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79.第175章 梁武帝的功绩
【梁武帝·萧衍】
【军事成绩:义阳之战(输),魏梁梁州之战(输),魏梁涪城之役(输),洛口之役(前赢后输)
钟离之战(大胜),第二次义阳之战(输),朐山之战(胜),裴邃攻魏之战(无功而返)
陈庆之攻北魏之战(大胜),寒山堰之战(大败)
评价c+,得二点五分。】
【制度建设:改革官制,创立《梁律》
但执行过程中“急于黎庶,缓于权贵”。
对百姓犯法严之又严。
对王侯子弟的犯法宽之又宽。
以致王侯子弟越发加骄横,于白日在建康大街上杀人,梁武帝却无动于衷。
评价d级,得一分。】
【外交策略:柔然遣使朝贡,滑国遣使赠礼,波斯国遣使朝贡。
龟兹、于阗、白题国、朅盘陀国遣使朝贡。
册封高丽、百济、新罗等国。
中天竺国、北天竺国、师子国遣使朝贡。
东南亚等国遣使朝贡。
评价b+,得三点五分】
【民生经济:天监年间“广辟良畴,公私畎亩,务尽地利,若欲附农而良种有乏,亦加贷恤。”
普通年间“收缚无罪,逼迫善人,民尽流离,邑皆荒毁,由是劫抄蜂起,盗窃群行,抵文者比室,陷辟者接门,囹圄随满,夕散朝聚。”
评价c级,得两分】
【用人识人:侯景之乱。评价e级,得零分。】
【后世影响:梁武帝佞佛,开国即亡国之君。评价c级,得两分】
【总分:十一分。】
……
{从在这个位置上的时间长度来说,萧衍是南北朝时期的佼佼者。}
{而最后的侯景之乱把南朝积弱和不思进取的问题全部暴露出来,只能说明他用人生印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梁武帝对南方寒门和豪族的应对措施,从一开始的平衡到和稀泥,再到完全的偏袒宗族,跟当年前秦符坚一个样。}
{民生经济都有点高了,忘了水堤怎么淹没百姓的了?还有那破货币,无视经济规则……要不是陈庆之北伐威震北朝,给了萧衍混日子的好时光。他早嗝屁了!}
{他就是太思进取才接纳侯景,要是真不思进取无心北伐才不会去管侯景那些破事,萧衍前期北伐,后期接纳侯景,是真的很有企图心。}
{南梁问题还是南朝的积重难返,萧衍的出身决定了他不会像孝文帝那样采用大刀阔斧的结构改革,只会缓和问题。}
{玩权术只可以解决一时问题,而不能彻底解决问题。高王就是玩权术,但是最终输给了隔壁。}
{建立一个健康的组织制度远远比帝王平衡权术更重要。}
{萧衍本身个人能力很强,但一个人是没办法持续维系长期平衡,更别说南朝已经积重难返。}
……
天幕上,一道七彩佛光从天而降!
皓首苍颜的萧衍惊讶的看着天上。
这个评价也能得天象垂临吗?
天上的佛光逐渐凝结成万丈高的佛陀法相。
法相看上去威严浩荡,有无边的佛光散开。
佛像成型的瞬间,阵阵梵音于六合之外同时在建康百姓的耳边响起!
法相微闭双目,面带慈祥。
萧衍看着那充满整个天际的佛首,难以自持的叩首跪拜。
建康上下的大臣百姓也同时跪拜。
“佛”缓缓举起右手,施无畏印。
随后,又徐徐按下。
萧衍正在叩拜,突觉一阵炎热从上空传来。
不由抬头而视,这一看,整个人瞬间僵直住!
一只遮满天野的巨大佛掌正从天而降!
佛掌散发着炽热的炎光,滚滚黑烟于掌际四周蔓延。
建康城的百姓俱都满脸惊恐的看着如陨石天降的巨掌!
下一瞬!
佛掌已至眼前!
无声无息。
只有一道耀眼至极的白光随着一道声音响起。
“唵”
萧衍闭目等了半天,好似无事发生,不由慢慢睁眼。
待看清眼前后,整个人呆愣住。
原本奢华庞大的同泰寺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段裁量好的木材石块。
回头望去,十方金像银像也变成了金砖银砖。
附近的一些僧侣有的昏迷不醒,有的则面色如常。
须发皆白的萧衍慢慢扶膝站起,心中有了几分猜测。
突觉左手里一阵刺痛,随即举掌而视。
“唵嘛呢呗咪吽?”
疑惑的念动掌心中的真言,灵台顿时清明。
随着掌心内真言的消逝,心中无明也被驱散,萧衍于愚迷中醒悟过来。
环顾四周之后,取大梦初醒般长叹一声:
“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自今日起,不复其恨。”
……
大汉,
刘邦有些不明所以的摸了摸下巴。
你这南梁实在迷惑,就连奖励都如此迷惑。
看样子,莫不是让这老头不再昏庸?
也是,这老货挺能活还挺能玩心眼。
是不缺什么。
至于能不能力挽狂澜。
看你造化了。
……
大汉·景帝时期
小刘彻看着僵硬微笑的刘启,忍不住叹口气。
嫉妒你就说嘛,忍着干嘛呢?
这气出病来可如何是好?
“阿父……”
“朕不嫉妒!”
话音未落,刘启瞬间大声道:
“不就十一分有一道异象吗?”
“他不是什么都没有得到吗!”“伱是不是想说朕嫉妒了?
“你放屁!”
“朕嫉妒什么?”
“不嫉妒!”
挨了一顿骂的小刘彻撇撇嘴。
小心眼的阿父。
“我不是要说这个了。”
小刘彻摆摆手对着炸毛的刘启道:
“阿父,我记得齐高帝是十六分吧?”
本来还吹胡子瞪眼的刘启回忆了一下。
“咳!”
清了清嗓子,捋了捋袍袖,抚了抚衣襟。
刘启安静的看着天幕。
身旁的小刘彻与王皇后对视了一眼。
行了,以后有能安抚这暴躁老头的说辞了。
……
南齐·高帝时期
花园内一片寂静。
萧赜与萧长懋跪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出。
萧道成僵直的坐在石墩上。
脑子里就三字……
尔母婢的……
凭什么?!
刘裕能收复两京他评价高有异象朕认了!
这个寺奴凭什么!
凭他烧的钱多吗!
凭开国即亡国吗!
宋!齐!梁!
三国之君凭什么就朕没异象!
啊?!
天幕!你这样显得朕低他们一头啊!
朕十六分啊!
十六啊!
……
北齐·文宣时期
醉醺醺的高洋看着天幕愣了半天。
随即回过神来:
“啊~这个老头死了?”
“这么说,下一个就是朕的大齐了?”
“哈哈哈哈!”
披头散发的高洋突然放声大笑!
殿内的宫女侍人都忍不住颤抖。
“天幕啊天幕!朕知道朕的评价不会高!”
“但是!”
“你也杀不掉我!”
半醒半癫的高洋拎着酒壶指着天幕大笑道:
“哈哈哈哈!朕有功绩在身!哈哈哈哈!”
仰头将壶中一饮而尽,随即将空壶冲身旁的内侍头上砸去。
“砰!咔嚓!”
酒壶砸成碎片,但内侍一声不吭。
高洋看着毫无反应的内侍倍感无聊。
随即摇摇晃晃的向宫外走去。
……
大明·嘉靖时期
朱厚熜羡慕的看了一眼天幕,随即又一边翻着奏折一边淡淡道:
“梁武帝的一生,既有雄才大略,又有疏懒昏庸。”
“以佛教修身,却失于偏激。”
“以慈爱齐家,却失于溺爱。”
“而在治国方面,又不能体恤百姓和士兵。”
“身为君王处事又常常有失公允,以至于在维护皇室贵族利益的同时,严重损害了国家社稷的利益。”
一旁的朱载坖心里有些怪异。
父亲,你确定你说的是梁武帝了?
不是你自己?
对,不是,你不溺爱。
朱厚熜不知太子的想法,继续道:
“后世有人同情梁武帝,认为导致侯景之乱的主要责任在于侯景反复无常,不讲礼义廉耻。”
“呵。”
将奏折合上一撇,朱厚熜嗤笑道:
“这都是没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这天下混乱,强者为王,没有人天生应当为人效忠,也没有人天生就应当称王称帝。”
“梁武帝他自己不也夺了南齐的江山么?”
“为什么侯景在高欢手下不敢反?”
“为什么在高澄手下反不成?”
“为什么在宇文泰那里更是让不敢有所举动?”
“为什么到了梁武帝这里侯景就敢于大反特反,而且一反就成了?”
朱厚熜看着脑袋有些晕的朱载坖,继续道:
“换个角度考虑,即便没有侯景之乱。”
“以梁武帝末年的梁国颓势,谁能保证不会有鹿景之乱、牛景之乱?”
“梁武帝扶植宗室,优容甲族,任用寒士,保障旧门。”
“既有意军功事功,又耽迷制礼作乐、玄佛文史。”
“其繁荣只是非驴非马、破绽百出的繁荣啊。”
……
宇文泰和高欢就不写了,虽然是北齐北周的奠基者但毕竟不是建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