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86章 内外夹攻
最后这几个家族对支持李文军反击得到的成果也很满意,毕竟利润在那里摆着,比放高利贷还划算。
李文军说:“这个电车合作,我不可能把关键技术转让给你们,这个你能理解吧。”
苏珊:“嗯。”
李文军:“操控系统和芯片你们完全可以自己解决。我可以卖电池给你们。”
这等于是卖发动机给别的厂,让别的厂抢自己生意。
这已经是最大的善意,最大的让步了。
苏珊:“可以。”
至少在他们自己的电池研发取得突破之前,不至于完全吃不到电动汽车的红利。
李文军按了桌上一个按钮,叫秘书把协议拿上来递给苏珊:“回去讨论好了,再来签。”
苏珊没有考虑多久就来签了协议。
为了蹭李文军的热度,科特的电动汽车打的是中德合作研发的牌子。
因为电池和本国工人成本在那里,所以制造成本不可能比李文军的要低。
不过李文军的算上进口税也差不多了。
最后欧洲顾客还是更倾向于选择中国产的电动车,因为操控性更好。
各种细节做得也更人性化。
欧洲的好多车企才意识到,李文军其实不仅仅是在电池上甩开了他们,就连机械制造和软件,芯片上,也甩开了他们。
难怪苏珊会说他们输了。
要不是高额进口税这道关卡拦着,他们的油车也会被李文军打得一败涂地。
苏珊以为李文军晾着他。
其实李文军是真的忙。除了往返港城搞金融保卫战,对付游资之外。
他还要接待陆汉先。
拜李文军所赐,陆汉先几年前就从渝城被调去蜀市负责隐形战斗机的研发。
前一段时间陆汉先都在“文军新城”里,跟李文军合作研发新一代隐形战斗机。
其实李文军一直在研究雷达吸收涂层材料。
只不过他的研究都是秘密进行的。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他最先进的技术,通常都不会拿出来,要留一手。
陆汉先一来就直接说要看他新研发出来的非共振磁性雷达吸波材料和共振雷达吸波材料。
明摆着是有人告诉陆汉先了。
非共振磁性雷达吸波材料涂料其实就是含铁酸盐粒子,可将轰炸机表面“吸收”的雷达波作为热量散发掉;共振雷达吸波材料顾名思义是雷达波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掉,从而降低飞行器在雷达里的“可见度”。
李文军说:“理论上,隐形材料也只能储存和散发有限的雷达波能量,不能只依靠这个。特别是共振雷达吸波材料只在很窄的频率范围内有效,所以暂时没法投入实际运用。”
陆汉先:“是,我知道。我只要你们帮忙搞隐形材料。我们已经在做飞机外形的气动布局最优化处理,使飞机的平面反射面积最小化,也尽可能地把发动机的红外辐射做到最小。可是在外表面涂层和机身材料这方面始终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只要你们有阶段性的成果,可以在实验室里,用大大超过已有雷达波能量来检测你们的隐形材料,就可以确保隐形材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有效性。”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李文军只能同意试一试。
然后陆汉先就在军用机场,航空器材厂和研究所里面住下来了。
李文军又要防着从外面来的苏珊,还要防着从里面来的陆汉先,着实有点无奈。
其实他不是担心陆汉先把隐形材料技术拿走,而是担心陆汉先发现他在搞的等离子隐身技术。
这种隐形办法,是在飞机上安装等离子发生器,不但可以让雷达波被吸收,还能改变方向误导雷达判断飞机的位置,方向和速度。
这个要是做成了,那才是真正的“杀器”。
陆汉先觉得李文军这边生产的两款隐形材料已经够用了,然后直接就拿了回去继续搞他的隐形战斗机了。
李文军松了一口气,开始查是谁把消息泄露出去的。
今天能告诉杨守拙,明天就能告诉其他人,那他这里还有什么秘密可言。
最后是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员来“自首”,说也就是吃饭的时候说了一嘴隐形材料,连具体研究的是什么隐形材料,都没说。
李文军恍然大悟陆汉先是在诈他。
不过也没关系,他这一次也是舍车保帅,为了保住等离子隐形技术,才舍弃了另外两种。
他没有追究那个研究院的责任,只组织三个单位的所有人开大会,在会上严肃的说:“以后出了工厂研究所的围墙,就不准再讨论跟工作相关的任何话题,不然再有泄露,直接开除。”
现在这帮人眼睛天天盯着这里,有风吹草动个个都来了。
杨守拙那天在军用机场试用新款超视距雷达和对空雷达里的低空雷达。
通常雷达波只能直线传播,受限于地球曲率,一般雷达只能探测地平线以上的目标。超视距雷达是利用短波在电离层与地面之间的跳跃传播,探测超远距离的超低空飞行的物体。
低空雷达是专门用来探测低空、超低空突防目标的。
这两种雷达的工作范围既有重叠也是互补的。超视距雷达的精度比较低,范围比较远。低空雷达则反过来,监视的距离比较近,但是精度高。
导弹、隐形飞机和雷达就是矛和盾。
既要磨锋利矛,又要加固盾。
他们用来测试的目标就是在民用机场不断起飞降落的飞机,和“文军新城”里移动各种交通工具,还有远处海面的航母之类的。
测试效果让杨守拙很满意。
只有一件事,让他有点冒火,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在玩航模,有个无人飞机总在军用机场附近转悠。
那银色的机身在机场上空悬停片刻,反射着阳光,像是ufo,然后忽然消失,在空气中划出一条银线。
如果追着银线而去,就能看到那消失在远处的银点。
这条银线只是因为它的飞行速度太快,在人眼睛里留下了的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