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1章 宫里的水很深
“皇太后驾崩,国丧!奉旨查看咸安宫!”玉柱懒得痛打落水狗,高高的举起金批大令。
老二听了祖母的死讯,反而长长的松了口气,性命暂时无忧矣!
若是老皇帝驾崩了,老二觉得,那才是大祸临头了。
老二一直被圈禁在宫里,但是,他的儿子弘皙却一直待在老皇帝的身边。
此前,老二一直期盼着,老皇帝干脆学习了明太祖,越过诸多的儿子们,将大位传给弘皙。
老二毕竟当了三十几年的太子,他心里非常有数,不管是老四当了皇帝,还是老十四接了大位,他都不可能再走出这座咸安宫半步了。
见老二没吱声了,玉柱把大手一挥,跟在他身后的御前侍卫们,随即一拥而上,冲进了咸安宫。
不大的工夫,咸安宫里伺候老二的太监和宫女们,都被带到了玉柱的跟前。
见老二惊疑不定的望着他,玉柱淡淡的说:“奉旨,轮换咸安宫里的太监、宫女和嬷嬷。”
老二秒懂了,老皇帝这是担心有人和他相处的时间长了,容易出问题。
“哼,防范得倒是挺严啊!”老二忍了又忍,终究还没讥讽出声。
玉柱只当没有听见似的,吩咐说:“都带走吧!”
“嗻。”御前侍卫们押着几十名太监和宫女们,浩浩荡荡的出了咸安宫。
“二哥,汗阿玛吩咐过了,你若是有何要求,只管和我说。”玉柱装模作样的拱了拱手。
老二冷笑道:“我在这里吃得好,睡得好,娇妻美妾都在身边,该有的月例和赏银一两都不少,给个铁帽子的王爷都不换呐。”
玉柱装耳聋,依旧只当没听见似的,他笑了笑说:“二哥,你真的没有要求么?那好,我这就去回禀了汗阿玛。”
人在屋檐下,依旧不想低头,那就只能是自讨苦吃了,与别人无干。
见玉柱转身要走,老二急忙说:“能不能从新选的秀女中,分几个给我?”身边的女人都玩腻了,完全丧失了新鲜感。
玉柱点点头,他明知道老二的故意韬晦之计,依旧装作看不懂的样子,答应转告老皇帝了。
从咸安宫出来之后,巧合的是,玉柱居然偶遇了弘皙。
“请柱叔大安。”别看弘皙异常之得宠,他在玉柱的跟前,从来不敢摆出皇长孙的架子。
老皇帝曾经专门吩咐过,禁止弘皙和老二有任何的接触。
原因,其实也并不复杂,老皇帝认为,老二虽然坏透了,弘皙却是有目共睹的仁孝。
玉柱是老皇帝公开认下的义子,弘皙叫他柱叔,他完全当担得起这个称呼。
“刚从上书房那边出来?”玉柱和颜悦色的问弘皙。
弘皙欠着身子,毕恭毕敬的答道:“不瞒柱叔您说,您侄儿我刚去了趟毓庆宫。”
嘿,这话的里头,藏了不少的内涵啊!
玉柱非常善于装傻,他微微一笑,说:“我要回去交旨了,你也别到处闲逛了,早些去宁寿宫守灵吧。”
分手之后,弘皙望着玉柱远去的背影,心情异常之复杂。
老二的彻底垮塌,实际上,和玉柱有着密不可分的瓜葛。
但是,弘皙久在老皇帝的身边,他心里很明白,玉柱已经是老皇帝身边不可或缺的实权派了。
一言以蔽之,哪怕弘皙依旧十分受宠,借他八十个胆子,也不敢得罪了玉柱。
而且,在弘皙的内心深处,依旧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期盼。
若想达成这个期盼,玉柱的鼎力支持,显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弘皙早就发下了宏愿,若有机会的话,前明建文帝的教训,一定牢牢的吸取。
别人肯定不清楚老皇帝的心思,但是,玉柱不同。
结合了历史的事实之后,玉柱已经将老皇帝的心思,看得异常之透彻了。
老皇帝故意把弘皙留在宫里,其实是一种纠结。
传位给弘皙吧,老皇帝着实担心,叔叔们抢夺侄儿皇位的大祸再次重演。
传位给老四吧,唉,脾气太硬,而且年纪也太大了。
传位给老十四吧,这家伙被德妃宠坏了,目中无人,肆意妄为,非人主之相也!
交旨之后,玉柱出来找到了老五和老十二。
老五的双眼,已经异常肿大,显然是哭得太凶了。
没办法,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皇太后虽然和老五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但是,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皇太后对老五,比亲侄儿还要亲百倍以上。
按照常理,遗言的作用巨大。
皇太后虽然平时不管事,但是,她临终前的愿望,只要不是摘星星或是捞月亮,老皇帝肯定会答应下来的。
亲王的俸禄,每年一万两白银,还有一万斛禄米,雷打不动。
皇太后临终进言后,老皇帝让老五管理了镶黄旗的三旗事,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兵权啊!
客观的说,在玉柱的帮衬之下,老五从来没有缺过银子。
但是,食亲王双俸的恩遇,确实是格外与众不同的殊荣。
老五这是头一次主持国丧,又是皇太后的举哀丧仪,他自然是格外的慎重和认真,惟恐怠慢了待他甚好的皇祖母。
“十二弟,以伱之见,当用何典?”老五盯着老十二,问举哀的仪制。
老十二心里有数,这是他在专业领域里,重要地位的具体体现。
反正是国丧,花多少银子,都不怕掏空了国库和天子南库。
“五哥,以小弟之见,大行皇太后的丧仪,应该格外的隆重。想当年,汗阿玛即位之时,仅只八岁而已,多亏了大行皇太后的鼎力扶持。”老十二瞥了眼玉柱,就算只冲这小子的面子,他也必须说昧心话。
老皇帝八岁登基后,朝廷大权其实是太皇太后和四辅臣共同掌握的。
在顺治爷的诸多皇子之中,太皇太后和老皇帝的关系,并非一开始就那么融洽的。
直到,顺治爷染上了天花重病不起之后,太皇太后经过慎重的考虑,这才撇开了福全他们,单独抚养了老皇帝。
说白了,其中的奥妙,显然是幼主无法掌权,有利于太皇太后的抓权罢了。
俗话说的好,主少国疑。
太皇太后的搞法,和慈禧太后先选光绪,后选溥仪,如出一辙,本质都是想掌握权柄。
玉柱啥不明白?
太皇太后和鳌拜,才是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结果,老皇帝瞒着太皇太后,以迅雷不及眼耳之势,出其不意的擒下了鳌拜,提前拿到了亲政大权。
见老五又看向了他,玉柱面色凝重的说:“五哥,事关重大,恐怕还需要找来礼部的人,好好的商议一番。”
有了玉柱和老十二的故意铺垫,老五当即下令,去把礼部尚书和侍郎们,都请过来商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