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6章 背刺
第596章背刺
11月25日晚。
陆远回京,与刘施施会合,一同前往《一九四二》的首映发布会现场,国家体育馆。
车子后排,刘施施垂着脑袋,温柔地望着枕在自己大腿上的男友,听着他轻微的呼噜声,用指尖将那眉梢轻轻抚平,有些心疼。
电影《中国合伙人》的拍摄进度很赶。
因为陆远得空出几天时间为《新世界》的上映做准备,所以剧组前期主要拍摄他的戏份,没日没夜,连轴转。
好几次凌晨两点多,她打电话时,郑芊都告诉她陆远还在拍戏。
“唔,到了么?”陆远迷迷糊糊地睁开眼。
刘施施手指一缩,道:“还没呢,你再睡一会儿吧。”
“好。”陆远脑袋一歪,脸贴着她的小腹。
刘施施觉得有些痒,但还是强忍住,掏出手机,翻看最近的娱乐新闻。
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于四天前上映,四天票房破亿。
让《一九四二》和《王的盛宴》压力甚大,但宣传依旧如火如荼。
冯晓刚对《一九四二》预期票房为八亿!
陆钏接受采访表示:“拍完《王的盛宴》,感觉青春期在逐渐的离他远去,并且对自己的青春期很满意,因为干了四件事儿,《可可西里》《寻枪》《南京南京》《王的盛宴》,觉得没糟蹋这12年.”
刘施施撇撇嘴,因为遭到《无极》毒害的原因,她以前非常不喜陈凯戨。
经历过《搜素》的拍摄之后,她对陈大导颇有改观,陈凯戨有才华,只是不怎么接地气。
但对于陆钏,她是真的不喜,《南京南京》的立场问题,足以说明一切。
四十多岁,还青春期,倘若《王的盛宴》票房不佳,是不是得找家人哭鼻子她在心里腹诽。
约莫半小时左右,国家体育馆映入眼帘。
待司机小声提醒后,她朝男票耳边呼呼吹气:“快醒醒,到地方啦。”
陆远嗯哼两下,才直起腰,紧跟着打了个哈欠。
刘施施趁机整理皱巴巴的衣服,突然捂住礼服腰带,好嫌弃:“你刚才睡觉是不是流口水啦。”
“不是我,我没有。”陆远脑袋侧开,擦了下嘴角。
刘施施翻了个白眼:“得亏今天穿的深色款。”
红毯两侧聚集不少记者,华谊的首映发布会,一惯声势浩大。
“咔嚓咔嚓!”
媒体见到两人下车,惊讶不已。
自从陆远和华谊解约后,极少参加华谊的首映与相关活动,这次是不是意味着往事彻底翻篇。
他们已经想好了晚上的新闻标题。
红毯上,刘施施朝镜头微笑,挽着他的胳膊,问:“叶宁说的是华谊么?”
“大概率吧。”陆远不太确定。
“要是真的这么做,那王中忠磊不就成叛徒了么?”
“这种事又不稀奇,去年的于冬就是例子,现在不还是好好的,其实叶宁找我的时候,我就有了预感,再说.”陆远顿了顿,因为冯晓刚带着几个人已经走到两人跟前。
“陆总,施施。”
“冯导。”
冯晓刚笑眯眯的与他握手,见着亲人似的,那叫一个慈眉善目。
这部《一九四二》对他的意义太重大了,是他的野心之作。
最初都没过审,是他自己找关系,求爷爷告奶奶才通过审核,作为条件,他将担当14年的春晚总导演。
他为此赌上许多,可越是临近上映,越是拿不准,甚至有些遗憾,早知道就邀请陆远来演个角色。
“《合伙人》拍的怎么样了?”
“差不多四分之一。”
几人往馆内走,聊着闲篇。
冯晓刚随口问:“《新世界》打算在哪里举办首映发布会?”
陆远心知,这人的言外之意,是准备那天也去捧场,人情世故方面,冯晓刚要比周新驰强许多。
“比不得华谊家大业大,找了个小地方。”
“哈哈,你这么说我更加好奇,到时候记得通知。”
“一定。”
国家体育馆,2008年奥运会三大主场馆之一,总面积8.08万平方米,馆内设1.8万个座椅,布局类似于球场。
华谊在场地安放了一面600平米世界最大的电影银幕,用于镜面遮黑的幕布就达到1500平米。
受邀而来的媒体、影评人、电影人,以及少量有影响力的影迷,总共达到6000位,乌压压的全是人头。
陆远和刘施施的位置在第二排,坐下后,没多久,王保强笑哈哈的走过来。
《泰囧》票房破十亿后,这人片酬飞涨,性格也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些许改变,面对镜头,更加自信,不再傻乐,有了点包袱。
陆远与左侧的陈道名闲聊结束,扭头问:“保强,最近在忙什么呢?”
王保强笑道:“和甄梓丹拍《冰封侠》。”
“动作戏?”
“对!”
陆远祝贺:“那恭喜了,拍《士兵突击》的时候,就记得你梦想当一个打星,这次可算圆了梦。”
王保强咧咧嘴,露出一口大白牙。
刘施施听了会儿,说道:“我还以为你会继续拍喜剧呢。”
“大家都这么觉得。”王保强挠了挠后脑勺,脸上的笑容带着一丝憨意。
“身边不止一个人劝过我,说这个路子多好啊,就往下走吧。但我觉得没有挑战性,如果我今天50多岁,那就稳扎稳打。但我现在年轻,就一定要去尝试,哪怕失败了也有重来的机会。”
陆远感慨,王保强虽是群演出身,但这份追求,圈内绝大部分人都比不上。
如果继续接拍喜剧,王保强一部戏的片酬,轻轻松松破千万。
他现下的荧幕形象,憨厚,土气,观众也吃这一套。
贸然转型,万一形象垮了,甚至影响观众对他的观感怎么办,风险很大。
王保强继续道:“实际上,除了《冰封侠》之外,我还接了一部动作戏。”
“什么?”
“《一个人的武林》!”
陆远注意到他的表情比刚才要兴奋,讶异道:“好本子?”
“嗯!”王保强重重地点头:“我觉得至少比《冰封侠》要好。”
“男一号?”
“不是,男一号还是甄梓丹,我是男二号,是个反派,很反差,很癫狂的一个角色。”
陆远心思一动,看了眼在玩手机的刘施施,问:“导演是谁?”
“陈德森,以前拍过《十月围城》。”
王保强注意到他方才的动作,心领神会,补充说明:“这部戏由膺皇投资。”
膺皇陆远打算和杨受诚聊聊。
如果剧本可以,他不介意为刘施施运作一个打女的角色。
这丫头的戏路很窄,其他相对平庸,古装与打戏却格外精彩。
陆陆续续有人进场。
期间不少人磨磨蹭蹭的来他面前露个脸,王忠磊也过来假惺惺的客套两句。
刘施施注意到这货一直往后看:“怎么了?”
陆远疑惑:“没看到院线的人,电话里叶宁说五大院线今晚会到场,难不成不是华谊,而是星美那边出了问题?”
时间来到七点整,场内光线一暗,那面600平米的银幕缓缓亮起。
《一九四二》开始放映。
影片的故事简单而朴素,还原了1942年河喃大旱历史。
整部戏采取两条线索齐头并进的讲述方式。
大背景,日军进攻河喃,国军催逼军粮,蒋委员长被丧师失地的消息包围,无暇理会河喃巨大天灾事宜.
小层面,张国笠饰演的地主老东家,灾难初临时,他认为凭借自己的生存智慧和家里积攒的余粮,足以化解一切危局,不久的将来自己一家依旧会生活得很好。
但事与愿违,随着事态的严重演变,一家子开启逃亡。
冯晓刚在这部戏里用了大量的俯拍镜头。
天上飞机轰炸,地上乱兵哄抢,赤地千里、饿殍遍地,令人不忍直视。
观众的视线俯视过漫漫的灾民、俯瞰着满目疮痍的土地、不经意之间的铁叉贯胸,炸点中央的血肉之躯。只觉命如纸薄,触目惊心,脊梁骨里不由得沁出寒意。
围城的饥寒盲流、风中颤抖的饿殍、熟视无睹的统帅、不敢报丧的官员
影片的末尾,唯一的孙子被自己无意闷死,张国笠孤身一人,杵着木棍,浑身冒着死寂的气息,步履阑珊的走在泥泞的雪路上。
这一幕显得尤其悲凉。
路旁,一个4岁左右的小女孩跪在家人的尸体前。
张国笠心神恍惚的走出去很远,想了想还是折返,佝偻着身子,问:“妮儿,身子都凉了,别哭了。”
小女孩头发杂如草,脸上满是泥垢,抽噎道:“家里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俺都不认识。”
张国笠悲苦的叹口气:“妮儿,你叫我一声爷,咱们就算认识了。”
小女孩喊了一声爷,跟着张国笠向远方走去。
“.”
电影结束,偌大的体育馆,格外压抑,迟迟没有声音。
似乎大家都沉浸在刚才的震撼与悲伤中。
不时听见有人抽纸,擤鼻涕。
耳边同样传来簌簌声,陆远看着将脑袋倒在自己肩上,双眼通红的刘施施,心里感叹,《一九四二》,冯晓刚的诚意之作。
但实在太压抑,有点纪录片的意思,观众不一定乐意买单。
很矛盾的一件事,好片子,不代表观众喜欢,不一定有高票房。
尽管冯晓刚在媒体面前多次解释,称这部电影不卖笑,但不可否认,绝大多数观众就是冲着喜剧来的,结果发现并非自己想要的,货不对板,难免不满。
他其实也挺理解冯晓刚。
很多人以为冯晓刚的影视圈发力是从《京城人在纽约》,或者从《编辑部的故事》开始。
其实不是,从《凯旋在子夜》,他就努力在一点点往上爬。
他那会的主要工作是场记、剧务,说不好听的就是打杂的。
但他懂美术,能给美工打下手,慢慢的从美工这个职位入手,一步一步深入影视圈。
冯晓刚能从一个剧务场记走到如今的地位,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他不会放过机会,善于逢迎。
哪怕这机会看上去很刻薄,很艰难,但他一定会伸手抓住。
能上能下,能屈能伸,冯晓刚才能走到今天。
以至于叶大鹰等人讽刺他没脸没皮,给他取外号冯裤子。
但这并不意味着,冯晓刚是就是凭着没皮没脸混上来的。
观众很聪明,光不要脸,没本事,走不到今天。
不要脸的导演多了去,还有谁混出来了?
冯晓刚有自己的优势,对都市小人物奋斗经历和心态,把握极其精准。
再加上中国前三的都市平民作者王硕,中国最特色的农村城镇化作者刘震芸,以及在商业和艺术上平衡度把握的非常好的作者刘痕。
如果他顺着这个路子往下走,完全可以靠冯氏喜剧,一招鲜吃遍天。
但人在成名之后,大多会追求更高的成就。
冯晓刚对叶大鹰等人的不屑心里憋着股气,他有点野心,有点不甘,有点羡慕,想试试不同的路子,看看能否成为艺术家。
于是他拍了《夜宴》,证明自己也能拍古装大片,虽然狗屁不是。
又拍了《一声叹息》,还有《唐山大地震》《集结号》,和今天的《一九四二》。
“啪啪啪!”
与此同时,馆内的观众终于从影片中回过神,鼓掌,议论声渐起。
“这片子看不到一丝蓝天一片绿叶,太压抑。”
“毫无疑问是一部好片子,冯晓刚用心了。”
“张国笠完全不像本人,演的真好。”
“我怎么觉得这部片子,不适合在贺岁档上映呢?欢喜的日子里看悲剧.”
“.”
电影结束,主创上台,分享拍摄的艰辛和点点滴滴。
为了能演出河喃灾民当时饥饿的感觉,主演们在拍戏时也都处于挨饿的状态。
张国笠说这次拍完戏,明白人的尊严是从肚皮开始。
一旁的徐帆也赞同,认为有时候演戏光靠感觉是演不出来的,这种没有吃的的神情恍惚带到角色里来,特真实。
概括起来就一个字,苦!
记者则老调重弹,向冯晓刚提问票房预期。
这次冯晓刚一反常态,没有讲出具体数字,反而回道:“我相信没有一个导演拍完一个电影之后,是不对票房有一个期待的,我这次为什么没有说,因为我是怕低估了这部电影的票房。”
记者又问:“《一九四二》是一部好片子,但这不是您以往的喜剧片,刚才观影期间,许多观众反映太压抑了。”
冯晓刚抿了抿嘴唇:“这是正常现象,观众需要不同的电影,有快乐的,有得到宣泄的,我不能左右观众,希望观众看完之后有收获,觉得没有浪费电影票钱,我觉得就是最重要的。”
“一个是票房,一个是口碑,你怎么平衡这两者之间的矛盾。”
“票房和口碑对我来讲没区别,我拍的任何一部电影,都是我觉得有意思才拍,我从不觉得谁是我的救世主,观众不是我的上帝,我也不是观众的上帝,我们只是朋友关系。”
陆远在台下注视着,冯晓刚还是那个冯晓刚。
发布会即将结束,除冯晓刚外,其他主创都下台,紧接着,王忠磊登场。
王忠磊握着话筒,冠冕堂皇地说道:“《一九四二》是部好电影,是晓刚的沉淀之作,国笠等人为这部戏付出太多,如果因为分账的原因使它无法如期与观众见面,无论是对演员还是观众来讲,都是遗憾,华谊为了观众,愿意放弃一定利益。”
“轰!”
现场顿时哗然!
华谊要搞事情,王忠磊说的如此大义凛然,莫非.
果然,话音刚落,五个人从另一侧走出。
陆远望去,那五人分别是万达、中影南方、浙江横店、广东金逸、大地五大院线的代表。
叶宁,赵军.
“咔嚓咔嚓!”
快门声不绝于耳,在场人士都意识到华谊要背刺了,大难临头各自飞,谁还管队友的死活。
台上,王忠磊、冯晓刚与五人拥抱,似乎在表示和解。
叶宁朝陆远挑眉,戳在舞台中央,宣布胜利。
“如王总所言,《一九四二》是一部好片子,我们也希望它能获得应有的票房,所以院线决定就分账比例进行调整,与华谊达成阶梯式递增分账协议。
即《一九四二》上映后,票房在3亿内,分账比例维持43%:57%。超过3亿的部分,45%:55%。超过8亿部分,47%:53%。”
台下业内人士恍然,这种阶梯式递增分账,意味着《一九四二》试图用口碑赢得后续市场。
刘施施眨巴着眼睛:“所以华谊真的决定当叛徒了?”
“嗯。”陆远点了点头,华谊与院线达成和解,意味着复仇者联盟全线溃败。
星美怎么办,其他三家怎么办,说好的同一阵线,共进退
他皱眉道:“不知道韩三坪和覃鸿得知后会作何感想。”
许是王忠磊自己也清楚华谊做的不地道,等五大院线方公布分账比例调整,便匆匆宣布今天的首映发布会结束。
陆远和刘施施起身离开,准备去参加晚宴,被记者围着。
“陆远,你觉得《一九四二》如何。”
“一部好电影。”
“那你认为《一九四二》的票房有没有机会达到八亿。”
“这取决于观众,一部电影的票房由多个因素决定,每位观众的口味不同,喜欢的类型也不一致,加上档期等等况且很多时候,不能简简单单用票房来衡量一部戏的好坏。”
陆远说完,拉着刘施施朝叶宁等人走去。
发布会还没结束,记者就将相关消息报道出炉,外面也因此炸开了锅。
覃鸿很快便从微博上知道了这一信息。
他显然十分惊愕,随后在微博上写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生必将总是在学习中。这件事,让我更加深刻地学习并见识了各位。”
有热心网友觉得他的话没讲完,帮着补充更加深刻地学习并见识了各位的无耻!
覃鸿还是挺注意自身形象,强忍着没有直接开骂!
华谊太不是东西。
饭局上,叶宁挂断电话,晃了晃手机,道:“各位,覃鸿服软了。”
他得意一笑:“《王的盛宴》愿意与我们达成让步式递减分帐比例:首周43%,次周:41%,再次周:39%,直至下片。”
华谊做了叛徒,联盟瓦解,星美只能求饶。
《一九四二》期望用口碑赢得后续市场,《王的盛宴》则以分账点让利,达到多排场次、扩大市场空间占有率的目的。
这种截然不同的分账方式,宣告星美与华谊从盟友瞬间变为对手。
陆远吃着菜,浮想翩翩。
今晚过后,《一九四二》必定和《王的盛宴》打出狗脑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