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一十六章 万历十七年大比之前
时间很快,一晃就到了万历十六年的除夕夜和万历十七年的元旦日。
林大官人的除夕夜守岁,是和几个苏州同乡一起过的。
不出意外的没有意外,皇帝又把元旦大朝会免了,大臣们也乐得轻松。
然后满大街都是走街串巷拜年的人了,有排面的人可以登堂入室,比如林泰来到王司徒家,
没排面的人就只能在别人家大门口投个帖,比如林泰来路过礼部沈尚书家时,往院里扔了个名帖就走了。
已经开始了十来天的集五福这股热潮,仍然在继续。
这个主要流行于官员和士子之间的新奇乐子,大部分人说不清是怎么开始的。
有的人赶庙会时被发了一张,有的人回家经过路口时被发了一张,有的人在一叠拜帖中看到夹杂着一张,有的人在酒楼结账时被送了一张,还有的人从自家门缝里发现了一张。
纸稿折叠着,装在一個信封里,在打开之前并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内容。
然后这个集五福活动就渐渐火了,林大官人作为一个著名的“能”人,大部分人对林大官人的“千金一诺”还是很感兴趣的。
再不济,集齐五福后,让林大官人引荐一下申首辅,总能做得到吧?
到后来,林府门口每天都发放一大筐,每人限拿一张。
再往后,每张五福诗稿还会附带着一本薄薄的《武状元三难顾大儒》,针对官员和高级士人发放。
林泰来对掀起的热度非常满意,比起辛辛苦苦跑雅集,一点一点积攒才名的效率,这样刷才名的速度快多了。
只用了二十天,现在京师上层士人里,谁没欣赏过自己的新年诗词?谁没听说过自己和顾宪成之间的学术辩论?
还有人质疑自己这个解元吗?还有人质疑自己没资格黄榜题名吗?
所以林大官人的心情非常也美丽,直到元宵节之前,书坊东家徐朝奉跑过来结账。
徐朝奉娴熟的拨拉着算盘,口中念道:“最先是《武状元三难顾大儒》三千本,紧急刻版加纸张、印刷、装订费用,抹去零头一共承惠三百两。
然后又是万张五福诗稿的紧急刻版、印刷,还有特殊纸张、颜料、信封费用,另加节日发行的人工费用,抹去零头一共承惠四百两。
这两项相加,总计承惠七百两。”
听到这个数字,林大官人的脸皮不由得跳了跳,二十天氪金七百两,有点疯狂啊。
从李成梁那里借来的一千两,基本上都要砸进去了。
再加上宴请十三省士子的计划,又要预备消耗一千两。
也就是说,这两个月为了减少科举非议而刷的各种名声和口碑,总共花费至少一千七百两巨资。
以当今京师物价,三进三四十间的大宅院,能买五处!
以林大官人目前兜里的现银,倒是能掏得出,但是掏完后就不剩什么了。
林大官人不想搞得财务紧张,就商量着说:
“徐朝奉你不也是苏州人么?你可以在苏州指定个交易地点,我让苏州那边交付你这七百两银子。
反正你在京师赚了银子后,还是要运回苏州的,干脆一步到位。”
徐朝奉不同意说:“这么大笔钱财,如果在京师都赊给你,那书坊就没本钱继续经营了。”
最后扯了半天,就商定在京师这边支付三百两,在苏州那边支付四百两。
集五福活动截止到了正月十五,最终有十六个人集齐了五福,基本都是中低层官员和士子。
涉及到公开信用的问题,林大官人并没有从中作弊。
就是概率没有控制好,原本计划是控制在十人左右,没想到超出了预估。
然后林大官人以准备科举考试为由,把下一阶段活动推到了三月份,到时再商议承诺什么和践诺的问题。
而后林大官人就再无其他杂务,生活中只剩下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继续宴请各省士子,在考生中刷口碑和脸面;第二件事就是抓紧时间复习八股文写作方法,练练笔找找感觉。
这两件事填满了他的生活,时间又过了半个多月。
会试就是乡试的翻版,也是三场,第一场二月初九,第二场二月十二日,第三场二月十五日。
到了二月初,临近考试前几天,朝廷突然公布出十几个同考官名单。
然后在第一时间,主考官大学士许国和十几个同考官进入贡院内院,并且锁上门与外界隔绝任何通信。
同一天,首辅申时行召林泰来到申府。
在书房里,申时行二话不说,递给林泰来一张纸条。
林泰来打开看了几眼,里面是三道《四书》的题目,于是就心领神会了。
首辅在考前忽然给自己三道题目,还能是什么?难不成首辅吃饱了撑着,想出题考校自己?
会试和乡试一样,说是三场,其实重要的只有第一场,取士主要就看第一场。
而第一场有三道四书题目,四道五经题目,考生一共要写七篇三百字以上的八股文。
在这七篇八股文里,第一篇尤其重要,很多考官懒得把全部考卷都看完,经常只翻翻第一篇文章就判卷。
所以林泰来手里纸条虽然只有前三道《四书》题目,但基本就够用了。
到了这个份上,林大官人也没说什么感谢之类的矫情话,只说:“在下回去准备考试,这就告辞了。”
申时行叮嘱说:“这些题目你自己看过就好,不要再泄露出去。
不然后果难料,给你带来不可控的风险。我相信以你的聪明,肯定明白这个道理。”
“是,阁老放心。”林泰来答道,他很明白申首辅的意思。
题目再传给任何人,都会进入不可控的状态,人心隔肚皮,伱不知道他还会传给几个人。
如果出现了一传十十传百,满城风雨的场面,那考试肯定会临时换题。
所以为了把风险降到最低,林泰来必须把题目烂在肚子里,不要再告诉任何人。
最后申时行又说:“许国文风雄浑古朴,你行文不要过于花哨。”
其它什么也不用说了,林泰来回家做题,慢慢磨出感觉最好的篇幅。
再就是沐浴更衣,等待考试的到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