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367章 笼刘联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7章笼刘联荆

    崔琰当即问道:“曹孟德与大司马乃是发小之情,年轻时又是志同道合的奔走之友,就是数年之前,两人也背靠大河而战,彼此之间情深意切,虽非兄弟,却有兄弟之情。不知佐治先生为何舍曹孟德不取,而独示好于玄德公?”

    辛毗心中冷笑,面上却是春风拂面:“原因有三。”

    崔琰脸色微变,他以为是抓到了辛毗的破绽,却没想到对方早有准备,看来这次是自己失策了。

    之所以崔琰会觉得辛毗是早有准备,关键就在于这原因有三。

    可一可二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辛毗都已经准备了三条理由,若说对方毫无准备,崔琰自己都不相信。

    不过此时崔琰明明觉得不妙,却也只能硬着头皮道:“愿闻其详。”

    露出略带一丝得意的神情,辛毗竖起一根手指:“其一乃是曹近刘远,所谓远交近攻,想必季珪应该不会不知道。”

    崔琰脸色一沉,却不得不点头道:“佐治先生所言甚是。”

    辛毗并没有得势不饶人,而是继续说道:“其二也是曹近刘远。”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俱是一愣。

    可很快,荀谌、沮授、田丰三人最先恍然,再过一阵后,郭图,许攸也醒觉了过来。

    崔琰心中有些惊慌,他依旧没弄明白,可看见沮授给了他一个眼神,心中顿时觉得不妙。

    崔琰余光偷偷去瞧袁绍,却见主位上的袁绍正陷入沉思。

    不等崔琰发问,辛毗主动继续说道:“正是因为大将军与大司马交情甚笃,故而先拉拢玄德公方为上策。如今玄德公更强于大将军,若是玄德公为主公所笼,大将军若不想束手待擒,唯有恭迎主公上洛一条路可走。”

    听了辛毗的解释,众人恍然大悟,明白了过来。

    曹操和袁绍其实关系已经十分恶劣,但表面上却依然是发小兄弟,自幼相识的交情,志同道合的情谊。反而刘备虽然为袁绍所重,两人也早就在洛阳求学时结交,可感情还真远没有曹袁之间那般亲厚。

    辛毗的意思正是让袁绍先拉拢刘备,同时借用曹操来压服刘备,等刘备屈膝之后,袁刘联合之下,曹操除了投降外还能有什么可做的?

    同样一句曹近刘远,第一个原因说的是地理位置,第二个原因却说的是交情远近。

    崔琰心中暗自叹息,知道自己的目的是达不成了。

    他先前开口询问,正是怀了挑拨的心思,想要让袁绍疑心辛毗外联刘备。

    可现在看来,这已经是不可行的了。

    正如崔琰想的那般,袁绍居然笑意满面的询问道:“不知原因之三是何,还请佐治教我。”

    辛毗起身行礼,连道不敢,随后解释道:“原因之三,则在天子。天子、朝廷如今俱在洛阳,为曹操所掌,想必玄德公也不会满意,故而先刘后曹,方为正理。”

    袁绍听完之后,深感有理,回味无穷,连连赞叹道:“佐治之才,实可比拟留侯也!”

    辛毗自然是连连谦虚,愧不敢当。

    紧接着,辛毗又主动开口道:“主公,只是光是拉拢玄德公并非上策。”

    袁绍立刻追问道:“那该如何应对?”

    辛毗笑道:“主公莫非忘了我之前还有远策一计?”

    袁绍右手摊掌,轻拍额头道:“哎呀,却是忘了佐治此言。”

    辛毗如实续道:“远策正是联络刘景升,景升公早和主公誓盟,主公正可派使前往,深固盟约。有景升公在南方,正可牵制大将军和玄德公。”

    “有佐治在我身边,绍无忧也。”

    袁绍合掌大喜,按照辛毗所言,刘表自从从袁术手中虎口拔牙,拿下了襄阳之后,就火急火燎的找自己结了盟,虽然两人离的很远,但还真没少互动。

    双方的盟约在原时空里甚至一直持续到了官渡之战以后,袁绍病死了之后,他三个儿子争夺河北的统治权,刘表还特地写信过去劝解,希望他们能够先联手抗曹。

    因此,袁绍对刘表也是很有好感,且颇为信任的。

    现在辛毗这么一提,袁绍立刻觉得这主意十分逞心如意,而且他也有把握能够拿捏住刘表让其为自己看住曹操和刘备。

    耳边听着袁绍对辛毗的赞美之词,沮授坐在下面眉头微皱,一时之间也分不清辛毗到底是什么立场。

    之前怀疑他勾连刘备,可今天的表现却又像是大公无私。

    倒是让崔季珪吃了个大亏,别看袁绍现在只是赞赏辛毗,对崔琰没有责怪,但沮授却觉得对方肯定在心里给崔琰记了一笔。

    在袁绍的眼里,崔琰针对辛毗的意图有些过于明显了。

    袁绍其实并不讨厌下面人互相争斗,他最怕的就是底下人一片和气,那他这个外来的老大可就要被架空了。

    只是明面上,袁绍又喜欢表现出自己大公无私,赏罚分明的人设,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崔琰的话语权必然是要大幅下降了的。

    袁绍赞赏了辛毗一番后,话归正题道:“那诸位先生以为,派谁前往荆州出使为宜?”

    话音刚落,下面的河南士人们的心就热起来了。

    像荀谌、郭图、辛毗兄弟都是颍川人,逢纪更是南阳人,这些人自北上过河投奔袁绍以来,好些年不曾回过家乡了。

    这次南下荆州,沿途都已被曹操、刘备平定,豫州的黄巾贼去年就被刘备给彻底剿抚了,路上相对变得安全了许多。

    河北士人则恰恰相反,他们没一个想出远门的,跑这么远的路,中原虽然太平了,可南阳此时还乱的很,刘表和西凉军主要就在南阳郡内混战。

    打了一两年了,刘表也才收复了小半。不过南阳郡毕竟是天下第一郡国,有三十几个县邑,光是这小半其实就已经有十多个县邑了。

    辛毗原本想开口推荐自己的弟弟出使,在他看来,这任务并不难,况且袁强刘弱,袁绍是盟主,刘表是从员,必然会礼遇使者。况且这次出使的任务也不难办到,回来之后就是一件功劳,何乐而不为呢?

    唯一的弊端,可能就是争抢的人太多了。

    原本忧心忡忡的辛毗很快就惊疑不定了起来。

    刚才明明看见河南同僚蠢蠢欲动,可当袁绍询问起来之后,众人居然没有一个毛遂自荐的。倒是自己的弟弟辛评一个劲的给自己使眼色,显然在询问他要不要主动请缨。辛毗心中一沉,分不清是有什么地方自己没想到的,于是,他悄悄的冲着弟弟摇了摇头,随后观察起其他人来。

    主位上的袁绍也有些惊疑,他和辛毗都一时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点。

    那就是袁绍麾下文士斗争极其激烈,不但河南和河北斗,就是河南内部也斗,就连郭图和辛毗、辛评这种姻亲之间,大方向上虽是同盟,可一样会互相竞争。

    只是关系毕竟是姻亲,不会暗中使绊子和下黑手罢了。

    因此,河南派诸人虽然个个都很意动,但也担心自己真的出使南下了,荆州路远,这一去至少数月之久,等自己回来了,说不定原来的位置可就没了。

    反倒是辛毗、辛评兄弟俩是亲兄弟照应,不怕丢了位置,所以暂时没想到这一层。

    眼看其他人好一阵不说话,辛毗虽然还是没想通,但却已经下定决心不等了。

    “主公,毗弟素来颇有口才之长,又对您忠心耿耿,必定愿为主公前往荆州说服刘使君。”

    辛评本就心痒难耐,听见兄长终于开口了,于是也赶忙起身避席,冲着袁绍跪拜道:“评不才,愿为主公尽心竭力。”

    袁绍还有些迟疑,可河北派大佬沮授这时候却是突然开口,而且居然还是为辛评说好话。

    “明公,此计乃是佐治所出,以仲治为使,甚为合适啊。”

    袁绍心中有些疑惑,不明白为什么沮授会突然帮辛毗、辛评兄弟说话,但偏偏对方说的还挺有道理的。

    仔细想了想,确实也没其他问题,于是袁绍当即应允道:“善,既如此,就以仲治为使,出访荆州。”

    袁绍决定一下,众人齐齐拜倒:“谨遵大司马之令。”

    ********

    刘备这阵子过的相当愉悦,诸事都很顺遂。

    唯有今年开春以来,久旱无雨。

    虽然春雨贵如油,但一滴雨都没有,怎么看都不会是一件好事情。

    看来还真让子升说对了,今年江北恐怕是个大旱年。

    好在各地都重修了水利工程,还上了许多水车,哪怕老天爷就是一滴雨都不下,也应该能保证个五六成的收成。

    这也托了江北河流众多的福气,北边就是淮河,南边就是长江,中间还有芍陂,境内还有四五条如肥水、施水这样的支流,其实水还真的是一点都不缺。

    原时空中袁术弄到颗粒无收的地步,天灾的因素固然是有,但仔细说起来,人祸的因素其实更多。

    毕竟那会儿再是有水,水利工程系统全崩了,这水也导不出来啊。

    如今江淮各县都撤换了负责人,而且还都是精挑细选的精英,日后三国的名臣重将,又有刘备亲自坐镇,因此仅仅只是一个冬天,芍陂水利系统就被修缮一新。

    不但如此,刘备在陈登、荀攸等人的辅佐之下,还以芍陂系统为中心,辅而兴建了许多分支系统,极大的利用了淮水和长江的丰沛水量。

    据陈登估算,只要大旱一结束,整个江北系统几十个县邑的粮食产量很可能翻上一倍。

    这还是最低估算,毕竟旱地亩产量只有一石,而上好的水浇地产量就少则二石,多则三石,上好的水田产量甚至能高达四至六石。

    陈登此时也是喜气洋洋,虽然为刘备驻守琅琊是他主动请缨的。

    可这一年多,他却是度日如年,心里虽然谈不上后悔,但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绝对不会主动前往琅琊了。

    陈登会有这样的念头,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刘封。

    陈登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刘封能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做出如此之多的大事。

    这实在是太过惊人了,而他陈元龙自诩王佐之才,又有识人断事之明,却居然错过了如此重要的诸多大事。

    要不是刘备始终挂念着他,如今一有机会,就立刻将其召回。

    按照正常情况的话,陈登还得在琅琊待上一两年。

    以刘备集团如今的扩张速度,到时候陈登这个元老恐怕都要排不上号了。

    幸好不论是刘备还是刘封,都把他陈登放在心上,去年上半年,刘封还给他撑腰做胆,派遣了一支精骑来他麾下效力,助他一举荡平了琅琊盐豪。

    眼下琅琊不说政通人和,那也是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府库渐渐充盈了。而这些,都是他陈登说话的底气,毕竟再是元老,也得拿功绩说话。

    这次为刘备所召,陈登可是激动万分,以最快的速度交接了郡务之后,立刻飞马南下,心中满是激情。

    果然,一到寿春,面见刘备之后,当即就被委以重任,不但走马上任九江郡郡丞一职,还被特令参与整个江北水利系统的修缮兴建工作。

    刘备对他的喜爱和重用一如既往的毫不掩饰。

    “主公勿忧!”

    陈登看见刘备叹气,就知道刘备肯定是挂怀旱情了。

    于是,陈登主动开口开解刘备道:“如今我等已经尽力,可做之事已尽做矣,且蒙少主恩德,又备下了不下百万石的粮草,即便绝收,也不至于饿殍遍野,此皆是主公与少主之恩德也!”

    荀攸在一旁也赞同的点了点头:“元龙所言甚是,主公关心可以,忧虑则大可不必。如今主公身上可担负着大汉东南数百万百姓的安危,也需爱惜自己的身体才是。”

    听着陈登和荀攸的开解,刘备很是高兴,连连点头:“两位先生爱我重我,备实感激,只希望苍天能够庇护百姓,佑我大汉,可以早日降下甘霖。”

    就在三人说笑之时,远处突然驰来一骑。

    奔到刘备跟前时,骑士滚落下马,从怀中取出一封帛书奉给刘备。

    “主公,刘征南有书信到。”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