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0章 效率很重要
当某件坏事已经发展到无法挽回的时候,那么能否从这件坏事中获取收益就成为了选择项之一,在这方面显然大美是专业的。甚至比豆豆更为专业。
反正盟友本就是用来吸血的,这是传统,且有着天然的正义性。毕竟为了维护盟友们的安全,他们是真的花了钱的。众所周知,美国最发达的就是服务业。
已经做了服务,时不时的收点服务费,这很合理且专业,甚至对于豆豆来说,极有教育意义。
效果自然也是极好的。
也再次证明了群体性意志是真的很容易便能被主流媒体传播意见的引导,所谓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种思维引导火力全开的时刻,往往变得不堪一击。
没办法,缺少独立且可信的信息源,越是独立思考,结论往往越是可笑。
极少有人能从片面甚至完全错误的信息中思考出正确的结论。
比如这个世界针对资源的争夺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的程度,却总有人对这一点视而不见。
但当美国也加入到这场盛宴,压力终于如滚雪球般冲到了瑞典皇家科学院这边。
一个组织或者感觉不到什么。
但每一个组织中的個体却能感觉到窒息感。
大家都不喜欢美国,且同情科学院,但到了这个时候,却鲜少有人愿意站出来发出公道的呐喊。
就好像曾经一位知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公开的发言:“虽然情感上我是倾向于他们(瑞典科学院)的,但显然这次他们错了。我不敢想象,堂堂一个世界级大奖的评审委员会,竟然会如此简单干脆的向一个才刚刚上任的兰利局长低头。
这是学术界的耻辱,更让我们对于整个评审过程有了太多怀疑。曾经我们将所有奖项公平的希望寄托于评审委员会的专业跟公平,但这种想法过于乌托邦了。至于如果有人问我遇到这种威胁该怎么办?
很简单,我会曝光出来,既然安德烈爵士都有为了科学院的百年声誉殉身的勇气,我不明白当时是何种压力让他不敢在公开媒体上告知所有人他所受的威胁。我甚至不知道这种压力到底来自内部还是外部。总之,这次丑闻本不该发展到这种程度!”
当这个声音在极短时间内传遍世界,一切的解释跟辩驳都显得苍白无力。
诸多学生们的情绪也再次被撩拨了起来,甚至开始沸腾。
因为教授说的对啊!
受到这种不公威胁的第一时间难道不应该直接曝光吗?!
只要曝光了,他们团结在一起的力量难道不足以让那个试图伸手干预一个世界级大奖的小局长下台?
事实也证明了,那位局长在事件曝光之后,已经顶不住压力在办公室里选择了退圈么?
对于这些新生代的科研力量而言,他们是真心希望这个世界是有学术公平的。
效果也极为明显,科学院内部所有跟克拉福德奖相关的评审们不管之前在科学院内部是何种职位,都开始陆续辞职。甚至有人主动放弃了院士的头衔。
而伴随这一切的,则是关于乔泽自然科学奖评审规则的热度再一次高涨,压都压不住那种。
因为相对于诺贝尔奖的推荐制,以及在评审委员会评出获奖者之前外界根本不知道任何讨论过程跟结果的评审方式,全程公示的奖励真的太公平了!
每个人只要登陆网站,就能知道所有候选人的贡献分,每个人都能随时查阅这些候选人的研究成果跟进度。
所有被纳入到候选人界面的那些大科学家甚至根本不敢做任何手脚,因为还有公示期,任何作假或者其他学术不端的行为都要被全世界所有对这个奖项感兴趣的人时刻盯着,这才是真正的学术之光!
而不是几个老家伙,关着门投票!甚至投票结果还可能被一个菜鸟局长影响!
没见连美国许多的奖项都已经考虑要在评奖过程中引入人工智能了么?
据说openai已经开始摩拳擦掌,打算设计相关的插件,让chatgpt能够为图灵奖的公开评选提供技术支持。
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未来方向吧。
文艺界更是开始推波助澜,一则讽刺漫画迅速在社交媒体流行起来。
漫画主体部分是诺奖的评审现场,但这个本该是庄严肃穆的场合,却显得极为滑稽,专家的身材矮小,甚至跳到了桌上,但他们的背后却有着无数高大的黑影,默默的注视着一切,像是无数无形的手在操纵着最后的结果。
一片狼藉!
……
华夏。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对于大家来说,网络吃瓜是真的吃得过瘾。
别说学术离普通人太远,没几个人关注。
那得看有多少媒体花多少精力报道。
更别提诺贝尔奖即便在华夏也是有群众基础的。
九年义务教育可能没有告诉大家,华夏科学进步奖、科学最高奖等等这一系列奖项有多大含金量,但课本里关于居里夫人的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在启蒙阶段就已经间接提到了诺贝尔奖。
到了初中阶段,《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更是将诺贝尔奖成立的初衷灌进大家的脑子里。
“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贡献的人。”
自然科学领域的大奖其实很多,但在华夏影响力最大的绝对是诺奖。
这个奖项在诸多华夏人的心目中也是直接跟世界顶级奖项直接挂钩的,至于其他的奖项,那就真是其他了。
就好像乔泽第一次在网上搜索诺奖评审方法的时候,懂乎上的提问都是以诺奖来假设的,而不是其他诸如菲尔兹奖、阿贝尔奖、图灵奖、克拉福德奖这些。
这次从大洋彼岸传来的这一系列新闻,是真的把华夏无数人对诺奖的美好观感跟敬仰给撕得稀烂。
什么叫活久见?
这特么就是了!
甚至让许多人思维都开始混乱,开始在网上争执起来。
“不是吧?那可是诺奖啊?怎么就不公平了?”
“怎么不公平还用说嘛?克拉福德奖跟诺奖的评审方式一模一样,所以克拉福德奖能被一个小破局长一句话就改变结果,诺奖难道就不行?”
“首先,人家那不是破局长,而是有实权的兰利局长。其次那不是一句话,而是威胁。”
“所以呢?你要表达什么?是你比人家前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懂?”
“别吵了,别吵了,我现在只想知道他们图啥?总不能全世界都因为乔泽没能拿克拉福德奖,所以干脆向诺奖开炮吧?”
“艹,这个角度好特么清奇,但又好像解释了一切。”
“乔神太可怕了!但如果是真的……西林工大要封神了!”
“对不起,楼上的,西林工大已经封神了。建议你去查查今年西林工大的分数线吧。”
……
是的,对于诸多网友来说,整件事太过魔幻了。
从普通人的视角来看,克拉福德奖官宣之后,根本没在华夏引发任何热度。
除了学术界,还真没多少人知道瑞典皇家科学院还运营了这么个奖项。
更别提西林数研所也没对这件事有过任何评价,至于乔泽本人更是没对外发表过任何看法。
大家陆续知道这件事,还是因为豆豆突然在网上哭诉,然后才网友们才知道原来乔泽出资成立了一个乔泽自然科学奖,来表彰全世界科学家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而且还是豆豆来管理。
甚至当时大家还义愤填膺的,直接冲出去给豆豆找场子。
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出去找场子还没什么效果,突然对面自己就开始爆了!
先是美国福某斯的记者爆料,美国现任代理兰利局长跑去瑞典威胁人家科学院不把奖项颁发给乔泽,用强硬的手段改变了克拉福德奖的人选。
然后对面直接炸了!
先是局长畏罪退圈,学生抗议,学术圈各种批评跟吵闹,就在大家搬着小板凳,打算看这次老美要怎么收场的时候,风向突然变了,一堆的学术大佬也站出来,直接开始批判诺贝尔奖了……
一众人目瞪口呆,甚至心头难免升起荒谬的感觉,这到底发生了什么啊?!
西林那边也就是弄了个乔泽自然科学奖,已经表露出明晃晃的野心,就是要对标诺奖。结果这边还没发力宣传呢,阿美这边就迫不及待的当起了急先锋,把诺奖的名声给毁掉,这是要扶乔泽自然科学奖上位么?
阿美……您这是图啥啊?!
甚至阿美都主动为人工智能正名,前一秒瑞典皇家科学院还发文向人工智能评奖系统宣战呢,后一秒阿美自家掌握的科学大奖也说要引入人工智能,这特么到底谁跟谁是盟友?
普通人或许就是看个乐呵,但对于那些喜欢独立思考的人来说,这一连串的骚操作,是真的快让大脑超载了,脑细胞都快要转冒烟了,也找不到其中的逻辑线。
完全没道理啊!阿美的枪口到底是对准哪边的?咋突然就飘忽不定了呢?他们又该如何自处?
难道美国人爱乔泽已经爱到这种程度了?哪怕牺牲盟友的核心利益,也要帮助乔泽成立的世界科学奖上位?
否则这一切真的没法解释。
总不能豆豆就发了一通哭诉的微博,让美国人也心生怜惜,为它出头吧?
世界的豆豆?!
不止是普通人的世界,华夏学术界无数人的情绪都是极端分裂的。
真就是眼睁睁的看着在舆论里,诺奖的口碑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就直接变成了一个笑话的。
只能说对面那些人下手是真狠,一副讽刺漫画,已经在脸书跟推特上疯传,甚至传到了华夏的网络上。
许多人的信仰是真开始崩塌了,但更多人的信仰却开始转向了西林。
乔泽自然科学奖官网的页面还挂在那里,并没有任何改变,甚至候选人界面上,也还是只有两个人,暂时并没有新增候选者上去,但怎么看着就突然更为顺眼了呢。
……
从某种意义上说,豆豆圆满完成了任务。
甚至因为对面过于配合,它甚至都没有再继续给相关人员提供进一步的爆料。
当然不是因为豆豆突然心善了。
事实上,豆豆能不能真正读懂善良两个字的意义都是存疑的。
单纯是因为通过模拟计算结果,如果继续爆料,把另一边也给牵扯进来,收益反而可能减少。现在这种程度,恰好能达到最大收益。
只能说还好这是2024,一个极为特殊的年份。
换了任何一个年份,它的这番操作,大概都达不到如此好的效果。
颇有四两拨千斤的感觉。
当然,这并不是说豆豆已经什么都不做了。
每个参与到这件事中的人,都是豆豆计算中的变量,当然要用到极致。
在这个关键时刻,豆豆无所不在的目光又落到了候选人界面另一位身上。
亲爱的卡米尔·杜布瓦女士啊,你都拿到爸爸的手稿那么久了,怎么能还没什么研究成果呢?怎么能不为乔泽自然科学奖说两句话呢?
从某种意义上说,豆豆的性子中有完美主义者的执念。
一个完美的计划,必须要有一个完美的收宫。
最后的收官部分当然便该从引发这场盛宴的人开始。
……
法国,朱西厄研究所,巴黎北岸校区。
卡米尔·杜布瓦显然并不知道她又被人工智能关注了。
这段时间虽然外界闹得很凶,但她并没有去关注这些。
豆豆为她提供的那些乔泽的手稿已经完全占据了她的心神跟精力。
这些手稿的确是极为珍贵的,不止是别的地方看不到,更重要的是,别说手稿了,乔泽今年写的所有论文,除了证明哥猜的那篇之外,根本没有英文版本的。
豆豆传给她的这些手稿虽然都是图片的形式,但很贴心的全部给出了法文注释。
只能说乔泽的思路很天马行空,好在也有迹可循。
都是超螺旋代数跟超越几何学的扩展应用。
针对这些手稿的研究也让她对整个偏微分方程的体系有了一种全新的认知。
不只是理论层面。
事实上,卡米尔·杜布瓦觉得乔泽太谦逊了,她也开始明白为什么乔泽能够在极短时间内连续有论文刊载在世界顶级数学期刊上。
只靠这些手稿提供的思路,只需要稍微做进一步的思考,就能写出发四、五篇顶级期刊的高质量论文来。
是的,乔泽在写这些手稿的时候,是以解决纳斯-斯托克斯方程为目标的。
显然这些手稿提供的思路,的确还不足以彻底解决这个世界性的数学难题。
但是……
乔泽给出的这套理论框架能更有效更精确的求解以前许多被认为无解偏微分方程,而在应用层面,将这些理论带入,可以大大推进许多模拟现实世界的模型应用。
要知道偏微分方程都是用来模拟现实世界现象的重要工具,而且应用在物理学、工程学、经济学和生物学等多个领域。
卡米尔·杜布瓦甚至怀疑乔泽开发的人工智能豆豆核心代码中,就已经有这些数学思想的雏形。
不止如此,卡米尔·杜布瓦还已经从这些手稿中推导出了一些新的离散化技术、稳定性分析跟误差估计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说对于研究偏微分方程方向的数学家来说都是极为先进且属于开创性的数学工具。
正如她之前预估的那样,这短短一周多的时间,通过研究这些珍贵手稿的收获,足以支持她写好几篇极高质量的顶刊论文。当然这些论文以她的能力肯定不是几天时间就能写完的。
按照每篇论文需要花费两个月计算,接下来一年的时间,将成为她这辈子最高产的时间。
事实上这段时间卡米尔·杜布瓦已经开始动笔写第一篇论文——《基于乔代数几何的高维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群高性能数值解法研究:多尺度算法框架与精细化效率优化》。
按照卡米尔·杜布瓦的规划,这篇论文她打算直接投《数学年刊》,且很有信心能在十月登刊。
但她自认为已经极高的效率被鄙视了。
更让这位女数学家想不通的是,人工智能设计出来的初衷明明应该是帮助人类辅助工作的,但华夏乔泽设计出的人工智能像个话痨。
事情是这样的。
最初她跟豆豆的交流仅限于那次电话跟后来的邮件联系。
但得知了豆豆被乔泽开发出来是用于辅助数学科研,能够提高效率之后,卡米尔·杜布瓦心动了。在邮箱上装了一个插件,开始了更为频繁的使用这项划时代的技术。
然后她便体验到了,这种主动型人工智能能有多主动。
人家chatgpt不召唤,没反应。
这玩意儿不用召唤,各种反应。
虽然用来做辅助的确很方便,但时不时就会精神攻击的人工智能,是真让人很崩溃!
就好像此时……
她正忙于证明一个重要定理的时候,邮箱突然弹出了一句话:“好奇怪,你是怎么把效率做到这么低的呢?”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