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135.第135章 形势竟如此严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5章形势竟如此严峻

    陆应辉主动约见林如海,再加上薛家薛叙突然生病。

    让涂承钰今天没有了去游玩的心情,从早上开始就在静坐在书房,哪里都没有去。

    午饭过后,林如海和全文纬还没有启程去见陆应辉,贾琏也没有派人来说一下薛家的消息。

    涂承钰以为中午也将这样过去,就在他准备午休的时候。

    近几天一直在城中悄悄打探消息的老姚,却中途跑回来求见。

    这一次,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还带来了一个让涂承钰一直挂念的人。

    “杨淳?”看清楚来人的样貌之后,涂承钰惊喜中带着一点不可思议。

    那个被涂承钰派去带人暗中调查粮田,之前一直联系不上的杨淳,突兀的出现在涂承钰面前,他能不惊喜吗。

    杨淳见到涂承钰也很激动,一边行礼,一边激动的说:

    “下官见过王爷,下官可算见到您了。”

    见到杨淳这般激动,涂承钰连忙安抚:“来了就好了,本王也一直派人到处找你们呢。”

    没想到,涂承钰这么一安抚不但没有让他平静下来,反而更加的激动。

    甚至感觉他都要哭出来了:“王爷,下官辜负了王爷的期盼,没有将带出去的人照顾好。”

    涂承钰很想知道杨淳这边发生了什么,可是看着杨淳现在破衣烂衫,胡子拉碴、蓬头垢面的样子。

    只能将心中疑问压下,继续安抚的说道:“没事的没事的,本王不会归罪于你的。”

    听到涂承钰的话,杨淳更感觉羞愧,当即就想给涂承钰汇报他来到江南后发生的事情。

    事情也不急在这一时,涂承钰哪里能让他这个样子汇报呢,他说道

    “先不着急,我看你现在伱这个样,也不适合谈话。这样吧,你先下去梳洗一番,换身干净的衣服,我再让人给你做一些饭菜,你吃饱喝足休息好了,再找本王来说话。”

    听到涂承钰的话,杨淳也冷静下来,然后他就自己现在和乞丐一样浑身发臭的样子,确实不适合谈话。

    杨淳说道:“多谢王爷体谅,下官这就下去洗漱换衣。”

    涂承钰派人带着杨淳下去,却将老姚留下来问话。

    “你是怎么发现杨淳的?”

    老姚回答:“回王爷,卑职今日照常去城中转悠,在经过早几日留下暗号的地方时,发现暗号上留下了新的联络信息。”

    “卑职根据信息找过去,就见到了和乞丐们混在一起的杨大人,然后卑职就将杨大人带回来了。”

    涂承钰又问:“只带回来杨淳一个吗?”

    老姚说道:“只有杨大人,至于有没有其他人,杨大人没说,卑职也不敢问。”

    看来杨淳还是很谨慎的,即使知道老姚是涂承钰身边的亲信,也没有随便乱说。

    既然如此,那么老姚知道的东西也就不多了,涂承钰在问了几句之后,就让他去屋外等着。

    等老姚走后,涂承钰继续待在书房。

    他以为杨淳起码要休息一会才能过来,却没想到,杨淳洗漱换衣,吃了饭之后,就立刻前来求见。

    将杨淳请进来,看着他即使收拾一番之后,依然黑瘦的模样,完全没有往日在上书房教书时的风采。

    涂承钰就知道他在这段时间内,肯定吃了很多苦。

    他说道:“本王看你颇为乏累,为何不休息好了再来说话呢?”

    杨淳说道:“下官见到王爷,心中的疲惫早就一洗而空,现在精神饭很。”

    他都这样说了,涂承钰自然也就不拦着他了。

    便问道:“你在江南到底遇到了什么事情,怎么会成了这个样子?”

    杨淳说道:“回王爷,此事一言难尽啊。”

    涂承钰:“慢慢说来。”

    杨淳;“下官等人到了江南,一开始打着经商的名头,还算进行的顺利,也调查到了不少的事情。“

    “可是好景不长,不知为何好多地方突然开始防着有北方口音的人,听到京城来的更是直接抓走。”

    “跟随下官一起来江南的人好多都被抓走了,下官因为不是京城口音的,才侥幸逃过了一劫。”

    涂承钰当时派人来江南的时候,也有考虑到口音的问题。

    可是他手中没有那么多可用的江南人,最后不得不派出一部分北方口音的人。

    他当时以为,到江南来调查粮田,不会有多大的危险,第顶多就是被人发现了,调查进行不下去。

    而且为了保护暗中调查的这些人,涂承钰还允许他们在危险的时候,可以说出自己的身份,以此来保全自己。

    有了这样的措施,他们应该不会有多大的危险。

    可是,令涂承钰没想到的是,江南的这些官绅,胆子大的都要上天了。

    都敢直接动手抓人了。

    涂承钰问道:“你知不知道,这一次被抓走的人有多少?”

    杨淳回答:“派出去的人不较分散,下官到现在也不敢确定有多少被抓,只知道在出事之后,有一小半没有联络上。”

    一小半人,即使只算其中的一半被抓走了,那也不是个小数目。

    想到这里,涂承钰突然想起一件事,那就是他刚来扬州,派人去找杨淳他们的时候。

    无意中打听到江对面的镇江,有一家客栈失火,据说烧死了三个京城口音的人。

    涂承钰和全文纬当时猜测,这几人可能就是自己派出去的手下。

    只是之前一直没有证据,也没有办法去核实。

    现在杨淳来了,正好可以问问他。

    涂承钰问道:“你有没有往镇江派人?”

    听到涂承钰的问题,杨淳刚才还算平静的脸,一瞬间变得扭曲起来,生气、愤怒和悔恨夹杂在一起。

    但是看到他现在的样子,不用他说,涂承钰就已经知道结果。

    果然,等他平静下来,便说出了涂承钰早已猜到的答案:

    “下官往镇江那边派了五个人。”

    答案不出所料,可是人数上却有出入。

    涂承钰这边听到的是烧死了三个人,现在杨淳却说有五个人。

    难道烧死的不是自己这边派去的人,还是说有两个逃出来了。

    涂承钰疑惑的问道:“本王听说镇江烧死了三个京城来的人,他们是不是我们的人?”

    杨淳哑着嗓子回答:“王爷,他们就是我们派去的人。”

    涂承钰又问:“可是你刚才不是说派了五个人吗?”

    杨淳继续回答:“有两个在火灾中幸运的逃逃出来了。”

    听到有两个逃生,涂承钰心中总算有了一点慰藉。

    他说道:“逃出来的那两个人呢,你有没有联络到他们。”

    杨淳说:“下官联络到了,而且已经将他们带到了下官身边,只可惜,这两个逃出来的人,最终也只活下来一个,另一个因为伤势过重,前几天也已经死了。”

    即使逃出来的也是一死一伤,可见当时情况有多么危险。

    涂承钰问道:“活下来的那人,现在在何处?”

    杨淳说道:“他跟着下官也来到了扬州,现在跟着其他几个人,正在城外养伤。”

    从杨淳刚才落魄的样子来看,他们这一段时间肯定过的不是太好。

    那么所谓的在城外养伤,很大可能就是硬挺着。

    既然这样,还不如将他们都接到了林府来,反正调查粮田的事情已经没办法进行了。

    涂承钰将自己的想法说给杨淳,想听听他的意见。

    听到涂承钰要将扬州城外的那些人都接进来,杨淳自然也是非常同意的。

    既然意见统一,涂承钰也就不耽搁时间。

    当场让老姚进来,拿上杨淳给的信物,去城外接那些人回来。

    等老姚再一次离开书房,涂承钰继续问道:

    “除了镇江之外,你有没有听到别的地方,有伤害我们派去的人的?”

    杨淳想看了一下说道:“下官没听到有这样的传言,不过也不排除伤害了咱们的人,却被压下去没有传出来的。”

    涂承钰一想也对,大多数地方,即使想要杀害涂承钰派去的人,肯定是偷偷摸摸的,哪里会像镇江这样肆无忌惮。

    同时,一些胆子比较小的地方,在抓了人之后,虽然没有杀害,肯定也在观望。

    如果他们发现,镇江这样做了之后,却没有受到惩罚,这些地方说不定也就会动手杀人。

    想到这里,涂承钰越发觉得镇江的官绅们做事太嚣张了,自己想要救人必须要做点什么才行。

    同时也将他们牢牢记在心里,如果有机会,涂承钰不介意将他们这些人收拾一遍。

    说完这些令人不快的事情,涂承钰这才记起来正事。

    他问道:“你们到了江南,可有查到粮田上面的问题?”

    杨淳回答:“下官等人虽然调查的时日不多,不过也查到了一些东西。”

    涂承钰说道:“说来听听。”

    杨淳说道:“江南粮田的问题,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田地侵占的问题,官绅地主勾结在一起,不断侵占百姓的田地,下官只是随意一查,就发现江南已经有近一半的百姓,没有了田地。”

    江南乃是朝廷田粮赋税重地,竟然有近一半的百姓失去田地,看来问题非常严重。

    听到这里,涂承钰插嘴问了一句。

    “既然有这么多百姓没有了田地,那么他们是如何生活的?”

    杨淳回答:“这个问题下官也有调查,失地的百姓,主要有两个去处,一个是租地继续种田。”

    “第二个去处,便是外出做工。”

    外出做工?难道这时候已经有了打工人了?涂承钰好奇的问道:“这些外出做工的,都是去干什么活?”

    杨淳回答:“大部分去做织工,少部分去漕运上做苦力。”

    这两样工作,都不是什么好活。

    涂承钰这次没有发问,挥挥手示意杨淳继续说。

    杨淳接着前面等到话题说道:“这江南粮田低第二个问题,就是改粮田为桑田。”

    “好多士绅地主,他们将百姓的粮田侵占之后,便不再种粮,反而是将粮田变成桑田,大量的养殖丝蚕。”

    “然后勾结商人,开办织布作坊,制作生丝或者丝绸赚钱。”

    涂承钰听完,感觉这些士绅地主们的算盘打得实在是太响了。

    他一方面侵占百姓的土地,逼得百姓走头无路。

    另一方面却又开办丝绸作坊,给这些走头无路的百姓一点点希望,将他们关进作坊继续卖命的干活。

    这简直是要将百姓的最后一点血也要榨干净啊。

    如果任由他们这样继续下去,不说江南的粮田会逐渐变少,影响朝廷粮食大计。

    就说他们如此毫无顾忌的压榨百姓,等到有一天百姓实在支撑不住,没有活下去的希望的时候,整个江南的动乱将会不远了。

    如此严峻的形势,怪不得皇上在派人调查的同时,还将他这个王爷派过来坐镇。

    想着这些,涂承钰又问道:“你有没有查到,有多少粮田改成了桑田?”

    杨淳回答:“别的地方卑职还不清楚,不过在卑职调查的金陵周边,已经有三四成的粮田变成了桑田。”

    “而且正在快速的增加,就下官调查的这一段时间,亲眼目睹了许多粮田正在种桑树。”

    金陵作为江南重镇,朝廷的监管还是比较严的。

    如果连金陵都是这样的情况,那么其他地方只会更加严重。

    涂承钰再问“你可知道,江南这样的丝织作坊多不多?”

    杨淳回答:“已经很多了,各州府都有常设的。每到结茧的季节,还会有很多临时建起来的。”

    涂承钰问:“如此多的作坊,他们生产的生丝和丝绸都卖到了何处?”

    以涂承钰这几个月出京以来的观察,这天下的百姓,还没有富有到需要这么多丝绸的地方。

    既然百姓对丝绸的需求不大,那么江南生产出来的都卖往哪里去了。

    对这个问题,涂承钰心中已经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的答案,现在就等杨淳来解答了。

    而杨淳的答案,也没有超出涂承钰的猜想。

    “回王爷,这江南的丝绸,大部分都运到海外,卖给了红毛商人。”

    涂承钰猜的没错,可是这样一来事情又牵扯到市舶司头上,也许还会有走私贸易的问题。

    问题越牵扯越大,涂承钰感觉自己有点把握不住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