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229章 第二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芝加哥的路演比纽约还火爆,迪恩在那里遭受了350家媒体的围攻。

    好吧,说围攻有点夸张了,但他确实一度被记者堵在酒店门口而不得寸行。

    现在不仅是华尔街,大半个东西海岸都在注视着比特公司的上市。

    迪恩记不清自己这两天应酬了多少人,他只知道自己的脸颊都快笑僵了。

    因为感兴趣的投行太多,摩根士丹利和美林的人甚至又在说服他增发股票。

    他们希望把ipo释放的股权比例放宽到10%,作为交换他们说服客户接受更高的股票定价。

    迪恩和瓦伦丁他们正在商量这件事,毫无疑问如果股价适当提高,并且还不缺买家。

    那这对迪恩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因为作为大股东他们的身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迪恩,你需要考虑为自己雇佣几个安保人员了。”

    芝加哥之行结束后,大卫.摩根塔勒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在当地的凯悦酒店,因为没有事前预案,迪恩他们被媒体缠了近一个小时才得以脱身。

    这件事给大卫.摩根塔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迪恩已经不再是一個普通人。

    “ok,我正有此打算。”然后迪恩就在回西海岸的路上,顺道拐去了康涅狄格州。

    等他再次和大卫.摩根塔勒汇合的时候,身边已经跟了一个叫瑞恩的年轻人。

    “他是谁?”大卫.摩根塔勒皱着眉头,打量这个沉默寡言的年轻人。

    作为曾经以上校军衔退役的资深军人,直觉告诉大卫.摩根塔勒这个年轻人身上有股不同寻常的气息。

    迪恩大概向他解释了一遍,当然关键信息没透露太多。

    “不,你不需要听别人的安排。”大卫.摩根塔勒对这个年轻人很排斥。

    “我会帮你介绍几个曾经的海军陆战队员,他们都是好手。”

    论军中资源,大卫.摩根塔勒在整个西海岸都鼎鼎有名。

    甚至摩根塔勒风险投资公司背后的出资人中,有很多都是现役或者已经退役的军官。

    作为俄亥俄的老乡,他有义务替迪恩把关身边的人员是否可靠。

    当然大卫.摩根塔勒也有一点自己的私心,他注意到最近和迪恩打交道的人,有很多都是爱尔兰裔。

    而他是犹太裔,虽然他们都是少数族裔,但大卫.摩根塔勒不希望迪恩最终只接纳爱尔兰裔。

    他看出来了,迪恩脑中还有很多新奇的想法,以后说不定还会造就另外一个比特公司。

    摩根塔勒风险投资公司当然不想错过下一次大满贯,所以他要牢牢占据迪恩身边的位置。

    “好吧,我会给他们安排合适的位置。”迪恩其实不是太在意这一点。

    因为他做的是正经生意,而且又不吃独食。

    电影中那种刺激的画面,大概率不会发生在他的身上。

    他之所以需要安保人员,仅仅是为了应付日常中的小麻烦。

    比如狗仔记者,或者某个不开眼的小毛贼。

    但是等真正回到了西海岸,迪恩却又给自己的比尔叔叔打了个电话。

    论真正信得过人,当然是自己的家人。

    而且他的叔叔比尔曾经也有过服役经历,找可靠的安保人员,比尔当然有自己路子。

    接连两场路演后,比特公司暂时停止了这些公关活动。

    因为他们进入了静默期,就在前两天,摩根士丹利已经向正式sec提交了注册申请。

    在sec没有审核完成之前,比特公司不得对外发布任何引导性的舆论。

    这是任何一个上市公司都要经历的阶段,在此期间,不仅比特公司。

    包括摩根士丹利、华尔街分析师和其他各方,在讨论或推广即将到来的ipo时都要受到联邦法律的限制。

    所以为了避免麻烦,比特公司和摩根士丹利都停止了一切公关或者宣传活动。

    只有拿到sec的许可之后,接下来才会开启洛杉矶或者欧洲的路演。

    而当这些所有的活动结束,比特公司开始挂牌上市后,还有一段静默期。

    那是自第一个交易日起,到第十个自然日结束。

    在此期间ipo的内部人士和承销商都不得发布,任何和比特公司相关的盈利预测或研究报告。

    现在迪恩他们正在经历第一个静默期,因为没有公关活动,一行人索性回到了硅谷。

    正好时间进入七月份,迪恩也可以抽出时间来招待我们的阿肯色州长夫妇

    “比尔,我们在做市场调查的时候,发现了一家有意思的公司。”

    西雅图市区东北一处绿树成荫的园区中,史蒂夫正在向盖茨汇报后者曾经交给他的任务。

    “我希望这是一个好消息。”盖茨放下了手中的《时代周刊》,那上面的封面人物让他有些吃味。

    他也曾登上过时代杂志,甚至《财富》也奉他为座上宾。

    他的公关团队负责人帕姆.埃德斯特伦,仿照雷吉斯打造乔布斯一样,也为盖茨塑造了一个天才少年的公共形象。

    经过了一系列的模仿,帕姆.埃德斯特伦成功让盖茨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计算机大亨。

    是的,在模仿这件事上,微软贯彻的很彻底。

    他们不仅抢了苹果的图形化界面,还抢了对方的公关手法。

    现在乔布斯沉寂无名,而雷吉斯又开始打造他的下一个硅谷名人。

    桌上的时代周刊就是最好的证明,盖茨担心迪恩会夺走他的光环。

    迪恩更年轻,个人经历也比他更有故事性,就连在外貌上都胜出他不止一筹。

    好了,算上微软早就觊觎的teams软件,盖茨现在更有理由讨厌迪恩了。

    不过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和迪恩其实没有恩怨,甚至他们之前还有过愉快的合作。

    而且和乔布斯那样的偏执狂相比,盖茨更喜欢和迪恩交谈,至少后者不那么的咄咄逼人。

    但生意就是生意,他们赚取了让微软眼红的利润,所以现在盖茨要击败他。

    “史蒂夫,到底是哪家公司引起了你的兴趣?”盖茨把注意力从时代周刊上抽走。

    “一家东海岸的初创公司,他们也在开发类似teams软件的产品。”

    史蒂夫把手中的资料递了过去,这是他手下的人偶然看到比特公司第一场路演新闻时,留意到的信息。

    “rascall?”盖茨第一次听说这家公司。

    “是的,据说他们出现在了比特公司的路演现场。但是主流报纸没有报导,只有一些小报做了介绍。”

    有摩根士丹利这样的金融巨头打关照,主流报纸当然会配合的忽略,那连插曲都算不上的小意外。

    不过对于微软这样的有心人而言,rascall依旧走进了他们的视线。

    “对方的进展如何?有使用过他们的软件吗?”如果有捷径可以走,盖茨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它。

    比特公司的teams已经拿下了相当一部分市场,想要分一杯羹,微软的速度一定要快。

    “我们已经联系了对方,从他们递交的资料看,rascall软件已经具备了文字和语音通信功能。”

    听到这里,盖茨眼睛一亮。在他看来,teams能成功,语音功能是最关键的因素。

    “和他们聊聊,史蒂夫。如果价格合适,直接收购他们。”

    盖茨这次打定主意,绝不犯和上次一样的错误。

    他当初就是没放在在心上,才错过了比特公司这块肥肉。

    现在又一个例子摆在眼前,盖茨很确定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

    “比尔,我建议收购之后,让微软的团队接手rascall的开发。

    并且换一个带有微软风格的名字,比如microsoftcall。”

    史蒂夫瞧不上对方的草台班子,而且论软件开发,微软才是行家。

    “按照你的想法去处理,总之不要成为最初引入技术的人。

    我们要做第二个,并以此赚钱。”

    是的,做第二个,这是微软的商业哲学。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这正好和比特公司做第一个的信条完全相反。

    “好的艺术家复制,伟大的艺术家窃取”,这是乔布斯和盖茨的共同座右铭。

    他们让先行者试出一个创意的优缺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完善第二版。

    微软擅长这件事,他们也是一直这样做的

    七月中旬,克临顿夫妇再次拜访了烈日炎炎的加州。

    上一次活动仅仅是开端,他们在硅谷这里获得了超乎寻常的待遇。

    “他十分机敏,又平易近人,他听进了我们的话。”巴拉姆热情洋溢的向同伴介绍道。

    因为克临顿上次优秀的表现,这一次硅谷的高管开始自发的为他宣传。

    于是时隔几个月之后的募捐晚会,吸引了远比上次多的人。

    当然这其中也有迪恩的介绍,太阳微系统、甲骨文、mits这些公司的创始人,就被迪恩邀请到了现场。

    “你觉得他有潜力吗?迪恩,他是不是太年轻了?”甲骨文的埃里森对如此年轻的克林顿抱有怀疑。

    “我觉得不错,至少他愿意听我们说什么。”迪恩的话引来了硅谷同行的点头认可。

    要知道这年头,可没有几个政客愿意听他们讲那枯燥的计算机和软件技术。

    “迪恩,噢,天呐,我看到伱登上了时代杂志上。

    那张照片拍的很迷人,威廉很为你高兴。”

    在克临顿忙着交际的时候,希垃里走过来亲密的挽住了迪恩的胳膊。

    “待会有个聚会要一起去吗?”他们已经做好了竞选的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