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392章 徐允恭的见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2章徐允恭的见闻

    将工作交接好,徐允恭踏上了返回洛阳的道路。

    辽东(黑)还是太荒凉了,普遍都是原始状态,很远才有一个村镇。

    这也导致秩序比较混乱,走个十里八里就能遇到一伙儿收保护费的路霸。

    得知徐允恭的身份,他们也只是客客气气的把人送走,没有丝毫的害怕。

    而徐允恭也没有试图将他们送官之类的。

    这些路霸是收了保护费,但也确实维护了这一段路的安全。

    说的难听点,没有他们的存在,这一块儿出了事儿,衙门都不知道找谁来负责。

    有了他们,出事儿了衙门可以直接找他们的麻烦。

    这就是辽东的普遍现状,人烟过于稀少,朝廷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只有城池附近,人口密集开发的比较好,朝廷力量能管理的到,才没有这些人的生存空间。

    等进入辽西(吉)地界,情况就好了许多。

    几条主干道贯通全省主要府县,交通比辽东好了太多。

    人口也稠密了许多,村镇的密度远高于辽东。

    村镇周围都是整整齐齐的田地,时不时的还能看到几块稻田。

    徐允恭知道,这些都是试验田。

    将生长周期短的占城稻和江南稻,与东北的渤海稻杂交。

    尝试培育出生长周期短、口感好、产量高的新稻种。

    这个项目是当年刚拿下辽东的时候,陈景恪弄的,这些年他也一直都在关注。

    知道是自家兄弟弄的,徐允恭自然多留了一份心,就先去稻田里看了看。

    只不过这会儿还没到插秧的时间,什么都没看到。

    他又特意跑到当地的研究室打探情况。

    得知是代表陈景恪过来的,研究室的老农非常热情,拉着他参观了育苗室。

    还给他讲了经验成果。

    经过五年的建设,稻种研究室也有了一套自己的经验流程。

    从选种到育苗,再到插秧、收获等等,都有详细的步骤。

    同时,整个东北地区的几家研究室,也加强了交流机制。

    比如,每到冬天都会聚在一起开会,互相交流经验。

    还会把自己培育出来比较优良的稻种互相交换。

    当然了,他们培育的杂交水稻,还是比较原始的自然杂交。

    和袁老他们的杂交水稻,在技术上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产量也不是一個量级。

    唯一的好处就是,一旦培育成功稻种不会退化。

    可以自己留种一代代种植。

    宋朝的时候,就通过这种技术,把占城稻和江南原生水稻杂交,培育出了生产周期短产量高的稻种。

    南宋能以那么点土地,养活八千多万人,新稻种居功至伟。

    现在,陈景恪组建的这些实验室,采用的就是这种原始育种办法。

    如此几年下来,成果还是不错的,已经有了几种表现不错的稻种。

    产量最高的一种,种在黑土地上,精细化照顾,可达到亩产四百斤。

    普通种植,也能有三百斤左右的产量。

    (明清时期,水稻亩产达到了四百斤,是古代巅峰。)

    比起南方的水稻,这个产量都算是偏高了。

    不过南方最少一年两熟,而东北只能一年一熟,算总产量依然是不如南方。

    但对于东北本地来说,这个产量完全足够了。

    现在他们要做的,是从这几个稻种中,筛选出性状最稳定的。

    “到那个时候,咱们这苦寒之地,就能变成粮仓了。”

    听到这个消息,徐允恭非常兴奋。

    在辽东生活了这么久,他太清楚这里不稳定的原因了。

    不是因为部族众多,也不是因为苦寒,而是生产不出足够的粮食。

    这里部族多,但实力弱,真打起来不是大明的对手。

    他们的优势就是拖,将大明的后勤拖垮。

    只要大明能在这里建立稳定的据点,这些部族掀不起风浪。

    至于苦寒?

    东北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还有,足够百姓有一套冬衣。

    且东北最不缺的就是林业资源,足够百姓的火炕燃烧一整个冬天。

    真要说过冬,北方的舒适是南方人想象不到的。

    当然了,前提是要有火炕之类的取暖设备。

    当年渤海国和高句丽,都能在这里建立稳定的秩序,难道汉人就不行了吗?

    可以说,这里的自然环境并不是阻碍。

    真正阻碍汉人在这里生存,建立稳定秩序的,是缺少一种适应当地又高产的粮食作物。

    解决了这一点,就可以迁徙汉人百姓,可以建立村镇城池。

    有了这些据点,就可以慢慢开发周边,同化本地的部族。

    没有人喜欢朝不保夕的生活,靠种地就能填饱肚子,没有哪个部族愿意流浪。

    大明给他们划分土地,提供农具种子,还有几个部族愿意生活在深山老林里的?

    只要他们固定下来,就有了同化他们的条件。

    可以说,想要实现对辽东的有效统治,单纯靠武力是无法做到的。

    粮食才是首要问题。

    正因为明白这一点,徐允恭才更加的佩服陈景恪。

    刚打下辽东,别人还沉浸在欢喜之中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布局研究稻种。

    当初很多人都不以为然……准确说是所有人都不以为然。

    就连徐允恭自己,都觉得毫无意义。

    大明百废待兴,到处都需要人手,怎么能把宝贵资源浪费在这里呢。

    是陈景恪一力坚持,才把这个项目推行了下来。

    现在,事实再一次证明,他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

    他就好像是提前知道了结果一样,一出手就直指最正确的那个答案。

    高瞻远瞩这句话真的是说了不知道多少遍,但知道了他的布局,还是让人忍不住想一遍又一遍去说。

    考察过水稻研究室,带着满满的资料,徐允恭再次踏上了归途。

    越靠近中原,人口就越密集,也就越繁华。

    到了辽宁行省的时候,这里除了气候比较寒冷,论人气已经与中原的偏远地区差不多了。

    尤其是几个交通要道所在,说一声繁华都不为过。

    这让徐允恭对东北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就如南方一般,唐朝时期江南还是贫瘠之地,到了南宋时期就成为经济中心了。

    而现在,就连流放犯人的岭南,都变得繁华起来。

    总有一天,大明也能将东北变成繁华之地。

    一路继续走,很快就到了北平。

    然后他就被这里的繁华给震惊了。

    百姓安居乐业,大街上行人不绝,时不时就能看到一队商旅走过。

    如果不说这里是北平,他几以为到了江南重镇。

    作为小舅子,他对朱棣颇为关注。

    在确定去天竺建立封国之后,朝廷解开了对朱棣的限制,允许他发展自己的力量。

    这几年燕王府的实力爆炸式增长。

    北平作为燕王府的临时封地,被顺带着发展起来并不意外。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竟然发展的这么好。

    于是他就特意去了解了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

    答案也并不复杂,很快他就知道了个大概。

    一切都源于那个叫道衍的和尚。

    燕王忙于草原事务,将燕王府的政务托付于他。他就在北平推行起了新政——经过他改良之后的新政。

    再加上,这里是去草原和东北的陆上交通要道,地理条件优渥,发展的自然就快。

    一个和尚竟然有如此大的才能,实在让人惊叹敬佩。

    徐允恭决定亲自去拜访这个能人。

    燕王府的人听说是徐大公子驾到,自然非常恭敬。

    然后就告诉他,道衍陪着白郎中去了官厅山。

    朝廷准备在那里修建一座水库,他陪着勘探环境去了。

    听到白郎中,徐允恭眼睛一亮,决定立即去官厅山。

    白郎中就是白英,是大明最忙的人之一了。

    一年四季基本都在全国各地奔波。

    梳理几大河流的水系,对现有的河道布局进行调整,使水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修缮堤坝、水库等等,都是他的工作范畴。

    前年他就去过辽东,对辽河进行了治理。

    辽河是辽东最重要的河流之一,辽东的辽字就是这么来的。

    然而这条河流带给当地百姓更多的是苦难。

    每到夏季辽河就会泛滥,下游方圆七八百里都会变成水泽。

    不但严重威胁当地百姓的生命安全,还阻碍了交通。

    白英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奉命去梳理辽河水系。

    徐允恭亲自去保护他的安全。

    作为护卫,徐允恭陪他走遍了辽河水系,亲眼目睹了他是如何的呕心沥血。

    对他,自然发自内心的敬佩。

    按照他的方案进行治理,现在辽河已经被束缚住。

    下游的水泽,变成了肥沃的平原。

    朝廷在辽河平原上建了一座城,命名为白辽城。

    以此表彰他的功绩。

    而当地百姓也自发为他建了生祠。

    在别处给活人建生祠,会被朝廷打击。

    但辽东这块地方,朝廷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而且当地衙门还发现,只要一提到白英的名字,百姓马上就变得通情达理了。

    以至于现在,他们有啥政策推行不下去,总把白英拿出来安抚百姓。

    这一招还非常好使。

    言归正传。

    得知白英在这里,徐允恭自然不能不去见一见。

    问清楚官厅山的位置,就带着人赶了过去。

    成功在一座峡谷里见到了本人。

    白英今年才不到四十岁,可看起来犹如五六十岁的老汉。

    见过礼之后,徐允恭有些激动的说道:

    “白郎中,你要保重身体啊。”

    白英笑道:“谢徐将军关心,这座水库设计好,我就可以好好歇歇了。”

    见他不解的样子,就解释道:“朝廷要修书,不只是百家经典,还有百工技艺。”

    “治水也包括其中。”

    “陈伴读让我协助修书,可不就是要好好休息了吗。”

    徐允恭还是第一次听说修书的事情,不过他并不关心此事,而是笑道:

    “那再好不过了,要论治水,这天下还有谁能比得过你。”

    “正好一边修书,一边修养身体。”

    之后徐允恭又和道衍打起了招呼:

    “数年不见,大师风采更胜往昔啊。”

    道衍淡淡的笑道:“阿弥陀佛,徐将军谬赞了……”

    “倒是要恭喜徐将军,出师了……”

    道衍的变化确实不大,咋一看和七八年前并无区别。

    就好像时光从未在他身上留下过痕迹一般。

    变化当然也有,那就是比以前更加的从容。

    在道衍看来,徐允恭的变化很大。

    几年前那次相见,徐允恭还显得稚嫩。

    现在的他神情沉着冷静,并不算特别魁梧的身上,带着一股自信和肃杀之气。

    有点盛年徐达的影子。

    显然,这些年的军旅生涯,使他得到了足够的磨砺。

    跟随长辈学习的理论知识,都融会于胸,成为了自己的用兵之道。

    寒暄了几句之后,三人就转而聊起了正事。

    先聊的自然是脚下的官厅山。

    经过白英介绍,徐允恭才知道具体情况。

    北平的情况和辽河流域非常相似。

    虽然下游有大片的平原,河流也非常多,但水量分部非常不均匀。

    少雨的季节,河流干涸,下游陷入干旱。

    多雨的季节,下游就变成沼泽。

    北平坐拥广大平原,农业却始终发展不起来,与此有直接关系。

    “这几年北平发展的不错,有足够的资源支撑大项目。”

    “陈伴读就建议在官厅山修建水库,调解全年的水量。”

    徐允恭还没有开口,道衍却先说道:

    “北平下游每年都会经历洪涝灾害,无数百姓受困于此,且严重制约了当地发展。”

    “我想过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却一直不得要领。”

    “没想到陈伴读远在洛阳,却能熟悉的掌握这里的一切,还能想到解决的办法。”

    “实在让老衲佩服。”

    白英就更别提了,语气充满了敬仰:

    “陈伴读胸怀天下,黄河、淮水、珠江、辽河……现在的北平……”

    “所有的问题,他都娴熟于心,并且还知道解决之法。”

    “我能有今日成就,全靠他的指点啊。”

    “只是他不愿居功,才让我享受了这些功劳。”

    听到别人夸奖他,徐允恭也心有荣焉。

    毕竟那是自己兄弟啊……

    至少曾经是。

    至于以后……总之是自己对不起他啊。

    道衍和白英两人逮着陈景恪吹捧了好一会儿,能看得出他们都是发自信心的敬佩他。

    区别是,白英侧重点在治水和谦虚方面。

    而道衍的侧重点,则是高瞻远瞩的能力。

    见过两人之后,徐允恭本来想就此回京的。

    哪知道道衍却说,他在这里等待燕王回京述职,不妨多等几天,大家一块儿回去。

    徐允恭很是惊讶,这时候回京述职?

    莫不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道衍也没有瞒他,直接告诉他朝廷准备对天竺动手了,招燕王回去商量此事。

    徐允恭更震惊了,怎么好好的,突然要对天竺动手了?

    不是要休养生息吗?

    只是道衍也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无法回答他的问题。

    有了此事,徐允恭也不着急回京了,就留在这里陪白英一起勘探官厅山地形。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