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68章 庶长子
两位皇子开了口,大殿上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一个个皆低着头,不敢做声。
老皇帝面对他们两个,态度温和了些:“这里没你们的事,先退下。”
“可是大哥……”敏亲王欲言又止,充分的表现出了自己的担忧。
“三弟,你放心,如果父皇同意我去南越,我会带上一位太医同行的,其他的苦我都可以吃,当年太祖皇帝打江山时,树皮都啃过,我这点又算得了什么?”康亲王按照事先排练好的台词一脸感动的说道。
敏亲王的脸色顿时憋得像便秘了一样,其他大臣也是神色各异。
如果这话时安亲王和敏亲王说出来,大家都觉得是在作戏,但说出这话的偏偏是康亲王,谁不知道康亲王性子直?一般是心里想着什么救说什么,也因此,他得罪了不少大臣,就连陛下都对他不甚喜欢。
不过也正是因为他这个性格,所以大家都不屑对他使用手段,就连安亲王和敏亲王也顶多是在他的差事上为难一下,然后再给他们父皇告个状。
他们之前不愿意相信康亲王是真心实意的想去南越是因为南越那地方真的不好,可现在听他这么诚恳述说,一个个又都拿不定主意了。
“你真的不后悔?”老皇帝再一次问道。
康亲王也回答的荡气回肠:“儿臣绝不后悔,请父皇成全。”
“这事你母后知道吗?”
“我昨天已于母后长谈过,一开始母后是不同意的,不过我说服了她。”
老皇帝在心里翻了一个白眼,说服?只怕是被这憨憨的儿子的气的没办法然后说的气话吧!这就当真了?
不过这事也的确可以考虑一下,南越那地方的民众的确不服教化,当地的官员也一直难以施政,甚至是当地的百姓遇到事情,也不是去报官,而是由他们的族长处置。
这些年朝廷在南越投入的人力财力都不少,但是税收却一直没多少,确实让他一直意难平。
而且因为南越苦寒,也没有哪个世家子弟愿意去那边治理,能派过去的都是寒门学子,寒门学子没有家族的支持,在那边又是有心无力,有时连自己都难以保全。
若是派去一位皇子过去就不一样了,光是皇子的亲兵就有两千,去到那边之后不仅可以震慑当地的著民,更能体现自己对那方子民的爱护。
除却儿子过去的确很危险这一点,真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你不后悔?”老皇帝决定再给大儿子一次机会。
这话一出,大家知道,若是大殿下说不后悔,那他去南越就是板上钉钉了,以后党争也没他什么事,若是他此时后悔,那么必定在陛下的心里留下极坏的印象,想要争夺那个位子,更是难上加难。
安亲王和敏亲王更是喜不自胜,万万没想到他们的一个劲敌竟然自己主动退出了,大哥毕竟是嫡长,按照规矩,大哥是最有资格坐上那个位置的人。
可大哥去南越之后,想要再回来就难了,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若是将来父皇身体有恙,就是大哥有心夺位,他来得及回来吗?
等他从南越回来,那时应该已经尘埃落地了吧!
“儿臣绝不后悔,请父皇成全。”康亲王再次言语诚恳的道。
“好,不愧是朕的的儿子,既然你如此有雄心壮志,朕若是不成全你,岂不是显得朕不仁爱?”老皇帝兴奋的看着他说,“除了去南越之外,你还有什么要求,今天提出来,朕都成全你。”
老皇帝这话说的着实有些大了,什么都成全?要皇位也成全吗?
不过大家都知道,康亲王但凡有一点脑子都不会提这样的要求,最好就是什么要求都不提,这下陛下出于心疼,说不定能给他更多。
“儿臣可以提两个要求吗?”康亲王耿直的道。
大臣们心里就是一个咯噔,安亲王和敏亲王悄悄的弯了一下嘴角。
“什么要求?”老皇帝虽然还是在笑,但是颜色阴沉了一些。
“儿臣去到南越,不能再亲自伺候母后,请父皇代儿臣好好照顾母后。”康亲王言语真挚的说。
听到他这么说,大家瞬间松了一口气,还好,没有说出让陛下为难的话。
“你母后本就是朕的皇后,朕当然会好好待他,这点不用你操心,另一个要求是什么?”
“儿臣想要南越地区的港口开发权。”
“哦?”皇帝来了兴趣,“为何这么说?朕记得南越那地方草木茂盛,而且气候地形凶险,想要开拓港口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而且本朝在闽地已有两个健全的港口,大家都习惯了去那里,你在南越建港口不是浪费人力财力吗?”
“儿臣和府中的幕僚查阅过南越当地的气候,危险极端天气只集中在那几个月,其他时候倒是可以达到出海的条件的,本朝虽在闽地有两个健全的港口,但不代表不能建设新的港口,只要港口建成,不愁没有生意人从那里经过落脚,人一多,当地自然就繁荣起来,人口汇杂,当地人见到了利益,也会被慢慢同化的。”
皇帝听着越觉得有些道理,不过开建港口可不是一个小工程,他不愿意将大笔的钱财投入到一件不确定的事情里面。
康亲王见他父皇犹豫,就知道他说的事他父皇虽然已经心动,但还是不愿拿钱,于是便按照来之前的说话继续道:“父皇,若是儿臣不拿朝廷的钱便建好这港口呢?”
“哦?你愿意拿你自己的私产去建设港口?”老皇帝还是皱眉,若真是这样,天下的百姓怎么议论他?
“自然不是,给父皇说句实话,儿臣还没那么大度,南越到底什么情况儿臣也还不清楚,一开始就拿出自己的银子贴补,万一当地的人习惯了怎么办?所以儿臣想着慢慢来,先建一些小港口,免除赋税,总有那些胆大但是实力却不怎么强盛的小商人愿意去的,慢慢的就能带动经济,等有钱我再改建大港口。”
“那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儿子还年轻,总有一天能做成的。”
“好!有志气!朕这就拟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