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280章 280把他们全都架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布犁的惬意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曹国公李文忠差人叫他这个国子监主簿准备准备,明天他们就要出发按照各自的道路前往北方任职了。

    王布犁险些都忘了自己还是国子监的主簿呢,反正户部给他发俸禄,也用不着他亲自去领。

    如今公主府里的账目也都是朱明秀过目,王布犁都懒得掺和。

    北方历练计划就要开始了。

    王布犁思来想去,觉得还是给他们填上一把火,希望他们将来都能留在那里。

    至少帮助朱棣稳住局面。

    那自己可就得好好琢磨琢磨,怎么把他们都钉在那里。

    这一次大胆的官制改革,朱元璋是非常上心的。

    既然科举一时间无法满足他的选官要求,莫不如放手一搏,索性让这些人也去基层历练一二。

    是龙是虫,朕给他们三年的时间。

    尤其是朱元璋扩招国子监的学生,那也都是拿来当预备官员使用的。

    只不过这些被选中的学子们,并没有走向科举这条路,反倒是前往了新路。

    为了让这帮学子能抵御北方的严寒,朱元璋也接受了王布犁的建议,既然李文忠久经战场,就让他好好操练一二这帮人。

    强健他们的体魄,避免到了北方弱不禁风的,咱大明要搞复古运动,不学铁血大宋,要学就学汉唐。

    君子六艺,不说射箭射的精准,但至少面对蒙古人骑马逃跑的技能也得练出来啊!

    于是这帮国子监的学子们,在李文忠的操练下,已经颇有些大头兵的气质了。

    这个时候纵然是宋濂为首的保守派们,也不敢说什么像个武人之类的话。

    君子六艺难道不是孔圣人要求的吗?

    难不成你们这些老夫子们还要扛着孔夫子反对孔夫子吗?

    一波魔法对轰,尤其是皇帝支持,谁也不敢扎刺。

    朱元璋上位后,对于士人也就那样。

    因为他发现那些读书人并没有达到他的要求,反倒是学习大元官吏的坏习惯十成十的,所以老朱没少处理这些读书人。

    如今就要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不知道会有多少颗苗子能够茁壮成长啊?

    朱元璋今日特地抽出空来参加这个开拔仪式。

    国子监再一次变得拥挤起来,只不过相比于上一次。

    这次组织的更加有规律。

    许多出发的学子们全都拿着马扎坐在划分的区域内,等待着检阅。

    至于最近的则是国子监其余落选的学子们,更远侧则是一帮士卒。

    皇帝亲临,安保工作总是要成倍增加的。

    作为国子监的一个副校长,王布犁一早就会同曹国公李文忠站在高台上。

    只不过让王布犁意外的是,李文忠还戴上了墨镜,说是防止一会太阳升起刺眼睛。

    “没曾想大侄儿还挺孝顺,有好东西都送给大哥。”

    “嗨。”李文忠随意的摆摆手:

    “咱试着戴这个玩意照镜子看着挺不赖,让你大侄孝顺咱的。

    他年岁尚小,还把握不住这个颜色。

    更何况听你的意思,这更适合士卒戴着,那就更适合咱了。”

    “大哥,原来如此啊。”

    王布犁就说李景隆那小子对着墨镜宝贝的很,如何能给他爹。

    果然是被迫孝顺的,一想到这里,他忍不住莞尔一笑。

    “这帮学子们如今令行禁止下,还有点意思,曹国公可是没少下功夫。”

    李文忠对于王布犁的吹捧,还是挺受用()

    的。

    “不过千余人,费不了太多的心思。”李文忠好歹是独立指挥数万人马的大将了。

    这点人对于他而言,只会精益求精。

    气势相比较以前以及更外面没有接受过训练的学子而言,看着就能看出差距来。

    二人闲聊着,眼瞅着就到了时间。

    有人宣布天子的銮驾到了,众人都走下台子行礼。

    朱元璋脚下生风,飞快的走过人群到达搭建好的平台上。

    太子朱标是紧随其后。

    他们父子二人都不清楚王布犁的这个计划能有几分成功,但他们二人都认为自己还年轻,是经得住王布犁所谓的“试验”的。

    尽管需要以年为单位。

    可是为官一任,时间短了是看不出来太多能力的。

    训练达标的两千余人,只要能出个二百人,朱元璋就觉得自己赚大发了,王布犁这个点子是可以延续下去的。

    朱元璋不要只会读书不会做实事的废物士人,他要的就是能干事的官员。

    因为他一直都是实用主义的代表。

    对于这帮被选中的学子而言,大明皇帝能够亲自来给他们送行,回头简直是可以拿出来吹嘘的。

    故而一个个的都十分的激动。

    毕竟他们也算是前期被千挑万选的,后期也是被狠狠操练一番没有落队之人。

    对于眼前这个结果,他们都是付出过一定的努力。

    所以才会倍感珍惜以及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天子的重视,从而干出一番事业,平步青云,将来也能坐在宰相的位置上。

    不仅仅是皇帝来了,台下那一流的***,丞相以及六部首脑还有大都督府的官员,都来观礼了。

    这种牌面可丝毫不亚于中皇榜的进士!

    朱元璋站在台上,瞧着这帮朝气蓬勃的学子们,不仅感慨万分。

    大明朝廷到了目前这个情况,积蓄一大批有干事能力的官员出现,以备将来能够顶替更多的位置。

    如此才能更好的实行他的计划,让朝政能够顺利上传下达。

    胡惟庸对于这帮肯吃苦的学子倒是有那么一丝的警惕。

    这帮人也有主动加入他淮西集团的人,但都没有能忍得住诱惑,开始跟王布犁那里证明自己。

    虽然陛下停了科举考试,改为察举制。

    许多士子当官的权力落在了他这个丞相胡惟庸的手中,但胡惟庸也并没有太过分。

    除了淮西集团之外的学子,全都被他压制,在这方面是一视同仁的。

    国子监的这些学子,便不可避免的走了王布犁给他们设置的道路。

    国子监的地盘,胡惟庸是没法把人给***来的。

    皇帝自己亲自设置校长,其余夫子大多都是浙东集团的读书人,在这方面他们是有着极大的优势的。

    大明朝廷后续官员的储备问题,朱元璋极为有先见之明,根本不给胡惟庸大规模插手的机会。

    除非是那些学子主动攀附胡惟庸,想要更快的当官。

    朱元璋今日站在高台上,非常慈祥的让那些学子都坐在马扎上。

    嘴里说着对他们一路北上辛苦了,趁着这个时间好好歇歇脚。

    今后还要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之类的,惹得诸多学子纷纷感慨皇帝是好人啊。

    毕竟天子他都主动心疼我了!

    我辈读书人如何能够不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

    年轻的学子们就是容易冲动,也会分外感性,保持清醒的人也在少数。

    紧接着朱元璋就开始了画饼,殷切的希望大家()

    都能成才。

    今后在朝堂当中,才会有更多施展心中抱负的空间。

    “朕希望你们在北方都能历练出来,不要害怕朕没有位置安排你们这些人。”

    朱元璋此时也颇为激动:“大明的版图绝不会只有这么大一点,定要超越前朝。”

    “好。”

    胡惟庸等人都带头喝彩,台下的学子们也颇为激动。

    倒是让王布犁觉得老朱是在吹牛逼。

    不吹不黑,蒙古人建立的版图可真是一丁点都不小啊。

    更不用说除了中原之地,还有四个汗国那么大的地界。

    他们三次西征横扫中亚大陆、东欧以及阿拉伯半岛,覆灭诸多强大的国家。

    太子朱标瞧着王布犁站在皇帝身后,稍微有些撇嘴,随即低声道:

    “妹夫,你为什么不鼓掌喝彩?”

    王布犁压低声音道:“蒙古人打下的版图挺大的,父皇也不像是个好战之人,如何能打下比前朝更大的版图来?”

    朱标对于王布犁的逻辑感到奇怪。

    父皇他还是个不好战的人,那你可真是想错了。

    每次作战之前,他都要亲自归拢情报,制定战略,把握细节。

    不好战,他能把军事全都攥在这里手里?

    直接放权让手底下的大将们去研究,才是正常操作啊!

    “你误会父皇了。”

    朱标小声的反驳了一嘴。

    王布犁也懒得跟他争辩,是你懂历史,还是我懂历史?

    老朱他自从对攻打蒙古人失败之后,就已经由激进派转为保守派了。

    对于疆土的扩展,已经失去了许多进取心。

    他目前的主要精力全都是放在如何更好的治理国家,并且整出来一套政治经验来给后世子孙铺路。

    其实作为皇帝理应最后演讲鼓舞之类的,但老朱与众不同。

    咱堂堂皇帝,如何能排在臣子后面。

    要讲就第一个讲,万一有人把朕的词给说了那可怎么办?

    紧接着就是太子上前鼓舞。

    其实也是在向众人表明,你们这帮人将来也是我的臣子,我当了皇帝也会提拔你们的。

    所以你们这帮人尽管放心大胆的去干!

    现任天子以及未来的天子,两代皇帝接连给你画大饼。

    这帮一直在国子监读书的学子们,哪遭受过这个,于是更是欢呼雀跃起来。

    他们相互激励着到了北方一定要精诚合作,干出一番政绩来,争取早日回到朝堂之类的。

    紧接着是曹国公李文忠作为校长,更是对这帮学子们流露出一些感情出来,但听起来依旧十分的严厉。

    因为北方并不是安全的,那些蒙古人磨刀立马,时刻想要反攻大明。

    但是我大明在边境陈兵数万,只要蒙古人敢来,就一定会同他们拼死作战。

    唯一的缺点就是大明需要防守的地方太多,摸不准蒙古人会从哪块地界进攻,万一被他们偷袭了。

    李文忠希望你们这帮接受了军事教育的学子们也能挺身而出之类的话。

    待到王布犁上前讲话,作为副校长那职责同样不小。

    “诸位,你们都是文化人,我王布犁在你们面前算个大老粗。”

    “哈哈哈。”

    王布犁的话刚开个头,就惹得众人大笑,一时间有些放松。

    胡惟庸着实是没有料到王布犁会这般贬低自己。

    谁人不知道王驸马写的诗词是极好的。

    就连浙东派的那些酸儒们,也写()

    不出来这种磅礴大气的诗词来,只会写一写自己当年有多辛苦才有读书的机会。

    可宋濂小时候就有神童的名头,他的那些老师们可不是寻常百姓,自然对他多加照拂。

    对于这些人的底细,胡惟庸早就叫人调查的干净。

    他们这些读书人关系背地里可是错杂的很,一心想要在新朝上位。

    可目前而言,胡惟庸觉得自己秉承了李善长的一贯政策,坚决不给他们这些人机会。

    所以在胡惟庸看来,王布犁再给这些学子们大开方便之门。

    他明明是淮西集团的人,怎么还给对家扛旗,这可不利于大家接纳你王布犁啊。

    “诸位也都知道我王布犁以前就是个县衙小吏,幸亏做事勤勉有效率,才入了陛下的眼。

    陛下又交给我办了几件事,都完成的不错,这才有幸成为了陛下的女婿。”

    王布犁环顾四周:“诸位我并不是炫耀什么啊,只是单纯的摆事实。”

    人群里站岗守卫的平安撇撇嘴,你小子可没少炫耀这件事。

    许多人都入了陛下的眼,可怎么没见他老人家嫁女儿的。

    偏偏嫁给你的还是嫡长女,这种份量还用旁人重点强调吗?

    “就是炫耀。”

    台下的胡惟庸也始终王布犁那一夜,他准备拉拢王布犁,结果这小子把驸马都尉的腰牌亮出来,满脸都是那股子得意之色。

    因为这个操作,着实是让当时的胡惟庸有些发懵。

    陛下凭什么看上这小子了!

    坐在高台上的朱元璋指了指王布犁:“朕的女婿就是有分寸呐。”

    王布犁不单单是夸自己,更是夸老朱有眼光,朱元璋听出来了。

    “而你们全都是国子监的翘楚,不是翘楚的能连续经过笔试面试,再经过曹国公的训练坚持到今天的吗?”

    王布犁的话音落下,许多学子交头接耳的。

    脸上的得意之色忍不住流露出来。

    驸马爷他说的确实是有道理。

    被人肯定也是人需要的一种情绪。

    他们在李文忠这里经历了高压训练,很多战术要领都没有得到领会,甚至大部分人射箭这个技能也没有完全掌握。

    毕竟这可不是半年多就能得心应手的。

    如今被王布犁这么一夸,顿时觉得这番苦是没白吃。

    许多人都没有出过国子监,未曾接受过社会的毒打,认为只要吃过一阵苦,将来就能天天吃甜的。

    可惜大部分人都是事与愿违,王布犁也没有戳破这个谎言。

    纵然是人群当中的方孝孺,也因为王布犁的话,感到心情愉悦。

    这就是被驸马给肯定了吗?

    他们这帮人大多都是书生意气,想得理所当然,可现实逻辑往往不是理所当然的。

    “诸位,连我这个微末小吏用心为天子办事,都能被天子提拔,甚至把他的亲生女儿嫁给我。

    若是你们这帮翘楚将来做出一番成绩来,难道陛下还会吝啬赏赐吗?

    毕竟平民出身的女婿,有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

    王布犁直接给这帮人,架起来了。

    论常识地位,一个小小吏员,如何能比得过这些国子监的学子们?

    要知道国家给他们的供给都会比吏员高的。

    不少人心里的小火苗开始腾腾燃烧,甚至还有人打听天子有几个女儿之类的,自己能不能排上队。

    依旧是有人出声骂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之类的话,又传来一阵嬉笑声。

    娶公主怎么了,只要咱们()

    干得好,还不能想一想了,陛下都没有怪罪驸马。

    朱元璋倒是觉得王布犁这小子可真行,他都能把这种事拿出来激励这帮学子们。

    不过转念一想,王布犁说的其实有道理。

    他的女儿也有不少,将来从这些去北方历练者挑出一两个人来,也是相当不错的。

    他们能有王布犁一半的做实事的能力,朱元璋就觉得自己算是赚到了。

    反正联姻这方面,他的儿子们也还小,将来也能娶各个勋贵的女儿。

    朱标也被王布犁的发言给惊到了。

    还得是你啊。

    先前他们都是从国家利益,个人前途给这帮学子们画饼,哪像王布犁给他们从个人命运画饼。

    娶公主这种事,是能够当众拿出来说的?

    虽然大家都想,可当众说出来,这群读书人脸皮薄,怪不好意思的。

    故而大家也就是在下面嗡嗡议论,并没有高声附和王布犁。

    不过王布犁的这番话,他们倒是听进去了。

    在北方做出成绩来,将来也好娶公主。

    尤其是看王布犁这个参政的经历,完全不像是娶了公主之后,自己仕途就完蛋了那种,好像还更加容易了。

    王布犁瞧着下面这群被忽悠住的学子,决定再给他们放个大招。

    让他们好好坚持坚持,享受一下北方的大好美景。

    “诸位学子们,临行前我也没什么好送你们的,索性就送你们一首有关北方的词吧,希望能够给与你们更多的精神力量!”

    王布犁说完之后,底下的学子们就炸锅了。

    驸马的诗词水平,那可是高出旁人许多节的。

    朱元璋摸着胡须对着左右道:

    “好家伙,咱这女婿还整首新词来,朕倒是要听一听。

    他这个没去过北方的人,做出来的词有几分北方的某样。”

    (本章完)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