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285章 母子绝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5章母子绝情

    御园里的太阳很好,建武帝一身便装,宋成良也未着官袍,两个人正坐在藤萝架下晒太阳。

    建武帝的心情明显好了许多,对宋成良笑道:“朕传徐院正问过,说是你这病只要好好调理,好好将息,会有起色的。你自己要宽心。”

    宋成良笑着摇了摇头:“臣这身子是好不了了。这一向时常感到头昏,还经常无缘无故的冒冷汗,晚上更是睡不安稳,连两个时辰都睡不了了.若能看到朝廷收复辽东就真的死而无憾了。”

    建武帝沉默了一下,望着宋成良说道:“一定会的。”

    宋成良开心地笑了:“臣相信。”

    建武帝也笑了:“到时候,首辅陪着朕一起检阅凯旋归来的大军。”

    听了这话,宋成良连忙站了起来:“谢陛下恩典。”

    建武帝手一摆:“坐下坐下。这里又没有外人,虚礼就免了。”

    宋成良:“是”答着,坐了下来。

    建武帝沉吟了一下,说道:“朕是个没本事的人,不能一人独治天下,需要让内阁和六部多担些担子,这就需要忠贤之臣做首辅。杨阁老能力还可以,威望也够,但遇到大事就犹豫不决,不能担任首辅。朕心中已有了两个人选.”说着,望向了宋成良。

    宋成良似乎明白了,笑了笑:“赵子勋虽然能力差王鹤堂许多,但胜在对陛下忠心耿耿、言听计从。能力可以培养,这份对陛下的忠心却是来自内心的。”

    建武帝眼一亮:“首辅的意思是赵子勋?”

    宋成良却摇了摇头:“忠诚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然,臣的意思不是背叛,而是他们心中的私欲盖过了对陛下的忠诚,这个时候就不能再用了。”

    建武帝点了点头。

    宋成良接着说道:“另外,首辅不能同军方走得太近。”

    建武帝想了想:“朕明白了。”

    正在这时,戴权匆匆走了过来,在建武帝的耳边低语了几句。

    建武帝脸色一变,猛地站起,转对宋成良:“走,去上书房。”说着径直走去。

    戴权连忙搀起宋成良,跟了过去。

    外书房

    贾琥猛地站起:“什么?他们都是死在武清伯的手中?”

    焦大兴奋道:“外面已经传遍了,老小子为了逃命硬是从人群中杀出了一条血路。死的可不止普通百姓,还有不少官员之子和豪商富贾。顺天府外围满了告状的苦主!”

    贾琥:“他现在哪里?”

    焦大:“这老小子估计知道事情闹得太大了。向太后求救了,先一步躲进宫里了。”说到这里,压低了声音,“二爷,这是个好机会!让咱们的人带头上奏章弹劾,淹死他!”

    贾琥来回走了几步,接着摇了摇头,说道:“不行!”

    焦大一愣:“为什么?”

    贾琥淡淡道:“因为这件事会让皇帝和太后彻底决裂!”

    此话一出,焦大吃惊地睁大了眼睛。

    贾琥走到窗前,沉吟了一会儿,然后说道:“因为老太妃的事情及太上皇的算计,皇帝和太后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破裂的边缘。而胭脂胡同的事又太大了,唯有杀了武清伯才能平息众怒。太后就这么一个亲弟弟,那不争气玩意又被你们,咳,也快不行了.这样一来太后娘家就绝后了。你想想,太后能交出武清伯吗?”

    顿了顿,“只有皇帝才能从慈宁宫带走武清伯,而结果就是他们母子彻底决裂!可是,他们毕竟是母子,谁敢保证他们不会和好如初?这个风险太大了!”

    焦大:“若是皇帝冒着风险压下此事呢?”

    沉默了一下,贾琥缓缓点头:“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抬起头想了片刻,转身走到焦大身边低语了几句。

    焦大眼一亮:“好。只要那些苦主抬着棺材去皇城,老小子非死不可。”突然想起了,“那太后呢?”

    贾琥一笑:“出了这件事,她还是太后吗?!”

    焦大笑了:“我亲自去安排。”说完,大步走了出去。

    贾琥想了想,也走了出去,对林三说道:“去将我的铠甲和御赐宝剑取来!”

    此时的顺天府衙门外的空地上跪满了披麻戴孝的百姓,全都静静地跪着,顺天府的差役排成两排,挎刀站立在门前,一片紧张气氛。

    远远的,一队刑部护军护送着刑部尚书李晋来了。

    李晋掀开轿帘,望了望跪在那里的百姓,深深地叹了口气,对带队军官说道:“从后门进去吧。”

    “是。”

    带队军官手一挥,一行人向顺天府衙后街走去。

    顺天府大堂上一片沉寂。

    李明博默默地坐在大案前出神。

    府丞走了进来:“大人,刑部李尚书来了。”

    李明博从沉思中回过神来,连忙站起身,迎了出去。

    李晋匆匆走了进来,直接问道:“没有弄错吧?”

    李明博立刻答道:“千真万确,太后亲弟弟带领着家丁豪奴一路杀到胡同外,还杀了两名赶去救火的顺天府衙役。”

    “他确实动手了?”

    “人证物证俱全!”

    李明博压低声音说道:“一炷香前,戴总管亲自来取走了状纸、供状和证词。”

    李晋用询问的目光直望着他。

    李明博苦笑了笑。

    这时,一名差役一阵风似的闯了进来,喘着气:“人、人都撤了.”

    李明博一惊:“什么?”

    差役:“外面的人都、都走了”咽了一口气,“说是去皇城请陛下做主。”

    李明博心里一凉,颤声说道:“完了,全完了!”说着,摘下纱帽放在了大案上,脸色灰败地走了出去。

    李晋回过神来,拿起大案上的纱帽,追上前说道:“先进宫再说吧!”

    就在李晋、李明博赶往皇城的时候,朝阳门大街上,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正向皇城走去,最前面一具具裹着白布的棺材被高高抬起,死者家属个个披麻戴孝,哭声一片,引来无数百姓的观望。

    一路上,不时有抬着棺材的队伍加入,前面的棺材从十几具变成了数十具,最终又变成了上百具,一行人便浩浩荡荡来到了皇城下。

    此时,皇城已经戒备森严,城门紧闭,数千名禁军持枪挎刀站在城门前,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裹着白布的棺材被摆放在皇城外,死者的家人披麻戴孝跪在棺材后面,哭喊声一片。

    上书房

    宋成良这时正坐在御案边的椅子上咳嗽。

    王鹤堂、杨阁老、石光珠和久不露面的吏部钱尚书都来了,这时都站在殿中,却一声不吭。

    建武帝默默的坐在御案前,他的目光慢慢地落到了御案前。

    御案前的砖地上到处撒着零乱的笺纸,仔细看去,都是诉状、供状和证词。

    可见建武帝看了这些东西后是何等的震怒。

    “这件事该怎么处置?”建武帝开口了,声音既硬又冷。

    不等首辅宋成良说话,吏部钱尚书大声奏道:“陛下,天子脚下,首善之地,竟然出现了如此骇人听闻的惨案!必须从快从重处置,给受害者家人一个交代,给天下臣民百姓一个交代!”

    听了他的话,建武帝多少有些意外,眼中飞快地掠过一丝疑惑,赞许地点了点头,接着又把目光转向宋成良:“首辅怎么看?”

    宋成良叹了口气:“这件事已经不是内阁和刑部可以插手的了。”

    建武帝明白了,点了点头。

    午门当值大太监一阵风似地闯了进来,手中举着一张状纸,气喘吁吁地:“陛、陛下,受害者家人抬着棺材在皇城外哭诉,请陛下为他们做主.”

    建武帝猛地站起身,大步走了过去,抢过诉状,急忙展看,接着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大声说道:“走,去慈宁宫!”

    “宁国公来了,披甲佩剑在皇城下守着呢。”大太监连忙说道。

    建武帝眼一亮,深深地点了点头,接着大步走了出去。

    王鹤堂搀着宋成良和石光珠几人连忙跟了出去。

    慈宁宫的大门洞开着,远远的,建武帝望见了坐在正殿门口的太后。

    建武帝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进去。

    众人跟了进去。

    看着走过来的建武帝,太后笑了,笑着笑着,眼角落下了泪珠,说道:“我就知道你会来的。”

    建武帝张了张嘴,一句话没说。

    太后擦了擦眼泪:“非得要他死?”

    宋成良立刻接言:“国舅爷仗着是太后的亲弟弟,屠杀百姓,草菅人命,如此天怒人怨,人神共愤。不杀,难以正国法。不杀,太后的贤名受损。不杀,民心尽失。请太后以江山社稷为重!”说着跪下了。

    王鹤堂、石光珠、杨阁老和钱尚书、戴权一齐跪下了:“请太后以江山社稷为重!”

    太后立刻将凶狠的目光投向了宋成良。

    这时,建武帝走上前一步,接着在太后面前跪下了。

    太后浑身一颤,翕动着嘴唇,半晌才说出话来:“皇帝,算我求你了.他是你的亲舅舅啊!”

    建武帝没有答话。

    太后眼中满是哀伤和乞求的神色。

    就在这时,乾清宫副总管匆匆走了过来,跪倒在建武帝的身后,禀道:“陛下,皇城外已经摆了三百具棺材了.”

    闻言,太后眼中露出了惊惶,她没想到竟死了这么多人。

    这时,武清伯的身影出现在殿门边。

    太后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建武帝,把牙一咬,“谁叫你出来的?滚进去!”

    武清伯却笑了,跪下给太后磕了个头,又对建武帝说道:“你比你大哥强多了,有心计,有手段,动起手来决不留情可惜,跟你父皇比起来还差太多哎,不说了。我不让你为难.”从袖中掏出一瓶毒药,扭开瓶塞,一口饮干,刚想说些什么,突然他浑身瘫软下来,躺在地上,两眼紧闭,接着一缕鲜血从嘴角流了出来!

    大殿外一片死寂。

    太后闭了下眼睛,站了起来,转身向殿内走去,一边说道:“你走吧。等忠顺从宗人府出来,我就搬出宫去.你也不用担心受怕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