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289章 开山钥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9章开山钥匙

    人参,分为几个不同的生长阶段,三、五个叶、二甲子、三品叶、四品叶、五品叶、六品叶。

    这个品,在本地人口中,一般读作匹。

    三,是指一根茎上只有一片三瓣复叶,多数是人参从种子刚刚萌发出土时的形态。

    五个叶,实际上还是一根茎一片叶,但是这叶变成五瓣的掌状复叶。

    二甲子,一根茎上长两片掌状复叶,形成丫字的模样。

    看上去有点儿像以前的钥匙,所以,在放山人眼中,二甲子是开山的钥匙。

    进山见到二甲子,很可能会遇到大货。

    三品叶就是一根茎上三片复叶,这个看上去有点儿像倒着的烛台,所以放山人多数会称其为灯台子。

    四品叶、五品叶、六品叶以此类推,就是一根茎上长了四、五、六片叶子。

    假如是人工种植的人参,在六年的时间里,正好可以长到六品叶。

    六品叶,就是人参最终极的形态了,之后哪怕再多年,也只会是六品叶。

    野外生长的野山参跟人工种植的园参不一样,一个阶段,不知道要多少年。

    甚至有的时候,地下的人参感觉到年份不好不利于生长,索性就不出苗了,等过几年才重新出土。

    而且,野山参里面,有一部分四品叶不是变成五品叶,而是直接跳到六品叶。

    六品叶的芦头一旦受到破坏,人参未必会腐烂,而是在地下积聚营养。

    过一些年后,重新鼓出芦头萌发,这种叫转胎参。

    转胎参一般会以二甲子或者五品叶的形态生长,等着再过多少年,才能重新变回六品叶。

    二甲子又叫开山钥匙,会指引放山人找到大货,所以盛希平一听是二甲子,格外高兴,问句脱口而出。“有多少?”

    此话一出,盛希平就后悔了,他不该这么问。

    因为今天带的几个,都是没上过山的初把儿,他们不懂。

    这句话的正确回答,应该说满山都是。

    这叫讨口彩,寓意着此行顺利收获丰厚,包含了放山人朴素的愿望。

    可盛家那爷仨都是头回进山,盛希平就担心他们不懂怎么回答,直接说就一棵。

    就在盛希平悬着心,生怕老三回答不对的时候,那边盛希康的声音响起,“老鼻子了。”

    一句话,让盛希平悬着的心一下松懈下来。

    在东北话里头,老鼻子就是很多的意思,跟满山都是意思差不多。

    反正只要盛希康不回答只有一棵,咋说咋有理。

    盛希平和盛连成都挺激动,急忙就往盛希康那边跑,一边跑一边问,“在哪儿,在哪儿?”

    “这儿呢,大哥你看,这有好几棵呢,都是二甲子。”盛希康拿着索宝棍指着前面,大声的说道。

    盛希平往弟弟所指的方向看过去。

    果然,就在他们面前,一铺炕大小的范围内,竟然有四五棵长着两个丫杈的植物。

    两个丫杈中间还窜出一根细细的梃子,上头聚着三五粒、或是七八粒红艳艳亮晶晶的小果子。

    盛希康没看错,这正是他们此次进山的目标,山参。

    当然,以眼前这些二甲子苗的大小和参籽的多少来判断,这几棵二甲子都不是啥大货。

    “希平,咱拿不拿?”盛连成虽然没放过山,但他听人家讲过好多放山的规矩,知道进山挖棒槌不能说挖,要说拿。

    眼前这是二甲子,明显不是啥大货,盛连成也有些犹豫,不知道这棒槌挖还是不挖。

    “拿,二甲子是开山钥匙,又是咱进山第一次看到的,别管大小都拿。

    不过,咱别给都拿回去了,只带一棵走,其他的把参籽摘下来,继续留在原地吧。

    等着过个十几、二十年,有空了咱再来转转,说不定就长成大货了。”

    参太小了,拿回去买不上价钱,等于是把参祸害了,不如留在原地慢慢长。

    只要他们记住了地方,每年得空了就来看看,把参籽掐掉,旁人想找就难了。

    等着再过二三十年,保不齐人参就长大了,到那个时候要是能拿出一苗大山参,能值不少钱呢。

    “行,就照你说的办吧。”那爷三个都不懂,反正盛希平咋说,他们就咋办呗。

    就这样,盛希平从前面这几棵二甲子里头,选了一棵看起来茎秆略微粗一点,上面参籽多一些的。

    然后将索宝棍插在棒槌的附近,从兜里掏出两端拴了铜钱的红绳,也就是放山人说的棒槌锁。

    将棒槌锁红绳缠在人参茎秆上,两端搭在索宝棍上。

    接着,盛希平掏出鹿骨签子,开始顺着人参茎秆向下,一点一点拨开草皮和土层。

    盛希平用的鹿骨签子,是刘长德亲手打磨的,十分光滑,不会划破棒槌的表皮,是放山抬参最好的工具。

    当然,对于有经验的老把头来说,实在没有鹿骨签子,随便撅根结实的树枝,一样也能把棒槌抬出来。

    盛希平只见过师父抬参,自己动手抬参,这还是头一回。

    就见他小心翼翼的一点一点拨开土层,遇见粗的草根,就用快当剪子剪断,要是遇见很粗的树根,就用快当斧子把树根砍断。

    快当剪子、快当斧子,这都是参帮里的行话,表示吉祥顺利的意思。

    原本,大家都以为一棵二甲子没多大,可随着盛希平不停的拨开土层,露出深藏在地下的人参本体时,盛连成不由得啊了一声。

    “这,这么大的参,不应该是二甲子啊?”盛连成疑惑不解的来了句。

    是的,从露出的人参肩膀头看,这棵参差不多有男人手指粗细。

    当然,此刻参还没有完全露出来,山参的体有多长,什么形态还看不出。

    可这个粗细来说,不应该是二甲子。

    “是转胎参,这原本是六品叶,不知道是让耗子嗑了芦头还是怎么了,又重新鼓的芦头出土。

    估计是没几年,所以还是二甲子的形态。”

    刚才看到这几棵参的时候,盛希平就觉得奇怪。

    周围没见到有老兆头,很明显这不是老棒槌埯子,也不是老辈儿放山人随手播撒的参籽萌发。

    既然如此,周围就应该还有大货,可他在这周围打量了一圈,没见到有啥大货,只有这几棵二甲子。

    合着闹半天,这是有一棵转胎参,估计是转胎没几年呢,成了二甲子的形态。

    想到此处,盛希平心头火热,要是这么算的话,这棵参不会太小。

    “老二老三,你俩去上风口,拢个火堆,等火着起来,扔点儿蒿草啥的。”

    盛希平一边拨开土层继续抬参,一边吩咐俩弟弟干活。

    按正理,抬参之前,应该将人参周围的杂草清理干净,便于操作。

    同时,还要在上风口拢一处火堆,用来驱除蚊虫等。

    最开始,盛希平就以为这是苗二甲子,没多大,不用多少工夫,轻轻松松就能把参抬出来。

    所以,盛希平就没让弟弟们拢火堆熏蚊虫。

    可此时这苗参的肩膀头露出来了,一看就知道这参不小。

    盛希平估算着,三四个小时未必能抬的出来。

    而此刻,周围的蚊子、小咬儿啥的越聚越多,在盛希平周围乌压压的一群,直往人脸上扑,还有的往眼睛里钻,实在是太干扰抬参了。

    所以盛希平才说,让盛希安他们赶紧拢火堆。

    一则可以熏走这些蚊虫,再一个也可以防止周围的野兽靠近。

    野兽都是怕火光的,哪怕是白天有啥动物出来,见到这边有火光,也不敢靠近。

    盛希安、盛希康俩人原本没啥事儿,就站在那儿看着大哥抬参。

    主要是哥俩看的太专注了,就连周围聚了蚊虫也没在意。此刻一听大哥吩咐,二人立刻去办。

    他们进山都带着斧子、锯等工具,林子里柴火有的是,不多时弄了些站干回来,劈成碎块儿,用桦树皮引燃。

    等火着的旺了之后,上面捂一些青草,尤其是蒿子,或者穿龙骨的藤蔓等,这些产生的烟可以熏蚊子。

    火堆在上风头,正好顺着微风吹到盛希平这边,那些蚊虫被熏的纷纷逃散。

    烟气在上,盛希平低头抬参,倒是熏不太着他,这样,盛希平就可以心无旁骛的抬参了。

    抬参并不是简单粗暴的把参从土里挖出来就行,那样容易损伤了人参的根须,跑了浆气,人参就不值钱了。

    必须得小心翼翼,一点一点把每一条根须,哪怕是最细小的须子,都得毫无损坏的起出来才行。

    而且,还要一边抬参,一边用土将已经拨出来的参须覆盖住,以免抬参时间太长,参须被风吹过后水分流失。

    盛希平以前都是看师父抬参,从来没自己动手过。

    这是他头一回自己动手抬参,最开始还不太熟练,慢慢才顺过手来。

    这一棵参,他抬了近四个小时,最后总算是完完整整把参抬出来了。

    “漂亮,这参长得太好看了。”待人参全部出土时,那边的盛连成忍不住赞叹了一句。

    确实,这棵参的形体不错。

    主体有大拇指粗细,大概三指多长,其下分成几条腿,每条腿都细长的。

    主体上布满了横纹,几条腿上不光有横纹,还有珍珠疙瘩,那些细长的参须上,也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珍珠疙瘩。

    参脖儿上,还长出两根丁须,枣核状,同样布满的横纹和珍珠疙瘩。

    要说起来,这棵参也不是十全十美,缺点就在芦头上了。

    因为是转胎参,之前的参芦头被破坏掉了,刚出来的参芦头没有几节。

    不像那些有年头的参,有十分明显的竹节芦和芦碗儿。

    不管咋说,这棵参不小,咋地也能有二两来的,按目前的行情来说,能值一两百块钱。

    挺好的,刚进山就有这样的收获,开门红,好兆头。

    “老大,快,把参包起来,别跑了浆气。”盛连成在旁边,递过来早就预备好的桦树皮和苔藓。

    盛希平接过来,把参放到苔藓上,再撒一些土,确保人参能够一直保持湿润状态。

    然后将苔藓裹着人参卷起来,打好第一层参包,之后再把苔藓包放在桦树皮上,再次卷好了,用柔软的树皮捆扎起来。

    “今天就这样吧,咱先回窝棚去休息,吃午饭,明天早晨咱再往这边来转悠转悠,说不定还能有收获。”

    盛希平看了看手表,都一点了。

    早晨八点来钟出来的,进山没多会儿就发现了这片参,光是抬参就用了近四个钟头,再加上打参包子啥的,半天过去了。

    大家伙儿还没吃午饭呢,既然今天已经有所收获,下午还是回去休息吧,养精蓄锐,保不齐明天还能遇上棒槌。

    进到山里,盛希平说啥就是啥,哪怕是盛连成,也不好反对,谁叫人家是把头呢?

    “行,那就回去吧。”盛连成点头同意,众人收拾了工具,起身准备离开。

    “大哥,不用砍兆头么?”盛希安忽然想起这个来,问了句。

    “二甲子,砍什么兆头啊?不用砍了,把周围那几棵参上头的参籽掐下来,撒在周围就行。”

    一般都是拿着大货了才砍兆头,这是棵转胎参,别管它之前是几品叶,反正盛希平他们看见的时候就是二甲子。

    二甲子不算大货,不需要砍兆头。

    盛希安也是听人家说过,放山遇上棒槌了,要砍兆头。

    刚才他看盛希平没有动作,还以为大哥忘了呢,就想提醒一下,没想到这其中还有挺多规矩。

    盛希安点点头,没再说啥,只过去把火堆弄灭,用土压上,避免跑火,这才跟在父兄身后离开。

    爷几个就这么背着参包子,返回了他们住的窝棚那里,将火堆重新燃起,然后用吊锅煮点儿汤,就着煎饼吃了午饭。

    晚间,爷四个分两班,轮流守夜看着火堆不熄灭,以预防有野兽靠近。

    好在,这一晚还算消停,虽然远处是不是传来野兽的叫声,但是窝棚周围,并没有什么野兽过来,大家伙儿休息的还算不错。

    二十七号早晨,爷四个吃过早饭,再次背着工具,朝昨天的方向前进。

    经过昨天那片林子,再往前走,就到了去年遇蛇的那周围。

    “在这周围多转一转啊,仔细点儿。”盛希平手拿着索宝棍,指向前面不远处的大树桩。

    那里,就是去年周青岚进山遇见蛇的地方,也是他这次进山的目的地。

    盛希平一直怀疑,在这附近有什么宝贝。

    要不然,他也不会张罗着要上山来放山了,其实主要目的,就是来这附近看一看。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