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百二十二章 吐蕃也读孙吴?远方国王的来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吐蕃大军进入青海,只要我军严密盯防,他们想要从容退出绝非容易之事。吐蕃一定有烽火等传达号令,我们只是简单地围堵,他们必然不会上当来支援。如果我们猛攻,吐蕃军才会出动。在我军兵力不如吐蕃之时,围点打援为风险之举。若不急胜,确实可以与吐蕃大军进行对峙,伺机进攻吐蕃的运粮路线,缓缓寻战战机。”

    刘晏赞同李泌的想法。

    吐蕃三十万大军,肯定还有运送粮草、辎重的吐蕃人。

    每天消耗粮食数十万斤,或者宰杀羊万头。

    每拖一天,吐蕃的粮草就会减少一分。

    而大唐骚扰吐蕃粮道的轻骑,不一定要成功,只需令蕃产生恐慌即可。

    “不错,不过我们要考虑吐蕃的军阵变化。吐蕃不是泥捏的,尺带珠丹为一代雄主。现在吐蕃以防守布阵,不代表他们会一直如此下去。”

    李瑄能理解吐蕃大军分三地防守的目的。

    想以防御姿态,消磨唐军的实力。

    李瑄在野战的时候,胜过吐蕃太多次,让许多吐蕃士兵产生心理阴影。

    现在吐蕃以守为攻。

    他们的三大阵营,貌似扼制主要位置,还有许多地势。

    但唐军以轻骑为前锋,百分之百可以绕过吐蕃的阵营,但要防止吐蕃派遣骑兵围剿。

    此次吐蕃倾尽全国之力,骑兵一定不少。

    “我军若长时间未得战果,河陇一直在消耗粮草辎重,恐怕会在长安传出对您不利的信息。”

    支度判官吕諲向李瑄提醒这一点。

    类似的事情古代发生过多次,如王翦灭楚一样,顶着压力获得胜利。

    而其他如廉颇在长平之战,本来稳扎稳打,与秦军对峙。结果赵孝成王不满廉颇的保守战略,将廉颇换成赵括。

    谁都知道,当今圣人渴求武功,如果几个月没有军功,难免有奸臣进谗言。

    “圣人贤明,自然知道灭数十万贼众,非短时间可为,监军是不是这么认为的?”

    李瑄突然问监军张道斌。

    “大夫谋略过人,自有致胜之法,我一定将战况向圣人禀明。”

    张道斌赶紧说道。

    他在李瑄手下当监军简直是折磨,捞不到金银珠宝就算了,还时不时被高力士传信鞭策几下。

    他要是敢说对李瑄不利的话,怕是奏书还没到圣人手中,就被高力士卡住。

    “有劳监军!”

    李瑄点了点头。

    他也会写封奏折,将战况向李隆基解释清楚。

    不过李瑄圆滑许多,他向李隆基说明,之所以如此,是为堵截尺带珠丹后路。

    提高擒杀尺带珠丹的概率。

    尺带珠丹成为赞普的时间与李隆基成为皇帝的时间重合。

    两人书信往来,尺带珠丹多桀骜,甚至出言不逊,不将李隆基这个大舅哥放在眼里。

    唐、吐蕃之间又发生过太多战斗,从掳走百姓到达化屠城,让李隆基很没面子。

    李隆基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将尺带珠丹弄死。

    李瑄以擒拿尺带珠丹为目的,哪怕等到明年春天,李隆基也能忍受。

    “李帅,吐蕃人无不畏惧您的威势,您可继续用替身威吓他们,就算猜测为假,也会给予他们巨大压力。”

    高适向李瑄说道。

    这种真假替身战术,只有李瑄能够使用。

    高适觉得不妨使用一下,反正对他们没有损失。

    “嗯,这次把我的帅旗摆在九曲一带。”

    把帅旗摆在九曲,李瑄可能不在,也可能会在。

    具体要看吐蕃的下一步动向。

    “李帅,从吐蕃的布置上看,是以苦拔海的大军为主力。我们得到的情报,他们距离我大唐的边界十分接近,又以营垒绵延百里,似乎是故意让我们看到。兵法之道,虚虚实实。我军可用,吐蕃未必不会用。我大唐的《孙子》、《吴子》早已传至吐蕃。如吐蕃之前的禄东赞、论钦陵、论悉诺罗、乞力徐等吐蕃大相,明显就深谙兵法。”

    在将领们谈论的时候,李泌突然提出疑问。

    情报上显示,吐蕃主力大军距离大唐边界不足四十里,距离安人军不足百里。

    吐蕃既然是龟缩战术,那龟缩得有点不彻底。

    “先生的意思是,苦拔海前吐蕃许多军营都是空虚的?”

    李瑄顿时明白李泌的意思。

    仔细一想,确实有可能。吐蕃布置营垒的地方,距离大唐境内太近。

    但刚才李泌提出要与吐蕃打消耗战,现又觉得吐蕃主力营垒空虚,这是何意?

    其他僚属、将领也同时望向李泌。

    这样的问题没人提出还好,一旦提出,众人都有灵光一现的感觉。

    “这是我的猜测,不能确定。不过我觉得,空虚只是相对而言,数万大军还是有的。如果苦拔海只是吓唬我军,那其主力大概率汇聚在九曲一带。吐蕃认定将军会从九曲出击,是以准备一场针对九曲士兵的伏击。”

    “将军可派经验老道的将领到吐蕃九曲以南的营垒查看。如果其营垒明显有破绽,这意味着要勾引我们去攻击。吐蕃若在大非川埋伏有大量兵马,趁我军进攻时偷袭,我军将有失败的风险,且可能直接导致九曲被反攻。”

    身为谋士,李泌将自己能推算到的,告知李瑄。

    真正如何,还要李瑄派人去探查。

    不过李泌的本意不变,吐蕃不会主动攻击,而是等唐军进攻。

    所以能与吐蕃一直对峙下去。

    这样,吐蕃要是真有埋伏,见唐军迟迟不咬钩,心中会慌乱。

    诸将、僚属一听,顿时觉得吐蕃就是如此布置。

    好厉害的山人!

    此年轻道士虽不是李帅的僚属,却有如此谋略。

    李泌没去过现场,仅靠地图和情报,就能推测出让人信服的话。

    “先生一语,让我醍醐灌顶。不论是否如先生所说。我会不动声色派人去查验。”

    李瑄拍了拍手掌。

    李泌的话有理有据,李瑄认为这种概率挺大。

    吐蕃有老而弥坚的没庐穷桑倭儿芒,还有吐蕃名将末结桑东则布、恩兰达扎路恭,他们都不是易与之辈。

    吐蕃的布置太过简单,一直让李瑄觉得不对劲,现在知道是哪里不对劲了。

    “李帅,吐蕃在苦拔海的百里营寨,如果空虚,我军是否猛攻?以此旗开得胜,鼓舞士气!”

    高秀岩得到这个情况后,有些忍不住,他起身向李瑄拜道。

    “如果吐蕃用虚实之计,那我军就更不可进攻。我们要获得的是大胜,而非小胜。贸然攻击,必打草惊蛇。”

    李瑄不赞同高秀岩的话。

    如果可以,李瑄会选择在青海北部发动一场战斗,正式开启青海之战。

    旗开得胜,鼓舞己方士气,削弱敌人的士气。

    敌人若还是忍住不出击,就一直对峙下去。

    “李帅,假设敌人主力在大非川大非领一带,敌军在赤岭山口、苦拔海的军队,我们一定要盯紧,不让他们逃跑。这样他们主力就会心有顾忌,被我们牢牢黏住。”

    段秀实起身行李瑄拱手,说出的话颇具战略目光。

    他心中佩服李泌的推测,但认为赤岭和苦拔海的吐蕃兵马少说有十万,吐蕃如果贸然撤离,这十万兵马,将陷入大唐的围追堵截。

    吐蕃主力军队一定会走出坚固的营寨,放弃深挖的沟壑。

    那时,他们就能实施截断吐蕃退路的计划。

    “成公说得不错,待我军人马齐整后,开始布置对赤岭、苦拔海吐蕃士兵的围堵。”

    李瑄点头。

    没有哪个国家,会随意放弃十万大军。

    届时,双方必有一次大战。

    真要等到那個时候,唐军一定是更有优势的一方。

    因为唐军还有其他底牌。

    “赤岭的诸戍堡,一定要严加防守。如果吐蕃投入兵力,那我们的兵力,就立刻加入战斗。我们占据地势,又有大量强弩,在险要的地势上,吐蕃不可能攻破我们。”

    李瑄又向众将说道。

    “遵命!”

    不论是安人军,还是绥和守捉,都布置重兵在赤岭山口,加上河西胡骑策应。

    唐军是铁了心要将这些崎岖小道上的戍堡捍卫到底。

    特别是鹰山堡和红岩堡,直接扼制住西山口和东北山口。

    有这两个城堡在,吐蕃就不可能从这两地派兵而来。

    “关于诸军的伙食,不要吝啬。我们在河西的牧场,虽然牛羊不是很多,但是在九曲和洮阳的牧场,我们有数十万只牛羊。这次河陇豪强又赠予我们不少,可以为士兵们享用。”

    “从九月开始,士兵们每过十天,敞开吃一次煮牛羊肉,一直持续到战斗结束。”

    李瑄向刘晏、高适等负责后勤的僚属吩咐道。

    战争期间,李瑄需要维持士气,就算把牧场的牛羊吃完,也在所不惜。

    十天吃一顿肉,也很难吃完。

    “遵命!”

    刘晏、高适等僚属拱手领命。

    “这段时间,诸位布置、整训兵力的时候,要多想想战术……”

    又议论半个时辰,李瑄向众将说道。

    等兵马全部到齐后,李瑄会重新布置。

    先探查九曲和苦拔海主力在哪一方,再按照李泌的思路与吐蕃大军对峙,看谁耐心更好。

    然后派遣轻骑分别进入青海北面和青海南面,寻战机会。

    这一切,要等到兵马全部齐全后,再开始进行。

    第一次军事会议暂时结束。

    李瑄让亲卫传令李朱师,仔细观察九曲的营垒,向他汇报。

    让荔非元礼亲自带人到苦拔海附近探查,一定要将百里营垒观察一遍,将细节记录。

    李瑄留在湟水城,查看军务、政务。

    朔方、河东的卷宗已经送来,李瑄要仔细观看一番,再结合王忠嗣告知他的事情,认真了解河朔的架构。

    五天后。

    “启禀李帅,有西域胡商来求见您,说什么弄到了棉花种子。”

    李瑄在府衙看书的时候,亲卫向李瑄禀告。

    “快!带他进来!”

    李瑄放心书,心中十分高兴。

    之前他委托粟特商人康甲宏,散布高价收棉花的消息。

    用丝绸的三倍利润,让粟特人将棉花运送到河陇。

    作为穿越者,李瑄知道棉花的出现,是跨时代意义的。

    棉布李瑄还真不会弄。只能按照最古老的方法做棉布。

    但棉花李瑄大概知道怎么弹,会制造弹棉花弓。

    制造棉衣、棉被的棉花是必须要用弹棉花弓或弹棉花锤加工。

    因为棉花刚摘下来的时候是分散的,所以需要通过弹来让棉花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棉絮。

    然后就是弹棉花可以使棉花变得更加松软,具有更加好的保暖效果。

    新棉被摸起来非常柔软舒服,也更加保暖。

    “西域曹国粟特人曹吐罗,拜见英明伟大的元帅!能见到您,和您做生意,是我的荣幸。”

    一名黄色大胡子,高鼻梁的粟特胡商进入大堂后,向李瑄恭敬一拜。

    他也是常来大唐的胡商,所以从小就学会汉语。

    他早就听说河陇元帅英明神武,是一个年轻人。

    真正见面,没想到李瑄这么年轻。

    河西走廊上,响彻李瑄的威名。特别是处理那些邪恶胡商以后。

    粟特人皆知李瑄重信誉,为商人提供良好的经商环境,同时也是一个眼中不揉沙子的人。

    粟特人本就是无根之萍,如果在大唐境内犯法,被处死也没法说理去。

    曹吐罗是一个标准的粟特商人,锱铢必较。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虽然大食号称禁止出口棉花种子,但这哪能难倒他们粟特人呢?

    就像粟特商人贿赂大唐的官吏、边军,能将妇女带出玉门关、阳关。

    粟特商人带些棉花种子出大食更为容易。

    因为大食士兵、地方官根本不在乎棉花种子,钱到位就会放行。

    “远道而来的朋友,免礼吧!”

    李瑄让曹吐罗起身。

    “这是我们曹国的国王给元帅的信,由我转呈。”

    曹吐罗再次一礼,从怀中取出一封信,托在手中。

    亲卫罗兴接过信,将信递给李瑄。

    虽然他是做买卖的,但肯定是国王信件优先。

    “国王的信,交给我一个边帅,不太合适吧!”

    李瑄没打开信,而是将信件拍在桌上,用手心按住。

    曹国,是昭武九姓之一。

    昭武九姓,即为乌浒河(今阿姆河)和药杀水(今锡尔河)之间的一些粟特国家。

    在高宗时代粟特诸国名义上是大唐的羁縻州,实际上昭武九姓各过各的,大唐的兵马也无法驻扎。

    葱岭太难翻越!

    “我们曹国国王听闻您的威名,对您非常佩服,这封信没有任何其他意思。再说,我们曹国太远了,在西域的最西面。怎么会出现有损您威名的事情呢?”

    曹吐罗让李瑄放心观看信件,不是什么危害大唐,贿赂的事情。

    李瑄不再多想,打开信件。

    昭武故地的弹丸小国之一,确实和他这个元帅没有利益纠纷。

    信件上有粟特语,旁边还有汉语翻译。

    曹国国王哥罗仆禄先是赞叹李瑄对吐蕃的功绩,说李瑄英勇无敌,已经威震西域。

    在开元年间的时候,曹国向李隆基献胡旋女曹野那姬,被李隆基纳为妃子,生二十九女李虫娘。

    天宝四载,哥罗仆禄再向李隆基呈上贡表,明确希望从大食的威胁下挣脱出来,愿做大唐的一个小州。

    但李隆基没有同意!

    因为昭武故地,已经被大食控制数十年。

    他们在那里驻军,强行改变粟特人的思想,粟特诸国,以及铁门关南面的数十个小国家,每年都要向大食人缴纳一大笔保护费。

    国家苦不堪言,支离破碎。

    在大食刻意为之下,有的国家,已不像是国家,沦为大食的傀儡。

    大食不满足于东扩于葱岭,他们想将“神”降临大地,然后向安西发起进攻。

    因为大食觉得他们还可以再往东!

    而曹国国王哥罗仆禄已经处于病急乱投医的状态。

    他能求援的,只有大唐。

    之前哥罗仆禄求过盖嘉运、田仁琬,甚至还有夫蒙灵察,但都被婉拒。

    李隆基考虑曹国只是地图上的一点,也不想翻山越岭,派兵围剿。

    而李瑄的威名传到西域后,哥罗仆禄觉得李瑄是一个狠角色,希望能请李瑄劝说大唐皇帝。

    因为大食帝国已经发生内战,是大唐攻打昭武故地最佳时机。

    黑衣大食(哈希姆家族)早在三十年前,就开始布局控制大食帝国。

    他们通过巧妙的宣传鼓动,获得很多人尤其是大食人、波斯人的支持,他们结合成联盟,以黑衣大食为领袖。

    今年黑衣大食公然反叛,图谋哈里发之位。

    哥罗仆禄认为这是他们归附大唐的好机会,昭武故地没有多少大食的兵马。

    黑衣大食为了哈里发,白衣大食为捍卫哈里发,都会尽最大力量,消灭对手。得到那至高无上的权杖。

    对大食来说,哈里发就是神!

    “贵国国王能向我传信,我非常感谢。但又十分遗憾,我无法劝说我们的皇帝出兵大食。你在河西应该看到我在做什么。我要与吐蕃数十万兵马决战。大唐的兵马也不好去调动。”

    “黑衣大食必定取代白衣大食,开辟新的朝代。等离开的时候带着我的信件回去,几年内我会去西域,再忍一忍吧!”

    李瑄也婉拒求李隆基出兵解救曹国,那是没事找事。

    但李瑄没有把话说死。

    他说迟早会去西域,意味深长。

    当他携带打残吐蕃的威名去西域,必然震动西域。

    因为西域有二十多个吐蕃附属国,这代表着影响力。

    李瑄觉得哥罗仆禄是一个可以用的人,将来能帮助他攻克昭武故地。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