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百三十八章 封王(二)
众人见面,先是见礼寒暄。
四皇子竭力装作若无其事,可俊脸怎么也挤不出半分笑容。一想到宁王两个字,心里的怒火便蹭蹭上涌,几乎冲破头顶。
去他妈的宁王!
父皇怎么能这般对他!
该死的陆阁老!
如果不是陆阁老私下谏言,说什么“宁夏亦是大齐疆土理应派最精明能干的皇子前去就藩以便早日收服蛮族”之类的鬼话,还联合另外几位阁老一同谏言,建文帝又怎么会封他为宁王?
鲁地闽地蜀地各有优劣之处,分封去藩王也就罢了。他这个宁王算怎么回事?简直就是众人眼中的笑话!
瞧瞧这一个个的,满口道贺之词,心里指不定笑成何等模样!
“恭喜四皇兄!”盛鸿率先张口道贺,半点没遮掩要看热闹的意思:“父皇对四皇兄期盼甚高,特意将宁夏之地赐给四皇兄。四皇兄文武双全,一身所学,也有了用武之地。可喜可贺!”
四皇子额上青筋跳了一跳,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多谢七皇弟!”
二皇子五皇子对视一眼,各自张口打圆场。
“过、过不了多久,我们兄弟、兄弟几个便要就藩。”患有口疾的二皇子,难得张口说了一长串的话:“相聚时日无、无多,也该珍惜才是。”
五皇子笑着接了话茬:“是啊!今晚由我做东,一起去我府中喝上几杯如何?”
四皇子面无表情地拒绝:“我有事,无暇前去。”
五皇子:“……”
呸!活该你被封为宁王!
五皇子忍住翻白眼的冲动,懒得理四皇子,转头和盛鸿闲话起来。
……
李湘如的心情也是一片晦暗。
这两个月来,她的日子实在不好过。兄长李默和她彻底闹翻,再未登门看过她。长嫂方若梦以照顾一双儿子为由,也未再登过门。
外面有关四皇子和陆迟反目之事,传得沸沸扬扬。
她每每张口询问,四皇子便会大发雷霆。待到后来,她便不敢再提,心里的疑云却如实质一般聚成一团,牢牢地堵在胸口,气闷不已。
这一切,都不及封王之事来得令人震惊和愤怒!
自幼生于京城长于京城的李湘如,压根无法想象数千里之外的宁夏是何等僻静荒凉之地。更无法想象,化外蛮族又是何等模样……
她的夫婿,是大齐最出色的皇子,也是最得建文帝欢心的儿子。为何建文帝要这般对他?这其中,到底有多少是陆阁老的“功劳”?
千万不甘,万般怨怼,最终,也只能通通咽下。强颜欢笑地进宫来谢恩,顺便被一众妯娌看一场热闹笑话。
“四弟妹,你前些日子病了一场,身子可好了?”赵长卿满面关切地问道:“我看你今日气色似有些晦暗不佳。若觉得不适,还是召太医瞧上一瞧。”
李湘如深呼吸一口气,挤出笑容道:“多谢二皇嫂关心。约莫是昨晚受了寒气,胃中有些不适。今日回府,我便召太医。”
尹潇潇立刻道:“我知道四皇嫂府中什么都不缺,不过,我那里有两支上好的人参。回去我便打发人给四皇嫂送过去。”
“那就多谢五弟妹了。”李湘如继续挤出笑脸。
不管是真是假,总算是将这一波“关心”应付了过去。
谢明曦似笑非笑地看着李湘如,虽然什么都没说,目中的嘲弄之意却毕露无疑。
只一眼,便令李湘如心火直冒,用尽全身自制力,才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又过片刻,三皇子夫妇联袂而来。
三皇子如今身份不同往昔,众人皆要起身见礼。便是年龄稍长的二皇子,也站了起来。
春风得意的三皇子,笑得一脸温和:“自家兄弟,何须这般多礼,快些起身。”
呵!
装得倒是有模有样,实则心眼比针尖大不了多少。排挤自家兄弟的事情没少干过!
众皇子心里暗暗腹诽,面上一团和气。
……
半个时辰后。
建文帝午休结束,听闻儿子儿媳们进宫,立刻宣召觐见。
年华渐渐老去,俞皇后额上眼角多了丝丝皱纹,不再明艳。不过,端庄沉稳的中宫皇后气度,却更胜往日。
相形之下,眼下泛青满脸纵欲过度虚白的建文帝,总令人生出随时会倒下的忧心。
“儿臣见过父皇,见过母后!”
众皇子和皇子妃一同行礼。
建文帝笑道:“免礼平身。都坐下说话吧!”
众人谢了恩,各自入座。
俞皇后对孕期已有八个月的谢明曦,也格外多了几分照顾,张口笑道:“谢氏怀着身孕,身子笨重,今日怎么也进宫来了?”
谢明曦微笑着应道:“多谢母后关心。殿下接了父皇旨意,感念父皇仁厚,儿媳便随殿下一起进宫来谢恩了。”
然后,看向建文帝:“儿媳虽未出过京城,也知蜀地是个山清水秀之地,景致绝佳。殿下得此封地,心中十分快慰,儿媳也甚为欣喜。在此谢过父皇!”
盛鸿不失时机地起身,拱手抱拳:“多谢父皇!”
好听话人人爱听。
建文帝也未能免俗。
盛鸿谢明曦夫妻两人的满意欣喜绝非作伪。建文帝看在眼里,也觉顺心,笑着说道:“虽有了封地,也不必急着去就藩。朕还等着谢氏生下皇孙或皇孙女,待孩子大些再去就藩不迟。”
如此说来,就藩至少是明年以后的事了。
五皇子心神略定,冲尹潇潇使了个眼色,夫妻两个一同起身:“父皇将福州给了儿臣做封地,儿臣感念父皇恩德,日后定会好生治理藩地。”
建文帝欣然一笑:“福州近海,风俗景致皆与内陆不同。日后你去了福州便知晓了。”
紧接着,二皇子夫妇也起身谢恩。
到最后,才轮到四皇子夫妇。
不管四皇子心里如何怨怼,面上也不能流露半分,还得露出感激涕零之色:“父皇封儿臣为宁王,将宁夏之地赏赐给儿臣为封地。儿臣日后定会好生治理藩地,教化蛮族,为大齐巩固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