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60.第260章 朝堂大乱斗,赵祯遭群臣狂喷!
第260章朝堂大乱斗,赵祯遭群臣狂喷!
三月初六。
变法司正式颁行将兵法、裁兵法和军器监法,并令枢密院与三衙立即执行。
此三法颁行后,在民间引起巨大反响。
将兵法,让经常更戍换岗的将士们有了归宿感。
裁兵法与军器监法,则是让百姓们看到了朝廷强兵的决心。
保甲法和保马法依然在调整细则,预计在四月初才会在西北地区试行。
与此同时。
曹国舅曹佾在城南已找好了一片蹴鞠场地,预计五月份便可动工修建。
……
三月初十,近午时。
苏良望着窗外灿烂的阳光,不由得皱起眉头。
自去年十一月到现在。
开封府、京东路、河北路都几乎没下过雨。
百姓们纷纷取河沟之水浇灌麦苗,但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今年的庄稼,已注定会减产,若再有半个月不下雨,恐怕就要绝产了。
天灾这种事,实在令人难以抗衡。
赵祯已改吃素斋,且去城外设台祈过一次雨,各地州官、百姓也都纷纷开始祈雨。
但没有任何效果。
变法司内。
三司使王尧臣望着晴朗的天空,一脸忧愁。
而今,百姓们借贷了大量青苗钱。
若因此次干旱而导致庄稼绝收,这笔钱定然收不回。
虽然一道道富国之策都在施行,按照正常的收支来看,国库应该是越来越充盈的。
但当下的国库依然不宽裕。
除了各地军费、官员俸禄、皇家祭祀、赏赐等。
前两年京东、河北路水灾的安抚费用、建熙河镇的费用、还有购买硫磺、军备的费用,都不是小数目。
内藏库与国库的钱都是有减无增,大宋朝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
午后。
一道近四千字、名为《天子亲军札子》的奏疏,传遍了两府三司和变法司。
呈递奏疏者,乃是枢密使夏竦。
夏竦在札子中称,将兵法、裁兵法和军器监法并非强兵良策,只是能去除大宋军伍的一些弊端,却不能明显提高大宋士兵的战斗力。
此外,他再次抨击保甲法和保马法实乃扰民之乱法。
而他提出的强兵策略是——
“若欲强兵,须组建一支重骑兵,作为天子亲军。”
他在札子中讲,西夏能数次抵御辽国铁骑,很大原因是拥有了一支重甲铁骑:铁鹞子。
铁鹞军不过三千人。
人人骑良马,着重甲,刺斫不入,在奔袭冲击之时,三千人足以冲杀五万步兵。
外加擅长远程攻击、以骆驼为坐骑、放置小型抛石机的二百泼喜军,才使得西夏军战斗力彪悍。
此外,辽军亦有擅于骑射的大帐皮室军。
反观大宋。
本应该是禁军实力最强的捧日军、天武军、龙卫军、神卫军,已沦为看家护院的兵种,作战能力远不如西北禁军。
日后,官家若想御驾亲征,灭掉西夏,收复燕云,都必须组建一支无敌于天下的重骑兵。
不然,大宋越富,越易遭辽夏抢掠。
缺少绝对的武力压制,一切新法成果都有可能葬送在敌军的铁蹄下。
筹建重骑兵,已是迫在眉睫之事。
夏竦结合西夏铁鹞子和辽国大帐皮室军的骑射水平,建议立即筹建一支不少于万人的重甲铁骑。
打造成为天下最强兵种,由官家亲自辖制。
夏竦这篇札子,极言重骑兵对大宋的重要性,令人看后热血沸腾。
从这篇札子,便能看出夏竦内心深处满满的求生欲,他实在不想从枢密使之位上下来。
……
垂拱殿内。
因久日未雨而心情郁闷的赵祯看到这份札子后,骤然变得兴奋起来。
夏竦完全写在了他的心坎里。
御驾亲征一直都是他的梦想。
而拥有一支所向无敌的重骑兵,更是御驾亲征不可或缺的配置。
赵祯将此札子足足看了三遍,而后泼墨挥笔,在宣纸上写了两个字:龙羽。
他准备将这支天子亲军命名为:龙羽军。
龙之羽鳞,天子亲卫。
所向披靡,天下无敌。
赵祯在心中已经开始盘算自己要如何训练这支军队,如何让他们成为自己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剑……
而就在赵祯正满怀憧憬的时候。
一道道反对筹建重骑兵的奏疏呈递了上来。
文彦博称,大宋向来讲究以步制骑,以边陲的城堡抵御游牧骑兵,大宋近年来并无战事,组建重骑兵,无所用也。
张方平认为,大宋马少且劣,少放牧驯马之地,骑术又远不如辽夏,无须学别人之长而攻别人之长,
王尧臣称,一万重骑兵的销堪比二十万普通步兵的开销,费钱而无所用,朝廷难以承担,不宜施行。
……
当然,也有一些支持筹建重骑兵的官员。
他们还反驳了文彦博、张方平、王尧臣等人的说法。
重骑兵虽耗钱财,但却能以一敌十。
若不提前组建,大宋的变法成果甚至会成为夏辽的战利品。
不到两日,赵祯案头上便堆积起了两堆奏疏,支持与反对者参半。
赵祯无奈之下,只得召群臣廷议此事。
……
三月十五日,大庆殿。
百官齐聚,廷议筹建一万重骑兵之事。
赵祯刚坐下,便见三司使王尧臣大步走了出来。
“官家,臣以为筹建天子亲军,重骑兵,完全是耗费国力而无所获之策。论消耗,骑兵三倍于步兵,重骑兵更是十倍于步兵,所选铠甲、马匹、日常维护的人力,皆甚耗钱财,我们养一万重骑兵,就相当于养了十余万步兵,且战马三年便要一换,若这三年无一场战事,这笔钱就白白消耗了,我们变法一年也节余不了这么多钱啊!”
紧接着,富弼站了出来。
“此外,我朝战马质量远逊于辽夏,又缺牧马之之地,南方的大理马可作为军马负重,却不能成为战马,我们即使砸了钱,恐也难以培养如铁鹞子那类的重骑兵。当下我朝无战事又无引战之心,若与辽夏打防御战,当下的军力根本没有问题,徒鸡肋也。”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富弼讲完后,一群人认可了富弼与王尧臣的意见。
大家反对的理由可总结为:无钱,无战事,无良马,无牧养之地,不值得。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朝廷无钱。
养一支万人重骑兵,消耗甚大,且是常年累月的支出,当下的朝廷确实难以负担。
这时,夏竦站了出来。
“谁言无战事?难道燕云十六州就不要了吗?你们这些人,眼睛里只有钱,钱不够,我们便从其他地方挤一挤。重骑兵可增强我朝禁军的战斗力,能以一当十,最擅于追击之战,这些,大家都没有异议吧!”
“我大宋缺的就是这样一支军队,不然辽军一路北下,我们就只能防御?将他们赶出国境就算了?”
“只要我们能通过这支重骑兵,让辽国与西夏忌惮我们,即使不战,一直摆在汴京城外震慑他们,也完全值得!”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也有一群官员支持夏竦。
三司使王尧臣黑着脸站出来道:“夏枢相,你说的倒是简单,钱不够,如何从其他地方挤?你若挤出来,伱来做这个三司使,我是没有办法再挤出来这么一大笔钱!”
“挤不出来,是你这个三司使无能。没钱,不是阻碍筹建重骑兵的借口。若钱真不够,臣建议自今年始全宋境内所有官员皆缩减俸禄两成!”
此话一出,殿内的官员都看向夏竦。
感觉他为了稳固自己枢密使的位置,已经不在乎得罪全天下的士大夫官员了。
大宋自建国以来。
朝廷从未减少过士大夫官员们的俸禄。
因为,历代君王皆知,唯有士大夫官员稳固,大宋的江山社稷才能稳固。
更不用说,赵祯这个尤爱赏赐官员的君主了。
赵祯听到此话,直接摇头道:“夏枢相,我朝还没到缺钱缺到减少官员俸禄的时候!”
随即,赵祯看向一旁一直未曾说话的范仲淹,问道:“范卿,你怎么看?”
范仲淹一直没说话,不是没想法,是刚才群臣争吵的厉害。
他实在插不进话。
范仲淹缓缓道:“臣以为,夏枢相之策,确实可增加我朝禁军的战斗力,但有些不合时宜。臣以为,一万重骑兵,压力太大,可拿五百人试之,若可行,再渐渐增加人数,不然就过于消耗国本了!”
听到此话,黑着脸的夏竦又站了出来。
“五百?西夏尚有三千铁鹞子,我大宋用五百重甲兵试练,实乃丢大国风范!”
夏竦甚是不满。
他觉得应一步到位,且刻不容缓。
范仲淹解释道:“此事与大国风范无关,西夏与我们国情不同,他们需要铁鹞子解决内乱,而我们要太多重骑兵有何用!”
“未雨绸缪,方为上策,待辽兵兵临城下,我们再去准备便晚了!”
……
这一刻,夏竦气势十足,容不得别人质疑他半分。
朝堂就是这样。
有时,退一步就会满盘皆输。
而此刻,苏良一直没有说话,他一直观察着赵祯的表情。
他已看出,赵祯想要筹建重骑兵。
御驾亲征,乃是赵祯的梦,这支重骑兵就是他最好的武器。
相对于太宗皇帝御驾亲征险些命丧高粱河,真宗皇帝被寇准硬拉到澶州城前线监军,赵祯更希望能赢下一场战争,立不世之功。
皇帝,也不可能全为了天下。
他也有私心,他也有喜好。
这道《天子亲军札子》,可能一下子就打动了赵祯。
这一刻,苏良也是纠结的。
他也想大宋拥有一支这样的重骑兵,到时与火器结合,绝对是攻防俱佳。
但放在当下,此举的性价比非常低。
重骑兵俨然就是一个吞金兽,外加培养困难,可能还没有培养起来,这只吞金兽就将大宋的家底吞没了。
苏良想了想,还是较为认可范仲淹的意见,先少量培养,慢慢来。
毕竟,谁家的家业都不是一下子就能挣下的。
这时,群臣进入自由辩论阶段。
表现最突出的,自然是枢密使夏竦和三司使王尧臣。
夏竦想要靠着此策,坐稳枢密使之位。
王尧臣则是因三司钱财不足,再加上近期干旱无雨,百姓可能还不起青苗钱,导致三司再多一笔开销而反对。
约半刻钟后。
赵祯叫停了群臣的辩论。
这样的辩论,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便只能交由官家定夺。
赵祯想了想,道:“众卿所想,朕已考虑过。朕以为,重骑兵确实可作为我朝的底牌,免受辽夏欺负。朕欲今年上半年便开始筹建重骑兵,数目就定为一万,缺钱缺马缺牧养之地,我们便一起克服!”
夏竦等支持者不由得大喜。
文彦博、张方平、王尧臣、唐介等反对者则是大感意外。
不过,大家都很聪明,瞬间便想到官家为何会赞成此策。
此策完全迎合了官家的个人喜好。
这时,苏良见御史中丞唐介大步走了出来。
不由得顿感不妙,心中喃喃道:唐中丞要说大实话了!
唐介拱手道:“官家,臣以为,夏枢相此策完全是迎合官家所作,未曾考虑当下的国情、民情,夏枢相知官家向往御驾亲征,故而以一万重骑兵诱之,此乃曲迎圣意。官家切莫因个人喜好而做错了决定!”
“若真筹建,臣不知这一万重骑兵能不能上战场,但却知能带着官家巡视边疆,这个代价,乃是无数老百姓的税钱换来的,官家觉得值吗?”
此话一出,整个朝堂都寂静下来。
唐介是一点面子都不给赵祯留,就差骂赵祯是为了一己私利而筹建重骑兵了。
赵祯面带愠怒,正欲说话,欧阳修大步走了出来。
“官家,筹备一万重骑兵,实乃徒耗国力,华而不实。我大宋新法刚进入正轨,此刻还不是好高骛远的时候,望官家三思!”
徒耗国力,华而不实,好高骛远。
这三个词再次砸在了赵祯的脸上,饶是赵祯仁善,估计心中也恼火了。
这时,包拯也站了出来。
“臣亦认为,此举劳民伤财,得不偿失,莫因讲究排场与虚荣而去做!”
苏良有些哭笑不得。
他看向脸色铁青的赵祯,不由得生出一抹倾佩之情。
作为一个皇帝,被臣子教训成这个样子,依旧没有发火掀桌子,真是算得上前所未有的仁君了。
就在这时。
苏良见旁边的三司使王尧臣也要站出来说话,准备去制止时,发现王尧臣并未出列,而是直接拱手道:“官家若执意筹建一万重骑兵,臣请辞!”
听到此话,苏良顿时觉得完了。
这下子,赵祯肯定是要大发雷霆了。
“请辞便请辞,难道没有其他人能做三司使吗?朕主意已定,退朝!”赵祯站起身来,甩袖离去。
今日就一章了,祝诸位新年快乐,2024,事事皆成,开心!健康!有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