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三百二十七章 清凉幽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家虽然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但已经习惯了他吩咐做事,这也是他一直提倡的原则,不懂可以问,但更多的时候最好是先完成了交代的任务之后,在慢慢去了解。

    这其实就是个执行力的问题,如果缺少了,那么对于工厂的管理就会出大问题了,执行的对立就是消极怠工。

    人多力量大,不光有哑巴三人,还有陈大年五人,方大军就没参与了,他正回忆一些记忆,也在思量着,如果被证实了,就是所想到的那东西,接下来应该怎么打算,因为牵扯到一系列的问题,最重要的是销路问题,销售得出去,才能是宝贝,不然再好的东西,也不可能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搞吧,那不等于他一个人享受了吗。

    现在考虑的是如何帮助插旗公社脱离贫困,也是对他的一个大挑战,在杨梅才上任之时,如果他能有所行动,绝对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怎么算都值得干上一票,等他回过神来,茶果也采摘得差不多了,方大军接过手看了看,这东西不太规则,形象点,有点似君子兰花凋谢之后所结的种子,敲开之后,里面有好几瓣种子,就跟板栗一样。

    放在鼻间闻了闻,有一股清香味,但是很淡,多闻几下就没了,但他并没有失望,就如菜籽一般,没开榨之前是闻不到味道的。

    “走,现在就把这些种子给榨出油来。”方大军显得很是兴奋。

    这一棵树真的很大,哪怕上面有些种子还没摘下来,依旧给采摘了好几十斤的果子。众人用衣服当袋子给装了起来。

    有事情做了。自然就行动了起来。快速赶了回去,到了油坊,好吧,其实就是一个很小的作坊,只有榨油的时候才能用到,菜油早就过了季节,桐子油还在开榨,这是不能吃的。

    所以又给清理了一番。换上干净的工具。

    方大军也对这里的榨油工艺好奇起来,这算是很古老的办法了,是用木头和石头结合,然后制作的榨油工程。

    一架水车、一座碾盘、一段古樟木槽、一张米床、一个悬空的石撞锤……组合成了最原始最古老的榨油机器。有些繁琐,这样榨出来属于是毛油,如果没有把油茶籽的水分晒干,毛油出来后会有很多渣,口感相当不好。不懂的人,自己根本琢磨不清楚,也没办法操刀。

    陈大年直接找来了公社最为榨油的手艺人。因为工艺需要,榨油没那么快。方大军索性就问了些榨油的工艺情况,他就是干这行的,当然不是指榨油,而是生产,只要是生产工艺,就能有改进的地方,不是别人手艺不行,而是思想观念上不如他。

    找来的手艺人里面,领头的叫王启年,这名字方大军仿佛见过多次,但一时又想不起来,估计有些大众化吧,或是有时代气息。

    王启年经验丰富之前就榨过茶树油,只是次数不多,一边介绍一边将脱了壳的油茶籽放到碾盘上碾碎。碾盘的动力由水车带动,所有的构件都由木材制成,转动时,咿呀作响,不过现在为了赶时间,直接让几个大汉上去推动,原理跟磨子差不多,看似粗糙,却蕴涵着大智慧,这是文明的结晶。

    “油茶籽碾成粉末之后,要用文火慢慢炒,这样榨出来的油才香,接着还要用饭笼蒸熟,然后用稻草垫底将它填入圆形的铁箍之中,做成坯饼,坯饼装入由一根整木凿成的榨槽里,在油槽右侧装上木楔就可以开榨了。”王启年条理分明的解释道,别看人长得敦厚老实,跟普通的庄稼人差不多,但以前是读过书的,手艺也是家传,说到专业活上面,很有几把刷子。

    榨油坊的主要设备是一根硕大的油槽木,是由一根超级大的杉木做成的,杉木的好处就会发生腐朽,也不会被虫蚁给破坏了,在大木的中心凿出一个长约五尺,宽米一尺的“油槽”,油坯饼填装在“油槽”里。完成这一道道准备工序后,便可开始榨油。

    前期工作完成之后,但见王启年拿着悬空的重达两百多斤的石撞锤,这是悬吊在房梁上面的,跟石磨的推手是一个原理,王启年慢悠悠把石撞锤给撞到油槽中的“进桩”上,不一会,一缕缕细细的山茶油从油槽里慢慢滴落下来,作坊里弥漫着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

    说其实简单,其实真的比较复杂,而且这中间还省略了一个步骤,那就是先把茶果拿去暴晒,这根油菜籽是一样,收获之后,要把里面的水分晒干,不然炸出来的油里面有大量的水分,一下锅,要烧很久才能把水分蒸发,缩水会相当严重,油也没那么香。

    不过现在只是搞试验,管不了那么多了,油茶籽变成油大概要经过摊晒、剥壳、碾碎、文炒、蒸熟、压榨这六道工序。

    “闻着好香啊!”金池这时候说了一句。

    而天色也渐渐晚了下来,太阳已经快落山了,在油坊里着实耽搁了不少时间,甚至于连公社干部听到消息后也都赶了过来。

    现在茶油能吃这一点已经不用怀疑,因为不光王启年知道这事,公社一些年龄大的也知道,只是大家都没引起注意,一是出油量太低,二是觉得没有菜油香。这就相当于大家都知道山上的野果好吃,但却不能当饭吃,遇到了,就摘几颗野果当零嘴,没遇到,那就算了。

    又因为榨茶油的工序有些繁琐,村民自己摘了想榨也不行,得到这油房来,油房又是公社的,总不能私自给了一个人榨点啥茶油吧。

    方大军破有些无语,北斗当地一般就用两种油,一是菜籽油,二是猪油。菜油适合炒肉,猪油适合炒素菜,算是传统习俗,也没听谁说吃多了猪油有三高问题,这其实是跟环境有关,从小吃到大,天天干活,能有三高才是怪事了。

    这时茶油滴答滴答的流了出来,很缓慢,而且伴随着不少气泡,里面的水分太多了,因为是直接采摘下来的,这点即便中间炒过蒸过,也不能免除,只能靠加工之前进行暴晒。

    油的颜色到是跟菜籽油差不多,气味当然是不一样,这是毛油,其实纯正的毛油从营养学上,没有调和油那么好,但却更香,纯正的香,这是任何调和油都无法比拟的,同样的,也伴随着浓厚的生味,下锅后,必须大火烧热,一直到气泡蒸发干为止,才可以用来烹饪,这样就可以免除到生味了。

    调和油这事先不管,现在谁还营养过剩了,正差营养呢。

    方大军这时蹲下身子,把手指伸到木盆里,沾了一点油沫,跟着就放进了嘴中,一瞬间,眼神就亮了起来。

    很香,幽香,很清凉,也有凉爽的感觉,同时还有点微微的甜味,但品尝到最后时也略带一点点苦、涩的味道,这就是生味了,属于植物特有的生涩。

    “就是这东西了,纯正的野山茶油。”方大军出声赞叹道,外表他认不出来,看茶树,茶果也不能肯定,但是这味道却是忘不了。

    “大军,你在说什么呢?”金池蹲下身子问道。

    “呵呵,我说这是山茶油,很香,也很值钱。”方大军乐呵呵的说道。

    “能有多值钱?”金池又问。

    这个问题,方大军就好回答了,但心中却有一杆秤,这油最开始不怎么值钱,也没引起重视,但随着人民对生活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年纪大了,毛病也越来越多,对于生活食材的就变得挑了。

    寻常的菜籽油,拿某金龙雨来说,十斤装的,约莫七十元左右,而七十元,只能买到一斤山茶油,对比一下,就知道了,十倍的价格差距。

    当然,这油在二千年初,价格只有菜油的两倍左右,但跟着就一路攀升,一年一沸腾,等到方大军穿越那年,2013的时候,已经上涨到了恐怖的七十元一斤,而且是供不应求,很多人想买,都没货。

    油茶,也叫山茶树喜温暖,怕寒冷,要求年平均气温16~18c,花期平均气温为12~13c。突然的低温或晚霜会造成落花、落果。要求有较充足的阳光,否则只长枝叶,结果少,含油率低。要求水分充足,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但花期连续降雨,影响授粉。要求在坡度和缓、侵蚀作用弱的地方栽植,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一般适宜土层深厚的酸性土,而不适于石块多和土质坚硬的地方。

    这样的要求,有些跟金丝楠木重叠了,恰好插旗的环境就很适合,而且依靠着水库,水源不是问题,能让茶树长得更加茂盛,难怪能遗留下不少野生品种,方大军的思绪也转了起来。(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