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781章,失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朋自远方而来,不亦乐乎!”司马镜拿着《论语》摇头晃脑的读着。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前面几十名学生也跟着司马镜摇头晃脑的读着。

    就这样司马镜跟着读一遍,后面的学生跟着念一遍。

    当通读一遍之后,司马镜再一段一段向这些学生解释着文中的原意。

    “叮叮叮!”下课铃响起之后。

    “下课!”

    “起立!”班长叫道。

    “同学们再见!”

    “老师再见!”

    而后这些学生就笑着跑出了教师。

    司马镜看到这幕笑道:“真是充满活力,你们算是赶上好时代了!”

    这点他还真没有说错,像他这样的大儒,在荆州他只收最顶级的门阀士族子弟,或是寒门当中资质优秀的弟子。教授的也是最顶级的学问,他的弟子在他的学院毕业之后,拿到的就是最顶级的仕途通行证。

    而现在他只能教授最简单的论语,学生也是一些八九岁的孩童。

    其实他和其他在蓟都的大儒也不是没有想过在大乾开办私塾,想用这种方法来影响大乾的底层,为儒家兴盛打下根基。

    只可惜徐伟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大乾的公立教育让他们这个想法烟消云散,同时大乾根本不认可私塾教育。

    当初是因为把《论语》还有其他儒家经典纳入国学当中,而让这些大儒一阵兴奋,但后来他们发现了徐伟只是把《论语》当做启蒙教材,而其他的儒家经典也没有多看重,虽然用来教学但在科举考试的份额当中却不多。

    而且其他学派的经典也在中学高学范围内纳入国学当中,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也算是贬低了儒学。

    这样的做法一度让这些大儒愤愤不平,他们认为儒学是治国的经典,但徐伟的一句话就让他们哑口无言。

    “这个世界不止儒学才能治理国家!”

    开海之后,整个大乾的眼界大开,大乾学界也知道了有其他文明了,这些文明虽然没有儒学,但同样兴盛。这个发现让很多一直圈在儒学的大儒尴尬不已,他们一直以为自己是不可缺少的,大乾文明传承是因为他们,却没有想在整个天下当中,儒学却是一种普通的治国学问,即便没有他们也会有另一种学问传承大乾的文明。

    同时徐伟也说道:“管理一个300人的村庄,要学多儒家经典做什么,能读书识字看懂法令就够了!”

    大乾的出现,可以说颠覆了这些儒生的想象,以培养普通百姓治理国家,明明只是勉强识字的泥腿,但在朝廷的培养下,居然可以一级一级从村长乡长做到县令太守,而且这些人边执政边学习,只要人口基数比较大,总是会有人才冒出来的。

    他们这些年观察,大乾朝廷的县令太守综合素质,居然比他们大汉时期还要高,这一点连他们都不得不承认,要不然的话大乾的盛世也说不通。

    当然还有另一种他们说不出的原因,就是大乾横扫了整个天下的门阀世俗,地方上一片白纸,治理起来难度根本不大,所以即便才能平庸的人,按照大乾的规章制度做事也可以出政绩。

    但这个原因他们根本不可能说出来,要是承认了这一点,这不就相当于大乾说他们才是天下的害虫是正确的,所以即便是为了他们自己的脸面,他们也不会承认这一点。

    徐伟的种种行为让他们明白,只要他这个执政没有死儒家在大乾就很难复兴。

    于是不少大儒只能失望的南下南海,为儒家寻找新的根基之地。

    当然还有大部分的儒士吃不了苦留在蓟都,而他们也算是赶上了朝廷盛世的一波红利了。

    几年前大乾的教育法颁布,6岁的小孩都需要义务教育。为了保证义务教育的普及,徐伟砍了一部分建设的资金,强制规定了每年财政收入的一成用于义务教育。

    那时候大乾的财政收入已经突破了600亿钱,一成就相当于有60亿钱。

    这样的投资力度可以是全所未有,当年在蓟都就有上百小学建立,同时小学也在大乾上百个郡,几千个县快速普及。

    虽然徐伟早有准备,建立了师范学院培养老师,但对于大乾上千万适龄学生而言,他的这些准备还是有点杯水车薪。

    加上当时私塾泛滥成灾,所以徐伟思考之后,决定招募原本大汉的读书人作为老师,把他们招入体制当中成为学校的老师,同时禁制私塾建设,用这样的方法限制他们的影响力。

    私塾是封建时代的传承,人身关系依附极强,而老师却是工业时代的传承,学生一生以几十名老师,每位老师也只教导他们几年时间,双方的关系就比较疏远。

    徐伟就是用这种方法,快速收编了大乾范围内的私塾。而司马镜他们就是在这个时期加入到蓟都小学成为老师的,但现在他想要招收像诸葛亮这样的弟子就非常艰难了。好在他年纪大,现在也看开了。

    就在这个就在司马镜打算进入自己的办公室的时候。

    一个穿着军装的人来到他面前道:“请问的是司马镜老师吗?”

    司马镜点头道:“老夫是!”

    “执政有个问题想请教你,邀请您明天去执政府一聚。”

    司马镜奇怪问道:“执政能有什么问题要请教老夫?”

    他可不认为自己会入雷公的眼,蓟都有多少大儒,但雷公从来没有接见过他们。

    军人道:“好像是有关于三代时期的历史问题,执政让您多准备一些这方面的史书!”

    “史书?”司马镜也感到一阵莫名其妙?

    “老夫明白了!”

    翌日,他来到了执政府的小区。

    而此时这个小区之外还有许多他的老朋友,像许邵,黄彦承,荀悦等等大儒。

    他们对其他人的来到也是一阵惊喜,一次性召集如此多的大儒,难道执政想通了!

    他们通报之后就被放入小区,进入这个小区之后,他们也是一阵惊讶,这小区和他们其他居住的小区没有多大区别。

    但这里却是大乾朝廷的心脏,整个中央朝廷的大部分高官都居住在这里,这个小区的面积仅相当于大汉时期一个宫殿群的面积,甚至比不上当初洛阳城门阀的府邸。光从节俭上而言,大乾朝廷的确是比大汉要强上百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