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3 短期
大老板阅人无数,他第一眼就觉得老于这老小子花花肠子多。
但既然自己身为生意人,无论对方是什么样的人,自己都得认真的打交道,不然他的生意也不会做的如此之大。
其实在半个小时前,大老板就通过监控看到老于和杨铮来到了厂区,对于老于没有着急进办公室,他倒是十分欣赏。
毕竟,身为老一辈的商人,都会刻意看重准时这两个字。
准时,准时,准的是会面的那一秒,提前和迟到都不叫准时。
这个道理似乎是他们上一辈定的规矩,可如今啊,年青一代的企业家似乎都不愿去遵守这个规矩。
包括他的儿子也一样。
想到了自己的儿子,大老板不免有些头疼。
自己算得上老来得子,五十多岁才有孩子,而为了培养自己的孩子,他从小就给他最好的教育。
甚至不惜花上重金把儿子送出国读书。
可自己的儿子,似乎也是在国外待久了,满脑子西方思维,一回国就对自己说想要创业。
而自己也相当支持的给他两千万创业,他也很有出息,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将两千万翻上了一倍多,更是被权威媒体估值为五千万的年轻公司。
那时候的他,为自己的儿子感觉到自豪,可又过了两年,这家曾经被估值五千万的公司缩水到只有几百万。
再过了一年,那家公司竟然又背上了负债,最后也只能大老板亲自出手,平息了债务。
那时候的大老板,心情很是复杂。
但与老友聚会时,他也发现他身边那些事业成功的老友,他们孩子大多也都是这样。
基本上他们的孩子都是送出国的高材生,从小都很聪明,回国之后几乎都找家里要钱创业,想要去证明自己。
可他们似乎小看了“创业”这两个字,他们的思路太活,活到他们这些老家伙都难以理解。
他们的孩子有的完全不懂技术,却奔着高科技领域创业。有的知道创业门槛最低的就是餐饮,却又满脑子想着去做高端品牌餐饮。还有的有点小聪明,懂得借鸡生蛋的道理,拿着家里的钱到处投资一些看似有潜力的小公司。
虽说他们的做法的确是有些小聪明,但他们却是忽略了人性的弱点。
很多看似有潜力的小公司,他们在拿到大额投资额度之后,往往会觉得这钱是他们个人的。
也会尽情享乐,而不愿意和以前一样脚踏实地。
这也导致那些有些小聪明的富二代,最后也都是黯然离场。
听着身旁老兄弟相同的遭遇,大老板心中好受了许多,随后便是无尽的空虚。
他看着老于,也终于发现老于带来了一个看上去十分老实的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看上去十分面熟,但眼神很犀利,一眼看上去,就让这位大老板觉得,他似乎还有着少年的天真。
不过他也意识到了,这个年轻人肯定不是主角,至少不应该是今天生意场上的主角。
……
老于很认真的介绍着自己公司里的产品,大老板也听的很认真。
他在从职业棋手退役以后,就创办了这个厂,当时厂的规模不大,机械以及员工也不多。
那时候初创业的他并没有老板的高傲,而是和工人同吃同住一起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算得上是技术出生。
也因此,无论老于说的有多么天花乱坠,他在心中也有着自己的判断。
老于推荐的产品,算是上个次代的产品,虽说和最先进的产品有所差距,但价格胜在便宜,性能也比较稳定。
但生意场上,就算一件产品有着无数优点,只要产品有一个缺点,那便是可以讨价还价的地方。
大老板很聪明的抓着“过时”的缺点与老于讨价还价。
而老于却用着过时的产品依然有着大量的市场作为反击的手段。
二人的话术,听的杨铮有些入迷。
尤其是老于,他很擅长把握价钱的底线,无论大老板如何讨价还价,他都微笑的保持着一个价位不变。
一时间,杨铮听的有些怀疑人生。
因为在他看的诸多影视剧里,销售往往是弱势,反派,嘴皮子虽说利索,但“利”字却有考量。
很多销售宁愿损失公司利益,也不愿损失个人利益。
而老于明显就是一个反面教材,他宁愿不要回扣,也宁愿放下自己所有的个人利益,也不愿损失公司利益。
这在影视作品里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但在生活里,总有些人有着自己坚持的东西。
利要的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暂的。
这大概也是老于今天给杨铮上的最震撼的一课。
而大老板却面不改色,毕竟他见过太多的人,也见过太多和影视剧不一样的销售。
虽然像老于这样的销售的确少,但自己每隔几年都会遇见。
这些销售有热情,甚至说有信仰,但他们同样也很天真。
天真的以为这世间并无难事,只要有心就能做到。
可对于像自己这样的老油子,天真也好,信仰也罢,永远敌不过一个利字。
尤其是在很多老油子眼里,短期的利有时候比长期的利更加诱人。
也毕竟,谁也无法预测一年后,两年以后的市场究竟会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