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340章 臣恳请陛下扩充后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征乌桓?”

    听到司马懿的提议,刘协不禁眉头微皱,“如今刚刚结束战争,正需修生养息,此时发动北征有些不妥吧?”

    “而且乌桓远在幽州之外,派兵征讨颇为不易,势必会影响接下来南下的计划。”

    乌桓是边境的一大心腹之患。

    刘协当然明白这一点。

    但乌桓势力不弱,眼下要是分兵前去平定乌桓的话,得消耗不少的粮草、兵力、物资。

    攘外必先安内,在刘协看来迁都雒阳、平定天下才是要紧的事情,征讨乌桓可以暂时缓一缓。

    不能因此拖住了南下的步伐。

    司马懿闻言道:“陛下,乌桓与袁绍有姻亲之谊,自公孙将军死后便屡屡进犯边境、掠夺人口和财物。”

    “此前高干作乱时就曾联络乌桓,要和他们一同进攻冀州。臣担心若此时不将其彻底平定,等到日后王师南下之际,乌桓会趁机进攻幽州。”

    “届时腹背受敌,影响甚巨。”

    司马懿向刘协一一陈述征讨乌桓的原因还有必要性,此前不出兵征讨是因为帝都就在冀州,乌桓不敢前来进犯。

    但一旦迁都雒阳,帝国的中心就将转移,而且征讨荆州必然会造成北方兵力空虚,乌桓恰好可以趁虚而入。

    实在是不得不防。

    司马懿的战略眼光还是极高的,他这个建议是出于大局考虑,而且是未雨绸缪。

    所以此言一出,便得到了诸葛亮、郭嘉等人的赞同和响应。

    “仲达所言极是。”

    诸葛亮微微颔首,并向刘协拱手道:“陛下,掌握兖豫二州、重建雒阳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彻底解决乌桓。”

    余下几人也纷纷出言附和。

    见众人都支持北征乌桓,刘协自然不会固执己见,便问道:“既然如此,该出动多少兵马合适?”

    乌桓的实力要比鲜卑、匈奴还要强大,分布在辽东、辽西、右北平这三郡之地。

    想要把他们讨灭可不是件简单事。

    郭嘉道:“陛下,臣以为征讨乌桓无需兴师动众,这样反而不容易将其击败。”

    “因为千里远征辎重太多,大军行进缓慢,对方一定会提前察觉并做好防备,届时对付起来的难度便大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携带大量辎重,效仿冠军侯当初袭击匈奴的打法,派遣一支精锐轻兵速进,攻其不备。”

    “大军一路征讨乌桓,一路掠夺他们的物资,不断推进,在敌方反应过来之前便将其一举覆灭!”

    冠军侯霍去病当初深入大漠、转战三千里直击匈奴王庭,可谓是一场经典战役。

    摒弃了传统兵家大军逐步推进的战略,孤军深入直捣黄龙,最终赢得大胜。

    郭嘉就是想效仿霍去病的打法,不给乌桓任何反应时间,以雷霆之势将其击溃。

    此举风险大,但收益同样也大。

    但前提军队足够精锐、统兵的将领足够勇猛,恰巧这两点他们全都具备。

    并州铁骑的精锐就不必多说了,至于勇猛的统兵将领那就更多了。

    吕布、赵云、张辽、黄忠。

    哪个不能独当一面?

    哪个不是勇猛无双?

    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有万军取首的战绩,让他们去领兵征讨乌桓不要太合适了!

    “善。”

    刘协思索了片刻,赞同了郭嘉的提议,“稍后朕会在朝会上宣布迁都和北征之事。”

    “领兵北征的具体人选,便在朝会上讨论吧,看看奉先他们谁愿领兵前往。”

    “时间差不多了,去上朝吧。”

    刘协是在上朝之前将他们给召过来议事的,毕竟迁都这样的大事,他需要先与诸葛亮等人讨论过后才好宣布。

    这也是为什么各大世家对杨修直入中枢参审政事如此羡慕,甚至于嫉妒的原因。

    真正的大事天子是不会拿出来跟群臣商量的,只会宣布决定,大事小会、小事大会便是这个道理。

    刘协先行一步,众人紧跟其后。

    一行人很快来到了泰安殿。

    没过多久文武百官们也纷纷齐聚。

    刘协高坐龙椅之上,对殿内众臣道:“如今兖、豫二州已经收复,汉室复兴在即。”

    “回首再望,自朕当初离开长安、东归雒阳;到后来再被曹贼挟持至许县、又逃至邺城,至今已有五年矣。”

    “这五年时间来,朕无时无刻不想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如今北方已定,中原收复,朕欲先将都城迁回雒阳,诸卿以为如何?”

    刘协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迁都可是不折不扣的大事,谁都没想到天子居然会忽然做出这样的决定。

    不过仔细一想,又觉得眼下似乎也到了该迁都的时候了,因为天子当初定都为邺城其实是被迫为之。

    眼下不再受到任何人挟持,大权在握且中原平定,不迁都回去还等什么?

    “陛下英明!”

    杨彪第一个出声支持,并神色激昂地道:“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乃天经地义之事!”

    “臣支持迁都回雒阳!”

    他的家族乃是弘农杨氏,老家便在雒阳附近,迁都回去对他而言乃是天大的好消息!

    不过一些冀州乃至于邺城本地的世家们对此就有些不太情愿了。

    因为离开冀州他们就将失去本土优势,影响力大大降低,需要重新经营势力。

    崔琰故作为难地道:“陛下,迁都回雒阳虽是好事,但雒阳屡次遭受兵祸,如今已破败不堪。”

    “眼下迁都回去,未免有些……”

    堂堂大汉天子竟以一座破败不堪的城池为帝都,这实在说不过去,会损害天子的威严。

    刘协淡淡笑道:“此事朕亦考虑到了,朕欲让兖豫二州的世家大族出资重建雒阳,以抵他们犯下的从逆之罪。”

    “朕会等雒阳重新建造完成之后再迁都回去,此事并不急于一时。”

    听到刘协考虑得如此周到,崔琰一时哑然,因为也找不出反驳的地方,只好道:“陛下英明。”

    其他大臣们见此也纷纷附议。

    还于旧都关系到朝廷的颜面,所以哪怕一些大臣们心中并不愿意,但没有正当理由反对的话也只能支持。

    “那此事便定下了。”

    刘协将此事敲定,并对袁熙道:“显奕,向兖、豫二州各大世家募集重建雒阳的资金之事,便交由你来负责。”

    “可有信心将此事办好?”

    面对刘协投下来的目光,袁熙精神为之一振,大步出列,沉声道:“请陛下放心!”

    他如今孑然一身,根本不在乎与那些世家交恶,更清楚那些世家的种种底细和手段。

    天子既然将这么重要的职责交给他,他定不会辜负这份期待,让那些胆敢从逆的世家大族们狠狠出血!

    “善。”

    刘协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又道:“如今北方虽定,然乌桓仍然是幽州边境的一大威胁。”

    “朕欲派遣大军北征乌桓,不知哪位将军愿意领兵前往?”

    “臣愿往!(x2)”

    刘协的话音才刚刚落下,吕布、张辽两人便异口同声地道,并齐齐站了出来。

    吕布瞪向张辽,说道:“张文远!你刚刚才立下功劳,现在又来和我抢功做什么?怎的如此贪得无厌!”

    张辽冷哼道:“你不是不服气我击败孙权的功劳么?这次就打下乌桓,好让伱服气!”

    吕布翻白眼道:“区区乌桓你就想让我服气?等你什么时候平定江东生擒曹贼再说吧!”

    见两人又在朝堂上吵了起来,刘协不禁无奈扶额,他就知道会是这样的情况。

    “两位将军。”

    就在此时黄忠忽然开口了,红着眼圈对二人说道:“你们知道的,老朽今年已经五十有六了,家中还有病重的儿子要养……”

    得,又来一个争功的。

    面对黄忠这老一套的说辞,吕布不悦地道:“我说黄老将军,你在合肥之战中已经立下大功,难道还不足够?”

    之前黄忠这么说也就罢了,但眼下才得到封赏不久又这么说,他可不惯着了。

    “唉……”

    黄忠长长叹息一声,说道:“温公已经贵为公爵,但老朽却因军功不足尚未封侯。”

    “平定乌桓对于温公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但对老朽来说却是雪中送炭。”

    “这次功劳温公就让给老朽吧。”

    黄忠在合肥之战中立下的功劳虽然不小,但大功还是在张辽身上,他距离封侯尚有一步之遥。

    但这一步有时候就是天堑。

    侯爵比官职要难得多了,尤其是他们这些出身寒微的将领,想要凭军功封侯更是难如登天。

    听闻此言,吕布面露迟疑之色。

    他倒是忘了黄忠还未封侯。

    同样出身寒微,他当然能理解为将者对于封侯拜将的执念,他现在已经是公爵了,放眼大汉都是独一份。

    和黄忠争功确实没必要。

    所以在思索片刻后,他瞥了张辽一眼,说道:“只要张文远不去征讨乌桓,那此次出征的机会让给你也无妨。”

    他可以把功劳让给黄忠。

    但不会让给张辽。

    于是黄忠又将目光投向张辽。

    张辽毫不犹豫地说道:“吕奉先不去,我也不去。”

    黄忠在合肥之战中的表现堪称亮眼,为他生擒孙权创造了极好的机会,但最终只能沦为他的陪衬。

    所以他心里多少有一分歉意。

    “多谢两位将军!”

    黄忠感激涕零,激动地对吕布、张辽二人道:“前有孔北海让梨,今有吕奉先、张文远让功!”

    “老朽谢过两位将军让功之恩!”

    听到黄忠这么说,吕布、张辽都感到有些脸红——他们这种事和大名鼎鼎的孔融让梨实在没得比。

    孔融闻言微微一笑。

    刘协见此没说什么,因为不管是吕布、张辽、还是黄忠,他们三人中的任何一个都有踏平乌桓的实力。

    “黄忠,郭嘉听命!”

    “臣在!”

    被点到名字的两人齐齐出列。

    刘协道:“乌桓屡次犯边,大逆不道。朕今命黄忠为主将、郭嘉为监军,率领一万并州铁骑前去征讨。”

    “十日后出发!”

    为了保险起见,刘协将郭嘉也一同派了出去,免得此战出什么岔子。

    “臣领旨!”

    黄忠、郭嘉恭声领命。

    而司马懿听到刘协没有点到他的名字,不由得面露遗憾之色,因为他其实也想随军出征。

    但现在任命已经下达。

    他哪怕不甘心也没用。

    将迁都和征讨乌桓的事情都商议完,刘协便要宣布退朝,不过这时董忠忽然出列道:“陛下,臣有事要奏!”

    刘协昨夜处理奏折到很晚,一大早又把诸葛亮等人喊来讨论事情,眼下已经十分困倦。

    他闻言说道:“如果不是什么要事的话就等明日再奏吧,朕有些乏了。”

    要是换在平常的时候,大臣们听到天子这么说肯定会识趣地选择退下,不过董忠却说道:“陛下,此事极为重要,关系到我大汉的江山社稷安危,拖延不得!”

    见到董忠一脸严肃的模样,刘协不禁皱了皱眉,只好打起精神问道:“何事?”

    此时他心里满是雾水——关系到大汉江山社稷安危的事情,他怎么不知道?

    只见董忠沉声说道:“陛下如今二十有一,已至及冠之年,却始终没有子嗣。”

    “一国之君无后,这难道不是关系到国家社稷安危的大事吗?”

    此言一出,郭嘉、贾诩脸色顿变。

    就连刘协的眼神也是一沉。

    他深深看了董忠一眼,淡淡说道:“有无子嗣乃是上天所定,又岂是朕所能决断?”

    “陛下怎能如此想?”

    董忠开口反驳了刘协的话,并正色道:“臣以为陛下无后,全因后宫空虚所至。”

    “自古帝王后宫佳丽三千,但如今陛下的后妃才不过八人,可见陛下无后全因后宫空虚所至!”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陛下身为天子却无子嗣,更是对天下臣民、对江山社稷的不负责!”

    “若陛下万一龙体有恙,却无子嗣能继承大统,那将置社稷如何?置天下万万百姓如何?”

    “臣恳请陛下扩充后宫!”

    董忠说完便向刘协跪了下去,深深叩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