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百零五章 太子的大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盈将叔孙通麾下弟子,抢了个干干净净。

    说起来老头也是可怜,背负骂名不说,还省吃俭用,一心为了儒家,结果儒门弟子又有谁能理解他的苦心呢!

    看着落寞的叔孙通,刘盈突然道:“先生,上车吧。”

    叔孙通怔了怔,摇头道:“太子,这些人交给你,老臣是放心的,太常政务繁忙,我还有事……”

    不待老头说完,刘盈就跳下马车,拉起叔孙通,让他上了马车。

    按着叔孙通坐下,马车启动,刘盈突然道:“先生还记得当初相见吗?”

    叔孙通恍惚了一下,笑道:“太子为了老臣说话,不惜顶撞天子,老臣感激涕零,终生不敢忘怀。”

    刘盈笑道:“既然如此,先生为什么不常来东宫,指点我的学问,和我聊聊?”

    这是问罪?

    叔孙通很尴尬,他确实政务繁忙,但不管多忙,总还能抽出时间……可是叔孙通更愿意把时间用在教导弟子,弘扬儒学上面。

    “太子,老臣日后时间多了,太子要是不嫌弃,老臣愿意多去东宫。”

    刘盈没说什么,车驾到了东宫外面,刘盈主动叫停了马车,请叔孙通下来。

    “先生这边请。”

    没有进东宫,而是去了东宫前面的太学。

    走进去,过了三道牌坊,就往左边一转,一座文庙赫然出现在眼前。

    叔孙通一时恍惚,不解其意。

    刘盈拉着他,走了进来,由于还没有完工,里面显得有些杂乱。

    “先生,本来不想这么早跟你说的,但我又没忍住。”刘盈指了指正堂上面,供奉的一排神龛,笑道:“往后这里要供奉诸子先贤,凡是进入太学的人,都要先来拜见。”

    叔孙通一怔,“太子殿下,若真是如此,当以孔夫子居中!”

    “为什么?”

    “这还用说,我大汉的显学,必须是儒家!”叔孙通厉声说道。

    刘盈笑了,“先生倒是为了儒家不遗余力。”

    叔孙通道:“舍此之外,再无他想!”

    刘盈点头,又走到了左边,这块放着一个相对小一号的神龛,在诸子之前,类似一个引路人的角色。

    刘盈笑着撤下上面的红绸,对叔孙通道:“先生请看。”

    叔孙通凑到近前,赫然看到木板上面有三個字,写的竟然是他的名字。

    “太子,这这是什么意思?”

    刘盈笑道:“您的画像还没有画出来,等画好之后,择吉日挂在这里。您是大汉学宗,为汉家制定礼法规矩,劳苦功高。本想把您放在主位上,后来一想,您生性谦虚,肯定不愿意,就放在这里。意为由您引领学子,登堂入室,了解百家之学。先生以为如何?”

    叔孙通怔住,刘盈连着问了三遍,叔孙通才猛地清醒,“太子,你说什么?”

    刘盈含笑,“我说您是大汉学宗,以后凡是太学门人,都要先拜叔孙通,再拜诸子,您意下如何?”

    叔孙通听懂了,整个人也不好了。

    “老臣何德何能啊!竟然能受此等礼遇,太子殿下,过了,过了!”叔孙通吓得连连摇头,惶惶不安。

    他当然知道自己的名声,把他放在这里,只怕拜祭他的人,跟吐他口水的,还不知道哪个更多!

    刘盈一笑,“先生,你要说过了,也有道理……这事情还在你的身上。”

    叔孙通茫然不解。

    刘盈笑道:“先生一直以来,苦心孤诣,只为了复兴儒家。你的用心,我当然明白,也十分钦佩。但我总觉得小了!”

    “小了?”

    “格局小了!”

    刘盈笑道:“先生如果只是盯着儒家,也只想着儒家,纵然儒家之人,也未必能尽数理解先生的苦心……可先生若能跳出儒家,放眼诸子百家,站在大汉的立场上,去审视百家之学,便是把先生放在主位上,也是理所当然。”

    叔孙通傻傻看着前方,脑袋里面完全乱了。

    刘盈又道:“先生,刚刚我还和留侯谈过墨子,平心而论,墨家学问,当真就一无是处吗?”

    叔孙通摇头,“这个自然不是。”

    “那儒家为什么视墨家为死敌呢?”

    “这个……门户之见,非止一日。”

    “那先生能不能跳出来,心平气和对待百家学问?”

    叔孙通怔了良久,苦笑道:“太子,此事不容易。”

    刘盈笑道:“容易也就不会麻烦先生了。”

    刘盈沉吟了少许,然后才缓缓道:“先生可知道我的志向?”

    这还是刘盈第一次提起,叔孙通忙道:“愿闻其详。”

    刘盈道:“我意在融百家之学成一家之言!聚七国百姓为大汉子民!”

    刘盈说完,叔孙通稍微沉吟,默默咀嚼,竟然惊骇莫名,脱口而出,“太子好大志向!”

    刘盈只是笑笑,没有说别的。

    这确实是他心中所想。

    春秋战国以来,列国争雄,彼此勾心斗角,征伐不断。

    学问上,诸子百家,也是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秦以法家强国,短暂统一天下,二世而亡。

    七国百姓,彼此隔阂,丝毫没有消除,以至于项羽杀入关中之后,依旧要分封一堆诸侯。

    如今难题落到了大汉的手上,落到了刘邦和刘盈这里。

    天将降大任啊!

    “先生,秦朝是以秦人治六国之民,不免天下大乱。我大汉当以汉人治汉人,才能长治久安。没有什么齐人、赵人、楚人、秦人,只有汉人。”

    “学问上也没有什么彼此争执不下的诸子百家,只有一门所有人都能认可的显学……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大一统,先生以为如何?”

    叔孙通咧嘴苦笑,“太子大志,老臣五体投地,只是此事做起来不会容易的。”

    刘盈点头,“确实不容易……但是也并非不可能。先生应该听说了,赵地百姓就上了万言书,希望废掉赵王,由汉皇直接统辖赵地。”

    叔孙通一惊,“竟有此事?”

    刘盈笑着点头,“没错……这段时间,赵地变化天翻地覆,阿父亲自统兵,抵御匈奴,取得晋阳大捷。推行曲辕犁,赵地粮食丰收,轻徭薄赋,百姓负担减轻。又举孝廉,赵地人才入朝为官。如此一来,百姓看到了实惠,知道了朝廷好处。能做汉皇子民,能为汉帝效力,又何必为赵王驱使,伱说是不是?”

    叔孙通点了点头,“太子所言极是。”

    刘盈又道:“赵地如此,接下来还有齐地、楚地、燕地……早晚有一天,都能如此。”

    叔孙通笑道:“这就是太子所言,聚七国之人,为大汉子民吗?”

    刘盈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这还不够!要想真正成为汉人,还要有一套共同的想法才行。”

    叔孙通道:“太子,当初不就是讲过,要从诸子百家当中,选一套显学,来治理天下吗?”

    刘盈沉吟道:“可以现在的情形,很难成就这样的一套学问。”

    “为何?难道儒学还不够吗?”

    刘盈道:“先生,儒家要赢其余的诸子百家,靠的不是将他们驳倒,消灭!”

    “那是什么?”

    “是消化吸收。”刘盈笑道:“儒家最具包容,先生又是聪明人……何不吸收诸子百家之学,丰富儒术?”

    叔孙通眼前一亮,“太子,我现在就在做这些事情,如今朝廷的礼法,我已经改了许多,和周礼大不相同!”

    刘盈哈哈大笑,“先生终于承认了?”

    叔孙通脸一红,“随分从时,因势利导。这也是圣贤教诲。”

    刘盈欣然大笑,他就欣赏叔孙通的灵活劲儿。

    “先生,不要再被儒家拴住了手脚,您值得有更大的成就,成为天下所有读书人仰慕的新圣。”

    “新圣?”叔孙通的心明显颤抖了一下,“太子,老臣怕是不够。”

    “不必妄自菲薄。”刘盈笑道:“只要先生能助我完成大业,融百家为一炉,新圣非先生莫属!”

    叔孙通绷着脸,沉吟良久,才用力颔首,“多谢太子指点,老臣一定尽力而为。”

    刘盈含笑,“先生有这个心就好,这东西不是闭门造车的。”

    “臣明白,臣一定时常来东宫请教。”

    和叔孙通聊完,刘盈通体舒泰,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继续努力!

    他席卷京城,挨家挨户,不放过任何府邸。

    然后东宫的人越来越多,未央宫的人也越来越多。

    只不过这些人全是来告状的。

    “陛下,太子夺臣等麾下隶臣,抢臣等门客,又收缴府中护卫兵丁……陛下,太子这是要除掉臣等不成?”

    “别胡说!”

    刘邦忍不住怒喝道:“尔等都是大汉功臣,朕的手足股肱,又怎么会杀你们?放心,太子顽劣,朕一定严惩不贷!”

    说完之后,刘邦就派人把刘盈提了过来。

    “你这个竖子,朕让你找几个属官,你就横生枝节,搅得京城不宁,你想气死乃公不成?”刘邦破口大骂。

    刘盈很委屈,“阿父,我冤枉啊!”

    “你冤枉什么?”

    刘盈转身问道:“绛侯,我从你那里带走七十多人,又给你派了一百人过去……还不用你负责禄米,你说,是谁赚了?”

    周勃黑着脸道:“太子,臣的侯府总要有些心腹之人,办事才放心啊!”

    刘盈道:“我派过去的都是禁军精锐……他们有朝廷特许,办起正事,可比私兵强多了。仲父,您不会想干那种事情吧?”

    “没有!绝对没有!”周勃吓得慌忙摆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