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对正学书院的造谣?
正学书院,浙江宁海第一学院。
宁海县的百姓以求学于正学书院为荣,这里汇聚了超过八百弟子,反观宁海县学,则有些死气沉沉,只有不到二百弟子。
方孝孺有着过人的名声,作为大明不多的大儒名儒,其影响力不是当地县学可比。这里的百姓根本不管县学的宣传,也不管正学书院教导什么,只要能送孩子去正学书院,那就是一件光荣的事。
能在大儒门下修习学问,不比去县学强,你们县学有名儒吗?没有就不要祸害我家娃,他未来可是要成为像方孝孺一样的人。
台州府,临海府衙。
二堂,何文渊打开书信,看着娟秀的字,嘴角浮现出了浓烈的笑意。
叶缙光、谢庭循看到这一幕,彼此对视一眼,谢庭循打趣道:「想来是叶教授又写了相思言,让何知府如此欣喜。」
叶缙光拍手道:「倒是苦了这对红颜,本是天作之合,偏偏又分居两地。」
何文渊小心翼翼地将书信折叠起来,看向叶缙光与谢庭循:「为国做事之人,哪那么多儿女情长。灵儿来书信说,她已经带队前往北平国子监了,将担任北平国子监儒学院的副院长,董院长原想退贤,只是被皇上出面留住了。」
叶缙光不禁感慨:「叶灵儿算得上女中豪杰,以一己之力,硬是让永嘉学派扎根于国子监,听说国子监中不少人都推崇永嘉学派的实践与调查,匠学院更是将实践写入了院训之中。」
谢庭循重重点头。
谁能想当年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姑娘,竟一步步成为了大明国子监儒学院的副院长!这与她家学有关,与她本人的处世教学有关,更与开明的建文皇帝有关。
谢庭循想起什么,问道:「有消息说,北平国子监规模极其浩大,但也有消息说,北平国子监的规模并不大,这是为何?」
何文渊将信放入怀中,用手轻轻拍了拍,笑道:「北平国子监的规模算不得浩大,占用田亩上与南京国子监相比差不多。只不过北平国子监大量使用了混凝土工艺,多修建的是三层楼房。一幢楼房便能容纳某一个学院的全部弟子。」
「教学楼、住宿楼、教务楼、蹴鞠场等是标配,不同学院有不同的专用楼房,比如儒学院,则设置了图书馆,那里的馆藏书籍目前还不到三万,目前还在收集中,据灵儿说,他们想建大明最大最全的图书馆,囊括天下所有典籍。」
「还有匠学院,他们有些保密的材料、文书,都需要存放在地下。好像那里向下挖出了不少地下房屋,专门用于进行最新的、最隐秘的研究,对了,国子监新出来的化学院,想来会分到不少地下室。」
叶缙光、谢庭循听明白了,北平国子监占地虽然不算很大,但他们向上、向下要了不少空间。
谢庭循叹息道:「我们何时能去北平国子监参观参观。」
叶缙光同样向往。
北平国子监将引领大明未来学问,是各种学问碰撞最激烈的地方,对各种思想、各种学说都十分包容,算得上是真正的海纳百川。最主要的是,北平国子监将依托朝廷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推动各种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
只要你有想法,自己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经过学院批准,国子监给你钱,尽管去实现。
输了,钱败坏光了,不要紧,不追究你责任,也不影响你下次申请资金。只要学院认为你的研究有前景,有可能,有希望,那就会大力支持。
这种宽容失败的底气与强大的支撑,造就了令人震惊的学问,其中一个就是地圆说。而为了验证这个说法,国子监航海院全体都要出海了。
张漠走了进来,手中捏着一份文书:「莫要讨论国子监的事
了,现在有个麻烦,你们看看。」
何文渊接过文书,展开一看,眉头微皱:「正学书院六十名弟子将集体晋入北平国子监!这是哪里来的消息?」
张漠坐了下来,端起茶碗:「还能是哪里,自然是宁海县学递过来的。自从府学与正学书院大辩论之后,其消停了几年,一心做学问,并没有想要进入国子监与仕途的打算。可谁知今年不仅打算参加府学考试,剑指北平国子监,还如此高调,放出必入北平国子监的言论。」
谢庭循有些疑惑:「方孝孺是个做学问的大家,为何一改常态?」
何文渊沉思了下,摇了摇头:「做学问的大家,也需要让学问立足。正学书院弟子从三百增加到八百,却无人进入仕途,这对其名望是个打击,对民心也不是一件好事。百姓家不仅仅渴望孩子修习学问,打心里更渴望孩子能学有所成,谋个一官半职,从底层跳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方孝孺即便再不想参与府学考试,迫于压力也不得不参加。没有晋升可能的书院,无法长久。何况那里的弟子,出来的多是一些之乎者也,满嘴仁义道德的人,当百姓他们不乐意,商人看不上他们,衙门里也不喜欢这种老派之人,出力气他们又出不了……」
没有其他出路,只能通过国子监来实现身份的改变。
叶缙光赞同何文渊的分析,道:「正学书院参与考试,这并不难理解。但问题是,方孝孺不会如此霸道,如此狂傲吧。集体晋入北平国子监的话,不像是他所能说出口的。」
何文渊搁下文书,笑道:「这自然不是正学书院的人所言,六十名弟子,谁能保证一个不落全被选中?北平国子监的要求可是不低。一旦有一人落下,那将极大损害正学书院的威望。所以这种话,定不是正学书院的人所言,想来是宁海县学的人故意编排吧。」
张漠、谢庭循等人连连点头。
是有这种可能的,要知道宁海县学与正学书院就在一个县城里面,争夺生源最是激烈,可偏偏每年当地县学都不如正学书院,人家生源年年增加,县学生源反而年年减少。
在这种不平衡的心态之下,造个谣,诽谤抹黑下,也不是不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