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8章 这真是铁军啊
“诸位使者既然来我国朝贺,就应该懂得入乡随俗,一切听从我家皇上的安排,尔等如此说辞,不像是来朝贺的,倒像是来砸场子的!”
李顺听不下去了,愤怒而起,用手指着众位使臣,冷声呵斥。
大殿上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为李顺捏了一把汗。
使臣们的话,作为安国的臣子,谁也不愿意听,但是,谁也不敢轻易斥责,搞僵了两国的关系,万一引起两国交战,岂不是成了千古罪人。
“你是何人,敢对本皇子无礼!”
拓拔衡没想到会有人出言顶撞他,也是变了脸色。
“督察御史李顺,皇上帝师!”
李顺朗声说道。
“李顺?!”
众使臣闻听,齐齐震惊,看向李顺的目光中多了一丝敬畏。
安国与蛮夷之战,就是李顺发明的铁蒺藜,还有钢制的兵器,令本来优势的蛮夷大败,不得已求和,不仅割地赔款,还将最宠爱的公主嫁给了当时还是太子的杨昀。
“原来是李大人,久仰大名!”
桦川国使臣反应快,最先向李顺示好:“李大人说的是,是我等唐突了,既然安国陛下要我等参观阅兵仪式,我等遵命便是。”
“是啊,是啊!”
“桦川使臣说的对,入乡随俗,我们听从安排。”
……
听到各国使臣妥协,杨昀悬着的心这才落下,他还担心,李顺的鲁莽得罪了使臣,万一回去之后上报国主,国主盛怒之下再发起两国战争可就坏了。
没想到,人的名树的影,李顺一报上名字,使臣竟然全部换了态度。
威望这东西,妙不可言。
“既然如此,请诸位随朕去教军场。”
说罢,杨昀起身,带着众人前往教军场。
李顺悄悄退了出去,他是这次阅兵的指挥,自然要去武装一下。
教军场上,以裴珠泫为首,率领两千禁卫军,身穿黑色盔甲,手持长枪,肃穆以待。
见到杨昀同使臣到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裴珠泫率先撩衣襟单膝跪地高呼。
唰!
身后的锦衣卫同时跪地,动作整齐划一,远远看过去,只看到一个黑色的正方形。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高亢,洪亮,气势如虹!
众使臣震惊的张着嘴巴,好半天说不出话来,阅兵仪式看过千千万,安国的这个阅兵仪式,虽然只是开了个头,他们就知道非比寻常。
“众将士,听令!”
李顺手握银枪,一身银甲戎装,白色披风猎猎,英姿飒飒,步伐敏捷稳健,迎面而来,滔天杀气骇人。
“得令!”
众将士高声呐喊。
随后,李顺指挥着将士挥舞军刀和长枪,迈着整齐的步伐,从教军场出发,走向京城的大街。
“真是太壮观了!”
使臣们被宏观的阅兵仪式震撼,再也没了刚开始的嚣张,一个人惊叹不已。
“安国陛下,是我等有眼不识泰山,请陛下恕罪!”
聪明的使臣,当即向杨昀道歉,并且表示,为了表示诚意,会在明日的朝会上,奉上贺礼,杨昀自然是高兴不已。
大街上的百姓,见到阅兵仪式后,也是很震惊,感叹大安国竟然会有这样才思敏捷的人,如此盛大的阅兵式,大涨安国的威风。
大安国有如此经天纬地之人,何愁安国不强盛。
“你们不知道吗,这是督察御史李大人的杰作!”
知道内幕的人,小声的对众人透露。
“怪不得呢,原来是赛诸葛李大人那!”
众人闻听恍然大悟,他们就说嘛,能够相处这么震撼的主意的人,肯定是有着经天纬地之才。
“得李顺者得天下啊!”
百姓纷纷夸赞李顺功德。
“姐姐,大家都在夸奖公子呢!”
人群中,小琪和吴小诗也在场,听到百姓的议论,感觉到无比的自豪。
阅兵仪式结束后,杨昀在太和殿,率领所有大臣款待使臣。
“这是什么啊,怎么还把锅放到餐桌上?”
杨昀采取了于广平的建议,请诸国的小皇子和使臣吃火锅。
拓拔衡见到铁锅上了餐桌,很是不理解。
负责招待使臣的李顺,耐心的给他讲解,并且教拓拔衡怎么吃火锅。
“李大人,给我们也讲讲吧我们也是不知如何下口呢。”
很快,李顺的身边围满了使臣,围着他问东问西,啥时间回来李顺了所有大臣中最耀眼的那一个了。
李顺倒是很有耐心,一一解答。
“李大人,你训练的方队着实不错,能否教我们一二?”
最开始,这些使臣还捡一些无关轻重的话题请教李顺,逐渐的,拐到方队的事情上来。
李顺闻听,挑了挑眉,心下里明白过来,原来是在这等着呢。
“非常抱歉,这属于国家机密,不能外传。”
李顺笑着拒绝,这些使臣使臣见状,心里急得不行,同样都是小国,如今安国逐渐强盛起来,这以后就是自己国家的劲敌。
“李大人,我晋国一向同贵国交好,此次来京祝贺,足以见到我国的诚意,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如今贵国蒸蒸日上,总不能看着友国原地踏步是吧。”
晋国的皇子一脸的真诚,同时,悄悄靠近李顺,不着痕迹的将一沓厚厚的银票塞进李顺的手中。
“九皇子,您这是何意,使不得,使不得啊!”
李顺感觉手里满满的,就知道银票的数额不带小的,急忙推辞不要。
拿人手短,要是收了钱,这九皇子要是窥视安国情报,他可是要惹下塌天大祸。
“李大人,莫怕,我只是对您训练的方队感兴趣的不会让你为难。”
九皇子笑着说道。
二人的小动作,自然是瞒不过其他使臣,见李顺同晋国九皇子聊的欢,于是纷纷效仿。
“李大人,这夜明珠,价值连城,赠与大人,还请您不吝赐教。”
……
李顺看着往自己手上硬送礼的使臣,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陷入两难之中。
“唉,人比人,气死人啊。”
安国的臣子,见各国使臣围着李顺,上赶着送礼,人人都很羡慕。
这样的好事,怎么从来跟自己不搭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