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313章 勿谓言之不预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一队汉人士卒不见了?”

    这一突发事件,让正殿之中不少倭人的眉头微皱,一时却完全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以为是汉人士卒人生路不熟所以走丢了。

    只是,罗斌却是脸色一沉,语气似乎压抑着怒气地开口道。

    “卑弥呼国主,我汉人士卒军法严明,未经允许断然不会私自外出。再者,若是一两个士卒私自外出不识归途,尚且还有些许可能,但足足一队士卒都失踪不见,其中莫非是另有阴谋?”

    “还请卑弥呼国主速速派遣人手寻找,以保那一队士卒安危,否则邪马台国的态度,吾必报于上。”

    这隐含威胁的一句,令卑弥呼心中愠怒,但又不敢发作,只能即刻下令派遣人手去四处找寻。

    一队汉人士卒失踪,此事无疑是可大可小,在卑弥呼加派人手去四处寻找之时,还有意说些缓和气氛的话语。

    大汉,终究还是一个屹立在中原的庞然大物。

    只是一队汉人士卒失踪之事,却是让罗斌始终沉着脸一言不发,这让卑弥呼一连开口了两次没有回应,也是只能作罢,一并在正殿之中安静地等待着结果。

    如今邪马台国的王都不算大,再加上倭人与汉人之间有着明显的身高与装扮差异,所以卑弥呼认为找到那一队汉人士卒费不了多少功夫。

    正好能够借此表明邪马台国同样重视尊敬大汉,以搭建跟大汉使节对话的桥梁,避免狗奴国完全将大汉给拉拢了过去。

    然而,时间一刻一刻地过去。

    迟迟没有关于找到那一队汉人士卒的消息传来,这不仅让作为使者的罗斌脸色越发的难看,就连正殿之中的倭人也是有所骚动,在卑弥呼的授意下屡屡进出大殿亲自前往催促与确认情况。

    直至,黄昏将至。

    罗斌缓缓地站了起来,脸色凝重且阴沉地开口道。“敢问国主卑弥呼,可有结果?”

    这种充满了质问的语气,让卑弥呼的神情也不太好看,但也只能耐心地开口道。

    “还请使节再稍候片刻。”

    “依吾之见,似乎已经没有那个必要了吧?”

    罗斌大袖一挥,沉声道。

    “瀛洲,不过是弹丸之地,区区邪马台一国更是小得只有方寸之间,此所谓王都亦是连人烟都罕见。整整一队我汉军士卒失踪不见且苦寻半日不见,若不是你这国主卑弥呼暗中示意掳走,还能有其他可能否?”

    “国主,莫非是欲以那一队汉军士卒的性命威胁于吾,威胁大汉乎?莫非……”

    罗斌环顾四周,手指朝着珍珠帘子之后的卑弥呼一指,高声道。

    “是国主以为我大汉之剑不利否?”

    此言一出,无疑于当着诸多倭人的脸直接就指着卑弥呼的鼻子在怒骂,在质问,在威胁!

    这让卑弥呼心中尤为憋屈之余,亦是有一股怒火升腾而起,想到传闻之中大汉的衰弱,想到此前罗斌那有意无意支持狗奴国的态度,又想到自己身为一国之主岂容这么一个汉人在面前叫嚣。

    且卑弥呼身为一介女流,之所以能够掌控整个邪马台国,所依靠的便是神鬼之说以维系自身的威严,让邪马台国上上下下的倭人都相信卑弥呼可以与神鬼沟通。

    若是在罗斌面前一味卑微示弱,这也会动摇卑弥呼统治邪马台国的根基。

    当即,在一股怒火驱使下,隐于珍珠帘子之后的卑弥呼反讽道。

    “大汉之剑再利,还能挥到瀛洲不成?”

    “你……”

    罗斌闻言,还欲再开口说些什么,却是被此刻感到心中一阵畅快的卑弥呼打断道。

    “护倭将军所派的真正使节应该是汉人李基才对吧?阁下不过是李基麾下一小吏,本国主与你无甚可说。那一队汉人士卒之事,你且回去让使节李基亲自过来此处,本国主自会给李基一个解释。”

    罗斌怒极而笑,连连开口道。

    “好好好,国主之言,吾定会只字不漏地禀报于上,只是我大汉之剑利否,可就勿谓言之不预也。”

    说罢,罗斌脸上满是不屑地环顾一圈,发出着一声冷笑,袖子一挥,就仿佛是视正殿之上的倭人如无物一般直接离去。

    只是,还不等罗斌离开正殿,守在正殿的倭人士卒便以兵刃挡住了罗斌的去路。

    一位似是邪马台国之内地位极高的武官站了起来,以着倭语叽里呱啦地说了一堆。

    罗斌回眸冷观,面无一分惧色,反倒是跟着罗斌的高句丽人有些颤颤巍巍地翻译了起来。

    “汉人如此在国主面前无礼,难道还想就此离去吗?难道就觉得我邪马台国的刀斩不下汉人的头颅吗?”

    罗斌面无改色,扬起下巴,冷声道。

    “区区倭人,敢杀吾?吾之脖子就在此处,有本事就斩下吾的头颅,汉人不惧死,只要尔等倭人敢承受杀害汉使之名,即可动刀。”

    随着高句丽以着卑微的语气将这句话翻译出来,整个正殿之中的倭人脸色均是一变,但又无人敢开口。

    一队汉人士卒失踪,已是可大可小的问题。

    可罗斌一旦丧命于邪马台国,那可就彻底没了回旋之地。

    罗斌却是不等那些瞻前顾后的倭人做出决定,仰天大笑三声,大踏步便朝着挡在面前的兵刃撞去。

    那两个原本持着兵刃挡着罗斌的倭人士卒见状,几乎是本能地收回兵刃,眼睁睁地看着罗斌将双手背在身后,进出邪马台国王宫如入无人之地般直接离开。

    而在罗斌离开之后,正殿之中的倭人均是四目相顾,心有憋屈与怒气,却又是不敢主动开口将罗斌留下。

    坐于珍珠帘子之后的卑弥呼,一时心中畅快之余,不免得也生出几分踌蹰担忧,然后加紧派遣人手寻找失踪汉人士卒。

    有一言,罗斌并没有说错。

    以着汉人士卒那明显的辨识度,不可能会无缘无故失踪且寻找不到。

    要么便是邪马台国之中有权势之人所为,要么便是……

    ……

    而当罗斌出使的结果,传回到此刻正在九州岛之时,自是激起了群情汹涌。

    大汉秉承仁德之念,有意为倭国与邪马台国说和,使两国重归友好。

    可结果却是汉使罗斌受辱,甚至还有一队汉军士卒在邪马台国内失踪,这在诸多汉军士卒看来,简直就是邪马台国蹬鼻子上脸的行为。

    甚至,在李基有意的宣传之下,卑弥呼那一句“大汉之剑再利,还能挥到瀛洲不成?”更是传遍三军,让汉军将士由上而下均是怒不可遏。

    至于那一句让李基亲至邪马台国的话语,亦是让诸多尊崇李基的将领胸中怒火横生。

    尊李基为师的孙策听闻此言,屡屡请战愿为先锋,踏平邪马台国,将那大言不惭的国主卑弥呼押到李基面前。

    而李基再一次将前来请战的孙策安抚了一番,让他离开之后。

    坐在一旁悠然自得地品着茶的贾诩,语气之中颇有几分感慨地开口道。

    “此无中生有之计,子坤到底是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想出来的?”

    李基默默地品着茶,半垂着眼眸,看着屋外开始降下的白雪,并没有吭声说话。

    此计归根到底就不是李基想出来的,大抵只能算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罢了。

    良久过后,李基方才悠悠地说道。

    “文和可勿要乱说,哪里存在无中生有?”

    “史书只会如实地记载护倭将军麾下大军前往瀛洲寻到了倭国后人,后被邪马台国暗害了一队士卒,主帅李基为维护大汉威严以及相助倭国后人重建倭国,遵循大义,只得出兵平定了邪马台国。”

    “可怜那一队为义捐躯的汉军士卒无故殒命于异国他乡,吾之过也,该记其名,厚恤之,且或还会在史书上留其详细姓名,以向后人证邪马台国之无道。”

    对此,贾诩学着李基的习惯,朝着李基竖起了一根拇指,以称赞佩服李基的脸皮之厚,内心之黑。

    那一队所谓失踪殒命的士卒姓名,还是贾诩亲自提供的名单。

    当然,这个名单上所记录的本该是这段时间以来在瀛洲或因感染疾病,或因意外亡故而死的士卒。

    只是这个名单在李基的手中一转,便是成了护卫罗斌前往邪马台国失踪的士卒名单。

    且经过此事的酝酿,让原本直接协助倭国出兵邪马台国还有些不太合适的汉军,直接就有了出兵的大义与理由。

    仅一条邪马台国国主卑弥呼对大汉无礼,叫嚣大汉之剑斩不到她,以及为那一队失踪殒命的汉军士卒报仇就足够了。

    “只是子坤就不怕真相暴露出来,最后反倒坏了子坤留于后世的名声。”贾诩提醒道。

    毕竟,李基此计或称得上巧妙,但绝非是完美。

    起码知道真相之人并不少,除了李基与贾诩之外,前往邪马台国的罗斌以及诸多随行人员几乎都是知情人。

    且贾诩发现李基对于自己人似乎总会特别的仁慈,除了下令让罗斌以及那些随行人员不得外传此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安排。

    这在贾诩看来,无疑是一个弱点。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