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传奇的结束和开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颖王监国不数日,祭告天地宗庙以及登基的仪式正在筹备之中时,杜士仪就携妻子长子悄然离京前往幽州上任。仆固怀恩不顾自己应该先往安北牙帐城上任,执意带兵护送,其余河东朔方二镇四千兵马,亦是各归本镇。当是时,灞桥送行者,官民上千,盛况空前,几乎折尽灞桥柳,送行诗赋之中的佳作,事后在长安更是出了一本厚厚的《送杜相国之幽州集》。

    而杜士仪前脚刚走,颖王李徼便将李隆基的死讯公诸于众。一时间,早已得知此事的宗室们虽说已经哭不出几滴真实眼泪来,可一场复推闹到先前那光景,也不知道多少人心存愤懑,再加上颖王李徼的皇太子名分还没过正路,哭灵之日立刻闹出了一场绝大风波。若非李徼把陈玄礼请来宫中坐镇,又将杜幼麟的飞龙骑放在长安城中警戒,险些酿成大乱。暂时弹压下去之后,李徼的即位仪式方才总算是顺顺利利办成了。

    新君登基的第一件事,便是将明年改元为应天,取应天顺人之意,同时大赦天下,复开元旧制,将左右相改成中书令和侍中,同时复郡为州。

    纷纷乱乱的丧事办得长安城中昏天黑地,直到这时候,姜度方才品出杜士仪不等一切尘埃落定就溜之大吉的缘由——却原来是嫌弃这跪了又跪,哭了又哭实在是太过麻烦。于是,他索性借口宫门关隘之地不得擅离职守,连去前头哭两声点个卯都不肯,窦锷来劝他时,他亦是懒洋洋地把人顶了回去。

    “我是懒得去那里拜了又拜,假装恭敬,我也哭不出眼泪来。横竖我们俩这个监门将军本就不是趋奉天子得来的,如今先君去世,新君登基,无时不刻不想拿掉我们这绊脚石,既然如此,多个错处少个错处又有什么关系?”

    见窦锷被噎得作声不得,他方才懒洋洋地说道:“你有功夫管我,还不如好好想一想窦家那些鼠目寸光之辈。他们之前一个劲支持你那个外甥女儿,和东宫关系那么深,这泥潭该怎么抽身?新君从前只是看上去脾气好,但你岂知道他是不是一直在装?而且他那几个儿子,没有一个省油灯”

    窦锷登时变了脸色,心里亦是苦涩难当。他不是没有劝过张良娣,可被权力迷昏了眼睛的张良娣执意要往那条路上走,窦家其他人亦是舍弃不了那巨大的诱惑,他又能如何?沉默了好一会儿,他方才沉声说道:“那你说我该怎么办?”

    “怎么办?”

    姜度眉头一挑,面上露出了深深的杀气:“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上朝不去,召见不去,进进出出带足了护卫随从,不给人暗算的机会只要你在,别人动窦家就得有个分寸你不用给我那副苦脸,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杜十九告诫他儿子的,要不是杜幼麟手中有兵,民心又向杜,你以为他敢留下宝贝儿子在这里当人质么?非但如此,他那义子杜随亲自去接我家六娘和我那两个宝贝外孙了,到时候从西域过来时,直接从朔方送去河北,不往长安城过,就是为了省得别人起歹心”

    天子的讣告快马驰驿,由一个个信使向全天下各个角落传送。

    讣告送到河西凉州时,之前临危受命的河西节度使南霁云默默摘下了头盔上的红缨,心里与其说是悲伤,还不如说是空空落落。他怀念的并不是那位曾经缔造了开元盛世,又亲手将其推向无底深渊的大唐天子李隆基,而是在怀念辞官在蜀中养病的王忠嗣。那样丹心如铁的忠臣良将,现如今尚在盛年却缠绵病榻,不能再跃马横刀,建功沙场,让人又心痛,又心寒。

    讣告传到陇右鄯州的时候,陇右节度使安思顺嘿然冷笑,随手拔剑书斋起舞,却是剑气横飞,寒光照人。当剑势收起之时,他想到杜幼麟向自己通风报信时的斩钉截铁,想到那一场烧尽长安那座私宅的大火,想到自己劫后余生回到陇右这漫漫长路,想到那一场肆虐大半个北方的兵灾,他最终吐出了轻蔑不屑的四个字:“自作自受。”

    讣告送到庭州时,尚未离任的前北庭节度使李俭五味杂陈,默然不语。而刚刚正式接任节度使的段广真也没工夫去考虑李隆基的死,只觉得对不起在此开拓根基的王翰。已经六十有六的王翰却舒朗得很,弹剑唱了一首凉州词,这才下帖请了段广真,并昔日云州旧人,以及封常清段秀实这些后起之秀,当众出示了杜士仪一封亲笔信。信上别无他话,也没有忆往昔伤别离之类的俗语,只有满满当当的勉励。

    “我们已经见证了盛衰,今后将在西域亲历诸国诸部兴亡”

    讣告送到安西大都护府首府龟兹镇时,高仙芝正在感慨于杜广元的说走就走。没了对方取而代之的顾虑,他不禁心平气和地回想起这样一员身世显赫的小将在自己麾下的每一仗。相比李嗣业等大将,杜广元虽说年轻气盛,竟还更贴心一些。唯一让他心中有些不快的,就是杜士仪提到,若要对战大食,当精兵尽出,全力以赴,不可视之为等闲,更不可过度依赖于葛逻禄。所以,当杜黯之进来禀报李隆基故世时,高仙芝登时怔在了那里。

    不论对天下臣民来说,李隆基是否昏聩,可对他来说,能得安西四镇节度使之位,却离不开天子的首肯

    深深吸了一口气,高仙芝便沉声说道:“传令四镇,下旗,素服,举哀”

    剑南、朔方、河东、幽州、平卢、安北、岭南……当这些远近不一的地方也渐次收到李隆基讣告的时候,真心痛哭的人却是百中无一,尤其是军旅之中,无数将士甚至舒了一口气,生出一种天子终于死了的感慨。

    登基四十余年,大唐至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从此终于成为了历史

    “应天,居然年号是应天……”

    正在路上的杜士仪感兴趣的不是别的,而是这年号。当年他便对南京应天府这个名头颇感兴趣,还特意去查过典籍,最终却发现这两个字还曾经作为过年号,却是全都短命得很。一则是晚唐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刘守光自称燕王的年号,一则是西夏那位骄奢淫逸的襄宗年号。刘守光一代而亡,襄宗亦是只当了四年皇帝。没想到如今李徼竟是用了这样听似恢弘,实则短命的两个字。

    他看了一眼左右骑兵,含笑说道:“去缨,易服,不要耽搁了我们去幽州的行程”

    “喏”

    面对这齐刷刷的高声应和,杜士仪摩挲着手中那一截用了多年的马鞭,情不自禁地伸手按了按怀中那支高力士用过的骨簪,依稀觉得冥冥之中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看着自己,看着自己将来的一切。

    未离海底千山暗,才到中天万国明

    p:正文结束,接下来大概还有四章正式完结,正好赶上五一长假。最后一次求个月票,一本持续了近两年的书,就要完结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