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196.第196章 张燕的高光时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6章张燕的高光时刻

    第二天,张燕一早就去了学校,迫不及待地跟小组的成员分享好消息。

    “燕子,什么事这么开心?”同学问她。

    “你看出了?”

    “废话!你脸上就差写着‘开心’两个字。”

    张燕嘻嘻一笑:“我们小组不是研究电灯吗?有了新思路,你说值不值得开心?”

    “啊?这么快有新思路了?”旁边的同学都惊了,纷纷朝她看过来。

    跟张燕同一组的同学更是激动起来。

    “燕子,什么新思路?快跟我们讲一讲。”有人着急地说道。

    没有人注意到,老师已经来到了门外。

    张燕开始跟自己小组的人聊起来,将卤钨灯的思路说出来,在玻壳里面注入循环剂,让蒸发的钨重新回到钨丝上。

    而门外的老师一听,对这种天才的想法惊为天人。

    他比学生们更懂,这种设想是很有机会实现的。

    当灯丝发热时,钨原子被蒸发后向玻璃管壁方向移动,当接近玻璃管壁时,钨蒸气被冷却到大约800c并和卤素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卤化钨。

    卤化钨向玻璃管中央继续移动,又重新回到被氧化的灯丝上,由于卤化钨是一种很不稳定的化合物,其遇热后又会重新分解成卤素蒸气和钨,这样钨又在灯丝上沉积下来,弥补被蒸发掉的部分。

    通过这种再生循环过程,灯丝的使用寿命不仅得到了大大延长,同时由于灯丝可以工作在更高温度下,从而得到了更高的亮度,更高的色温和更高的发光效率。

    而且,作为老师,他想到的更多。

    “啊!这样可行吗?”有同学质疑。

    如果可以实现,这个想法,无疑是天才的想法,非常大胆。

    “我感觉可以。”跟张燕同一组的同学兴奋道。

    他们对电灯的了解比较深,也肯定更好理解。

    “走,我们去实验室。”

    使用实验室,还需要申请呢!也就他们学校,有这种条件让学生做实验,普通的大学,根本没场地、没材料,没经费等等。

    “啊!老师来了。”

    戴着眼镜的老师走进来。

    他朝张燕走来,神情有些激动,问道:“张燕,你这想法非常好,你们去申请实验室,我让那边尽快通过,赶紧拿出实验数据来。”

    张燕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曾老师,注入循环剂不是我的想法,是别人想出来的。”

    “不是你?是谁?”曾老师看向跟张燕同一组的学生。

    而跟张燕一组的学生也惊了。

    “燕子,不是你想出来的?”

    “那是谁呀?”

    张燕告诉他们:“发明压水井、太阳灶的周益民,大家还记得吧?”

    “啊!你认识他?”同学们吃惊。

    当然知道呀!尽管没见过面,但他们可不止一两次讨论那位“神人”。

    曾老师也望过来,很惊讶张燕认识那样的民间发明家。

    是的!现在周益民已经被人冠上民间发明家的称号。

    曾老师比这些学生更了解周益民,因为他有亲戚就在钢铁厂上班,知道周益民还搞出了电饭煲,很厉害的一个年轻人。

    张燕有些羞涩地说道:“他是我对象。”此话一出,把全班师生都震惊到了。

    是你对象?

    你藏得很深呀!有这么牛的一个对象,竟然一声不吱,是怕别人抢了去吗?

    “张燕呀!什么时候带他来我们学校?让我们也瞻仰、瞻仰。”有人开口道。

    那神情,就像是粉丝遇到偶像一样。

    “是呀!认识周益民也不告诉我们,带他来我们班呗!”

    就连曾老师,都起了爱财之心,希望张燕能把她对象带过来。他想要劝一劝对方,来他们班上课,继续深造。

    当天,学校就给张燕他们小组提供了实验室,甚至连老师都参与了进去。

    “还真行。”张燕的组员大喊大叫,激动得脸都红了。

    他们很清楚,这项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说是电灯的改革也不为过。

    而很快,曾老师也得到了消息,这种卤钨灯,国外已经在几个月前发明出来。也就是说,他们要是研究出来,国产电灯就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准。

    实验室版的卤钨灯做出来后,把校领导都吸引过来。

    或者说被惊动了。

    他们系的副院长,急匆匆赶来。

    “怎么样?”

    曾老师朝他点头:“我的学生已经做出来,不过,相关的数据还需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得到。”

    尽管如此,他们已经预测到,卤钨灯的性能要比普通的白炽灯好很多。

    否则,国外也不会大力气去研发。

    而如今,我们国家也拥有了。

    “好,很好,非常好!”那位副院长连声叫好。

    他走进去,看到正在发亮的卤钨灯,逐一夸赞了张燕等同学,告诉他们,等数据出来后,学校会对他们进行表彰。

    这可是他们学校的荣耀呀!必须好好宣传一番。

    电灯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很大,所以这个进步可谓是意义重大。

    张燕等人不敢居功,连忙表示提出这想法的,是另有其人。

    校领导得知是发明压水井、太阳灶、电饭煲的周益民,也动了心思,跟曾老师一样,希望张燕能把她对象“拐”到他们学校来。

    这么一个人才,放弃可惜呀!

    但不管怎么样,宣传肯定还是要宣传的。

    退一万步讲,他们学校的学生也有功劳的吧?国内第一个卤钨灯是在他们学校诞生的,这是铁一样的事实。

    此时,周益民走在周家庄的乡道上,看着那赏心悦目的麦田。

    路边大片大片随风翻动的金色麦浪,扑鼻而来的是成熟的麦子的味道。

    有村民掐了两棵麦穗,用手掌对挫,末了,没忘记吹一吹麦糠,手心半握状把鼓鼓胀胀吹弹可破、嫩绿泛黄的麦粒送到眼前。

    麦子熟了。

    “明天可以收割了。”那村民表示。

    “通知公社那边,我们后天收割吧!”老支书说道。

    这是要通知公社的,公社那边会派人过来监督,生怕村民藏粮食。

    如今这年景,是得防一防,毕竟经历了吃不饱的情况,是会有村民铤而走险的。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