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四十三章 贾赦逼死了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玉柱知道,曹寅的继母,那位孙老太君,其实就是《红楼梦》里贾母的原型。

    当年,康熙出生时,内务府在上三旗的包衣阿哈当中,挑选乳娘和保姆。

    结果,曹寅的继母孙氏,被太皇太后看中了,选为康熙的保姆。

    后来,才几岁的康熙出了天花,必须避出皇宫。孙氏陪着康熙到紫禁城外的寺庙里,住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要知道,小孩子总会对照顾自己的人,产生依赖感情。孙氏无微不至的照顾,无疑给予了康熙很大的安全感,她甚至扮演了母亲的角色。

    而且,曹寅在小时候也曾经当过康熙的哈哈珠子,陪着读书习武,甚至还帮着擒了鳌拜。

    有了这么一段经历,康熙也就更加的信任曹寅了。

    以前,玉柱只是从书里得知,贾府的奢侈无度,其实感触并不深。

    如今,他亲眼目睹了曹家打肿脸充胖子的臭显摆,不由暗暗叹息不已。

    谁能料得到,看似烈火烹油,富贵逼人的曹家,就在不久的将来,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下场呢?

    当然了,隆科多也是瞎了狗眼,看错了心狠手辣且刻薄寡恩的四阿哥胤禛,他也没逃掉家破人亡的凄凉下场。

    现在,曹家人猖狂得很,见人就发500个大钱,竟把整个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赵山急了,庆泰还在家里等着呢,他就想带人去驱散捡钱的人群。

    “老赵,不急,且等等。八叔那里自有我去解释。”玉柱叫住了已经喊人的赵山。

    赵山心里有数,庆泰没儿子,一直把玉柱当亲儿子看的。他没敢犟嘴,乖乖的听了玉柱的吩咐。

    玉柱的车队,足足堵了一个半时辰,才摆脱了曹家门前的如海人潮,回到了将军府的门前。

    “奴婢请玉二爷大安。”

    “小的请玉二爷大安。”

    从将军府的大门口,一直到将军府的正院门口,请安见礼的下人仆婢们,跪满了一地。

    将军府正房门口的台阶上,站着一位身穿便服的中年男子,远远看去,器宇轩昂,气势不凡。

    “小侄玉柱叩见八叔,八叔万福金安。”玉柱小跑了十几步,赶到庆泰的跟前,大礼参拜了下去。

    “哈哈,我家的千里驹来了?起吧,八叔我早就备好了酒菜,就等你来开席了。”庆泰是真心喜欢玉柱,他亲手扶起玉柱,拉着他的手,一起进了正房。

    落座之后,婢女们上了茶。

    庆泰端起茶盏,小饮了几口,笑道:“你高中顺天府院试案首后,三哥他连给我来了七、八封信,都是说你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有能耐。哈哈,一向混不吝的隆老三,也有今天啊?”

    这话涉及到了隆科多,玉柱可不敢乱接,他只是低着头,陪着干笑了两声。

    庆泰又问了隆科多的近况,玉柱都一一答了。

    末了,庆泰忽然说:“江宁织造曹家的孙老太君,要过七十五岁大寿,曹寅亲自来给我下了帖子,我本不想去的。你来得正好,便替我去一趟吧?”

    “这……是。”玉柱有些迟疑,但不敢忤逆了庆泰的意思,只得点头答应了。

    不过,答应归答应,玉柱还是好奇的问庆泰:“八叔,小侄和曹家从无交往,就这么去了,合适么?”

    “嘿嘿,你若是不来江宁的话,我肯定不乐意去凑那个热闹了。”庆泰仰起下巴,傲气的说,“他们曹家看似人模样狗样的,老底子却是上三旗的包衣阿哈,岂能与我佟佳氏相提并论?”

    “不过,既然你来了,我就要琢磨着替你铺路了。曹家嘛,不只是有几个臭钱而已,曹寅在江南士林享有不小的声誉。另外,曹家还有个要命的大事儿,必须求我高抬贵手,我一直卡着没搭理他们。嘿嘿,既然你来了,就正好替你卖个大人情了。”庆泰露出神秘的笑容,小声把事儿说了。

    曹寅之弟曹荃,也就是《红楼梦》里,贾赦的原型。

    曹荃和他的四个儿子,都是混吃等死的二世祖,没一个有出息的。他们爷几个,仗着孙老太君还活着,一直把持着曹家内院的大权。

    这就和贾家的情况大致相仿了。

    只是,红楼的原作者,故意混淆了视听,把很有儒学功力的曹寅写成了弟弟贾政,而混吃等死的曹荃变成了哥哥贾赦。

    这么一来,弟弟变成了无能的哥哥,真真是好手段。

    谁曾想,曹荃借了曹家的势,不仅胆大包天的在外头放印子钱,而且还逼死了汉军旗人。

    旗人的案子,都归江宁将军管辖,正好就落在了庆泰的手里。

    “去归去,该端的架子,还是要端起来的。明日,曹寅的大儿曹顒,还会专程来请我,就由你出面去接待他吧。”庆泰微微一笑,冲玉柱挤了挤眼说,“曹家有好几座大金山,曹颙出手也很大方,你的财运正当头啊。”

    玉柱苦笑道:“八叔,曹家不过是个空架子罢了,哪有什么钱?亏空大得很,闹到需要皇上给内帑补贴的程度了。”

    庆泰十分惊讶,诧异的说:“曹家和苏州李家多次迎接圣驾,确实花了不少钱,闹出了大亏空。但是,曹寅和他内兄李煦,轮流担任两淮巡盐御史,那可是天下少有的肥缺啊,岂能不发财?”

    大清朝,主管盐务的主要有两大机构,一是两淮都转盐运使衙门,一是两淮盐政院衙门,都驻于扬州府。

    其中,两淮都转盐运使衙门,隶属于户部,是本朝最大的地方税务机构,每年纳税多达近千万两银子。

    两淮盐政院的长官是两淮巡盐御史,隶属于都察院,专门负责监督两淮盐运使的收税工作。

    不夸张的说,两淮巡盐御史缺钱花了,只须使个眼色,两淮的盐商们就要乖乖的献上钱财。

    康熙让曹寅和李煦轮流担任两淮巡盐御史,明摆着就是想让他们多捞钱,以弥补迎接圣驾南巡造成的巨大亏空。

    但是,肥得流油的织造和盐政,都弥补不了巨额的亏空,这就不仅仅是缺钱的问题了。

    曹家人的生活,异常腐化堕落,奢靡无度,完全没有节制。

    花钱如流水的纸醉金迷,旷日持久,一直未曾真正缩减。

    哪怕曹寅捞再多的钱,也是经不起这么折腾的,不闹亏空才是咄咄怪事。

    玉柱心里明白,在庆泰的眼里,曹寅不过是闹了一点点亏空罢了,有皇上撑腰,怕啥呢?

    可问题是,皇上迟早要驾崩,接位的四阿哥,号称冷面阎王,抄家专业户!

    庆泰非常关心玉柱的近况,问的也很仔细,玉柱事无巨细的一一答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