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三百七十五章 三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们常说2l世纪什么最重要,回答的问题往往是“人才”二字,可要说2l世纪什么行业最赚钱,周利文可以明确地告诉他们,在2l世纪初的十年里,最赚钱的除去军火、毒品、金融外,还有高科技和大宗商品业。

    前三者就不用多说了,这是所有人都公认的,至于高科技业,作为高附加值产品,它的利润有时候比军火商还丰厚,就如同周利文目前的Or手机、平板电脑和支付宝、淘宝包括阿狸这些产业。假如周利文当初一直注重于郭氏的业务,也许几年后一样可以成为亿万富翁,甚至依靠物流行业和快递业的收益在国内富豪榜单中占据一席。可要知道,他这样做,绝对不可能达到目前所拥有的财富和地位高度,这就是高科技行业的魅力。

    高科技业,不仅是IT业,还包括了生物、制药、精密仪器等等,如果有心人去仔细查查那些6强中最赚钱的企业,就能发现有很大一部分都和高科技行业有关。高科技,从某种意义来讲同样是一种垄断,但它这种垄断是以专利和科技为基础的,和普通的所说的市场垄断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而最后一个就是大宗商品产业,这这行业的利润更为可怕。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兴旺发达,周利文很清楚在这几年中,基于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会造就一大批新兴富豪。可别忘记,房地产不仅仅是开发、售楼这么简单,它的产业影响很大,有着许许多多周边产业随着这个市场所变化。另外,中国的各地建设如火如荼,更进一步推动了这个庞大的市场。市场需要消耗,就会对大宗商品产业发生变化。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国家强行对国内钢铁市场价格的宏观调控就表明了这点,各种钢铁价格的飞涨,使得有关部门下了这步臭棋,妄图使用行政手段去操纵钢铁价格,周利文100的断言,这种宏观调控的失败指日可待。

    大宗商品产业,不仅是钢铁行业所包括的铁矿、煤炭等关联产品,还影响到有色金属、石油、大米、大豆等等商品。至于其它,周利文暂时不在考虑之中,可对于目前宏观调控下的国内钢铁价格,周利文是很有兴趣的。

    目前国际重废钢的价格在26美元,可国内市场的成品钢反而压缩到了180仅仅以此来看,相互间的差额就达到了2%左右,这还没有计算国际成品钢的价格,如果加上这部分,差额甚至在4045%左右。

    用一万元去赚取二万元,许多人都能做得到,如果用一百万去赚二百万,也有不少能可以完成这个目标。但是当投入的资金超过一定的界限时,所获取的利润比例也就越来越低。在这种情况下,简单的数学公式已经不再是真理,1l也许等于不了2可能会等于-或者。6甚至还可能小于大量资金的投入,使得回报率的比例下降,这是每个商人都很清楚的商业规律。像周利文这种财富达到了可怕数额的巨富,再想在投资中获得巨额回报的机会极少。

    如果说按照数学方程式来计算,以2%甚至更低的10例叠加,那么曾经的首富永远都是首富,而且他的资产会成为令全世界人都恐惧的庞大数字。可实际上这种计算方式能够成立么?显然是不可能成立的。

    李海丰调头寸的一事,让周利文看到了这个商机,他判断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投资的生意,而且投入和收益的时间绝对不会太长,短则半年,最长也不过一年时间。另外他是想用这种方式拉李海丰一把,作为亲戚和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周利文绝对不会小气。

    李海丰也是久经商场的企业家,当周利文提出这个建议后他很快就明白了过来。当然,如果没有周利文的参与,以李家目前的资金量根本不可能进行操作,因为他现在的企业现金流已经发生了短缺的情况,再也抽不出资金去做这个事。

    但周利文提议一起做,李海丰就丝毫不顾虑了。要论国内的商业渠道和人脉,李海丰的底涵是周利文不能比的,他的身价没周利文多,企业的资产也小,可他毕竟在这个行业中多年,操作起来可比周利文方便多了。

    两人关起门商议了许久,最终周利文拍板拿出2亿美元的资金投入给李海丰,在这个合作中,周利文的收益要占据70李海丰负责具体的操作,占3%勺收益。这个分配比例,从表面看是李海丰占了些便宜,可从实际上周利文也不吃亏。

    说做就做,李海丰是个精明的商人,第二天就提前行程赶回了香江,回到香江立即就行动起来。

    他并没用自己李家企业的名义出面,而是用了几家在海外注册的公司作为操作公司,然后开始在国内大肆收购成品钢产品进行囤积。

    起初,李海丰以为这种采购囤积会遇到一些阻力,毕竟现在国内外钢铁价格是倒挂的,各民营钢铁公司由于铁本的影响暂时都停业整顿,而国有钢铁企业又因为原料和成品的价格倒挂导致取消了计划外的生产,以维持计划内生产来应付上级。在这种情况下,打量采购这些钢铁产品也许会碰上些问题,比如说钢厂惜售或者限量出售这样的情况。为此,李海丰还做好了几手准备,用钱和关系打通这些环节。

    谁想到,在正式操作的时候,李海丰很是惊奇地发现他在采购中并没受到任何阻力,联系的一些钢厂和钢铁公司对于李海丰的需求满口答应,甚至还希望李海丰多多购买他们的产品,甚至在价格方面还能进一步稍稍下降。

    对于这种情况,李海丰先是奇怪,紧接着了解了下情况也就释然了。原来,国内的钢铁价格目前虽然倒挂,导致成品钢的价格远低于国外炉料价格,可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反而在国内市场形成了一个非但奇特的市场气候。

    这种市场气候从实际上来说几乎和股票市场有些差不多,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买涨不买跌。在大多数企业包括房地产开放商看来,国家的宏观调控打压钢铁价格已经成效显著,这钢铁价格上涨的势头已经被遏制,市场价格现在是一路走低,也许过不了多久就会降到一年多前60的水平,甚至还可能再降到150到140的区间也不一定。

    在这种情况下,价格越是跌,买家们也就越不肯出手。除了一些必须采购以维持生产或者建造使用的钢材外,几乎没人肯多备货在手,全都在观望着希望钢铁价格进一步继续下跌。在他们看来,这价格越低,成本也就越小,所获得的利润也就越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谁出手多买谁就是傻瓜蛋。

    而钢厂和钢铁公司呢,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生产的压缩再加上市场的冷淡,使得他们积压了大量产品而无法快速销售,这同时也导致钢厂和钢铁公司的资金周转困难。李海丰要出钱买这些产品,这对他们来讲是求之不得的,至于亏损,关他们屁事他们早就取消了计划外的生产计划,至于计划内生产计划这是上级压下来的东西,所以这些亏损自然也有有关部门的补贴来弥补。这种情况下,回笼资金才是最重要的,难道不是么?

    这世界上从来不缺少聪明人,而中国又是有着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聪明人,但往往真正赚钱的其实并不是这些聪明人,相反是像李海丰和周利文这样的“傻瓜蛋”。听到这个消息后,李海丰忍不住就笑了,看来这个事情比他预料中的轻松许多,

    2亿美元的资金,被李海丰分散打入几家公司帐户,然后分批在国内各地区的钢厂、钢铁公司进行收货。李海丰是老法师,在商界多年知道低调做人的道理,虽然目前他这样的收货进行的很是顺利,可毕竟对有关部门的戒备不能没有。

    李海丰同意周利文的观点,这种宏观调控肯定失败,国内钢铁价格肯定会再次大涨,而且等到这一次大涨,势头远比之前的更厉害,涨幅也会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李海丰亏钱的话,也许有关部门不会理睬他,可一旦他赚了钱,就说不准会惹上些麻烦。这也是他尤其小心,不以自己公司出面,而是套了马甲悄悄进村的原因。

    仅仅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李海丰的2亿美元就花得差不多了,得知进展后的周利文考虑了一下,索性又拨给了他-亿美元,让李海丰继续进行操作。但谁都没想到,就在李海丰进行第二波收货操作的时候,一个让人意外的消息传了过来。

    “胶钢要求减少合同数额?”

    在香江的办公室,李海丰看着坐在他面前的林森,还有一张刚刚收到的商业传真,忍不住就皱起了眉头。

    “是的,按照之前的协议我们向胶钢订购了一万吨螺纹钢和二万吨标准钢锭,可是现在对方说无法供应这么多货物,要求减少合同数额。”林森神色凝重地回答道,这次操作为了保密和安全,李海丰把具体事务交给了林森来处理,一方面林森是他的助理,第二也是考虑到他是自己人的身份,他负责这个事远比别人出面能让李海丰更加放心。

    “你确认过了?”

    林森点点头:“我已经直接打电话和对方确认过了,对方现在提出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直接修改合同数额,以分批交货方式来完成合作。第二个方案是……。”

    “是什么?”李海丰问道。

    “每吨加10美元以履行合同。”林森如此回答道。

    李海丰脸色一下子就难看起来,这丫的不是趁火打劫么?要知道他们当初联系胶钢的时候,对方得知他们要采购这批钢材简直乐得嘴都合不上了,殷勤得不得了。签合同的时候还追问李海丰这边能不能多要点货,如果能一口气把他们剩余的库存全买下来的话,他们还能承担部分运输费用什么的。可这才过去了多久,对方居然就变了卦,非但要修改合同减少供应量,而且还提出了涨价的要求,这不存心耍人嘛。

    可生气归生气,但要让李海丰直接去找胶钢方面讨个公道那想都别想,胶钢可不是民企,那是地地道道的国企,按照行政级别还是副部级的企业。像这种企业你和他耍无赖他和你说规矩,你和他说规矩他就和你耍无赖,怎么整都是他们有理,真要闹到最后,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要是修改合同的话是怎么个改法?他们有方案没有?”李海丰忍着心里的怒火问林森,林森连忙转达了对方的条件,等听完后,李海丰气得差一点儿把杯子都摔了。

    按照合同一共三万吨钢材,如以对方修改后的方案来进行,那么等于头一批正常交货的钢材最多也就66吨,至于剩余的260吨钢材会在今后一年时间内分五批交货,而且在合同上会写明到时候的价格按照双方的协议另谈,另外胶钢还要求在最后加上一句最终解释权属于胶钢,如政策原因发生无法履行合同的话,胶钢不负任何责任。

    这简直就是霸王条款,做生意哪里有这么做法的?假如可能的话,李海丰甚至想把胶钢的领导拖过来暴打一顿,好好教教他们怎么做买卖。

    但这是不可能的事,按捺着心里的怒火,李海丰让自己好不容易平静下来。他仔细琢磨起这件事的奇怪变化,难道上面对于宏观调控的政策会提前撤消不成?可他并没听到风声啊而且这也仅仅只是胶钢一家公司的变化,至于其它几家钢厂和钢铁公司并没有这样要求,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变化呢?

    一时间,李海丰也琢磨不出胶钢的变化究竟是什么原因,但他对于这种修改合同的方式是绝对不会轻易接受的。为此,他决定先拖一拖再说,让林森马上通过各渠道去了解下情况,搞明白里面的究竟。

    涨价10美元一吨,虽然这幅度不大,以二万吨来计算也就是2万美元。以目前李海丰掌握的资金来说,这些钱还是出得起的,可不管怎么样,生意就是生意,他就算最终还是出了这笔钱也必须搞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

    林森不愧是李海丰的得力助手,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搞清楚了情况,当他拿着打听得来的消息赶到李海丰这里汇报,李海丰听后顿时觉得事情有些棘手了。

    “这消息不会有错?”李海丰再三确认道。

    “绝对不会有错,这是胶钢国际贸易部一个主管那边打听得来的,为从他嘴里掏出话来,我特意花了三万元。另外,我通过当地政府的朋友也侧面了解了一下,同样证实了这个情况。”林森如是说道,很是确信地告诉李海丰他的消息真实性。

    “怪不得怪不得。”李海丰喃喃自语道,他皱眉想了想连忙吩咐林森:“这样,你立即联系胶钢,就说我们同意涨价10美元以履行合同,同时我给你溢价2美元的授权,除胶钢外其余钢厂和钢铁公司如果有类似问题你就不用汇报了,直接按照这个程序来办。关键只有一点,必须尽快完成这些合同,让他们以最短时间交货。”

    “我明白了,我马上就去”林森听后丝毫不拖泥带水,点点头急急就去安排了。

    等林森走后,李海丰猛抽了口烟,把烟头在烟缸里掐灭,随后就拿起电话打给了周利文。

    “阿文,是我”

    “姨夫啊,找我有事?”周利文在电话那头的声音响起。

    “收货出现了点变化,现在有人插手进来了。”李海丰苦笑着说道。

    周利文一愣,连忙问:“是有关部门警觉了?还是……?”

    “不是这个情况,是有人和我们采取了一样的行动。”

    “谁?哪家公司?”

    “国外的,印度阿三”李海丰苦笑道:“我千防万防没想到改死的阿三鼻子这么灵,居然这时候冒了出来,现在对方已经在和胶钢谈判了,企图用比我们原来签约的价格更高的价拿下产品。”

    周利文同样感到意外,他愣了愣就问:“那现在是什么情况?”

    李海丰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周利文,周利文听后并没反对,表示同意他的决策,不过还是不放心询问了句对于第二次收货的资金使用情况和进展,现在情况发生变化,会不会引发政策的改变。毕竟,之前是他们一家吃独食,现在是两家甚至可能发生三家和更多的争夺,这样一来市场价格就会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变数,一旦引起连锁反应,那么必然会引起上面的重视,或许提前结束宏观调控,甚至有关部门发生追查也不一定。

    李海丰告诉他,现在第二批的-亿美元才用掉了l亿,如果手上的合同全部履行,那么还会剩下来大约86万美元的余额。周利文听后,想了想就果断让李海丰在履行完目前合同后就停手,反正他们目前收货也收得差不多了,为了稳妥起见,还是提前收手好一些。

    (求票!求推荐!求支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