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62.第161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第161章狭路相逢勇者胜
凌晨,李献本想多睡半个时辰,可到了时辰却幽幽醒来。
起床,练刀,洗漱,吃早饭。
一如往日。
唯一不同的是,文彦博在边上吟诗。
什么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酸!”狄青吃的不爽快,觉得是被文彦博酸掉了胃口。
李献的胃口却不错,他细嚼慢咽,享受着食物的味道。
吃完早饭,外面来了内侍,肃然道。
“官家说,今日当大捷!”
文官可随军,乃至于可以监军。也可以在庙堂之高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去运筹帷幄,决定方向和力度。
也就是说,文官可以决策战略方向,但具体战术却不该由他们做主。
让一个从未领军的人去决定战术,那对于军队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让他安心。”
李献站在院子中间伸手,王贺和范集为他披甲。
甲衣是太后赏赐,连同甲衣一起来的还有三匹好马。
宫中,赵祯走进了太后的寝宫,“大娘娘,今日我该披甲否?”
太后坐在床沿看着他,摇头,“除非你能令满朝文官俯首,否则不可披甲。”
赵祯叹道:“我家忌惮士大夫如此吗?”
“他们是家国的祸害,但他们也是帝王的帮手。没有他们,难道让那些大字不识的农人来治国?”
太后起身,“时辰可到了?”
罗崇勋说道:“还差些。”
“群臣该到了吧?”
“是。”
太后走出寝宫,看着朝阳在天边蓬勃而出,赞道:“生机勃勃。”
赵祯跟在侧面,二人缓缓走下台阶,身后内侍和宫女列队而行。
“当年太祖皇帝也曾想一统六合,横扫天下。可还未等他筹谋北征,这人就去了。所以,许多事只争朝夕。”
太后缓缓而行,裙摆却不见摆动,这是她当年学舞蹈练就的本事,“从大宋国势去看,老身并不想重拾兵戈,当下的局面也无需喊打喊杀。”
“北辽也疲了。”赵祯说道。
“那竖子说北辽最大的错误便是学了大宋用儒学治国,必然会随着大宋一起堕落。”太后笑的有些讥讽,“是啊!北辽堕落了。可依旧不是大宋能抗衡的强敌。”
赵祯说道:“大宋少骑兵。”
“就算有再多的骑兵也无用,根子坏了。”太后淡淡的道:“你读书多年,读史也多年,对此可有所得?”
这个问题对赵祯而言有些深了,他仔细想想,“若是重振禁军,必然会招致士大夫们的反对。可若是禁军糜烂,外敌……西北李氏必然会顺势发难,北辽就算是堕落了,可吃肉的本性还在。当北方与西北烽烟传来时,大宋危矣。”
“老身不去看这些,老身看的是兴亡轮回。你看前汉与前唐,都曾有过漫长太平岁月。于是文恬武嬉。用不了多久,弊端尽显。”
太后说道:“反者道之动,物极必反。太平之后必然是征伐,若文恬武嬉,便会沦为异族的奴隶。伱自己算算,从澶渊之盟到如今,大宋太平多少年了?”
“二十年了。”
“是啊!二十年了。”太后眯着眼,“汉唐皆有百年太平岁月,可百年后呢?”
“内乱,随后异族入侵。”
“百年后,那时老身尸骨已寒。”太后自嘲一笑,然后说道:“照着这般下去,文恬武嬉只是迟早之事。到了那时,老身在陵寝上看着江山板荡,看着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在异族的铁蹄之下哀嚎,却无人伸手……”
“不要听那些腐儒说什么仁君仁君,那是士大夫们哄骗帝王的毒药。所谓仁君,必然是对士大夫宽容的帝王。可你对他们多宽容一分,大宋便会往地狱中多滑落一分。”太后止步看着赵祯,“要为儿孙开万世太平,这方是明君。”
“是。”赵祯止步行礼。
当他抬头时,太后大步走向前方,大门外,臣子们列队等候。
“恭迎太后!”
无数声音中,太后走出大门,凤目冷漠,恍若神祇。
……
“范遥说,昨日犒赏了琅琊军将士,他更是许诺,若是大胜定北军,酒肉不禁,赏赐丰厚。”
王澜山和王珣在宫城外等候。
“以利驱之,看似粗俗,可对于那些粗鄙武人却最是管用。”王珣负手而立,看着不远处列阵的侍卫们,笑道:“人样子。”
每个侍卫的身高几乎都差不多,且长的也颇为英俊,阵列整齐,猛地看去还颇为威武。
“架子!”王澜山笑道,随即放低声音,“昨日定北军并未犒赏,吃的也是寻常。”
“眼线不是都被抓了吗?你如何知晓?”王珣问道。
“他们买通了一个送菜车队中的民夫,说饭菜和往日无异。范遥说,自己有后手,此战必胜。”
王珣有些意外,“这位巨子倒是让人猜不透啊!”
“希望今日他依旧保持自信。”王澜山露出了阴狠的一面。“令武人忠心耿耿,可不是喊几句话就够了。”
“记住,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王珣眼中也多了冷意。
“墨学必须清理干净。”王澜山点头,“当初墨学刚冒出来时便该倾力下狠手,哎!”
“那时所谓的墨学,便是巨子一人,弟子两人,无数人喊打喊杀,不觉得古怪吗?”王珣莞尔。
王澜山说道:“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来了。”王珣指指里面。
仪仗出城了,太后在马车中,官家拒绝了马车,坚持骑马,被群臣簇拥着出了宫城。
“琅琊军出发了。”有人到吕夷简身边低声道,“范遥说,一切尽在掌握。”
“嗯!”吕夷简微微点头,眼中波澜不惊,“定北军呢?”
“还未出发。”
“李献在等什么?”
李献在等消息。
范集急匆匆赶来,“那人招供出了指使者,说那人给了他一贯钱,令他在作料中下药,没说用处。”
“王贺!”
“郎君!”
“你带着一队军士去抓捕那人,随后拷打口供,及时传到校场!”
“是。”
李献看着他出去,举起手,“出发!”
身后沉默的定北军将士轰然而动。
“定北军出动了。”
沉默的阵列行进在大街上,无数人在两侧围观。
“太安静了些。”有人说道。
“是啊!”
可不知怎地,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压低了声音。
仿佛大声些便会触怒这支沉默的军队。
校场,琅琊军已经到了。
当太后和官家带着群臣出现时,范遥举起手挥舞。
三千将士高呼,“见过太后,见过官家!”
太后微微颔首,拾级而上。
赵祯眯眼多看了看,低声问,“如何?”
身后曹玮说道:“在汴京禁军中,可为精锐。”
他没说边军,赵祯也不问。
“定北军何在?”
太后和官家都到位了,定北军呢?
御史们眼中多了发现猎物的欢喜和嗜血,脑海中一篇弹劾奏疏渐渐成型。
“来了。”
有人指着远处的高耸枪林说道。
噗噗噗!
脚步声整齐的令人不禁讶然。
当第一排定北军军士列队出现时,王曾脱口而出,“好生齐整。”
噗噗噗!
整齐的整列步入校场,无需指挥,便在琅琊军右侧列阵。
当列阵结束后,高台上的人马上就分出了优劣。
“定北军三千人如一人,比琅琊军齐整。”
有人反唇相讥,“厮杀又不是看齐整,齐整齐整,死的也齐齐整整吗?”
李献带头行礼,“见过太后,见过官家!”
三千人行礼,声音轰然而至。
“见过太后,见过官家!”
连声音都比琅琊军齐整有力。
曹玮眯着眼,见王曾看过来,便微微点头,示意看着还行。
是骡子是马,还得拉出来溜溜。
今日是王钦若主持,他请示太后,太后点头,“可。”
王钦若走到高台边缘,说道:“今日以木制刀枪演武,不得蓄意伤人……”
几乎是同时,李献和范遥举起手。
范遥看了李献一眼,抢先说道:“刀枪无眼,若是限制太多,将士们必然束手束脚,那不是演武,是儿戏。”
王钦若回首看着太后。
太后点头。
“如此,可!”王钦若说道。
刀枪下发,范遥为麾下一半人选择长枪,另一半人选择了长刀。
“长枪在前,长刀在后,一旦取得突破,长刀手便快速突击。”
而对面的李献尽数为麾下选择了长枪。
若是可以,他更希望刀枪齐备。可木刀没有刀鞘,不好携带,故而只能选择一样。
“列阵!”
两军拉出来,隔着百余步对峙。
高台上,曹倚上前。
身后旗手举着大旗,这是信号。
曹倚看看两军,点头。
大旗猛地往下。
这是开始的信号。
与此同时,范遥喊道:“出击!”
长枪手们疾步向前。
范遥死死的盯住了对面的李献。
他在等李献的应对。
身边的悍将也在盯着对面,一旦定北军出手,他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给出自己的建议,供范遥参考。
对面,李献站立如松。
“狭路相逢勇者胜!”
他拔出木刀。
刀指前方。
高呼:
“定北军!”
三千长枪高举。
竖起如林!
“必胜!”
高呼声中,定北军出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