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6章 李星殉主
第236章李星殉主
这里是夹山寺后五六里远的一处幽谷。
远处青山连绵环绕,林木繁茂,鸟鸣婉转,眼前一条河流汤汤流敞,背后一派青山,如展旗一般。
李星选择了一个好地方,杨书成两人相帮着挖了一个墓穴,李星早准备了一个大铁柜,把李自成的衣服、帽子、印信,还有一柄佩剑放进大铁柜里。
然后,李星把大铁柜郑重地放进墓穴内。
三人默默地用黄土掩埋,成了一座小坟。
在坟前竖着一块大白石,李星拿着剑,想了想,在石面上刻下:“奉天玉和尚”字样。
李星对杨书成道:“李自成早年在陕西,由于打抱不平,曾出逃在寺中,僧号玉和尚。”
三人埋好坟,这时,天色已昏黑,四周树木黑魖魖的,大风吹起,松涛阵阵,如海潮涌起,如战斗声响。
三人席地坐在坟前,拿出早已准备的酒菜,三人喝起酒来。
李星讲述了自己的过去。
他年轻时,家里还算富足,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人家,他勤学苦读,考中了举人。
次年进京会考,据说当时,科场试题泄露,有落第的举子们聚众闹事,他也曾参加,后遭到通缉,他逃回了家乡。
想着在这乱世上,读书无用,就弃文从武,四处寻访名师,学得一身的好武艺。
待他从山中回到家乡,已是五年之后,回到家中,事过境迁。
他的家遭到官府迫害,家破人亡。
他夜里潜进府衙,杀了知府全家,后才逃亡江湖。
崇祯年间,陕西连连大旱,粮食颗粒无收,百姓四处逃亡,饿殍遍野,官府不知体恤百姓,反而横征暴敛,不顾百姓死活。
朝廷终于知道陕西旱情,运粮来救,却被一股贪官污吏贪污,百姓什么也没有得到。
百姓造反,官府反而来镇压,遇着灾民就杀,来冒充自己的功劳,因此陕西贼情越来越大,最后竟成了燎原之势,官府再也难扑灭了。
当时,造反的流贼有好几股势力强大的。
李星投靠了几家,觉得他们到处抢劫,胸无大志,终于成不了气候。
最后遇见了李自成,他在这几股流贼中,纪律最为严明,他也曾读过几年书,胸怀大志,李星觉得他可以辅佐,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李星既然认定了真正的主人,就一心跟着他,李星胸怀韬略,很替李自成谋划了几件大事,因此李自成对他很是倚重,言听计从。
李星也认为遇见了知己,一心辅佐他,呕心沥血,在所不惜。
今年闯王进京,开国建号,满以为功成名就,哪知被吴三桂勾结清兵进入山海关,李自成才坐了三十多天的皇帝,就被迫离开了京城。
一路上被清兵追着打,越打队伍越少。李星就提议联合大明一起对抗清兵。
哪知李星带着白玉瑶跟杨书成两人,来回奔波几个月,一事无成,等赶了回来,李自成也被清兵杀死。
李星跟杨书成两人说着往事,便说便喝酒。
他从来没有说过这么多话,他也从没有在两人面前提起过自己的过去。
两人觉着他沉毅果敢,足智多谋,都很佩服他。
今夜听他一席话,都觉着他是个大英雄,雄心抱负,差一点儿成功,没想到一败涂地,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两人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只是端起酒碗来,跟他碰碗喝酒。
李星脸有些微红,他一向酒量很大,要是李自成不败,他做个宰相,才能也是绰绰有余,可现在一切如一场梦一样。
李星有些醉了,他说道,我们在南京劫的那十二大箱金银珠宝,虽然放在陈庄主那儿,可我还是不放心,俗话说,白酒红人面,黄金动人心,我怕有变故。
他交待道:你们两人今后一定要多去看看,以防有变故,干脆举家住在那里。将来这批财宝可作为东山再起时用。
他郑重地交待了两遍,生怕两人不放在心上。
一缸的酒都喝完了,三人都醉得东倒西歪,就在李自成坟前躺倒,一会儿都进入了梦乡。
次日,鸟雀在头顶上鸣叫,杨书成才醒了过来,摆摆头,还有些头痛。
他从来也没有如此大醉过,扭过身来,那白玉瑶还躺在自己脚边,就叫道:
“白兄,白兄……”
白玉瑶动了一下,这才醒来,他坐起身来。
身旁已没有了李星。
杨书成心想,他一生的抱负付之东流,现在他可能到别处去走一走散散心吧。
“李将军……”突然,白玉瑶尖叫一声,莫名地透着惊慌。
杨书成顺着他吃惊的目光望去,只见坟堆前,草丛中,李星将军侧卧其旁。
白玉瑶的几声尖叫,也没有叫醒他,他醉得太狠了。
两人站起身来,来到李星跟前,只望见他脖颈处,有鲜血流出,染红了青草,早已凝固了。
“李将军……”
两人痛声叫喊道。
李星一动不动地侧卧着。
难道大家醉得太狠了,被敌人来偷袭?
两人忙查看伤势,李星颈项上的剑伤,显然不是敌人所伤,而是他自刎而亡。
这是为什么啊?!
两人不禁仰天长啸。
可松涛阵阵,流水呜咽,无人能够回答他们的问题。
白玉瑶哑声道:“李将军是壮志未酬,灰心而死。”
杨书成道:“他跟着李自成,言听计从,他以为得主,现在李自成也死了,他无所适从,从地下去追随李自成了。”
人死不能复生,两人尽管哀痛,可也无可奈何。
杨书成想着,李星两次相救自己于危难之中,在他的心目中,不仅把他当作恩人,更把他当作可依赖的兄长一般。
现在,李星自刎殉主,杨书成像死了亲人一般哀痛。
两人都很敬佩李星,泪眼濛胧,让他们的眼泪无声地长流。
那太阳升得老高了,白玉瑶道:
“我们把李将军埋了吧,就埋在李自成坟前,让他们在死后还能长相伴。”
杨书成点了一下头,这时没有棺木,两人施展轻功,朝山外跑去。
一路上追风逐电,很快就来到山外的一个集镇上,这是一个不大的镇子,居然有一家棺材铺,里面居然有几口棺材。
原来是乱世,常常死人,因此棺材铺的生意格外好起来,棺材铺的老板还打算着要开一家分店。
两人掏出钱来,买了一口本镇上最好的棺材。
雇了两个伙计,把棺材抬到板车上,两个伙计拉着板车,朝九宫山夹山寺迤逦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