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5章∶富有人气!不能让后辈失望!
而沈炼之前所做的一切准备,都将开始真正展现出它的价值来。
沈炼眸光微微闪烁,嘴角轻轻扬起。
“北辰,棋盘已经摆好,布局已经完善,接下来…….该真正控制棋子杀伐了!可你手中的棋子,还有多少呢?而你….…又是伪装哪个棋子,准备给我雷霆一击呢?”
“我,等着你。”
翌日。
沈炼早晨起来后,前往使臣住所附近的办公地方坐镇了一上午,然后吃过午饭后,才慢悠悠去了驿站。
来到驿站后,沈炼停在了驿站庭院里的牌子前。
目光向牌子看去,便见天罡三十六院的名额已经满了。
而地煞七十二院,除了第七十一号院落无人选择外,其余院落都已经被占了。
倒数第一院,被倭国使臣占有。
倒数第二空着。
其余国家的使臣,都是尽可能的向前面选择,如倭国这样,第一天到了就选择最后院落的,也算得上是绝无仅有的了。
而虽然现在还剩下一个院落空着,可因为勃律使臣团的团灭,正好空出了一个位置。
一共一百零七国。
包括了大唐周围所有国家,无论大小,无一缺席。
就算是历史上大唐最强盛时期,也就不过如此了。
“沈统领,您来了。”
这时,鸿胪寺赵海走了过来。
沈炼微微点头,他头也不回的说道:“这些使臣气氛如何啊?”
赵海苦笑着摇了摇头,“气氛差的利害。”
“第一天到来的时候,还有很多使臣聚在一起偷偷摸摸的在商量着什么,可之后,随之有的使臣住的地方被强国使臣占据赶走,这些使臣之间的关系变微妙了起来。”
“天罡院的使臣,和地煞院的使臣,似乎有着泾渭分明的天这一般,彼此都有些看不对眼。”
“之后,又发生了勃律使臣团被灭之事,沈统领也拿出了突厥六国有嫌疑的证据,然后这六国,几乎就被孤立了,之前的时候,还有不少小国使臣向他们巴结,可现在….…那些小国使臣似乎都怕成为下一个勃律,看到他们就躲得远远的。”
驿站毕竟是大唐的驿站。
里面眼线无数。
这些国家的使臣或许自以为做的很隐秘,可在赵海和沈炼等人的眼中,那无异于全身都散发着刺目的光芒,做点什么事,都根本隐藏不住。
故此这些事,赵海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赵海说到这里,也是十分的感慨。
在一开始这些使臣抵达驿站时,这些使臣同仇敌忾,十分难缠,赵海当时就感觉糟糕,若是这些使臣拧成一股绳的对付大唐,大唐真的可能要吃大亏。
毕竟大势所趋。
当时他真的担心死了。
可谁知道,不到三天的时间。
仅仅两天半而已,这稳固的联盟,就被秦文远给轻轻松松拆散了。
现在,这些使臣,别说拧成一股绳了,甚至谁都不敢相信谁了。
连联盟的信任基础,都没了。
这对联盟来说,真的是超级致命!
他看向沈炼,感慨道:“而昨夜,在这些使臣即将休息之前,又有锦衣卫带来了一具尸首,让这些使臣认领。”
“下官听锦衣卫说….…”
赵海看着沈炼:“这人是某一国的暗卫,刺杀了沈统领?”
沈炼知道赵海可能认为自己在贼喊捉贼,他笑着说道:“别这样看我,我沈炼的确有贼喊捉贼的打算,可这人,还真不是我弄得,是真的刺客。”
他笑了笑:“效果怎样?”
“好啊!”
赵海赞叹道:“效果出奇的话,那些使臣听闻这是刺杀沈统领的贼人,都连忙摇头摆手,说不是他们的暗卫。”
“然后估计是有些仇恨的使臣,则是直接开口,说在对方的队伍里似乎见过这人,然后…….他们差点没打起来。”
“这当真是人人自危,一方面怕被误会,一方面,又十分警惕其他人!因为贼人既然敢在长安对沈统领出手,那就说明也肯定敢对他们出手,所以….…这下子,他们是真的谁都不敢相信了,看谁都像是不怀好意的家伙。”
沈炼闻言,眉眼弯弯。
“看来这效果当真不错,这下我也能彻底放心了。”
沈炼笑道:“原本我还担心在万邦议会开始时,无法摧毁他们之间的信任和联盟呢,使得议会上,我大唐会被打压和逼迫,但现在.……倒是不必担心了,纵使有些家伙在故意演戏给我们看,但也绝对有不少使臣,是真的谁都不敢相信了。”
“只要他们不是完全的信任,我就有办法主导议会。”
赵海明白沈炼的苦心。
他知道沈炼为了营造这样的情况,究竟付出了多少心血。
看似沈炼,每一步走的都很轻松。
可实际上,沈炼每说的一句话,每做的一件事,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看似轻松自若,实则不知道考虑了多久,才最终,以最恰当的方式用出来。
他看向沈炼,说道:“下官相信沈统领,一定可以为大唐,争取足够多的利益的。”
沈炼笑了笑:“这是当然。”
“他们之所以要用这样谈判的方式,来打压我大唐,而不是出兵直掠夺大唐,就是因为我们脚下埋着的无数忠骨。”
“那些用血和生命捍卫下来的江山,我说什么,也不能让这江山在我手中少哪怕一寸。”
赵海闻言一顿。
他不由得看向沈炼。
只见光芒照耀下,沈炼全身,似乎都在散发着光芒。
少年踏地而立。
肩扛苍天!
“好了。”
这时,沈炼忽然笑了一声,说道:“赵大人,你去派人通知一下所有使臣,告知他们,明日开始,万邦议会召开,让他们做好准备吧。”
“明天?这么急?”赵海有些意外。
沈炼淡淡道:“趁火打劫嘛,正好现在所有人情绪都不稳,机会难得。”
“而且…….”
沈炼眸光闪闪:“有人答应了要给我沈炼一个大礼,我现在也有些迫不及待想知道他会送给我什么大礼当做投名状,所以我便给他一个机会,希望他不要让我失望。”
赵海满脸迷茫。
什么大礼?
他完全不懂。
沈炼也没解释,他迈步向地煞院走去,说道:“就这样吧,赵寺卿去传消息,我去地煞院慰问一下,去做做好人,看看能不能挖一些墙角。”
“对了,将被赶走的使臣名单给我一下,这些人,最适合当备胎了。”
赵海:“…….”
虽然不知道备胎是什么意思,可他总感觉沈统领不怀好意。
他不由得为那些使臣默哀几句。
被赶走就已经很惨了。
现在又被沈炼给盯上了。
他真的很担心,这些家伙,最后会不会被沈炼吃的骨头都没有。
就这样,沈炼开始了海王的历练。
送温暖,去慰问,鱼塘养鱼,备胎养成…….
时间,就这样缓缓过去。
终于,翌日天亮。
万邦议会的时间,到了。
这一日,天刚蒙蒙亮,沈炼就起来了。
他穿上一身得体的官袍,认真对着铜镜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容。
今日是万邦议会正式召开的日子。
而自己,则代表大唐出席这次的会议。
所以,沈炼也是很认真的对待的。
毕竟万邦议会没到最终决议的时候,李世民是不会参加的。
前期的各种讨价还价,拉帮结派,营造优势等事情,全都是由沈炼一人负责的。
可以说,接下来的几日,沈炼的每一个决定,都将决定大唐的未来走向,也将决定整个天下大势的发展方向。
李世民对他有绝对的信任,除却最后一日需要李世民正式签署协议时,李世民会出现,其他时候,全都由沈炼一人全权负责。
所以,沈炼平常懒懒散散的,对那些使臣并不在意,可今日,他却认真的一丝不苟起来。
只代表自己时,沈炼可以随意的拽。
可代表一国形象,沈炼则不允许自己有一丝问题。
将士们用鲜血打下来的江山,先辈们用性命换来的大唐的威严,沈炼不允许因为自己,被人给看轻了。
仔细确定自己没有任何问题后,沈炼这才推门而出。
出了门,便见有三人已经站在外面等候自己了。
阿豹,阿力,还有沈炼的学生李相银。
平常的时候,沈炼都是让李相银和那些贵胄们一起读书,李相银毕竟现在年龄还小,虽然本事已经不比成年人差了,可这个年龄,读书总归不是一件坏事。
沈炼觉得让李相银多读一些书,多结识一些同龄人,积累一些人脉,学得一些本事,还是很必要的。
所以平常没事时,李相银就被沈炼这个老师给扔到学堂去。
而今日,沈炼却是专门将李相银给叫了过来。
因为他想让李相银,亲自感受一下万方会议的气氛,让李相银好好见识一下其他国家的嘴脸。
让李相银明白一个道理。
一国若想立于世,必须就要拳头硬。
任何承诺,任何联盟,在利益面前都是笑话。
他也要让李相银感受到其他国家对大唐的觊觎,希望李相银以后长大之后,能够帮助到殿下,也能够铭记这次的事情,能够不要傻呵呵的相信任何国家散发出的善意。
让他知道,大唐若想安宁,只有依靠国力,只有自身强这一条路可走!
当然,沈炼也是想带李相银见见世面。
对于狄仁杰这个年龄的人来说,这种世面可能一辈子也见不到一次,就算是李世民的那些儿子,也都没机会见到这种世面的。
而小时候见到的世面,积累的眼界,对以后…….绝对也会大有裨益的!
“大人!!”
“恩师!”
三人看到沈炼后,都忙向沈炼拱手一拜。
沈炼微微点头,他摸了摸李相银的脑袋瓜,笑道:“这些天在学堂感觉如何?”
李相银仰头说道:“夫子学识很丰厚,学生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结识了不少同窗好友。”
沈炼满意的点了下头,看来李相银很懂自己的苦心。
他笑着说道:“好了,咱们先去吃下早饭,然后就去驿站吧,今天你们三人只需要跟着我即可,将你们的眼睛,你们的耳朵,你们的脑子带过去,多听,多看,多想,但不要多嘴。”
“今天不同往日,今天是万邦议会开启之日,一旦你们有一个字说错了,都可能会被那些使臣抓住把柄,到时候,若是他们的上纲上线,上升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层面上,那就麻烦了。”
“所以你们记住,无论发生任何事,都不要多嘴,一切都有本官在。”
三人闻言,心头都是一凛。
他们知道,沈炼这般认真提醒他们,就说明此事极有可能发生,而且一旦发生,定会极其严重。
看来这次万邦议会,真的有无限危机。
他们不敢有丝毫迟疑,忙点头称是。
沈炼笑了笑了,又道:“别这么紧张,我就是提醒你们一下,怕你们自己不知不觉间被人下套。”
“不过你们也了解我护短的性子,若是真的发生了什么事,我也肯定会保你们无虞的,所以别太担心,没事不惹事,可若是真有一些忍不了的事,比如他们在你们面前说我大唐坏话,辱我大唐英豪之类的话,你们要是不揍得他们哭爹喊娘,那我才会真的失望。”
“人不可有傲气,但必须有傲骨,铁骨铮铮,岂容他人指摘?”
三人听到沈炼的话,紧张的情绪瞬间就被豪情万丈所代替了。
他们一个个目光炯炯,看向沈炼的神情,充满了自豪和自信。
沈炼笑道:“别忘了我们脚下的土地是怎么得来的,不是靠脾气好让他人施舍来的,是靠无数先辈的鲜血换来的,所以.……”
沈炼带人向外走去,一边走,一边淡淡道:“我们后来人,可不能让先辈失望啊。”
…………
沈炼几人到达驿站时,诸国使臣也都聚集在大厅了。
驿站的大厅经过重新修葺,面积比之前大了一倍,所以容纳一百零七国使臣,也是绰绰有余。
此时这些使臣,都坐在各自的位置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