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722章 军队为什么不吃早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北大胜,即使还未全胜,但在此如此大捷下,驱逐西夷剿灭准噶尔,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大局已定,朱咸铭少了许多顾忌,便可腾出手对付外面那些人了。

    但为了尽可能不影响朝局稳定,朱咸铭还是想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戴权,你把这份捷报,拿出去给他们念念!”

    “告诉他们,朕不是汉之惠帝,更非唐之中宗,他们若想逼宫……就别怪朕不讲情面!”

    听到这话,戴权行礼后说道:“奴才领旨,这就去传谕!”

    戴权离开后,朱咸铭便往坤宁宫去了,有好消息他要第一时间跟皇后分享。

    且说乾清门外,戴权依着皇帝的意思,把情况向外面众人讲了一遍。

    西北大捷来得如此突然,不只前来进谏的官员们惊讶,太子和两位内阁大臣也都惊了。

    按照他们的估计,如此大规模的会战,六月中旬主力才开始接触,爆发大战怎么也得两三个月。

    再在历史上大多数时候,会对峙半年乃至更长时间。

    谁能想到,决战不仅突然爆发,而且就在一天之内有了胜负。

    之所以产生如此大误判,主要在于这些人不了解战争,更不了解热兵器的战争。

    当然,对现场这些人来说,战争怎么进行不重要,关键在于结果出来了。

    众人敢联合前来冒死进谏,就是保准了国战决胜期间,皇帝顾忌朝局稳定无法大动干戈。

    眼下胜负已出,皇帝的顾虑便消失了,那么是否还要待在这里,成了现场官员们必须考虑的事。

    眼下他们可以确定,待下去一定会被收拾,后期的声援要么不会有,即便有也一定会被压下。

    叹了口气,陈锦昀走下了台阶,来到了在场官员们面前。

    “诸位……此事皆尔等失察所致,陛下仁德不愿加罪,诸位就各自回去吧!”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往后更要详加”

    在场这些人,乃是倒襄罢赵的中坚力量,陈锦昀不愿他们白白被消耗,所以此刻才殷切上前开解。

    他年轻时也做过这些傻事,很清楚这些人需要台阶,他就是那个给台阶的人。

    郑志清和朱景源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二人也加入劝解之中。

    他们三位地位极高,尤其太子身份尊贵至极,此刻他们的话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陆续有人向这三人告罪,言称自己太过冒失,回去之后会好好反省。

    当然,这些人里也真有几个不怕死的,认准了赵玉山有包庇之嫌,想让皇帝务必要严惩。

    这样头铁的人极少,个个都有非凡的勇气。

    因为越坚持到最后,就能赚取更多清名,往后仕途也会越发顺畅。

    但有一点必须得注意,那就是不能玩儿脱了。

    眼看着皇帝给出的限时临近,其他人都已失去退场离开,现场仍有三人跪在地上。

    “你们这是何苦!”朱景源万分揪心。

    “启禀殿下,时辰到了……您看……”

    陈云泰适时提醒,他已打算命人动手,可太子在此让他不敢枉动。

    “混账,退下去!”朱景源怒目而视。

    对锦衣卫这等家奴,朱景源自不会假以辞色。

    太子始终是太子,一句话便让陈云泰不敢妄动,毕竟眼下离皇帝限定的时间,确实还差了那么一点点。

    这时一旁戴权呵斥道:“还不退下,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儿?”

    虽说厂卫分别对皇帝负责,但因戴权乃司礼监秉笔,还真就能压北镇抚司一头。

    “督主,卑职是奉旨行事,他们执意冒犯圣上,卑职岂能放任!”

    小小一个副千户,本以为一句话就喝退了,陈云泰插话让戴权很意外,于是他重新看向陈云泰。

    东厂作为情报机构,对锦衣卫内高层的事,他基本上都知道底细。

    所以他知道,眼前这小子背靠襄王府,才敢在太子和他面前放肆。

    “陈副千户,我且问你……现在可是到了午正?”

    皇帝限定的离场时间是午正,眼下至少还有三分之一刻,也就是差不多五分钟。

    这个问题陈云泰不好回答,于是他狡辩道:“卑职是在提醒这几位大人,现在走还来得及!”

    “主上命你到时拿人,可没叫你多嘴多舌,你一个小小副千户,也有你插话的份儿?滚回去!”戴权怒斥。

    眼见太子也冷眼瞧过来,陈云泰便知自己不该再多嘴,否则今天可能要栽这里。

    陈云泰不再说话,此时太子为了保住眼前几人,竟主动上前搀扶为首那人。

    这样给面子足够大了,这人方“不情不愿”的起来,口中还说着“殿下不可”。

    这场闹剧如此便结束了,太子返回了东宫,闷闷不乐坐进了书房。

    没一会儿元春就找了过来,她已知晓情况所以明白太子的心情。

    “殿下不必忧心,此前你已有预料,这次或许谁都扳不到,如今只不过应验了而已!”

    “但也不是全无收获,至少三辅郑志清……也想着要挤走赵玉山!”

    陈锦昀反对赵玉山,这一点根本不算秘密,但郑志清一直显得淡泊,在大事上从来都是装聋作哑。

    可偏偏这位,数十年宦海沉浮,如今入阁参知政事,也称得上是门生故旧遍天下,能量也决不可小觑。

    “若有他二位合力支持,殿下往后的路会好走许多!”元春笑着答道。

    “是么?”

    “自然……只要咱办成了那件事!”

    这边夫妻二人秘议着,关于西北的大捷的消息,也已经传回了襄王府内。

    同心殿内,王府众女聚集在一起,一个个都喜上眉梢。

    只要长了脑子还能思考的人,都明白自身与王府荣辱与共,王府牵扯进麻烦她们都会忧心。

    现场最高兴的莫过于可卿,只有这件事情平安落地了,她的心才能安定下来。

    “咱们王爷打了胜仗,是朝廷的大功臣……那些个人敢来泼脏水,王爷回来全砍了他们!”

    甄琴虽然说话不动脑,但现场众女听了却极受用,她们也对那些当官的恨之入骨。

    这时英莲却提醒道:“琴姐姐,这些话可别在外胡乱说,不然又是些麻烦事!”

    甄琴正要狡辩几句,眼见宝钗要说话她又憋了回去。

    “英莲说得对,这话在屋子里说说也就罢了,出了这道门可别乱说!”

    “臣妾岂会不明白这道理,王妃您就放心吧!”甄琴笑着答道。

    她如今肚子也鼓起来了,大约还有两个月就要生产,对此她已经很满足了。

    “娘娘,臣妾父亲那边……只怕还有些麻烦!”可卿有些羞怯道。

    这件事还在调查,谁也不能保证不出乱子,所以可卿才适时提醒。

    宝钗答道:“此事你不必担心,今日之后……再不会有人提起!”

    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再有人拿这件事做文章,那就是不识抬举了,宝钗相信没这么傻的人。

    如果有,那她就送他投胎去,比如某位高姓大学士,又比如……

    她这个王妃,可不光是跟内外命妇游园观花,更不是只会坐书房里看书算账,雷霆手段不但有而且很多。

    “对了,园子里荷花开了……明天咱们开个宴,一则赏花二则为王爷道贺,诸位以为如何?”

    “宝姐姐,有酒么?”

    湘云出声问道,因她与朱景洪的特殊关系,这半年来几乎常住襄王府。

    “有!”宝钗笑道。

    哪知湘云又问道:“管够么?”

    此时黛玉走到她身后,扶着湘云双肩对众人道:“瞧瞧她……说她是武勋世家的女儿,我看怕是从酒缸里长大的!”

    “比不得林姐姐,从小是从书堆里长大,如今更被人尊为学士,我看林姐姐不该入王府,而是应去做个私塾先生!”

    一旁的宝琴下意识问道:“私塾先生?可林姐姐是女儿身,如何能做先生?”

    这时湘云绕到宝琴身后,似笑非笑道:“所以说嘛……林姐姐进了襄王府,只教十三爷一个人!”

    “你们呐……晚上就知道睡觉,人家林姐姐睡了还上课呢!”

    听到这话,在场众人全都笑了,而黛玉则是真的生气了,扬起小拳头就向湘云冲去了。

    “我打你这口无遮拦坏人……”

    “林姐姐饶命……”

    她二人来回追打,宛如未出阁的少女,更是逗得屋内众人乐不可支。

    房间内其乐融融,但乐的程度也是有差别的,比如杨静婷就不是那么高兴,尤其在旁人很高兴时。

    在她身后,则是张小月和李慧真,她俩倒是没察觉到异样,脸上的笑容非常自然。

    京城之事暂且放下,且说在数千里外的西北,明军仍在进行艰苦作战。

    六月十五的决战,虽是以明军获胜而结束,但八国之联军终是有近二十万人。

    朱景洪一路往前追击,虽说在不断扩大战果,但敌军也不全都是猪。

    即便全部是猪,想一口气杀光剩下十几万头,本身也是不太可能的事。

    追击持续到六月十九,明军共斩敌八万余众,其中罗刹国损失最严重,因为大量步兵都是他们的人。

    之所以是追击到六月十九,乃是因为打到了呼图城下,这里是联军的大本营。

    而经过连续追击不停作战,明军一方首先是补给跟不上,其次便是军队上下皆疲惫,必须到了要休整的时候。

    如果不修整强行组织作战,一则效率低下伤亡会大,二则士兵生怨会失了人心。

    朱景洪不是急功近利之人,何况眼下已取得了大胜,所以在六月二十开始进攻基本停止。

    之所说是基本停止,是因为骑兵还在轮番出动,用以骚扰敌军的补给和撤退。

    没错,根据现有迹象朱景洪可以判断,敌军有继续往西撤的迹象。

    这种情况很正常,损失这多人还和明军离这么近,对联军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事。

    虽然有一座呼图城,但这里城池狭小城墙低矮,根本难以抵挡明军的强攻。

    何况其剩下的十一万军队,也不可能全挤进呼图城去。

    骑兵其实也需要修整,朱景洪手上还有近六万骑兵,在修整两天后他派出了两万人马,便朝着乎图城方向去了。

    老实说,在一场大战胜利之后,明军上下都有有些得意,然后这次出征就出事了。

    这两万骑兵遭遇了伏击,被三面合围可以说是压着打,最终只能灰溜溜的退了回去。

    而这一下,也给朱景洪当头棒喝,让他从胜利喜悦中清醒过来。

    接下来的几天,他还是派出了骑兵去袭扰,而呼图城敌军已在陆续撤出。

    这毕竟是十万余人的大集团,仅靠一两万骑兵根本啃不动,于是朱景洪只能抽调更多骑兵,乃至后面动用步兵往前逼近。

    一个要走一个要追,双方就在千里戈壁上,展开了一场又一场追击战。

    七月初四,呼图城被拿下,明军继续往东追击。

    八月初八,明军拿下了乌苏城,这场战斗规模要大出许多,朱景洪亦是亲自坐镇指挥。

    战争进行到现在,敌军人数虽还是十万,但其中精锐已不剩太多,多数是准噶尔人强征的青壮。

    至于整个联军,英法西葡已撤走残部,等于是脱离了战争过程,八国联军变成了四国。

    即便是这四国,罗刹人也抽走了一部分兵力,显然已不对获胜抱有希望,只是放不下面子才继续参战。

    至于哈萨克和土库曼两个汗国,在罗刹国强迫下仍旧在出兵,各自还有两万人在战场上。

    拿下了乌苏时,朱景洪也得知了朝廷里发生的事,本来正与众将喝酒心情高兴时,他差点儿气得把桌子给掀了。

    众人询问,他也没有遮掩,直接把朝中非议道出,又引得众将义愤填膺。

    好在皇帝处置公允,众人骂过之后就没再多提,继续谋划着往西打去。

    休整五天后,大军继续往西开进,他们的目标是拿下精河城,这里是非常关键的一处节点。

    拿下这里之后,他们将挥师往南,通过河谷越过天山,然后便能直插伊犁。

    当前天气已经很冷,即便明军有煤炭供应取暖,也还是有不少士兵被冻伤,所以战争进程推动极为艰难。

    可朱景洪必须要打,因为朝廷那边也消耗不起,总不能明年后年还继续打。

    最关键的是,若不能一举拿下伊犁,明年情况便可能生变,让今年的牺牲和消耗付诸东流。

    八月十七,明军抵达精河城外,彼时才知敌军主力竟畏战撤了,只留了些老弱在城里布置疑兵。

    敌军是一大早撤走,距当下还不到两个小时,这个时候追击有可能追上。

    朱景洪担心的是,这些人逃去了那几道河谷中,会阻挡他们穿越天山的路。

    甚至不需要挡太久,只需要十几天拖到九月去,大雪封山下就可能过不去了。

    一座小山坡上,看着快速行进的主力大军,朱景洪心生豪迈道:“我必将携一路大胜之威,直扑伊犁……取城灭国!”

    当前这种气温条件,骑兵作战已经不太可能,所以追击使用的全是步兵。

    当然,敌军主力基本也是步兵,骑兵只能起到一定“护航”作用。

    这一追就是两天过去,全军赶路已有七八十里,这当下这种地理天气条件下,这已经是非常高效的配速。

    早上一起来,看着前方已在望的隘口,朱景洪亦是心情紧张起来。

    如果敌军已占据山隘并形成防御体系,接下来的作战将极为艰难。

    因为关心军情,所以他直接来到了先头部队,却发现了不太一样的情况。

    因为是急行军,赶路的士兵都在吃饭,唯先头部队的军士只在赶路,把其余军队甩在了后面。

    “把你们指挥使叫来!”朱景洪非常生气。

    他向来爱惜士卒,从不会让人饿着肚子赶路。

    很快这支军队指挥使赶来,而且还是朱景洪的熟人,现任耀武中卫指挥使王杰,也是他去金陵时的侍卫队长。

    “军队为什么不吃早饭?”即使是熟人,朱景洪也是严厉质问。

    面对威压,王杰自信满满道:“回禀十三爷,臣已下令……要趁敌军防御未稳拿下隘口,然后再吃早饭!”

    在他言罢,其周遭士兵也跟着大喊:“王爷,拿不下隘口,我们不吃饭!”

    “对……拿下隘口再吃饭!”

    听得此言,朱景洪哈哈大笑,夸赞道:“好……有股子士气!”

    看着前方只隔数里的隘口,朱景洪语调高亢道:“拿下隘口,我给你们杀牛宰羊……亲自给你们庆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