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64.第458章 罗马尼亚
第458章罗马尼亚
夏尔这段时间一直没闲着,虽然陆地的防线上不需要他操心,这是福煦第9军的事。
但战机和轰炸机却需要夏尔调度。
安特卫普、布鲁塞尔、蒙斯各分配一个航空大队大约20架目前最先进的“骆驼”战机,根特再开辟一个机场分配两个轰炸大队,才算巩固了比利时防线。
看着夏尔松一口气的样子,提贾尼有些不解:“准将,你似乎对飞机更有信心而不是战壕?”
“飞机就是一切,将军。”夏尔回答。
它是陆军战斗力的倍增器,同时又能打压敌军的炮兵、后勤、弹药库等,此消彼长下打起仗来就容易多了。
提贾尼扬了下眉,没将夏尔这话当真。
夏尔没多做解释,这时代的人还没充分认识到制空权的重要性,很难解释得清。
这时,警卫进来报告道:“将军,加利埃尼将军来了,他在门外。”
“加利埃尼将军?”夏尔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他应该在巴黎。
然而,目光一转,夏尔就看到加利埃尼出现在指挥部门口,带着两名警卫员。
加利埃尼昂首挺胸的走进指挥部,看着发愣的夏尔问,面带微笑:“一切还好吗,准将?”
“是的,将军。”夏尔猛然反应过来,赶忙让了位置招呼加利埃尼坐下,接着又让勤务兵泡咖啡。
勤务兵刚走,夏尔突然想起什么,跟在后头喊了声:“两颗,多加点水。”
“是,将军。”勤务兵回应。
加利埃尼镜片后的眼里多了一丝欣慰,这家伙还记得他的习惯。
“我们是来看看防线情况的。”加利埃尼解释道:“他们打算让后备集团军群接管比利时已收复地区。”
夏尔“哦”了一声在加利埃尼面前坐下:“他们打算对德军发起进攻?”
这不难猜,后备集团军群往前推,前方作为主力的北方、中央、东方三个集团军群才能空出手来对敌人发起进攻。
加利埃尼没说话,只微微侧身瞄了瞄两侧。
夏尔会意,把加利埃尼带进会议室。
这时咖啡送来了,加利埃尼接过浅尝,等着勤务兵出去带上门,他才说:“他们认为这场战争可能要结束了,这不是一次小规模进攻,而是一次总攻,全面进攻。”
夏尔心下一惊,他的第一反应是这不对,现在才1915年,虽然进展顺利但战争远没到结束的时候,这时发起总攻显然不会取得胜利。
“霞飞的作战计划?”夏尔问。
加利埃尼轻轻点头:“目前只有集团军群司令才知道这个计划。”
这解释了夏尔为什么没有参与。
但这其实只是加利埃尼为夏尔找的借口,大多数人包括福煦在内都希望夏尔参与。
福煦在会议上直言不讳:“夏尔知道怎么打败德国人,我认为他才应该是制定作战计划的那个人。”
但卡耐斯却代霞飞否定了这个说法:“抱歉,福煦将军,这个作战计划更多是战略方向的,是全军的进攻计划,我们会把夏尔和他的部队安排在合适的进攻位置上。”
言下之意,是以夏尔现在的军衔和资历还没到指挥全军作战的程度。福煦小声抱怨:“难以置信,我们拥有一个玛尔斯,却将他摆在一边!”
加利埃尼则干脆什么都没说,他知道霞飞是试图利用这次“全面作战”获得比夏尔更耀眼的战功,趁着夏尔刚打败德军并俘虏了十几万人。
因此,霞飞不可能让夏尔参与。
否则这又会是夏尔的作战计划又会是夏尔取得胜利,这对霞飞毫无意义。
夏尔不在意这个,他皱着眉头说:“现在可能还不是时候。”
“他们可不这么认为。”加利埃尼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说:
“你的胜利使协约国军民士气大振,许多人甚至以为我们能在两个月内把德国人彻底赶出法兰西。”
“而德国人却相反,他们因为比利时的失败而士气低落。”
“更重要的是……”
加利埃尼放下咖啡杯抬头望向夏尔:“罗马尼亚要加入协约国了。”
“什么?”夏尔又吃一惊:“罗马尼亚?加入协约国?”
加利埃尼点了点头:
“这是你取得安特卫普胜利后的事。”
“我猜,他们的心态与意大利一样,认为我们正在走向胜利,现在不加入协约国就会错过机会。”
“英国人在其间发挥了作用,是他们与罗马尼亚人谈判周旋。”
“罗马尼亚人的条件很简单,只要承认特兰西瓦尼亚的归属。”
夏尔眉头一皱,他记得罗马尼亚明年才选择加入,现在似乎提前了。
(注:罗马尼亚1916年8月加入协约国对奥匈帝国宣战。)
接着夏尔就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
康布雷到安特卫普的穿插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而且这个胜利看起来是法军对德军在实力上的碾压:一天之内就打穿其防线包围了二十万人,最终迫使其中十余万人投降。
这让所有人都对战争抱着乐观的态度。
于是,原本处于摇摆中的国家就按捺不住了,他们希望能在战争结束前加入协约国以分到一点好处。
“罗马尼亚,还有意大利。”加利埃尼转身将目光投向后方墙上的地图:“还有英、法、俄联军,从几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霞飞认为这足以打垮德国,‘只要我们不犹豫,坚定自己进攻的脚步,那么胜利就在眼前’!”
加利埃尼目光始终看着地图,语气平静:“你似乎不认同这个计划?”
“我不是不认同这个计划,将军。”夏尔回答:“我是不认同罗马尼亚加入协约国。”
加利埃尼怎么也想不到夏尔会这么回答,他猛地回过头来不解的望向夏尔:“多一个盟友难道不是好事?你或许不知道罗马尼亚是德国人石油的主要来源。”
接着加利埃尼又补了一句:“罗马尼亚还能组织起一支超过50万人的军队。”
“恰恰如此。”夏尔一字一句的回答:“我才认为罗马尼亚不应该加入,至少现在不应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