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6章 冷链无边界
第316章冷链无边界
三人径直离开酒店,坐在车里,胡殊同的目光有些清冷。孟强强因为刚刚的失态,此时显得有些拘谨。车里气氛沉沉,胡殊同让孟强强推荐特色餐馆,先把晚饭张罗了,不多时便来到一家羊肉汤锅店。
“这个产业园的情况我看并不复杂,武关市这些冷链企业应该是想聚集各自的市场资源,依靠四通八达的渠道,在规划委那里递上一份详实的走出去方案。”
柳知英点头道:“我猜想他们会以多家参股的形式组成一个新的冷链企业,以此入主产业园,如此一来就可以针对产业园发挥各家优势、定向开发渠道,做更有实处的农市对接,这个角度很能打动人。”
“强强,你是什么看法?”胡殊同看向孟强强。
“市里现在的这些冷链企业,东西南北农产品的产地上,实际都是分地盘的,这一次相当于把一个个老大聚集到一起,以他们的胃口一定会想方设法做这个产业园的主导。我还听说过一些私下里的规矩,强龙难压地头蛇,所以我判断最终进来运营产业园的企业不会超过三家,而且会受到他们的抵触。”
“你有没有办法把资料直接交到规划委?”
孟强强立时点头,“我来之前已经向县里交过方案,县里对强运参与产业园非常支持,都希望强运能争到一席之地,资料的事可以委托县领导帮忙递交。”
胡殊同道:“既然整个武关市都能往一块磋商,同兴和强运,为什么不能打一张牌?”
望着胡殊同的神色,柳知英心知,这个人已经有相当靠谱的想法了。这件事如果能够做成,不仅是强运冷链出县入市的新台面,同兴在西北也将有一个大支点。为什么会有十几家资质不俗的外省企业申报,除了农产品走出去解决现实问题,家家想的都是自身布局。
只是相比之下,同兴强运这样的组合显得过于单薄,且不说“武关集团”声势悍然,外省的企业也个个不能小觑,一些东南沿海的大城市,走在国内前端的冷链企业也来竞逐。
孟强强更是深知,强运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是同兴单独申报还是同兴强运联合并无太大区别,胡殊同此举还是一如既往的提携意味。
这不是同兴的主场,也不像在青宁,人们更直观看到同兴的优势,但胡殊同决定一试。农产品要走出去,冷链企业何尝不是如此,在胡殊同的视角下,云城转运的功能趋于单一,只能解决中转储运。
同兴和云城只能打上下游的配合,却做不到组合拳,而若能实现这个西北产业园,就将是一线需求的调度,同兴将立起另一处产品的营地,这又回到冷链的本源。
抛开这些,胡殊同当然看重这一次的起业模式,没有土地问题、没有硬件烦恼,同兴这么多年哪有这样的机遇。
“学长,关于这个产业园的申报材料我已经初步拟成,不过关于企业优势方面的内容还是你来把把关。”
孟强强也道:“强运方面的资料我也准备好了,不过联合申报的话,我们有些内容需要融一下,到时候拿给县领导一份方案就是。”
胡殊同只是微微点着头,并未回应二人的话,目中透着几分思索,似乎还没到开始行动的时候。
“农市对接”这四个字,几乎伴随着胡殊同的整个生涯,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也一直在思考它的真义。
把隆威县的苹果运到武关的市场?把墨自县的蔬菜运到青岩的市场?这样理解农市对接,就太狭隘了。
如今的青菜南运,青宁品质更优的莴苣、蒜薹、青萝卜早已走上南部沿海城市的餐桌。他还了解到,西北的省份都在打造自己的蔬菜品牌、水果品牌,各地所洽谈的终端市场早已突破地域的限制,紫皮大蒜、黄菜、优质苹果乃至百合,这些优势的地域农产品都在尝试打开数千公里外的市场。
农和市,从来不是距离概念,只要能把农产品做到定向输送、保持长期稳定的供需,哪怕它的终点是地中海周边、尼罗河沿岸,这也是农市对接!
胡殊同更是意识到“反方向的事”,举个例子,甘州的农要找盘湖的市,反过来,盘湖的农也希望走进甘州的市。冷链从来不是单向的,恰恰冷链最忌讳单向。而且武关市也需要鱼虾参鲍、热带水果的优质渠道,丰盈市场也是改善民生,关乎当下流行的幸福指数。
甘州看同兴,犹如隔着几层窗户纸,纵使在方案上描摹得再好,最终相比各大竞争对手,也不过是大同小异,技术上理念上,家家都有几把刷子。
所以在胡殊同看来,同兴想要确立亮点抓人眼球,除了展示自己的家底,还得告诉别人,我的伙伴们身怀绝技。也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让最初一锤不显得单薄。
胡殊同简单说了说计划,柳知英和孟强强一时讶住,如果这般操作,事情可就太复杂了。按照胡殊同的意思,他要组一个“提案团队”,借助这些人来丰富同兴的羽翼。
“学长,别的不说,这些人一个个天南海北的,时间上恐怕就不够用。”
“来得及,我让他们带着团队来找我们会合。”
说话间,胡殊同便拿起手机。孟强强夹过一块羊肉,吃过少放调料、不沾蘸水的黑山羊,才知道什么是纯粹与正宗。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