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152.第151章 棉花推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1章推广

    十月底,汴梁开始清冷起来。

    天气骤变,已是仲冬时节,虽未下雪,可长啸出原野,凛然寒风生。

    汴梁的漕运相比于春夏,倒是少了许多,出现了淡季。

    街头巷尾行人的脚步也比往日加快了几分,多了几分匆忙,少了几分淡雅,连喝茶都少了那点闲心。

    政制院外的草地彻底枯萎了,唯有四季如春的那些常青树,依旧在冷风中婆娑作响。

    赵骏依旧在处理政务。

    这些日子他开始渐渐熟悉政事,处理问题来也得心应手。

    即便遇到不懂的问题,跟吕夷简王曾他们说一句,也稍微一想就能够明白,但跟吕夷简他们比起来,还是远不如他们。

    在政治嗅觉以及经验上差了许多。

    以至于今日在又一次需要请教吕夷简的时候,还被吕夷简调笑了一句:“怎么样,坐在这个位置上不容易吧。”

    “确实比想象中的难,但我做妥协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扳倒阻碍现代化发展的绊脚石,而不是为了让汉人百姓受苦,你们也要记住这一点,屁股别再歪。”

    赵骏就是这么不轻不重地回怼了一句,让吕夷简被噎住,悻悻离开。

    不过他虽然回怼,却也挺难受。

    真正坐到这个位置上,才能体会到坐在这个位置的艰难。

    上位者考虑的是国家的政权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那么势必会在很多地方做出妥协。

    比如还是那个例子,如果你是个起义者,就根本不必在意朝廷以及那些大地主的态度。淮南干旱,颗粒无收,百姓活不下去,那我们就造反。

    杀光那些贪官污吏,杀光那些囤积粮食的大地主,抢了他们的粮食,为了生存下去,又何必顾及这个国家会不会灭亡?

    但站在宋朝国家的立场角度来看,大地主阶级固然可恶,却至少会帮助朝廷维护地方的统治,只要他们不造反,那么很多事情朝廷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且由于大地主阶级在朝廷里都有代言人,导致朝廷在真正决策的时候,都会倾向于这些大地主,即便是想要安抚地方也是困难重重。

    哪怕是到了最后时刻,还要担心这些拥有大量田地、粮食、人口的大地主造反,而不敢拿他们怎么样。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朝廷在百姓眼里是黑暗腐败的,是该破灭的王朝。

    百姓在朝廷眼里尽是刁民、暴徒、反贼。

    双方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在意识形态上难以统一,自然也就很难互相理解对方的难处。

    上下两千年,单以封建社会来说,就只有朱元璋算是半认识半不认识这一点。

    说他认识这一点,是因为他对待大地主以及贪官污吏,基本上就没有留过手,维护了明朝早期的政治清明,缓解了明初的土地兼并。

    说他没认识这一点是连他自己都贬低红巾军是反贼,还说元朝丧失统治是因为政治太宽松的缘故。

    显然是坐到了那个位置,就用屁股决定了脑袋。

    可惜的是朱元璋的子孙没有继承他的继续对贪官污吏和大地主下手的态度,最终还是被忽悠瘸了腿。

    到明末不仅难以肃清官场,甚至连税都收不上来。

    赵骏作为后来人,其实更也应该站在百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但至少目前还不是时候。

    主要是西夏和辽国依旧是个隐患。

    想要大刀阔斧,学朱元璋以及新中国时期对待贪官污吏以及大地主的态度,现在做的话就是明末。

    内部一下子就会无数造反起义者成群,外部又有西夏和辽国虎视眈眈。

    到时候内忧外患之下,说不准辽国还真有可能学清朝,入关南下,占据中原万里江山。

    所以赵骏眼下还在隐忍,为了顾全大局而隐忍。

    还是那句话。

    顾全大局在很多后世年轻人听的时候会觉得是个笑话,但真正到了那个位置你才会发现,有的时候能有一个顾全大局的办法都已经很好。

    难是的连顾全大局都做不到。

    “想要将古代的英雄史观变成人民史观还是不容易啊,造反朝不保夕,坐在统治者这个位置上也一样如履薄冰,也难怪几千年下来,无数宰辅说这个位置高处不胜寒。”

    赵骏批完了今天的政务,放下手中的毛笔,揉搓着太阳穴,只觉得比上一世读高中还要疲惫。

    屋内已经燃起了香炭。

    天气愈发寒冷,凛冬即将到来,汴梁又不知道要冻死多少百姓。

    “种子找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王曾拿着一份劄子起身走到赵骏面前,对他说道:“范雍上了劄子,他们成功从西域带回来八千多斤种子。”

    “哦?”

    赵骏忙道:“是我所说的非洲绵吗?”

    “应该是的。”

    王曾说道:“确实是与我们本土的不同的品种,而且这东西南北朝的魏朝时期就有种植,唐朝便已经是作为比较贵重的质衣物出现。”

    王随也走了过来道:“老夫翻遍史料,竟发现唐朝还曾经推广过这种,在河北河南尝试过种植,但似乎都种不活。”

    “其实汉龙以前说起这种的时候,老夫也曾经记起过这物品。特意去翻找了史料,发现从南北朝到唐朝,也不乏在内陆种植,可这种东西只能种在西域。”

    盛度侧过头来问道:“兴许河北有些地方还能够找到少数的种植区域,甚至大批量种子也有,可它真的能在中原种活吗?”

    如今大宋也并非一成不变,像朝廷下令让西北范雍与青塘开设互市,并且大量收购西域种子。

    青塘的位置就在后世青海西宁市一带,由于宋朝时期西域被西夏阻隔,导致中原和西域断绝往来,虽然在南北朝就传入,却并未在中原推广。

    而青塘恰好就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在西夏断绝了西域往来之后,宋朝依旧可以通过青塘与西域沟通。

    所以赵骏前段时间提出多跟青塘进行商贸活动,以粮食、食盐、武器、铠甲等青塘需要的物资,换取马匹、牛羊、。

    现在终于有了效果。

    只是众人却对赵骏推广的事情表示怀疑。

    主要是中国古代其实就有本土,叫做亚洲绵,这种产量低、种植困难,从西汉开始,就只有在广东、海南等沿海地带有小规模种植。

    而南北朝传入的是非洲绵,这种产量高,适应力强,也是明代朱元璋进行全国推广的品种。

    但作为,同样需要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四个主要条件。

    所以即便传入中国,也依旧没有立即适应。

    唐朝就曾经尝试过推广,在黄河中下游流域种植,可惜失败了,种不活,即便种活了,产量也不高,经济作用不大。

    因而大家不明白这东西到底应该怎么推广才行。

    赵骏听到众人的话,笑着摇摇头道:“唐宋时期并未大规模推广开,主要原因是小冰河时期,唐朝中期开始,气候变冷,降雨线南移,北方日益干旱、严寒,使得难以种植。”

    “我记得汉龙以前倒是说过,汉末和明末都是因为小冰河时期而灭亡,这小冰河时期是何物?”

    吕夷简也来了兴趣,想起了当初赵骏说三易回河的时候提起这事。

    赵骏解释了一下什么是小冰河时期,随后说道:“唐朝的这次小冰河时期是第三次,第四次要到明朝,也就是说,我们刚好赶上了一个不错的时代,正处于第三次小冰河时期结束,需要到五百多年后才会有第四次小冰河时期,这会是我们高速发展的一个机会。”

    “若是如此,那岂不是至少五百年内,大宋各地都会风调雨顺?”

    王曾睁大了眼睛。

    “想多了。”

    赵骏白了他一眼道:“该有的天灾还是会有,只是北方气候没那么冷,北方的农作物产量不会突然大幅度下降而已。”

    蔡齐抚须说道:“那这样的话,是否就说明河北、陕西等地方,又能够继续耕作了?”

    “是的。”

    赵骏点点头:“只要解决了西夏和辽国的威胁,陕西与河北将慢慢恢复。”

    现在大宋的情况是,由于关中地区在唐朝开垦过度,导致关中地区接近荒芜,人口非常少。

    河北由于跟辽国离得太近,人口大量南下迁移,地方上以军屯为主。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整个陕西加半个甘肃的秦凤路、永兴军路两个路加起来,人口才八百多万,且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地区,关中盆地人数不多。

    河北两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加起来,也不过六百多万。

    而在唐朝时期,河北有一千多万人。

    反观江浙地区,人口已经突破了两千万。河南、京畿、湖广以及四川人口都在千万以上,黄河以南显然已经成为人口的主要聚集区。

    这里面有两个主观原因,一是西夏与辽国边境,民众南迁。二是第三次小冰河时期,北方农作物产量下降。

    但宋初第三次小冰河时期结束,所以要是能解决西夏和辽国的威胁,河北与关中就能够重新修建水利,也不是不能重新开垦出来。

    听到赵骏的话,王曾沉吟道:“若是能重新开垦关中与河北的话,那就实在是太好了。”

    “同样第三次小冰河时期结束,就意味着可以种植了吗?”

    王随也问道。

    “是的。”

    赵骏点点头:“不过还是应该先适应为主。”

    吕夷简纳闷道:“为何?”

    “之前不是还没有适应黄河流域的种植吗?说明种植也需要一步步来,虽然从南北朝我们就尝试种植,但直到元明时期才推广,也有一定原因的。”

    “伱的意思是,你之前说过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是的。”

    “那应该要怎么做?”

    “种子到了以后,送到广州、海南等地进行试种,再进行全路推广,这个过程可能要几年时间。”

    赵骏想了想道:“广州海南等地本来就是亚热带地区,水量丰富,土地资源肥沃,但只要能在那里试验成功,就说明可以在南方生根发芽,等北方气候回暖到一定程度,慢慢地把由南向北传播。”

    “这样会不会挤占农田的种植?”

    吕夷简皱起眉头道。

    要是在南方广泛种植的话,那对南方的农作物显然会是一种冲击。

    因为刚才也说了,如今南方是人口主要聚集区。

    而宋朝之所以能够维持统治,就是南方产生了占城稻农业革命,让南方的粮食产量巨额暴增,从而南粮北输,通过运河送到汴梁,再运到河北与陕西去。

    要是在南方广泛推广的话,吕夷简担心会造成挤占农田种植,从而使得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

    赵骏毫不犹豫地道:“会,从南宋开始,一直到明朝中后期,南方江浙地区是主要产粮区,那里素有苏常熟,天下足的说法。由于明朝朝廷被忽悠得禁海,南方士绅却暗地里出海做生意,他们就需要经济作物,比如桑、麻、绵来制作丝绸、麻布以及衣对外销售。就大量用农田改桑麻绵田,以产生经济效应,造成全国性粮食短缺,也成为明朝灭亡的一个伏笔。”

    “那你还在南方推广?”

    吕夷简不解道。

    赵骏看着他说道:“你难道会因为吃饭吃得太饱撑死而放弃吃饭吗?粮食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大地主阶级囤积粮食,以达到低买高卖的目的。并不是说宋朝缺粮,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或者生产力继续提升,让粮食产量高额增长,一部分农田变为田也是合理的事情。”

    “但现在生产力并没有提升,大地主囤积粮食的问题也没有解决该怎么办?”

    吕夷简皱起眉头。

    “可以先进行小规模种植,实验成功之后,在不允许农田改田的情况下大幅度推广就行。”

    赵骏说道:“不是很挑地,又不像水稻那样需要用水田持续保持水量。山坡野地,只要常浇水,保持日照就能产。以后生产力上来,粮食种类丰富,不缺粮食,也不是不能多种经济作物。”

    “原来如此。”

    吕夷简想了想,就扭过头对王曾说道:“广东路转运使曾麟好像是你的门生吧。”

    王曾微点下颌道:“天禧元年,我被王钦若陷害,罢为礼部侍郎,当年主持了会试,他确实是被我钦点的三甲进士,一晃竟都已经二十年过去了。”

    “老王,那这事就交给你了。”

    赵骏说道。

    王曾白了眼吕夷简,得,又加了份差事。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