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295.第294章 内忧外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4章内忧外患

    十余骑在原野上疾驰着。

    “左前方是盐州,避开些。”

    十余骑便是李氏的密谍,此刻正急切赶往兴州报信。

    在开战后,镇远军封锁很是严密,他们数度尝试未果,反而葬送了大部分密谍。直至银州陷落后,镇远军才放松了封锁。

    “有敌军斥候!”一个密谍尖叫道。

    右前方出现了一队骑兵,在看到这伙密谍后狂喜。

    “功劳来了,兄弟们,上啊!”

    数十斥候蜂拥而来。

    “挡住!”密谍们分为两股,一股果断迎敌,另一股仓皇逃窜。

    “放箭!”

    镇远军的斥候先用一波箭雨让对手倒下差不多一半,接着几次冲杀就干掉了对手。

    一个倒在地上的密谍不甘的道:“若是在城中一对一,我能杀光你们!”

    “呸!”一个下马检查的斥候吐了他一脸,轻蔑的道:“密谍可能征战天下?”

    “追!”

    斥候们狂追不舍,直至傍晚,才遗憾的看着最后两个密谍消失在山中。

    “我们会再回来的。”在山口,一个密谍回头,眼含热泪。

    “就怕回不来了。”另一个密谍黯然道,“镇远军,今非昔比了。”

    李献一手打造的镇远军经过数年征战后,早已脱胎换骨。越到后面西贼就越觉得力不从心。

    李德明说攘外先安内,可内心深处何尝没有对镇远军的忌惮。

    “大王,镇远军那边军队少了许多。”

    镇远城周边查验的颇为严格,那些混在俘虏中的密谍很艰难的把消息送到了兴州。

    “少了许多?”李德明一怔,随即召集群臣议事。

    “怕不是去操练了吧?”

    “是啊!”

    李元昊出班,“大王,就怕是去了东边。”

    “夏州!”李德明担心的便是这个,“令斥候不惜代价打探消息。”

    随后,他去检阅了新军。

    “很是威武。”看着新军的操练,李德明很是欣慰。

    杨守素对野利仁荣说道:“这些人最终能活下来两成就不错了。”

    “那两成便是老卒,辅以新卒便是强军,”野利仁荣没说出来的是,李德明和李元昊三战失利的影响不只是引发了内部矛盾,军中损失了大量老卒才是令李氏伤筋动骨的大患。

    所以李德明迫不及待的招兵买马,便是要在和镇远军决战前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

    “李献显然猜到了大王的用意,故而不等修生养息便再度出击。”杨守素苦笑,“遇到这个对手,也是大夏的劫数。”

    “杀!”庞大的阵列发出一声呐喊,但野利仁荣却毫不动容,轻声道:“此刻便是比较,看谁最先完成。”

    “李献若是率先拿下夏州,便有了缓冲地。剩下的绥州与银州不但要防备夏州出兵,还得提防西北宋军出击,故而,东面他再无后患,可全力应对大王的大军。”

    杨守素抚须,面色有些沉凝,“这是势,一旦他成了势,一旦大王倾国而出不能取胜,大夏就危险了。”

    “如此,绥州与银州成了飞地,迟早不是被李献吞下,便是被西北宋军攻破。要命的是,到了那时,大宋可会坐视?”野利仁荣靠近杨守素,声音压的更低了些,“少了半壁江山的大夏,便会成为许多人眼中的肥肉。大宋,李献,甚至北辽都会出手。毕竟,那条走廊和西域诱人啊!”

    “这一切都是一个连环套,究其起因,便是李献。”杨守素眼中多了悔意,“当初他刚到西北时,老夫便该建言全力以赴弄死他。”

    “如今说这些徒惹人心烦意乱。”野利仁荣叹息,“当下的困局当如何解开……”

    此刻站在李德明身边的李元昊看了二人一眼,杨守素微笑,然后说道:“其一,必须全力保住夏州等地,夏州在,李献就无法倾力对付大夏,如此大王出兵时,他必然顾头不顾尾,此战必败。其次,要向大宋服软。”

    “已经服软了。”

    “不够!”

    “什么意思?”

    “最好派一位王子去。”

    “你是说……”

    “大王三子,世子自然不能去,其他二人呢?”

    “是个好主意。”

    “形势逼人,不得不如此。”

    “晚些先告知世子吧!”

    杨守素摇头,“不,要先告知大王。”

    “嗯?”野利仁荣一怔,“你是说……猜忌?”

    “当下大夏内部暗流涌动,矛盾重重。大王擅猜忌,外间有人说大王年迈昏聩……”

    “这是在挑拨离间。”

    “是啊!谁都知晓这是挑拨离间,可谁都无法无视。所以,对大王也得服软。”

    “以往大夏内部精诚团结,如今却散乱不堪,这!”

    二人知晓,这一切原先都存在,只不过被蒸蒸日上的大势给掩盖住了。当大势颓然时,矛盾便浮出水面,再难掩盖下去。

    操练结束,李德明大悦,当即赏赐三军。

    接着大宴群臣。

    野利仁荣眸色平静的看着那些大吃大喝的官员权贵,他知晓这是清洗之后的安抚。可多少人会当回事?

    难道伱把人杀了,大家喝顿酒就能忘了此事?

    国势鼎盛时可以,但此刻却不行。

    多少人在看向李德明父子的眼神中孕育着危险的气息?

    若是平时可从容镇压,可现在却得看李献的眼色,若镇远军真是去攻打夏州,那么李德明最好的法子便是偃旗息鼓,重新示好权贵群臣。

    但破镜重圆,覆水回收皆不可能。

    大夏啊!

    野利仁荣看到杨守素起身,行礼,说道:“大王,上次使者去了汴京,刘氏颇为冷漠,臣以为,当再度派出使者。”

    “上次就被打了一次脸,怎地,还得把脸送上门去给刘氏打一次?”

    “大夏从未受过此等屈辱!”

    “杨守素,你是何居心!”

    李德明干咳一声,可下面竟然还在嘈杂。

    旁观的野利仁荣叹息,心想大王以为用杀戮能镇住那些野心勃勃的臣子,可却没想到,外部的危机却让更多人生出了野心。

    归根结底,还是大夏内部的问题。

    有人说北辽学大宋治国之术很蠢,以至于无敌铁骑渐渐衰弱。但这些人只看到了不好的一面,却没看到北辽的聪明之处。

    若是北辽不学大宋治国之术,依旧维系着游牧部族散乱的结构,不会超过五十年便会成为历史——内乱会摧毁一切。

    学习大宋治国之术虽然让北辽国力渐渐衰退,但却获得了长治久安的好处。

    这便是一个选择题,强大但短命,长命但不强大……聪明人都会选择后者。

    李德明父子显然是想全都要,但很遗憾,如今看来什么都没捞到。内部矛盾在外力的作用下爆了出来,随后……

    “说。”李德明淡淡的道。此刻嘈杂声少了些。

    杨守素说道:“其一,不计代价攻打镇远城,围魏救赵,解夏州之围。其次马上派出使者去汴京,彻底向大宋低头服软。”

    他看着群臣,“诸位,盐州没了,宥州也没了。若是夏州再没了,大夏还有什么?半壁江山都没了,大宋和北辽会虎视眈眈,想分杯羹。李献会得势不饶人,就连吐蕃也会冲下山来,冲着大夏龇牙!”

    这番话彻底把这群人的乐观给击溃了。

    “我们还有银州与绥州。”有人嘴硬,杨守素冷笑,“夏州一旦丢失,银州与绥州便成了飞地,宋人想吃,李献想吃。且莫要忘了,夏州丢了,银州与绥州的补给通道也就断了。失去兴州的补给支援,二州能支撑多久?”

    酒宴没法吃了,众人沉默着,有人说道:“那要低头多久?”

    杨守素斩钉截铁的道:“直至灭掉李献!”

    他随即向李德明行礼,“大王,臣孟浪了。”

    李德明看着他,良久叹道:“杨卿果真是本王的股肱。”

    李元昊眸色微冷,但随即就消散了。

    “当下第一要务便是整军备战,一旦确定李献是出兵夏州,当倾国而出。”杨守素再度建言。

    “善!”

    李德明看着群臣,缓缓说道:“当初李贼刚到西北时,本王无视了他。本以为是一条被儒家赶出大宋的丧家之犬,谁曾想这条丧家之犬却颇为凶悍,几度令大夏束手无策。不过本王看来也好。”

    他喝了一杯酒,眼中浮现了年轻时的野心勃勃,“大夏这几年蛰伏的够久了,以至于上下都失去了进取心。李献的出现正当其时,能激励我等。诸位。”

    李德明举杯,“李氏在西北数百年间,曾遭遇过无数对手,曾无数次深陷绝境,但每一次李氏都能再度崛起,靠的是什么?”

    他起身,群臣起身。

    “靠的不是什么服软,而是我党项勇士的悍不畏死。他们击败了吐蕃人,击败了宋人,击败了北辽人。这些勇士还能一战否?”

    十余将领面色潮红出班跪下。

    “愿为大王效死!”

    杨守素叹息,心中颇为欢喜。

    野利仁荣却微眯着眼,心中猜测着这些人中有多少是真心实意,多少是装模作样……

    李德明大喜,当即令人赐酒,

    他举杯高呼,“我大夏上下一心,倾力一击,当令李贼粉身碎骨。诸卿,饮了此杯。”

    “万岁!”群臣欢呼。

    杨守素在欢呼,但眸色平静。

    野利仁荣在欢呼,但声音微不可查。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