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百三十六章如何分田(第四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大明从七品照磨丘之陶、举人吉珪、县衙礼房杨玉休,三人在贺今朝的介绍下,相互认识。

    分田的事情非同小可,可是作为全场唯一当过官的丘之陶而言,起义军内部称呼颇为混乱,以前主公盘子小,倒是无所谓。

    可现在盘子大了,就得走向正规化,这才是急需改变的。

    但贺今朝此时还沉浸在分田当中的事情,丘之陶觉得还是等此事了,再详谈这个编制的事情。

    纵然是缓称王,这个编制也不能不制定一二。

    “杨玉休你是本地人,对于这些土地的产出想必是有了解的,你先说说。”

    听到贺今朝率先点名,杨玉休再次行礼道:

    “好叫主公知晓,在河曲一个壮丁耕田三十五亩,每亩收麦大概在一石往上,夏麦秋粟合起来便是每亩两石。”

    一亩产粮大概在一百二十斤左右,也是种两茬轮种。

    这只是西北河曲等地的估算,并不包含南方的水稻。

    贺今朝仔细回忆上课的时候,听老师说陕北的南泥湾开荒,红薯土豆一起上,亩产还不到一百斤。

    现在这个时期,旱地产出会更少。

    “旱地大多每亩产出多少?”

    “2斗起,最高不超过6斗,大部分都在2-4斗之间。”

    一石是十斗。

    良田产十斗,旱地只能产五分之一。

    贺今朝已经想到了很低,但没想到会这么低。

    比较后世亩产500斤往上,还是各种方面的差距。

    “是脱粒还是带皮的?”

    杨玉休瞪着眼睛道:“主公,你没种过地嘛,自是带皮的,还是良田,旱地则没法产出如此多,当然收税也不要带皮的。”

    “那你们可听说过番薯?”

    “倒是听闻过,传言这玩意产量极高,容易在旱地种植。”丘之陶整理文书自是见过:

    “但是我听晋商的人说,并不是如同书上的一样,还需要仔细选种。”

    “按照你们的估算,要让一家四口人吃饱饭,需要耕种多少亩田地?”

    “至少要二十亩,每亩还必须只能上交明初的二斗租,最高不能超过三斗。”

    “二十亩地?”贺今朝一时间有些怀疑:“就靠四个人纯人力种的过来吗?”

    不是贺今朝对此怀疑,用拖拉机种二十亩地,那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刚才他听杨玉休一个人种三十五亩地,就觉得像是在吹牛逼了。

    除非是粗耕。

    对于农业方面贺今朝确实不是很清楚,但至少要达到新中国六十年代的水平,不仅要引进高产的红薯。

    还要政权下到村里,大修水利,动员百姓搞农肥绿肥。

    现在的大明一个条件都不具备,只能想法子多提高田地的亩数,来补充亩产的低劣。

    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了,如今山西一石粮折银多少?”

    “至少一两以上。”

    丘之陶想也没想:“若是山西今年动乱不停,我们再不种粮,粮价只会高,不会低。”

    “行,既然分田,那就要要分为旱地和良田,良田总归才两万亩,旱地确有二十万亩。”

    贺今朝按照明初户口和土地进行对比,平均也就一人四亩地的样子。

    这还是将近二百多年又开垦了许多。

    “都说说如何分?”

    贺今朝话音落下,这良田着实是太少了,谁得良田,谁得旱地啊?

    按照功劳分?

    可是按照贺今朝的分法,男女老幼都有份。

    “主公,莫不如良田每人分两亩,这样就有一万人能分得良田,旱田一人分四亩,足够五万人分了。”

    狗头军师吉珪顿了顿又说道:“如何选择,还得让士卒自己选。”

    “不,还是要抽签选,一个大队一个大队的抽签。”

    贺今朝拒绝了让士卒自己选,容易出现很多漏洞,就要以集体的名义。

    “十户编为一甲,十甲编为一里,十里编为一个大队。”

    到时候便能政权下村,兴修水利,一个大队作为生产队,抢粪积粪也能把劲头使在一块去。

    吉珪眨了眨眼睛,原来主公他早就做好种田的打算了,怨不得千人的规模编为一个大队。

    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他早就规划好了,现如今一步一步的。

    整个山西乃是表里山河,作为龙兴之地,那绝对是极好的选择。

    就是产粮差点,但绝对比陕西要强的多。

    “主公,那多出来的土地,便分给其余农民吗?”

    “不错。”贺今朝点点头:

    “我麾下这些分的田地的将士,无论良田还是旱地,都要划在河曲县周遭,而且组成家庭的田地,最好都在一块。

    河曲内有四条较大的支流,今后要修建水利,把旱地变为水浇地。”

    “臣明白。”

    “好,此事就这么定了。”

    贺今朝松了口气,把土地的分法分好了,自是要等着迁徙的人来。

    “主公,臣还发现了一处土地没有算进去。”杨玉休指了指距离河曲县城足有四十里的地方。

    “海潮禅寺?”贺今朝摸索着下巴:“我没有把寺庙土地没收吗?”

    “回主公的话,当初只下令没收士绅地主的,不曾对寺院的土地做出没收。”

    丘之陶也下意识的忽略了这个地方。

    “寺院占据的土地不少吧?”贺今朝看向杨玉休。

    杨玉休当即就来了精神:“回主公的话,正是如此,海潮禅寺,有“晋西北小五台山”美称。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占地20余亩,容十二座庭院,数十楼阁,整体布局倚山势而建为三层,以弥勒殿、观音殿、藏经殿三点为一线中轴。

    东有碾磨院、菩提院、九师塔院;西有十方院、方丈院、西花园。”

    贺今朝敲了敲桌子:“说重点。”

    “其中有僧人上千,这些年经过放贷加上富贵人家的捐赠,所占良田足有上万亩。”

    听到这里,贺今朝眼睛都亮了三分,方才正在发愁良田太少,一下子就多出了上万亩。

    那这些田地足可以激励将来加入锤匪的士卒了。

    “他娘的,一个破寺庙就占据了如此的良田,简直是富得流油,不配当出家人。

    如今我们这些百姓受苦受难,也该请佛祖赞助赞助我们这些贫民百姓了!”

    

    杨玉休哼笑了一声:“常言道,吃斋的菩萨不缺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