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零六章 流行风向(六)!
究其原因,还是魏大鹏考虑地不是太周翔,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好在魏大鹏有杀手锏,【流行卡】的功效很快就显现出来了,虽然那些土豪们还是有些对价格不满意,但还是将他们的目光给吸引了过来。
再加上自己这些招募来的销售人员,也能够做到随机应变,知道当场就给提价,这才留住了这最为难得的第一波客人。
至于下面报上来的,怕私自提价会给公司带来被动的情况,魏大鹏倒是不以为然,本来自己今天也只是试销,这个价格也不是说就这么定了的。
只要今天即时地调整价格,然后将这调整好的价格报给物价局就行了,本来自己经营的就是类似于奢侈品一般的特殊商品,必然是会被政-府抽取重税的,按照这个世界普遍15%-17%的商业税来说,从事这种暴利行业的,税收起码要在25%左右,这个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你这么暴利呢?
不过相比较起另一些暴利行业,25%的税收还算是可以接受的了,比如那风俗业,就得缴纳高达40%的重税,由此可见一斑了。
魏大鹏笑着摇摇头,将纷乱快到爪哇国的思绪给拉了回来,然后将几个主管都召集过来,大家一番商量后,最后将特型瓜的价格重新统一调整。
调整后,方形的特型瓜每个售价168元,而心形的特型瓜,每个售价提升到了268元!
本来大家都对这批特型瓜的销售前景不是很看好,可现在出现这样一幕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现在大家的心气也都起来了。
而且,很直观的,特型瓜只要能够畅销,对大鹏绿实的所有员工来说,那可都是好到不能再好的消息,公司赚钱了,老板赚钱了,那么还能少了自己一份儿吗?
特别是一些人听说销售点的那些销售人员,有的人已经做了好几万的销售,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光是提成就拿了好几百上千块的,这能不让人眼红吗?
所以,现在公司所有人,都已经动了起来,为了确保产品能够大卖,而忙碌了起来。
而魏大鹏现在要考虑的,一个是要保证后续的货源能够源源不断地供应上来。目前第一批运过来的,一共有十二车,每车大约有一千个瓜,去掉半路上磕坏或者烂掉的损耗,以及一些长相不达标的瓜,实际上,第一批十二车,最多也只能包装出不到一万个瓜,按目前平均售价来说,这些瓜就要价值两百万多,不过看似很多,其实真要卖,也很快的,所以魏大鹏已经催促车队第二次出发了。
而第二个,就是包装这一块,既然是要讲究卖相,让买家一眼看过来就眼晴一亮,那么光是特型瓜光溜溜地摆着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必然需要对瓜进行大力包装。
可这包装材料虽然已经让专业人士设计好,并少量地生产了,但按照现在的销售,也必须要加大生产的力度了,否则要是前面瓜卖得好,后续却因为没有包装材料,而供应不上,那不是要抓瞎了吗?
所以,魏大鹏让张琪赶紧地去联系知名的包装材料生产厂家,让对方加班加点地给生产出来。
虽然生产包装,加上后续包装的人工成本,一个特型瓜如果卖200块的话,其中起码有20-30块钱,就要成为包装的成本,但跟相对来说异常丰厚的利润来说,这点钱还是必须要出的,不然光是一个瓜,那些土豪怎么看得上眼?又怎么让人拿去送礼?
最后一个,就是魏大鹏要考虑进场的问题了,既然【流行卡】的效果已经显现,那么光是这十个试销点已经不够了,必须要让产品进入主流销售渠道,当然了,这样一来,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毕竟进入这些渠道,进场费、渠道费、推广费什么的都是不少。
可跟将销量拉上去相比,这些钱还真不是太大问题。
魏大鹏私底下让人估算过,如果按照平均一个特型瓜能够卖到200块,扣除税费、成本、各种费用,大约一个瓜的利润在100到120元左右,也就是说一次车队一个来回,自己就能赚一百万,再考虑到程程老爸的瓜地的产出,一季的特型瓜能够卖个几千万不成问题。
自然,现在几千万在魏大鹏眼里真不够看,可多少也是一个赢利点不是?谁又会嫌自己赚钱多了?
而且魏大鹏这次也是试水,他还没有真正地运营一家公司的经验,脑铂金那一块,虽然是自己提供的推广创意,但实际上的生产和销售这一块都是伍胖子在弄。
这次全程地操作特型瓜这个项目,可是魏大鹏一手操办的,这时候他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再加上魏大鹏心里终归是有一份,要帮助程程家里的心思在,所以对这个项目,他所投入的精神还是相当大的,以至于一直心心念念不放的【抗日英侠传说】剧的筹备,他也已经有一两天没有去关注了。
现在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不管这个结果是不是仗着声望卡片得来的,对魏大鹏来说,也是自己人生历程的一个里程碑,他心里自然也是非常的高兴。
至于魏大鹏一高兴,那么乱来的事情就必然要发生了,魏大鹏当即就宣布,公司所有人每人发一千块奖金!然后那些一线销售人员,每人三千大洋打赏!顿时迎来了一片的欢呼声。
老板豪爽,底下的员工自然是干活更为卖力,誓要将特型瓜的销售工作做到最好了。
……
麦瑞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工薪阶级,自己所在的公司虽然也算是国企,但现在这年月,除了那些垄断性质的国企之外,其他国企的日子并不是太好过。
所以麦瑞现在的状况也就是如此,每天就是在单位里面混日子,然后就是期盼每月十五号发工资的日子。
如果说以前那些混日子的老人们,是每天一壶茶,然后几份报纸打发时间的话,在这个新千年都过去了五年多的日子里,自然不用这样无聊的混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