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422章 放下心结,军校制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2章放下心结,军校制度

    朱樉到的时候,朱元璋和朱标,正在一字一句研究张异说过的话。

    朱樉小心翼翼,行了个礼,没有人理他。

    他自顾找了个地方坐好,等皇帝和朱标发声,同时,他也有些忐忑。

    锦衣卫记录下的内容,是将张异和他的对话原原本本记录,他生怕张异的某些话语,会让他受到伤害。

    他还做好准备,如果张异真的惹了父皇,一定要求情。

    “这小子,在你面前还是悠着点了,要是当着朕的面,怕不是就当面骂了!”

    朱元璋一字一句终于读完了锦衣卫记录的话。

    他甚至能在脑海中,浮现出张异指点江山的画面。

    先不说张异的话有没有道理,老朱心里挺怀念跟他吹牛的日子。

    朱元璋眼中露出缅怀之色,这是朱樉很少看到的,父皇温柔的一面。

    “太子,你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

    朱元璋放下密奏,将目光落在朱标身上。

    朱标抽出神来,呵呵笑:

    “儿臣觉得张异说的有道理,尤其是关于科举的事情,张异确实指出了父皇的疏漏之处!

    父皇只看中了那些人表面上的能力,却没有看到举荐的人才和科举人才的区别,和他们背后的资源!

    父皇当初改革科举,本意上就是为了摆脱某些人的影响,可如果父皇真的停了科举,那恰恰回到起点!

    张家弟弟有句话说得听挺好,这些人能力行不行先放在一边,重要的是,他们是天子门生……”

    天子门生!

    上次徐达说过一次,如今通过朱标的话语,朱元璋再次咀嚼这四个字。

    科举诞生的意义,不就是朝廷绕过门阀取士,让天下读书人,有个上升的渠道。

    这门阀虽然已经没落,但某些势力,依然存在。

    如果以推举制,举贤能。

    这“贤”谁来定?

    而且,这些贤能的人才,他们被推举上来,最应该感谢效忠的人,是谁?

    朱元璋想到这个问题,后背发凉。

    他最在意的东西就是控制相权,可举荐制度,在张异眼中,其实就是一直在加强相权。

    “朕疏忽了,这小子骂得好!”

    朱元璋已经当了六年的皇帝,也不是洪武初年那个迷茫的朱重八。

    但不管是谁,都不免受到自己的出身和三观的影响,

    人不自知,而朱元璋这种刚愎的人,身边也很难出现魏征那样的大臣。

    老朱读过张异的话,意识到自己又被自己内心的某些东西的遮蔽了双目,这件事权衡利弊下来。

    确实做得不对。

    见他主动认错,朱樉心头震惊。

    和朱标不同,朱标日夜和皇帝在一起,朱樉只有偶尔的时间,才能见到父皇。

    老朱在他心目中,是个不会错,也很少认错的人。

    但皇帝很丝滑地,接受了自己的错误。

    “难怪李世民说,以人为鉴!

    只可惜,朕身边缺少这种人呀!”

    朱标莞尔一笑,他知道关于科举的事,朱元璋听进去了。

    洪武六年的这场科举,就算效果不如朱元璋预期,但也不会如原来计划中,直接给停了科举。

    “张家弟弟不就是父皇的镜子?”

    朱标打趣了一句:

    “儿臣其实也挺想念他的,如果有机会,还是可以去见一见!”

    “先完成那件事再说!”

    朱元璋摆摆手,想起道观中的观音奴。

    这应天府的老鼠太多,起码得杀他的七七八八,再想着出宫的事情不迟。

    他将目光转到朱樉身上:

    “老二,你做得非常好!”

    朱元璋对朱樉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朱樉心情激动,一副与荣有焉的模样。

    他渴望认同,朱元璋似乎也找到了与他相处的方法。

    “张异那小子找伱提要求?”

    朱樉知道锦衣卫早就将事情记下了,也不用他复述,只是无声点头。

    “他想盖房子就自己盖去,朕不管他!

    至于给那丫头配一个丫鬟?

    朕没那个闲工夫……”

    老朱明白张异那点小心思,让皇帝配个丫鬟,由丫鬟去监视观音奴,也算是自证清白。

    可是老朱本意就是钓鱼,不可能会做这种事。

    让那些人猜,他们才会急,才会露出马脚。

    关于观音奴身上的谋划,朱樉并不知道。

    朱标提醒朱元璋:

    “父皇,既然你都告诉二弟张异的存在,何妨告诉他您的谋划……”

    朱樉一脸懵逼,皇帝在张异身上还有什么谋划?

    朱标见朱元璋不言,知道皇帝已经同意,他将关于观音奴的计划,说出来。

    朱樉此时才明白,原来父皇在张异身上,另有布局。

    他有些复杂地看着朱元璋,朱元璋对王保保的态度,简直就是180°转弯。

    “儿臣明白了!”

    “另外一件事……”

    解决完张异的诉求,老朱自然而然地,进入另外一个话题。

    “关于勋贵的事!”

    朱元璋敲着桌子,让两个儿子给点意见那。

    朱樉一脸懵逼,他虽然不笨吗,但确实没有太多的处理政务的经验。

    朱标沉吟了一会,说:

    “张家弟弟指出关于此事的弊端,不在此时,而是后世!”

    老朱点头,张异那一句真正的危险在和平之时,才是这个论点的核心。

    提拔勋贵集团,本质上就是文武制衡。

    以史为鉴,朱元璋读宋史,就能看出一个国家武功不行的惨状,也见识到士大夫彻底控制朝堂之后,对国家的危害。

    那句君王与士大夫共天下,正是出自此朝。

    朱元璋不认那个道理,对宋朝的统治方式,他也不认同。

    他认为,想要制衡文官集团,武勋的地位必须得到保障。

    而兵权,又不能从君王那里交给武将,那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高武将的地位,勋贵集团由此诞生。

    在老朱心中,他对勋贵是有期待的。

    张异说的问题,却也是大问题。

    “老二,张异有没有说,如何解决?”

    朱樉被老朱问的哑口无言。

    “你去想办法,给他套出话来……”

    朱元璋挥手,让朱樉离开。

    朱樉连忙站起来,有些失魂落魄。

    他走出御书房的时候,朱标和朱元璋还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朱樉怅然若失,这是他第一次被朱元璋接纳,开始接触这个帝国核心内容的讨论。

    可是和大哥比起来,自己似乎差了太多太多。

    而且大哥和父皇之间的状态,让他觉得,自己永远无法融入。

    这种情况,让朱樉很难受,却又觉得轻松。

    “原来只有靠近之后,才会明白自己毫无机会!”

    在回去的马车上,朱樉自言自语。

    人都有侥幸心理,他曾经觉得自己并不差,可是跟朱标一起站在朱元璋面前,他才认清现实。

    或者说,他真正放下了对皇位惦念的心结。

    “比起不切实际的幻想,本王还不如……”

    朱樉自嘲一笑,随着马车没入深夜的应天府中。

    第二日。

    张异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日上三竿。

    他起身,早就准备好的奴婢,自然为他更衣洗漱。

    享受了一把腐朽的封建社会式的腐败之后,张异随口问起朱樉在哪?

    “殿下习完武,正在书房读书!”

    听完奴婢的说辞,张异面色古怪,他自己的生活作息,还不如史书上的纨绔。

    “殿下说等道长起来,可去找他!”

    张异点点头,让人领他去朱樉的书房。

    靠近书房之时,朱樉的读书声隐约能传入张异的耳朵,哪怕知道这位殿下和史书上记载的不一样,但朱樉的努力依然让张异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他让奴婢停下,自顾倾听。

    朱樉读的书,是《纪效新书》。

    “殿下,张真人求见!”

    奴婢在外边禀告,朱樉的读书声停下来。

    不等张异求见,他自己跑出来。

    “你也是能睡,比本王能睡多了……”

    朱樉见到张异,毫不留情讽刺他,这种善意的讽刺,不会让张异觉得刺耳,反而多了一丝亲近。

    “不胜酒力,殿下海量……”

    “不是本王海量,而是本王心有理想,张异,你会帮我实现心中的理想对吧?”

    朱樉目光炯炯,盯着张异。

    理想?

    你的理想不会是……?

    张异客不敢接他这句话,虽然知道朱元璋不会监视王府,但也绝不敢接这句模棱两可的话语。

    “殿下的理想是?”

    “自然是为我大明开疆拓土,征战四海……”

    朱樉给出了准确的答案,张异才点头:

    “那贫道自然是要帮殿下的……”

    “好好好!”

    朱樉很满意,他回头对婢女吩咐道:

    “你去找一些点心面,给我们送过来!”

    他说完,拉住张异的手,道:

    “那你来帮我看看,我过几天就要跟老三老四他们演武,这可是关系我前程的大事!

    虽然你说,就算我失败了,父皇也没有其他人选,但本王想要堂堂正正,获得父皇的认可……”

    张异点头,把朱樉忽悠到日本去,他本来就该负全责。

    “那咱们研究研究战术……”

    朱樉的书房和他见过的其他人的书房不同,里边还有沙盘……

    沙盘并非摆摆样子,一看就有被人反复使用的痕迹。

    张异能切身体会到,因为自己而导致历史的轨迹变动的痕迹,这种感觉,挺好。

    “殿下,要不咱们先比比?”

    张异指着沙盘道。

    “好!”

    虽然是纸上谈兵,朱樉也很好奇张异的能力。

    沙盘推演,张异并没有做过。

    跟朱樉熟悉游戏规则之后,在一个时辰之内,他从被朱樉横推,到将朱樉打得找不着北。

    “你也太厉害了!”

    朱樉输得心服口服,张异在玩这个游戏之前,明显并不懂沙盘推演。

    可是他的学习能力飞速,很快就掌握了规则。

    想到这里,他不免有些泄气,张异的军事的学习能力,堪比朱棣。

    “殿下过誉了,这本质上就是个游戏,并非真实的作战,贫道只是取巧……”

    张异变态的记忆力,足以让他在学习上占据很大的优势,但他也心知肚明,自己的军事才能并不算好。

    朱樉只当他是谦虚,兴奋道:

    “那回头你给我当谋士,先帮本王赢了再说!”

    只要不是帮你造反都行。

    张异无声点头,算是同意了朱樉的建议。

    二人讨论了一下战术,张异给了朱樉许多建议。

    他不懂军事,也绝不在不熟悉的事情上指点江山。

    但他脑海中的许多经典战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也有借鉴意义。

    朱樉认真做了笔记,喜上眉梢,张异认为没什么大用的想法,其实给了他许多参考。

    “若是能胜老四一次,我就心满意足了!”

    几兄弟学习练兵术已经多年,彼此之间的天赋也逐渐拉大。

    朱棣本应该在后边才逐渐展现出来的军事天赋,因为练兵术提前暴露。

    “对了!”

    朱樉不去想那些杂七杂八的问题,而是想起朱元璋的嘱咐。

    “你关于勋贵的论述,我昨天想了一遍,那你觉得该如何解决?”

    朱樉摆出请教的态度,认真询问。

    见张异犹豫,他马上说:

    “此事本王替你保密,绝不让你惹火烧身!”

    他知道张异的顾忌,赌咒发誓之下,张异才肯说:

    “其实文武制衡之事不错,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掌握兵权是每个帝王的根基,但如果天下承平,军人缺乏军功晋升的渠道,又有大量的勋贵占据了军队中的位置!

    这日积月累之下,军队腐败,是必然之事!

    而没有新鲜血液,以军队为根基的勋贵,注定做不过背靠科举,广纳天下人才的文臣集团!

    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唯有改变军官的选拔和培养机制!

    如今战争频发,自有数不尽的天才凭着军功提拔!

    只是这样还不够,也有弊端……

    军队这边,一样需要一个合理的选拔制度,

    来吸收新的血液……”

    朱樉闻言若有所思:

    “这就是你建言,让常将军写下练兵术的原因?”

    张异摇摇头,笑道:

    “当年常建军心灰意冷,贫道让他写下练兵术乃是给他找个活路!

    但贫道也没想到,练兵术会被陛下推广开来!

    可这并不是贫道心目中能解决之道,练兵术的推广只是让大明能有效整合朝廷的军队,让训练有法可依!

    但这并不能解决人才选拔的问题!”

    “那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开武举?”

    张异笑笑:

    “不,是军校制度!”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