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蔗糖
兰池宫,玉华殿。
雨后的黄昏显得分外闷热,就连平日里喧嚣的蝉鸣也显得有气无力。
赵姬和一名身穿绛红色华服的女子相对而坐。
从绛红色华服女子和赵姬头上同款的望仙九鬟髻来看,二人均属于‘夫人’这一级别。
和容貌清纯的赵姬不同,绛红色华服的女子却长着一张标准的狐狸精脸。
炎热的天气让她的神态有些疲惫,不自觉的凑近放在案上的冰盏,这样的动作,让她沉甸甸的胸脯搁在了桌面上。
于是,在赵姬口中,响起了一阵若隐若现的嘎吱声。
……田姬,这个胸大无脑的女人!……赵姬看了看自己堪堪一手掌握的隆起。
“夫人,宦者令韩让来了。”一个小宫女怯生生的说道。
“让他进来!”田姬、赵姬异口同声的说道。
“这是我的侍女,哪有你接话的份?”田姬娇斥道。
赵姬轻哼一声,不予理睬。
“见过二位夫人。”韩让躬身行礼。
“你不在陛下身边伺候着,来此作甚?”田姬没好气的问。
“陛下让我送几个稀罕物,来给诸位夫人们尝尝鲜。”韩让摆摆手,几名侍立在门外的内侍鱼贯而入。
“此为何物?”赵姬从案后走出,小心翼翼的点了点内侍们捧在手中的东西。
“回夫人的话,此为胥余,陛下称之为椰子,是南海郡尉任嚣刚刚送来的。”韩让回答。
“都是给我们的吗?其他夫人那里都送过了?”赵姬好奇的打量着椰子,不知想起了什么,脸上露出一副小女儿的神态,越发显得清丽脱俗。
“送过了,因为二位均不在自己的寝殿,所以……”韩让垂下眼睑,不敢多看。
“陛下呢?”田姬问道,语气中略带一丝扭捏。
“陛下刚召见完任嚣,现正召见以宗正公子衮和公室中公乘爵位以上的无职之人。”韩让回答后,接着又说:“陛下说了,可能会和宗室们议事到很晚的时候,所以让我告知诸位夫人不必等候陛下。”
赵姬看着田姬瞬间垮下来的一张狐狸精脸,心中莫名觉得很开心,于是她让韩让退下,仪态端庄的重新坐回案后。
“你笑什么?”田姬柳眉一挑。
“我想起来很开心的事情。”赵姬掩嘴。
……哼,等我诞下皇嗣,封为皇后以后,一定让你喝本宫的洗脚水!……田姬恨恨的想着,目光不自觉转到椰子上。
“要不,打开一个尝尝……”赵姬问。
“嗯。”田姬哼哼唧唧的说。
……
兰池。
扶苏看着按大小宗排列的宗室,作为皇帝加大宗,他自然不需要向任何辈分在他之上的本家行礼。
在他的面前,之前用于煮盐的青铜釜重新放置在熊熊燃烧的省柴灶上。
任嚣送来的上百斤甘蔗已经被他用石磨磨成了汁,虽然缺乏相应工具,导致榨汁的时候产生了过高的损耗,而且也不知道这些甘蔗和后世里用于榨糖的甘蔗是不是一个种类,不过他这次主要是在宗室们面前,简单展示一下蔗糖的生产。
因为只要是甘蔗,就一定可以做成蔗糖!
“开始吧。”扶苏下令。
之前那两个有煮盐经验的内侍立刻上前,将木桶中事先过滤了杂质的甘蔗汁,倒进了青铜釜中。
俄顷,甘蔗汁达到沸点,开始上下翻滚,空气中顿时弥漫着一股甜甜的味道。
“这不就是柘浆吗?”一名宗室伸长了脖子:“添点冰块多好喝!为什么要放进去煮?”
“柘浆?是什么?”
“这你都不知道?当年通武侯王翦攻灭楚国的时候带回来,味道清甜甘冽……听说过这句吗?胹鳖[érbiē]炮羔,有柘浆些……”
“噤声,陛下看过来了。”他身边的另一个宗室说道。
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就好办了……扶苏看了看这帮被他召来的肥羊,心中更加有底气了。
就像后世里欧洲对于加勒比地区的殖民,得益于那里得天独厚的种植园,可以生产出大量的甘蔗、咖啡和可可。
所以在扶苏看来,南海诸郡,乃至整个中南半岛,对于此时的大秦,如同当年的新大陆之于欧洲。
要想开发南海诸郡,任何的强硬手段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越用力,反弹的就会越猛!
就像道家常说的以柔克刚一样,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才是探索新世界的不竭动力!
而扶苏要做的,就是忽悠这帮有钱又有闲的主,按照他所定下的规矩,投身到岭南大开发的事业中去。
所幸的是,此时的大秦虽然重农抑商,但对于商贾之道并不排斥。
毕竟前有相邦吕不韦,后有乌氏倮、寡妇清……后者据说和政哥似乎有什么不清不楚……
“把东西抬上来。”扶苏扫了一眼那几个窃窃私语的宗室。
片刻之后,一大块用绸布盖着的东西被抬了上来。
绸布打开,里面是黄红色的块状物。
“这不是闽中郡献上来的石蜜吗?”宗正公子衮问道。
“正是。”扶苏点头,问道:“汝等可知石蜜从何而来?”
“不会是柘浆所做吧?”公子衮眨眨眼睛,猜测着:“就像是风干了的饴(麦芽糖)?”
“没错。”扶苏再次点头,问道:“你们对南海诸郡怎么看?”
“蛮荒之地……”
“遍地烟瘴……”
“茹毛饮血,不识礼仪……”
“那的人都是长在树上的猴子……”
“哈哈哈……”
扶苏看着宗室们笑了一会,指着青铜釜说:“生产柘浆的甘蔗,就出自尔等口中的荒僻之地。”
公子衮止住笑意:“不知一斤甘、甘蔗,可产多少石蜜?”
……这你倒是问住了我了,我只个工科男……扶苏想了一下,甘蔗汁的含糖量怎么的也在10%吧?
于是他说道:“十一总是有的。”
公子衮沉默不语,心想:如果只是如此,那就有些无利可图了,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粟,把甘蔗从海南运回关中,光路费就不知道要耗费几何……
“宗正可是在思索如何将甘蔗运回关中?”扶苏太了解这个时代的人是怎么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