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3章 二下西洋
第353章二下西洋
“这倒是一个思路。”
夜晚,伴随朱高煦返回春和殿,记录诸国使臣与土司对话的西厂也将情报交到了他的手中。
其中包括了木土希望保留三千编制军队,以及其它土司对改土归流看法的内容。
对于木土想要保留三千军队,这点朱高煦倒是觉得可以,毕竟木氏开采金矿需要护卫,而且开采的金矿也要按照矿课的十税一交给朝廷,这没有什么不可。
况且纳西族的理念也方便大明治理朵甘,让他们去朵甘不仅能让朵甘变得和平,也会变得容易治理。
至于其它小土司的情报朱高煦没有去看,而是重点放在了贵州四大土司和云南三大土司,广西三大土司的态度上。
就他们的交谈来看,这十个大土司里除了木氏土司同意有条件的改土归流,其它土司都倾向于维持现状,拒绝接受改土归流。
想想也不奇怪,不提思州田氏这个最大的土司,单说下面的水西安氏、水东宋氏和播州杨氏,哪怕不是拥田近百万亩,拥兵数万,治下人口数十乃至百万的存在。
让他们乖乖交出治理权和兵权,这难度比招抚北边的鞑靼为顺民还要困难。
“说来说去,还是只有动兵这一条路……”
过了大概一字时,房门总算打开,两父子纷纷起身凑了上去。
有火绳枪和加农炮的加持,西南土司很难打出“播州之役”中杨应龙的那种顽强。
朱高煦见到王彦,上前便询问了起来。
如果播州之役中明军有加农炮,那杨应龙能撑半年都算他持久。
“没有,刚刚到的……”
他所示意的方向是一处偏殿,但那里房门紧锁,门口还有女官看护着。
“妹子,俺等了你好久,你现在怎么样了?”
瞧着紧闭的房门,朱高煦心里有些急躁,那是对未知事物无法掌控的急躁。
他们没有贸然进去,而是等着几個呼吸后,才见到脸色苍白的徐皇后在郭琰的搀扶下走出。
王彦隐晦提醒朱高煦去询问郭琰,朱高煦闻言也点了点头。
只是到底疼不疼痛,朱棣他们又何尝看不出来。
自从徐皇后患癌以来,郭琰每日白天都去照顾,夜晚回到殿内就疲惫的休息了。
想到这里,朱高煦看向亦失哈:“你稍许让张奉仪照顾一下壑儿和圻儿。”
朱棣关切的上前,徐皇后则是笑他:“这么大人,也不知羞。”
“娘和琰儿呢?”朱高煦看了看四周,朱棣则是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抬了抬下巴,示意了一下方向。
徐皇后虽然脸色苍白,却还是在见到朱高煦的时候露出慈祥的笑脸,这让朱棣有点嫉妒上前。
“这段时间太子妃在照顾,情况好很多,具体的奴婢不方便说。”
朱高煦刚刚说完,殿门就传来了脚步声,王彦的声音在殿内响起。
朱高煦没有把贵州四大土司放在眼里,他在意的是朝廷的财政能不能支撑打完这一仗。
徐皇后的症状是渗液,并且还带有血色,每次渗液都伴随疼痛。
“一口气动手对贵州改土归流,这会不会波及太大了?”
他们看了一眼铜盆,里面有些血污和不知名的粘液。
“殿下,陛下请您去乾清宫用家宴。”
亦失哈担心询问,朱高煦也看了一眼身后的地图,沉吟道:“当断则断!”
过了半个时辰,等朱高煦来到乾清宫的时候,只看到了脸色不太好看的朱棣,并没有看到徐皇后和郭琰。
朱高煦和朱棣看向郭琰,郭琰却抿了抿嘴,似乎在说徐皇后交代过让她别说。
“奴婢领命,殿下放心去用膳吧。”亦失哈回礼,朱高煦也点头跟随王彦离去。
待他回头,果然看到了正在作揖的王彦。
朱高煦没有打扰她,这些日子都去其它奉仪殿内休息。
合上信纸,朱高煦看向一旁的亦失哈:“让杨文准备入川训练新卒。”
乳腺癌的症状如何,两父子都已经翻阅书籍查过了。
这样的急躁不仅仅他有,朱棣也同样。
“先运送水泥给四川、贵州等地卫所让他们加高城池,同时多多储备粮食。”
显然,她看出了朱棣的争宠,可话里也没有透露病情。
“殿下准备何时对贵州一带土司动手?”亦失哈担心询问,朱高煦却道:“不能太快。”
他坐到了朱棣身旁,两父子一言不发,只是安静等着徐皇后她们出来。
“各卫所最少需要储备足够半年吃的粮食,这样才能撑到朝廷的援军抵达。”
“我娘怎么样了?”
“高煦来好久了吧?”
那种疼痛旁人不知道,只有徐皇后自己可以感受,但旁人问她,她却总是笑笑说“还好,不算太痛”。
算算时间,两夫妻也十来天没见面了。
“传膳吧。”
郭琰对不远处的王彦吩咐,王彦闻言立马下令传膳。
在他们入座不久后,一道道菜肴端上了桌,但基本都是清淡的素菜。
“不是让你弄些肉菜吗,你这怎么……”
瞧着这一桌子清淡的饭菜,徐皇后有些生气的看向王彦。
王彦低下头,朱棣也安抚徐皇后:“俺和高煦天天山珍海味吃惯了,今日换换口味也挺好的,是俺让王彦这么办的。”
“你是山珍海味,但高煦不是。”徐皇后捏了一下朱棣,说起朱高煦的不容易:“我听说春和殿每日不过三五饭菜,高煦那么大的个子,只吃那么点怎么行。”
“娘,您可别怪罪。”朱高煦笑道:“我那虽说只有三五饭菜,却也有两荤三素。”
“我那里平日就三四人,做得太多也没有必要,吃的舒服就行,有的饭菜我也不偏爱。”
“你还不偏爱?”朱棣吧唧嘴巴:“你小子打小就挑食……”
“儿子可不挑食。”朱高煦回怼道:“只是您每次让庖厨做饭只做自己和娘喜欢吃的,所以我和大哥、老三他们吃不惯。”
“呵呵……”徐皇后被这对父子逗笑了,只是想想也觉得朱高煦说得对,点头道:
“孩子挑食,大多都是父母只做自己喜欢吃的,所以父母不挑食,而父母喜欢吃的,孩子不一定喜欢吃。”
“还是我娘明事理,不愧是女诸生。”朱高煦卖了个乖,夹了菜放到徐皇后碗里,徐皇后笑得十分高兴,脸色都恢复了几分血色。
朱棣抓了抓大胡子,嘟囔道:“伱要这么说也是,你爷爷爱吃的,我也不爱吃。”
“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高煦也给朱棣夹了几筷子菜。
“你就嘴皮子厉害……”朱棣嘟囔着,可他又看了看朱高煦的体格,瞬间就闭上了嘴巴。
只是他转念一想:“不对啊,哪有老子怕儿子的?”
他本想教训朱高煦几句,却见自家徐妹子给自己夹了几块豆腐,立马高兴的埋头吃了起来。
两父子的吃相放在这个时代都不太雅观,若是解缙那群人看到,说不定又觉得他们父子粗俗了。
倒是徐皇后看着他们俩埋头吃饭的样子,不管是心里还是脸上都流露着高兴。
郭琰一直低头吃饭,时不时看向徐皇后,担忧她的身体。
过了半个时辰,待众人都吃饱喝足,朱高煦依旧没有离去,而是在乾清宫陪徐皇后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最后还是朱棣把他给看烦了,觉得他留下来碍事才把他赶走。
就他对徐皇后的占有欲,朱高煦估计如果不是自家娘需要郭琰服侍,朱棣能把郭琰都赶走。
带着几分惆怅走出乾清宫,朱高煦看着距离足够远,这才询问送自己出来的郭琰道:“娘的情况怎么样?”
“我……”郭琰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决定违背徐皇后的话,把事情告诉自家夫君。
“娘这段时间一直渗液,每隔一个时辰就得清理一下。”
郭琰这话让朱高煦忍不住觉得一阵虚弱,心里凉了半截的同时也点了点头,抱着郭琰安慰了一下:“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我还好,就是娘……”郭琰也说不下去了,她真的很佩服徐皇后将所有痛苦忍在心里的行为。
“娘的事情,我会想办法的,你不用担心。”
朱高煦说着没有底的话,拍了拍郭琰的同时在她脸上亲了一下,随后才示意让她先回乾清宫。
等郭琰带着担忧离开,朱高煦才默然走出了乾清宫。
对于两世为人的他来说,母爱是不一样的。
前世的他父母虽然在中学时离异,但起码他感受过母爱。
她前世的母亲就是一位普通的妇女,她的容颜并不出众,但却不辞劳苦地为家人做饭洗衣,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她总是默默地守护着家庭,用她无私的爱和坚强的毅力支撑着整个家庭的幸福。
虽说与父亲离异,但对朱高煦的关心却从未放下。
自己来到这边后,也想过留在后世的父母如何了。
只不过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放下这些东西,在渤海和漠东拼杀。
十三年的时间过去,他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忘却了,可徐皇后的事情却让他将前世和这一世的父母关爱都回想了起来。
母爱是一捧细腻的沙,悄无声息地哺育着孩子。
朱高煦驻足乾清宫门的步舆前,迟迟不肯坐上去。
“殿下……”
随身太监询问朱高煦,朱高煦却摇摇头:“你们回去吧,我一个人走回去就行。”
说罢,朱高煦转身就要走回春和殿,并在路上回忆着与徐皇后的点点滴滴。
他的生活中大多被政务纠缠,鲜少留给郭琰,更不用说朱棣和徐皇后了。
此前他担心她看出端倪,因此一直躲避,可她却锲而不舍得来关爱自己。
现在她很有可能要走了,她如果真的走了,那自己怎么办……
朱高煦默然走回了春和殿,一路上被不少官员和太监看到,他们都看出了朱高煦心情不好,刻意回避他,以免引火烧身。
“殿下,您怎么走回来了?!”
春和殿门口,得知自家殿下走回来,亦失哈连忙走出相迎。
他扶着朱高煦走进殿内,坐下后让人将殿内的火墙、火道添煤将温度升高,还给朱高煦倒了热茶暖了暖身子。
朱高煦喝下一杯热茶后,这才看向了亦失哈:“安南的事情有进展吗?”
面对询问,亦失哈不假思索的摇了摇头,可朱高煦不放弃的询问:“我说的是乳癌的事情。”
“奴婢回答的也是这件事情。”亦失哈低下头,小声说道:
“乳癌本就不常见,想要搜寻极为困难。”
“各地医院的妇科医生都调往了安南,他们也在当地做了几次手术,但效果都不行,死……”
“好了!”听到不想听的那个字,朱高煦生气打断了亦失哈,深呼吸几次后反应过来自己的态度,立马抬头对亦失哈道歉:
“我性子急躁了,你别往心里去。”
“奴婢知道殿下难受,怎么会怪罪殿下呢?”亦失哈摇摇头,朱高煦闻言低下头看着桌案,没有处理奏疏的想法。
“今日不见人了,我去前寝宫休息一下。”
他起身离开了春和殿,并让前寝宫的奴婢都退了出去。
他这样的变化,整个东宫都看在眼里,不由得担心起了徐皇后的身体。
好在朱高煦没有颓靡几日就重新恢复了平常的状态,期间还亲自带着诸国使臣前往宝华山狩猎,而将照顾徐皇后的事情交给了朱棣和郭琰。
二月,朱棣调拨钱粮,让解缙、姚广孝等人主持收集天下药方,并让应天医院的医生和太医院的御医联合筛选,去除一些没有用的土办法。
同年七月,四川新政推行顺利,全川入学学子数量达三十二万六千余人,四川清丈田亩、统计人口尚在继续。
九月,解缙与姚广孝等六百余人收集天下药方二十七万六千四百余个,经过应天医院和太医院的筛选,最后裁定实用药方方六万一千七百三十九个。
这些有用的药方被编撰为一册书,被朱棣赐名为《普济方》,是古今现存最大的一部医方书。
只可惜,上面的药方对徐皇后的病情只能起到理疗作用,无法根治。
随着时间进入冬月,下西洋舰队经过近两年的准备和休整,以两万七千海军,七十艘宝船,一百五十艘战船,二百艘马船的庞大规模在刘家港筹备下西洋。
诸国使臣及国王在冬月初一开始登船,不过登船前,勃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不愿回国,希望能在大明一直居住。
朱棣得知后赏赐了它一处占地一亩的府邸,并让他以西南夷的身份入籍。
麻那惹加那得知这份喜讯后,立马传位给了他的儿子,心安理得的住进了府邸之中。
除了麻那惹加那,苏禄国的三位国王也十分不舍,不过他们倒没有麻那惹加那那么豁达,因此只是在南京购置了府邸,准备年老后再来南京居住。
“呜呜呜——”
冬月十五的江东门码头上,伴随着号角声响起,朱棣也亲手为郑和系上了防寒的披风,拍拍他的肩头。
“这次下西洋,俺期待你给俺带回更多东西。”
“请陛下放心,郑和定不辱使命!”郑和作揖回礼,朱棣见状也宽慰的后退了一步。
见朱棣说完话,朱高煦也走上前,他对郑和吩咐道:
“这次下西洋,若是有觊觎朝廷舰队的国家,你大可放开手脚,将其灭国。”
“此外,这一路向西,你要准备好足够多的官场,为第三次下西洋去东洲(南美洲)获取资源而准备。”
美洲和非洲的事情,朱高煦已经和郑和说了个清楚,尤其交代他需要带回的东西。
其实朱高煦也想过其他路线前往美洲,例如从宁波出发,在日本的东部选择一个港口进行修正补充淡水和粮食,然后再向东航行到黑潮,争取顺风顺水,然后把纬度控制在35~42度之间,这对于当下大明的航海技术是没有问题的。
按照舰队在北太平洋暖流之中每天走二百里,那大概需要五十天就可以到达北美洲的东海岸。
至于回来也容易,到时候走中太平洋洋流,也就是西班牙大三角贸易的航线就能回来,不过应该在冬季和春季走,这样可以避开太平洋上那些可怕的台风。
顺风顺水的话,大概五十天也能回来了。
朱高煦敢想,是因为明末万历年间的时候,日本就曾经帮助过西班牙巴拿马殖民地的前菲律宾总督德比维罗前往过美洲。
万历年间的日本航海技术如何不用多说,他们能做到的事情,现在的大明也能做到。
之所以朱高煦没有走这条路线,主要是考虑到日本政局现在还不稳固。
他虽然记得足利义满和足利义教、足利义嗣都是亲明派,但足利义满的死期是什么时候他却不记得,只记得足利义满死后,足利义持上位并杀了足利义嗣,拒绝向大明继续称臣,并断绝了大宗贸易,只保留少量几个贸易港口。
直到几年后足利义持无子死去,足利义教上位,足利幕府才恢复了对大明的称臣纳贡,以及海上朝贡贸易。
如果郑和要走日本去美洲,少则一年,多则两三年。
期间物资肯定要从日本购买,由大明的马船护送前往北美,直到郑和能和当地人建立外交、贸易等关系为止。
这期间如果日本发生了什么情况,导致下西洋舰队的补给中断,虽说大明可以征调兵马在半年内结束日本乱局,亦或者维护东部港口情况,可对于下西洋舰队来说,断粮几天都是极为恐怖的存在,更别提一个月乃至几个月了。
正因如此,朱高煦才会选择扶持足利义嗣,希望用足利义嗣来为日后的大明筹建日本东部港口,并在日后开拓北太平洋航道。
在此之前,大明还是走印度洋、大西洋航道比较保险。
想到这里,朱高煦拍拍郑和的肩膀:“放开手去做,不要有什么顾虑。”
“是!”听到朱高煦这么说,郑和十分感动,而朱高煦也补充道:
“对了,这次如果经过帖木儿,别管帖木儿他们怎么说,先给我炮击他们的城池,让他们把傅安、郭骥,及洪武年间出使帖木儿国的一千五百余名将士给我交出来再说!”
一想到帖木儿扣押大明使臣,朱高煦这段时间因为担心徐皇后而焦躁的情绪立马就爆发了出来。
“如果他们不交呢?”郑和犹豫道。
“那你就带人给我打过去,把人给我救出来!”
朱高煦一边说,一边示意郑和看向江东门码头上的宝船、战船和兵卒。
“这两万七千人交给你和陈瑄、崔均,可不是单纯航海用的。”
“陈瑄、崔均!”朱高煦说着,回头看向了陈瑄和崔均。
“殿下放心,若是帖木儿不交出我们的人,或者少交了我们的人,末将第一个率兵攻上岸去!”
陈瑄激动开口,天知道他等这次出海等了多少年。
自从他在靖难之役投降朱高煦以来,他就一直和黄福在负责运河的疏通,一连七年,他都闲得发慌了。
如今杨展要照顾自己的老搭档而留下,自己成为海军权力最高的将领,那自己自然要立下一番功劳。
他已经想好了,这一路西去,但凡有哪个国家敢惹舰队,他立马就抓了他们的国王,把他们的国家灭国。
帖木儿的事情,如果郑和不愿意炮击,那自己就用朱高煦的这句话将他扣下,自己带兵立功。
陈瑄的想法是朱高煦所需要的,他可不会放过这个在印度洋立威的机会。
大明的朝贡体系不能仅仅停留在东亚和东北亚、东南亚,更要向印度洋、向中亚和非洲扩散。
他要用海军告诉帖木儿和中亚各国,虽说陆上数千里戈壁保护了他们,但在海上,大明依旧是他们只能仰望的天朝。
“去吧!”
朱高煦拍拍郑和,郑和见状也作揖应下,随后带着陈瑄、崔均等人转身走向了码头上的宝船。
不多时,伴随着十余艘宝船和战船扬帆起航,向刘家港进发,大明的第二次下西洋壮举也即将开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