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2章 《天下娱乐报》出炉
得了李顺的提醒,江鱼燕带着汤靖如离开,准备回去进行整改。
“哼!”
虽然李顺给了江鱼燕提示,吴小诗因为朝堂上李顺没站到她们这一边生气,脸臭臭的,不想理会他。
“小诗,你还生气呐,能不能听我解释。”
李顺陪着笑脸解释,朝堂上的官员,都知道自己同吴小诗的关系。
本来就是江鱼燕几人的错,若李帮着说话,正好落了邹良玉几人的口实。
邹良玉同王征明,一心在找李顺的错处。
想把他拉下马。
“那就是大难来时各自飞呗!”
听了李顺的解释,吴小诗更生气了,李顺选择明哲保身,根本不顾自己的死活,亏她还以为李顺心里有自己。
不然,也不会把自己交给这个臭男人。
“哪有那么严重,小诗,你误会了。”
见吴小诗还是生气,李顺继续解释,当时大臣们都很愤怒,那种场合,他要是选择帮助文宣部,只能适得其反。
所以,李顺反其道而行,首先表明立场,本来就是文宣部的失误,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文宣部必须要负责。
果然,大臣见李顺站在他们一边,心里的怒气少了一半,后来李顺给她们求情,大臣们也没太多的不满。
毕竟,文宣部刚刚成立,还在试运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
“原来是这样。”
经过李顺苦口婆心的解释。
吴小诗总算明白李顺的苦心,原来他是在变相的帮助她们。
“这事也怨你,为什么不提前跟我说一声,害我误会你。”
吴小诗性格要强,虽然知道自己误会了李顺,也不想承认错误,又把责任推给了李顺。
“是,是,都是我的错,只要你不生气,怎么都行。”
李顺无奈的笑笑,自己的女人,只能宠着呗。
“呵呵……”
吴小诗得意的笑了,随后让李顺自己回去,她要去跟江鱼燕解释,不想让江鱼燕继续误会李顺。
李顺也没回去府上,而是来到自己的出版社。
“国公爷,您来了。”
当初被李顺聘用的秀才翁垟,见李顺来视察工作,急忙出了迎接。
出版社除了主编翁垟之外,还有两个副主编,一个编辑,还有两个宣传员。
李顺有钱,在薪水上出手阔绰,遇上这样的老板,翁垟十分庆幸。
“我来看看进展。”
李顺开口说道。
江鱼燕她们的第一期报纸算是搞砸了,所以,李顺想着通过自己的报社做一下补救。
“回镇国公的话,第一期已经出来了,您要不要看看?”
翁垟开口说道。
他也是第一次做报纸,心里没多大的底气,听闻镇国公文采过人,希望李顺能给把把关。
李顺自然是要审查的,他做事一向严谨,既然做了就要做最好。
检查后李顺感觉排班和内容都还可以,但是总感觉少些什么,可又说不出来。
“镇国公,你……”
翁垟察觉出李顺的表情不对,知道对报刊不太满意,心里就是一咯噔。
这次科考,名落孙山,他无颜回去面对家乡父老,幸亏李顺聘用他当了主编,让他管理报社,也算是有了稳定的收入。
如果李顺不满意,说不定会辞退他的。
“别担心,你做的很好,只是有一点不足,不打紧。”
看出翁垟的紧张,李顺知道他的担忧,微笑的开口安慰。
“哦哦!”
翁垟这才放下心来,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听闻镇国公文采过人,您要不要在报纸上发表文章?”
李顺闻听眼前一亮,这个真可以有!
看到经济栏目上有空缺,李顺当即写了一篇专栏,并且化名“雪山刀客”,同时,李顺有找到京城一个文学社,是一些文人公子,游说他们在报纸上发表文章。
审核的事情他交给了翁垟,只要审核通过,按照字数给这些文人稿费。
有钱能使鬼推磨,李顺给的稿费高,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在报纸上发表文章。
“镇国公,明天报纸打印发行,咱们印多少张适合?”
一切准备就绪,因为第一次售卖,不知道能不能得到百姓的认可,翁垟不敢擅自做主,再一次找到李顺商量。
“先印五千张。”
李顺决定先试试水,如果销售可以,再连夜印刷也来得及。
既然李顺说话了,翁垟自然照做。
第二天,报纸出炉。
由于是新鲜事物,很多人争相购买,五千张的报纸,没用到一上午就销售一空。
“卖没了?”
翁垟听到后很是震惊,李顺让印刷五千张的时候,他虽然没反对,心里直打鼓,就怕卖不出去砸手里。
没想到,竟然一下子全部卖出去了。
“是啊,主编,还是镇国公有先见之明!”
副主编高兴的合不拢嘴,报社开门红,是好兆头。
“爷,你听说了吗,五千份报纸全部卖出去了!”
小琪也得到了消息,兴冲冲的找到李顺。
这个报社,李顺是以她的名义注册的,也就是说,她是报社的老板娘,报社生意好,她就有了额外的收入。
不然,吴小诗当了文宣部的侍郎,每个月有俸禄,戴安娜是异国郡主,恭亲王在边城的商号给了戴安娜,经济上的差距,小琪有些自卑。
这回好了,有了属于自己的产业了,收入可观,底气也足了。
“听说了,看把你高兴的。”
李顺满眼带笑,眼里带着宠溺。
三个女人当中,李顺还是最在意小琪的,俩人是患难与共的情分,这一点,戴安娜和吴小诗永远都比不了的。
不然,李顺也不会以小琪的名义办报社,就是不想小琪心里有压力。
“有银子赚,当然高兴喽。”
小琪大眼睛笑的眯成一条缝,以后她要好好管理报社,加上宣传,让京城百姓都知道她们的报社。
而此时,买到报纸的百姓,看到经济板块上,署名为“雪山刀客”的文章,讲述民以食为天,要想发展经济,必须大力生产农作物,实现百姓小康水平。
“这雪山刀客究竟是谁,他的文章一针见血,说的有道理。”
百姓非常认可李顺的文章,私下里猜测雪山刀客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