢任命诗人为官。
朝廷中,王维、王昌龄、岑参、高适、杜甫等大诗人,全部都身居高位。
王昌龄接过文书。
文书上写着钟离郡释放农奴三百余人,官府新统计耕地十五万亩。
“钟离郡有两万多户人口,共十四万余百姓。按照山南得到的数据,怎么着也不会只有这一点。”
王昌龄将文书递给敬括,言语非常不满意。
立志成大事后,他对这种弄虚作假十分厌恶。
闾丘晓的眼神飘忽不定,一看就知道他心中有鬼。
“回王侍郎,钟离郡地狭人少,民风淳朴。历任太守,一直有抑制土地兼并的风气,才使这里的土地兼并不如其他郡严重。”
闾丘晓硬着头皮回答道。
他希望王昌龄和敬括赶紧走人,别再来折腾他了。
抱着侥幸心理,夹在淮南道与河南道之间的钟离,会被朝廷忽略。
“敢问闾太守在除贱为良中拿下几名豪强?”
王昌龄又质问闾丘晓。
他相信有的地方民风淳朴,但绝不是钟离郡。
豪强是随着时间滋生的,一地豪强若没有铲除,会一直存在。
他没听说过淮南在这些年里有大规模铲除豪强的迹象。
“回王侍郎,共有十三名豪强因犯法被抓起来。其余豪强大族都是一些小罪,暂已放还。”
闾丘晓向王昌龄回答道。
他知道没有替罪羊是不行的,他给朝廷的交代,并非敷衍。
豪强大族们已经下血本了。
在他们看来,是朝廷一直不依不饶,给他们逼向绝路,
“希望闾太守所言属实。”
王昌龄眉头一皱,但拿人要拿证据,他暂不能直接与闾丘晓撕破脸。
在除贱为良运动展开后,围绕着放农奴,还土地方面,已经相当成熟。
只要有时间,他们能不费吹灰之力找到证据。
但凡闾丘晓蒙骗他一件事,闾丘晓就会吃不了兜着走。
“是……是,王侍郎与敬少卿舟车劳顿,当尽快入城中休息,下官已备好酒宴。”
闾丘晓打算先将王昌龄请到城中再说。
“不了,将这段时间的账簿找出来,本官要好好比对一番。”
王昌龄拒绝闾丘晓的宴请款待,他一定要把这件事情搞清楚。
如果闾丘晓阳奉阴违,他就拿闾丘晓杀鸡儆猴。
这句话把闾丘晓吓得脸色煞白。
钟离郡哪能经得起深查呢?
他本以为唬弄一下就过去了。
王昌龄一定是想搞他。
可他能阻止吗?又以什么理由阻止?
见闾丘晓欲言又止,王昌龄又问道:“闾太守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没……没……”
闾丘晓讪讪一笑。
王昌龄不再理会闾丘晓,他与敬括兵分两路。
敬括带人去向周围的百姓了解情况,随便联系一下钟离郡的锦衣卫。
王昌龄则亲自到城中,检阅账簿。
日落黄昏,从账簿上,王昌龄刚看出一点眉目,闾丘晓让天策卫汇报,求见王昌龄。
“这次闾太守总有话要说吧!”
王昌龄笑问闾丘晓。
账簿上没有任何依据,像是提前口头商量好后,直接记录。
“在下久闻王侍郎的诗名,敬仰不已,今日一见,三生有幸。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闾丘晓说着,从怀中取出一个玉环。
比成人男子的拳头还大一圈,由羊脂白玉制作,光滑晶莹。
“闾太守何故?”
王昌龄佯装不解。
“此为天下名玉雕琢,世间唯有一件。思来想去,只能赠给王侍郎这样的君子。”
闾丘晓一脸仰慕地说道,他双手捧着玉壶,请示王昌龄收下。
“看来足下不懂何为冰心玉壶。”
王昌龄对独一无二的宝物不多看一眼,他下令天策卫:“来人,闾丘晓除贱为良不力,将其拿下。”
“是!”
天策卫立刻上前,将闾丘晓按住。
除了账簿以外,还可以到乡里对豪强进行彻查。
闾丘晓瞒不住,除非他造反。
现他没机会了。
“侍郎,我只是一时糊涂,我家中还有老母,身死无人奉养,请您饶恕。”
自知无法狡辩,闾丘晓跪地求饶道。
看不出来,他还是一个孝子。
“钟离郡百姓,谁能怜悯?”
“带下去!”
王昌龄不想听这样的话。
因为闾丘晓的缘故,钟离被拖许久。
不几日,扬州军开始强行清算钟离郡的豪强大族。
之前他们明显与闾丘晓沆瀣一气,试图蒙蔽上听。
王昌龄要让他们知道,这样做没有任何意义。
钟离郡的动作,也给淮南其他郡警示。
在这里镇压豪强大族只是一念之间。
朝廷会彻查,任何阳奉阴违者,都会如闾丘晓一个结局。
……
在临海、余杭一带,是江南地区少有的平原地带之一。
这里一马平川,与江南其他地方格格不入,自古都是鱼米之乡。
除了这里,另外就是太湖一带。
和其他区域不同,临海、余杭、余姚数郡,豪强最少。
因为在十几年前,李瑄已在这里杀死数百名豪强。
此应该是诛豪强的序幕之地。
直到现在,临海、余姚还流传着李瑄出还平定海贼吴令光的传说。
有“七郎为郡守,草民愿折寿”的谚语广为流传。
李瑄终究没有在江南地区当过太守,可他当了心系苍生的宰相。
又成为文治武功的皇帝!
百姓从另一种方式上,领会到李瑄厚重的恩德。
他们是最早响应朝廷除贱为良的郡县。
这里地势平坦,且钱塘军就在这方平原上,是最前完成审理豪强大族,释放农奴,返还耕地的地方。
在朝廷下达组建团练的命令以后,临海几郡应募者如云。
他们暂时放弃耕地,操着吴语,随钱塘军一起开赴山岭叠嶂的会稽郡。
在武力压迫下,豪强大族崩溃的速度更快。
越来越多的豪强大族无法承受压力,向朝廷投降。
江浙一带的山中,不乏南蛮胡人,与其进入后生死未卜。
倒不如一个大族中的家主伏法,换取大部分族人的活着,哪怕苟延残喘,流放边疆,也能将血脉传下。
团练的组建,使朝廷有足够的人手去应对分布在山河间的豪强。
在除贱为良后期,最棘手的是缙云县。
群山环抱的缙云如同铁桶一般。
郡守首先造反,他们与河北心有灵犀般,以尊奉李隆基的名义裹挟着着不知情的百姓。
一共有上百家大大小小的豪强大族从之。
另外,缙云太守蔡珦又联系獠蛮首领蓝壮义,共举兵三千。里应外合偷袭驻扎在缙云的东阳都督府属下缙云山军。
缙云山军由于处于山中,没有骑兵。且大部分都是步兵,在猝不及防下大败,被獠蛮和缙云豪强联手赶出缙云。
随后,蔡珦占据缙云显要山道。
消息传到东阳,东阳都督刘之儒立刻点驻扎在东阳郡最精锐的重甲步兵前往平定缙云的叛乱。
东阳太守韦陟调动民夫,负责后勤事宜。
大军进入缙云山区后,遇到阻挡的獠蛮和叛军,势如破竹。
最终于缙云山东面,大破獠蛮和叛军五千。
獠蛮首领蓝壮义被斩首。
经过一个多月攻入缙云县腹地后,蔡珦自知不敌,面向长安,自刎而死。
其余大小豪强首领,只要没往深山老林里钻,都被处死,资产土地充公。
按照李瑄的诏令。
凡定义为豪强的家属,随他们的奴婢,一起发配至西域。
豪强的恶奴有许多,不能姑息。
到西域后,分给他们耕地,编为西域的户口,让他们在那里扎根。
最多两代人,他们的子孙后代就会忘记对朝廷的不满,会谨记自己是汉人的后代。
李瑄会宣传他们出现在边疆,是带着使命而来。
张镐下令将缙云太守的首级传送诸郡,又将獠蛮首领蓝壮义的脑袋传山,让江南诸獠蛮部落知道背叛大唐的后果。
即便是开元盛世,獠蛮、五溪蛮叛乱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他们不通教化。如这次一样,被蔡珦等一煽动,就从山里跑出来反唐,致使部落残破,妻离子散。
想征服他们,必先显露大唐的雄壮武力,然后再恩威并施。
缙云事件,是对江南地区豪强的丧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