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2章 你好,超脑
林鸿之前只经将涡流电磁数据传输的理论和硬件结构完善好,这是一种具有**性的无线传输方式,相比起现在已经逐渐在流行的wi-fi无线传输,速率还要高上n多倍,甚至连现在的硬盘读写速度都远远跟不上。
而这个涡流电磁传输方式,却仿佛恰好是为超脑系统而量身定做的。
在“天眼”中,根本没有数据读写速度这一限制,开关蛋白的改变一切都是瞬间触发的,可以说就算以物流电磁的传输速度也触摸不到开关蛋白的状态渐变极限。
林鸿首先将之前制作出来的涡流电磁信号发生装置进行了改造,将其改造成发送幽灵场涡旋能量波,从而让大脑第382章你好,超脑可以接受到。
这一步并不难,主要是涡旋电磁的结构,以及幽灵场能量波的发生器的制作方法他早已掌握,只需要进行对应的修改和整合即可。
完成这一步之后,他便在天眼中开始构建一个信号解码器的结构。
这个解码器,负责将接受到涡旋能量波解码,转换成二进制的数据格式保存下来。
解码的过程,简单地说可以看成是一个解压缩的过程,将信息高度聚合压缩过后的三维立体的涡旋信号,解压缩成为平坦的二进制数据。
由于涡旋信号中所蕴含的信息量非常巨大,极少的涡旋信号解码出来所对应的二进制数据则可能非常巨大。
在这之前,林鸿huā费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去实验和改进最终完成了对两束信号的扭曲和解码,故而现在他制造这一结构,也是轻车熟路,非常顺利。
不过,这个解码器的结构比较复杂他忙乎了一个通宵,也只完成了一个比较重要的核心芯片而已。
在构建这个解码器的过程中,林鸿产生了许多不错的灵感和创意,原本打算白天第382章你好,超脑的时候去拜访徐直中的计划也被他暂时给取消了,他决定趁热打铁,先一口气将解码器给弄出来再说。
于是,这几天时间内,林鸿基本上都没出门了,一有时间便呆在自己的实验室中不断地做实验和测试。
从最简单地1位数据比特开始,慢慢进行数位扩展……就这样数据开始一点一点地从电脑中,成功转移到“天眼”存储结构中。
终于,在解决了最后一个难题之后林鸿成功将电脑中咕u的数据传输到了“天眼”中,这96bt的信息,翻译成英文字母就是“hello-super-brian……”
“你好,超脑!”
简单的一句话宣告着林鸿的超脑系统正式进入了一个里程碑的阶段,他成功将外部电脑中的信息,传输到了自己的大脑内部!
这种在别人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的事情,竟然被林鸿亲手给奂现了!
这个消息要是传了出去基本上只有两个结果,一个是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另外一个则认为林鸿是个神经病,妄想狂。
林鸿也有些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脸上露出〖兴〗奋之色。
超脑系统一步一步在他的亲手制作中慢慢成形,这种成就感,实在是言语所无法表达的。
并且,他正在做的事情,是如此的特别,如此的让人难以置信,连他自己看到最终的结果之后,也觉得实在是有点过于神奇了。
这就好像他在亲手从无到有地打造一部前所未有的神奇修炼功法。
以现在的科技,只要他自己不说,别人根本不知道他的失脑里面存着这么一个东西,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紧密的仪器也探测不出来。
这个东西,真的可以媲美仙家法术之类的神技了。
克莱尔仅仅凭借一个“信仰勋章”就建立起了安格拉斯那样的宗教组织,林鸿要是将超脑系统给建立起来,也完全可以开宗立派。
林鸿展望了一下超脑系统诞生之后的情形,然后收回有些发散的思维。
现在,这96bt的数据在天眼存储器中的表面形式,只不过是一连串排列在一起的开关蛋白而已,这些开关蛋白以“开”和“关”的状态表示二进制位,要想读懂里面所蕴含的信息,还必须得进行一番转换,这一步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关键的是,以什么方式展示出来。
虽然以林鸿现在的强悍记忆能力,直接阅读二进制代码,也勉强可以理解,但这样的效率实在是过于低下,并且非常不方便。简单的数据还能够一“眼”看明白,如果数据一多,大脑根本不够用。最理想的表现形式,是像电脑那样,使用显示器将数据显示出来。
人体中可以充当显示器的奇怪是什么?
〖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一眼睛。
电脑显示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画面进入眼睛,从而让大脑识别里面的信息。现在,林鸿直接就是对大脑进行操作,想要达到这一步,完全不用考虑那一步,直接让信息进入大脑即可。
问题是,如何让大脑直接理解里面的信号?
林鸿目前已经有了内视的能力。
他进入内视状态,然后将焦点集中在眼球处,对视觉信号进行微观“观察”想要弄清楚对于外界的光线刺激,眼球是如何转换为大脑信号的。
不过,仔细观察了一阵之后,林鸿发现,眼球的处理信号的机制实在是过于复杂了,他根本无法用穷举的方式将这些信号转换机制一个个给列出来,这其中似乎还涉及到了一些智能处理机制,信号还没有传入到大脑中枢之前,就已经发生了改变,这给他的研究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
最终,林鸿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切入角度,他的这个方法根本行不通,大脑接受的信号是中途经过了处理的,根本不准确。
“对了!为什么一定要直接将信号传入神经中枢呢?直接对视网膜进行操作就行了。
林鸿一拍脑袋,发现自己想得有点过于复杂了。
既然眼球的信号如此复杂,那么就不用管这些,将其当做是一个已经封装的api函数库就行了,直接对视网膜进行操作,然后让它自动去处理这些信号,完全不用管其中的实现细节。
这个道理在计算机中也是很常见的,底层的系统程序员们一般都会将复杂的实现细节封装起来,让应用程序员不用关心和硬件以及系统调用有关的东西,只需要知道,哪些函数可以完成什么功能就行了,编写程序的时候,想要实现某种功能,直接调用对应的函数就行了。
例如画图,在显示器上画出一条线,其本质是对显示器上面的像素点阵进行操作,将显示器上面的像素点阵进行编号,然后使用横纵坐标改变其颜色和两度,再将这两点之间的像素一次改变,这样就画出来了一条直斑如果每次都这样去操作,实在是过于繁杂了。于是有程序员就将这个功能封装成一个函数,直接命名为line,可以接受两个x和y的坐标值,要画线的时候,就只要调用这个函数,并且带上坐标值就行了,使用者完全不用着虑其中的实现细节。
同样的道理,林鸿也不用管大脑是如何对视觉信号进行读取和解释的,他只要将焦点放在视网膜上,观察外界信号是如何刺激视网膜的,只要按照这个规律去形成特定图像,这样就能给大脑进行视觉信号输入了。
对视网膜的操作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了,在视网膜上,有一种被称为“光感受细胞”的细胞,可以对光线进行感应,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再传递出去。
林鸿要做的,就是模拟这个状态,建立起一个比特信号和光感受细胞状态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实现视网膜上的显示。
这样,只要有比特信号输入,就会在视网膜上面出现对应的信号,仿佛是眼睛真的看到了一样。
原理虽然简单,却又是一个非常繁杂的工作,对视问膜的操作,精确到细胞,比显示器上面的像素点阵操作要复杂多了。
好在这样做是可行的,需要的只是时间和精力而已,倒也可以借鉴显示器上面的做法,对视网膜上的光感受细胞位置建立坐标系,然后通过封装之后的功能函数对其进行操作。
这一步过程,实际上就相当于真正的电脑中,给外设编写驱动的过程,只要将驱动程序编写出来了,然后和超脑系统想匹配,最终就能将超脑打造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的生物计算机。
想象一下,不用显示器,视网膜上面凭空出现系统画面;耳朵上也不用戴耳机,直接在内部产生声音信号,轻松“听”音乐;另外,还可以出现其他感官信号,例如嗅觉、味觉、触觉……如果在超脑系统里面运行游戏或者观看电影,完全可以做到身临其境,实现全方位的感受。
这已经不在什么3d、4d的概念了,完全可以达到n。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