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告密立案
众人连忙问道:“废奴令难道真要动手了?”
周荣的堂弟周光是内卫郎将,他一般都有些内卫的内幕消息。
周荣压低声音道:“我初三去给叔父拜年,才知道堂弟初一、初二都没有休息,内卫成立了废奴令稽查司,据说还准备接受告密!”
“原来如此!”
李遵义一拍桌子,恍然大悟道:“我说内卫司门口那两个大黑箱是做什么的,原来是接受告密!”
众人都紧张起来了,“这不是和武则天一样了吗?严审、酷刑、请君入瓮,天子怎么会这样?”
周荣笑道:“其实大家也不用太紧张,我堂弟说没有那么严厉,只是监督废奴令执行,如果你没有奴隶就和你没有关系,就算有奴隶也不用害怕,内卫只负责查案,不审讯官员,这是原则,案子查清后交给御史台,由御史台那边传讯质问,我们是不会见到内卫的。”
“这还差不多,我以为内卫又要借废奴开始兴风作浪了。”
周荣敲敲桌子又道:“各位不要本末倒置了,这次不是内卫的事情,而是废奴令的严厉执行,如果家里还有几个奴隶,赶紧废除了,把他们转籍为平民,签订雇佣契约,不要为了几个奴隶被革职丢官,不值得!”
刘启明眉头一皱道:“我搞不懂,天子为什么一定要抓废奴令,都两年多了,总是没完没了,周兄,你父亲怎么说?”
周荣的父亲周俨是关中大儒,也是太学教授,教书三十年,培养桃李无数,德高望重。
周荣缓缓道:“我父亲说,自秦汉以来,蓄奴一直是大问题,历朝历代都想废除,但从未成功过,我父亲还说,现在是废奴最容易的时候,没有大的利益集团抵制,如果这个时候不废除,以后就没有机会了,我父亲对天子很推崇,赞赏天子用大智慧解决了关陇集团,他相信这次废奴一定会成功。”
李遵义点点头,“反正我家没有奴隶,刘兄,你家那几个家奴赶紧释放了,给你父亲说,不释放你会被革职,你父亲肯定会答应。”
刘启明叹息一声,“我回去劝劝父亲吧!”
另一名礼部员外郎秦坤笑道:“其实我觉得今天提到教育和科举改革,还有县级吏制改革才是今年的重头。”
李遵义举杯笑道:“教育改革应该还是普及小学堂教育,这应该是共识了吧!趁现在朝廷财政宽裕,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读书,这是盛世的必然,我倒关心科举改革是什么意思?”
秦坤犹豫一下道:“我听侍郎说,可能是针对进士科第三题进行改革!”
众人顿时大笑,“这个改革及时,太有必要了,对策不知坑了多少士子,我们都支持!”
“县级吏制改革呢?”
李遵义又问道:“谁知道?”
众人都一头雾水,这一条就没有人知道了。
丹凤酒楼别院内,颜真卿给韦见素满了一杯酒,好奇问道:“今天贺词中提到的县级吏制改革是什么意思?”
韦见素笑道:“这个以前应该提到过,贤弟不清楚也正常,那时贤弟还在地方任职。”
“兄长给我说说,我很有兴趣!”
韦见素笑了笑道:“这是天子对朝廷对控制县一级不力,提出的一些改革措施,明确县一级分为官、吏、差、役四等,然后官和吏由朝廷任命,差和役依旧由县里管,吏主要是包括律政和户政两名典吏,还有学正、刑捕以及六曹,另外还有六名县学助教,一共十六人。
也就是说这十六人的俸禄由朝廷负担,也由朝廷任命。
然后会适当扩大科举录取人数,分为一甲榜、二甲榜、乙榜和丙榜,一甲榜为前十名,二甲榜为二十一名到五十名,五十一名到百名为乙榜,百名之后为丙榜。
其中甲榜为官,乙榜和丙榜为吏,吏五年考评一次,考评合格升一级,也就是说,最低的丙榜士子如果考评合格,最迟十年后也能升为官。”
“那太学学生呢?”颜真卿又问道。
“太学学生还是去县学和州学教书,根据成绩为分为甲乙两等,甲等去州县当助教,五年后为官,乙等去县学当助教,十年后升为官。”
韦见素喝了杯酒,又微微笑道:“所以科举教育改革和县级吏治改革是相辅相成的,改革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使朝廷加大对县级官场的控制,把县的权力牢牢捏在朝廷的手上,而不是落在地方豪强的手上,这个也是诟病千年的大问题了。”
颜真卿举杯笑道:“和地方豪强争夺县城控制权,陛下还真是大手笔,我们喝一杯,衷心天子希望改革能成功!”
新年过后,内卫成立了废奴专案司,又在内卫官衙前设立了两个告密箱。
按照内卫条例,除了内卫白虎堂定性为大案以外,一般案子内卫都不会直接和官员接触,废奴案也是一样,以五十人为界,超过五十人就会定为大案,另外,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五品以上官员被发现违规,必须及时通知政事堂。
如果超过五十人的大案中,涉及官员或者直系亲属,内卫也会严查。
如果不是官员而是平民,但奴隶数量超过十人,内卫将发出警告信,要求对方在一个内整改完成,如果一个月内没有来内卫消除警告,那就要被立案了。
正月初五,告密箱由内卫白虎堂第一次开启,谁也没有料到,里面的告密信竟然多达五百多封。
剔除不在查案范围内的近四百封举报信,这些都是举报平民蓄奴,但人数不超过十人,这些举报信转给县衙,由县衙去调查。
合规举报信一共有一百六十四封信,白虎堂把它整理成一百六十四个案子,分别交给了各个调查组。
第一调查组一共有十人,由校尉杨立负责。
杨立接到的是五十个奴隶的大案,竟然是门下侍郎张镐在庄园蓄奴五十人,是他府中一名家丁举报,如果查实,这名家丁将得到五百贯钱的奖励,同时内卫承诺保护他的安全。
重奖才是动力,重赏之下,知情人纷纷举报。
杨立带着九名手下,向陇州吴山县疾奔而去,那边有一个占地五十顷的庄园,是张镐的庄园,里面有五十名奴隶给他种田。
正月初六,百官正式上朝了,李邺也从华清宫赶回大明宫,开始了正常公务,他的家人在正月十三回来,赶长安的花灯节。
今天没有早朝,百官门基本上从辰时起陆续抵达大明宫。
丹凤门的几座大门前,有官员在分发报纸,《大唐旬刊》第一期,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取了一份。
报纸的事情几个月前就传开了,没想到今年开年终于出来了。
报纸的大小如后世的a3纸,前后印刷,从中间折了一下,分成了四版,头版是民生,次版是天子旨意,三版是朝政要闻,四版是地方要闻。
同时介绍各种立案标准和悬赏标准,举报一名奴隶奖赏十贯。
一旦被查实,官员将被革职并永不录用。
这个消息让所有官员都开始心惊胆战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