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2章 忍字当头,文牒玄异
第702章忍字当头,文牒玄异
“这些长虫们,连这口气都能忍得下来吗?”
龙庭的真龙们,都在敖丙的命令之下压住狂躁的怒火而蛰伏起来的时候,淮盟的太乙们,却是无比的愕然。
什么叫战争?
有战有争,方为战争。
这是一个双向的争端。
可现在呢?
龙族全面避退。
各处的权柄,亦是能舍便舍,能让便让。
不方便让的地方,比如说那些倒向龙庭,支持龙庭,却又被自身水域所限制的水神们,亦是直接闭关,然后龙庭换了老龙过去代掌诸般事务,摆出了极其柔顺的身段,任人摆弄……而那些性子耿直暴烈的年轻真龙,更是被直接锁到了龙庭当中‘闭关修行’……
这般的形势之下,淮盟可谓是得寸进尺,几乎全踞了淮水之域。
可在在这之后,淮盟却突然间不知道该如何进退了。
淮盟,只是治淮之盟而已。
先前,龙族与他们争锋相对之时,在恩怨纠缠之下,在其他人的推波助澜之下,淮盟的活动范围,自然是追着龙族而动,不被淮水所束缚。
可如今,龙族认怂,将绝大部分的水域,都交了出来,不再维系这战争的状态,那大家还能如何去针对龙族呢?
总不至于,真的逼上龙庭,将龙庭掀翻,和龙族不死不休吧……
关键是,若真的掀翻了龙庭,将龙族覆灭,倒也罢了。
可而今,龙族当中,却有许许多多的真龙,都在昆仑听道。
就算此时,将人间所有真龙,都斩尽杀绝,也断不了龙族的传承——而龙族那些听道的真龙,在听道过后,功体大进,实力大增,也是必然的。
这个时候硬要打上龙庭,所失所得,姑且不论……可昆仑法会结束过后,龙族的报复,有几人能承受得起呢?
尤其是龙族那位四渎大龙神,已经摆明了要登临大罗的架势……
所以,与其冒着风险强攻龙庭,还不如见好就收,以此留一个转圜的余地——而今,淮盟不曾对龙族赶尽杀绝,那么日后,那位大龙神成就大罗,自然也不可能对淮盟斩尽杀绝。
而淮盟的攻势一停,那些别有用心,打着淮盟旗号行事的太乙们,顿时就无比的坐蜡起来。
尤其是四海的那些太乙,那些仙道宗派。
岸上的局势,和四海的局势,是不同的……
龙族对岸上水系的把控,并没有一个得到天地认可的名义——四渎龙庭,也只是得了四渎主宰的认可,是敖丙和四渎之主定下了约定。
但如今,四渎当中,黄河之主已死,无支祁亦放弃权柄,他们和敖丙的约定,随之烟消云散,淮盟又得了天庭的敕封,有着和龙族争夺淮水的名义。
可四海汪洋,却是圣人亲口承认了龙族对四海的掌控。
先前的时候,四海当中那些太乙与仙道宗派,借淮盟之名和龙族动手,也并非是要夺取四海的权柄,而只是单纯的,想要斩杀足够多的真龙,以此令龙族虚弱,令龙族对四海的控制,不再严密,以此让他们图谋‘四海之实’。
但而今,龙族避退,淮盟亦是停手,那四海的这些太乙,这些宗派,应当如何呢?
跟着停手的话,龙族虽有损失,但这损失,还远远不到伤筋动骨的地步,远远不到影响龙族对四海实际控制的地步,之后龙族报复,大家也难以应对。
可若是不停手的话……淮盟都已经停了手,他们若是继续动手的话,又该以谁的名义来动呢?
总不至于,真要‘自己’去‘抛头露面’……真如此的话,先前被‘借’了旗号的淮盟,怕是要无比欣喜的,将那些所有扛不住的大事,都扔到‘自己’这边来。
“淮盟怎么能停下自己的脚步呢?”
“四渎通于四海……淮盟既然已经拿下了淮水,就该更进一步,将影响力,扩张到四海才对。”
“不错,相比于龙庭而言,我等,倒是更愿意遵从淮盟之号令。”
也不知道是四海当中的某个宗派,还是在某处江河当中的一位水神,这么叨叨了一句。
然后这一句言语,便是传于天地,真切的在天地之间,彰显着什么叫做‘人心所向’。
“或许,是那几位盟主,见好就收,将大家都卖了龙族了耶,不然的话,那几位盟主,怎么会在这大好局势之下,突然停下来?”
“是啊,那几位盟主,把持淮水,借淮君之权,自然不担心龙族的清算。”
“可日后龙族清算起来,我等又该怎么办?难不成真的要变成他们媾和的代价不成?”
“我听说,淮真他们,正在厘算淮盟过往的举动……这必然是想要将我等卖给龙族了。”
于是才停下来的淮盟当中,刹那乱起。
本就发现淮盟失控的几位盟主,还打算趁着这龙族停战求和的机会,一边消化淮水的权柄,一边理一理淮盟的内部,将淮盟所做和那些借淮盟旗号而行的事,给分开来,免得平白给人背了锅……
结果哪里想到,他们这边,还不曾将前因后果都给理顺,将淮盟内外都给理清,这淮盟,便在有心人的挑动之下,在内外的勾连之下,在淮君权柄的诱惑之下,直接爆发了内乱。
几位盟主,都来不及解释,便是身死当场。
分别统御淮水各处的水神,更是死了不知道多少,便是立于淮水两岸的宗派,以及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都有不少彻底断了传承。
……
“一个示之以弱,局势便是翻天覆地,天君当真是好手段。”昆仑之上,玉皇悠然出声,言语直入敖丙的耳中。
“只是,天地之太乙,本就嫉你之大罗仪轨。”
“你在这么一遭过后,将龙族恩怨,背到自己身上,那天地众生……无论是人间那些取了真龙血肉以填气脉的诸侯,还是那些夺取了水脉的水神,抑或是那些心怀叵测之太乙,都要死盯着你,以求杀之而后快。”
“你就当真无所畏惧?”
“你虽出身于龙族,可实际上,龙族势大而力微,早已成你之负累,而非你之助力。”
“你当真,还要在龙族之上蹉磨?”玉皇低声。
“不如听我一句劝。”
“以大罗之功业为重,先暂舍龙族纠缠,待得你仪轨完成,待有朝一日,你行完仪轨,成就大罗,再谋龙族之事,不好吗?”
“至于龙族,天君也无需忧虑——龙族为天庭之正神,天庭自然会看顾龙族,不令龙族,被外人欺负了去。”对于玉皇的言语,敖丙只当听不见一般,不言不语,等着圣人讲道的结束。
就如同当年在碧游宫听上清灵宝天尊讲道一般,此时的敖丙听着元始天尊的讲道,同样也是有无数的领悟,无数的道法在他的心头迸发。
玄门三位圣人,太清横断阴阳两仪,是为开辟,玉清元始天尊帷幄三才玄妙,维持天地之运转,是为造化,而上清灵宝天尊则是秉承四象而动,归于终结。
或许是他们三位圣人在天地之间的象征不同,故此他们讲道的场面,也有所区别。
上清灵宝天尊讲道,只有无穷灵感绽放,让人有无数参悟。
而玉清元始天尊讲道的时候,除却有无数的灵感绽放之外,还有无数的天地之源,加诸于敖丙之身。
其效率,比起敖丙斩杀无数仙人的头颅,都丝毫不差。
“难怪元始天尊门下无庸才。”感受着这变化,敖丙心头也不由得感慨一声。
玉清元始天尊和上清灵宝天尊,彼此之间培养弟子的方式,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背道而驰。
元始天尊乃是严师,会关注到弟子的方方面面,便是弟子在吞吐之时出了什么错漏,元始天尊都会将之纠正过来。
在元始天尊这里,修行,是有着正确和错误这两个明显概念的。
是以,元始天尊门下的弟子,都在水平线上。
而上清灵宝天尊,却是恰恰相反。
他对自家的弟子,都是典型的放养——学与不学,学得如何,都在于你。
这样的情况下,截教一脉的弟子,虽同出一脉,但彼此之间的实力差距,却是极其的悬殊。
而在那天地之源缓缓增长着的时候,敖丙怀中的那文牒,顿时又和敖丙生出了新的感应来。
其间,四个属于圣人的印记,越发的深沉,越发的冷硬——就如同是真正的,凡间的凡人所书写出来的文字一般,没有任何的玄奇,不见丝毫的道韵。
而属于镇元子的印记,却是越发的活跃,越发的立体,越发的空虚。
就似乎是化作了一个庞大无比的水池。
而自己,便正好是能将那天地之源,当做水一般灌进这水池当中一样。
思索着,犹豫着,敖丙便还是将那如水的天地之源,缓缓的往那池子当中灌注……
随着天地之源的涌入,那名为镇元子的池子,便也随之给予敖丙以回应。
敖丙参悟地仙法门的速度,顿时就数倍的增长起来,参悟地仙法门的过程,也越发的节省天地之源。
那有别于天线法门,别处机杼的地仙法,就似乎是和敖丙产生了一种别样的纠缠一般。
甚至,那独属于镇元子的大神通,袖里乾坤,都在那天地之源的灌注之下,若隐若现。
“怎么可能?”敖丙停下了对天地之源的灌注,将注意力,都落到了那文牒上。
袖里乾坤这样的神通,乃是镇元子的独门手段。
什么叫做独门手段——便是独属于镇元子的东西。
是镇元子结合了自己的功体,自己的过去和现在,自己的道果,甚至是那人参果树过后,才显化出来的神通。
一道袖里乾坤,便是镇元子自诞生显化以来到现在一切经历的汇总。
而这样的法门,完全能算得上是独一无二的身份认证——是除却镇元子之外,谁都不可能施展出来的东西。
可偏偏,借着那文牒当中,镇元子的印记,敖丙却是察觉到了那袖里乾坤之法存在,察觉到了,自己施展这法门的可能。
但这怎么可能?
刹那,敖丙的思绪,便乱了。
也就是在这一刻,讲道的元始天尊,也察觉到了敖丙心绪的纷乱一般,萦绕于敖丙身边的天地元气,都微微的一凉,让敖丙的心神,刹那间重新变得专注起来。
就似乎是上学的时候,有严肃的夫子拿着戒尺,在你头顶敲了一下一般。
旁边,玉皇的神色,再度沉下来。
常人总以为,如同玉皇这般高高在上的天帝,都是心思如同渊海,万变不改其色的模样——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玉皇的心情,从来都是随着他的念头而变化的。
时而欣喜,时而阴沉——而他脸上所表现出来的神色,和他真正的想法,也未必一致。
在过往的世代,他作为天帝,被圣人压制,又和圣人相争的时候,他最大的兴趣之一,就是看着面前那些圣人的弟子,看着自己的脸色来揣度自己的心思,通过揣度的心思,去谋划别的棋局。
而他之所以喜欢太白,便是因为,在所有猜测他心思的仙神当中,唯有太白,能准确的猜中他的心思,但又从来不对外讲。
可惜,曾经对他付之以忠诚的太白,而今所忠诚的对象,却是他的敌人。
想着这些,玉皇的目光,便又落到了无视他的敖丙身上,然后脸上的阴沉,忽的就化作了笑意。
“真像啊!”
在先前的世代当中,他初为天帝的时候,元始天尊门下的大弟子广成子,便同样也是以这种无视且漠视的态度来对待他的。
而后来呢?
那些圣人的弟子,不也一样老老实实的在他的面前低头。
而他,亦是借由圣人的弟子来钳制圣人,成为了真正的天帝?
“不过话说回来,这一世的情势,异于往昔,便是广成子,都不见了踪影。”
“归墟回归的时候,广成子,你还记得我这老朋友吗?”玉皇笑着,目光落到释迦牟尼的身上,然后,又落到燃灯古佛的身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