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章 重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

    朱元璋建国之后,定都应天,民间传闻,朱元璋时常微服私访。

    话说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手下有一奇人,名刘伯温,时任御史中承。

    说起这个刘伯温,那可是非同小可的人物,不仅足智多谋,能言善辩,而且能掐会算。

    故事的开始,便是朱元璋携刘伯温及蓝玉到民间微服私访。

    所到之地,乃是当时的徽州府涉县地,也就是如今的安徽省黄山市。

    两人一路行去,途中偶遇一个迎亲队伍,一群人穿红带绿,簇拥着一顶华丽异常,漂亮至极的花轿。

    那花轿停在原地,一看就是正等着迎亲。

    刘伯温打眼一看,这是娶亲啊!

    当下忍不住暗中掐指一算,顿时大惊失色,眉头紧锁起来。

    咦?

    不对呀!

    今日并非良辰吉日,不宜娶亲啊!

    今日是七煞忌日,怎么会有人在七煞忌日娶亲呢?

    这是谁看的日子?

    刘伯温这边诧异不已,当下脚步也不由得停了下来。

    刘伯温这么一停下脚步,那边朱元璋跟蓝玉顿时也停下了脚步。

    朱元璋停下脚步,也不由得打量起那顶大花轿来,这一看,顿时赞不绝口。

    这边刘伯温却是却是拽过一个娶亲队伍里的老头,开口就问道:“老先生,可喜可贺,我想问问,你们这个日子是谁看的啊?”

    老头一听,顿时得意忘形,扬眉到:“这种日子自然不能马虎,那可是特意请我们这大田庄的方老先生,他老人家给定的,自然是良辰吉日。”

    刘伯温闻言,眉头更是紧锁,这方老先生看样子在这一带应该是个名人啊,可怎么会用七煞忌日来娶亲呢?

    这不是把人往火坑里推吗?

    如果这人是招摇撞骗的假先生,那既然让我遇到了,自然要为民除害了。

    一念及此,刘伯温顿时抱拳拱手到:“老人家,我们是从外地来的,我们也想找这方老先生算算,请问如何寻他?”

    “简单简单,顺着这条路一直朝前走,前面就是王庄,过了王庄便是大田庄了。大田庄村口,有一个农家小院,那便是方老先生家了。”

    “这方老先生,无妻无后,孑然一身,但算的那叫一个准啊,去吧去吧,找他准没错。”

    “多谢老先生指路,我们这就去。”

    那边朱元璋也看的差不多了,刘伯温顿时说道:“万岁......”

    “不......不是,老爷,我有个事要跟您说......”

    这刘伯温把自己发现的事情,前因后果这么一说,然后才询问道:“咱们出来,可不就是为了体验民情吗?这民间如果有这种招摇撞骗的人,老爷您不得把他绳之以法吗?”

    朱元璋闻言,顿时点头道:“对,这种祸害自是不应留在人家,走!这就去!”

    于是,君臣三人,一路朝着大田庄奔去。

    前往大田庄,势必要经过着王庄,三人一到王庄,顿时更加诧异起来。

    原来这王庄上上下下,男女老幼,各个一脸喜色,而且都朝着一个方向奔去。

    朱元璋皱眉使了使眼色,这蓝玉当即上前,拉住一个农家汉子,就问道:“老哥,我问问,你们这是干嘛去啊?怎么一个一个脸上都挂着笑啊?”

    这农家汉子打眼一看,这才回到:“得,三位定是外乡人吧?不知道吧?咱们这呀,新建了一个祠堂,今日正是上梁得日子,你们要是有空呀,也可以一起去看看啊!”

    刘伯温闻言,顿时更是震惊了,这祠堂上梁,可不比娶亲事小,甚至关系到整个村子,家家户户男女老少,甚至子孙后代得兴旺发达呀!

    这么大得事情,谁会定在七杀之日啊?

    刘伯温一念及此,顿时忍不住问道:“我说老乡,你们这日子谁选得啊?”

    “还能有别人吗?我们这邻村就是大田庄啊!大田庄方老先生,就是他选的,那还能有错吗?你们要是没别的事了,我就先告辞了,那边还等着用人呢!”

    三人听完,那是更加疑惑了。

    又是这大田庄的方老先生?

    这到底是故意的还是无心之举?

    这不是坑人吗?

    这可不行,这事一定要追根到底了!

    于是,君臣三人便随着人群,到了王庄祠堂,抬头一看。

    这祠堂盖的那叫一个气派,做工考究,宽敞明亮。

    于是刘伯温,不动神色的来回打量着,明着打量,实际上却是在用脚步丈量此地的风水。

    转了一圈,又进了祠堂里面丈量一遍,风水倒是没有任何问题,无论是布局还是面积,前后的风水,都是上佳之选。

    这唯一的问题,那就是上梁的时间选错了。

    此时人群忙忙碌碌,一应事物,全都选好了,就等着上梁了。

    刘伯温为了弄清楚来龙去脉,便去寻了族长。

    “敢问您是族长吗?”

    那老头点头道:“对呀,我就是,有事吗?”

    “听说你们这个上梁的日子是方老先生选的对吗?”

    “对啊,是啊!”

    “那方老先生除了告诉你们今日是良辰吉日外,有没有说是什么时辰啊?”

    “时辰倒是没说,方老先生只说今日天上下雨,鲤鱼上树,头戴铁帽,木马骑人的时候,就是上梁的时候了。”

    刘伯温一听,这脸上挂满了问号,这都哪跟哪啊?

    自古时辰,那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才是十二个时辰啊!

    什么时候有鲤鱼上树,头戴铁帽,木马骑人?

    到底什么意思啊?

    这不是故弄玄虚,坑人吗?

    还下雨的时候,他怎么知道天上什么时候下雨啊?

    难道说......

    想到这里的时候,刘伯温突然大惊,下意识抬头一看,去世发现乌云密布,就抬头这么一小会功夫,天上顿时雷声滚滚。

    还没反应过来呢,这豆大的雨滴就劈头盖脸的砸了下来!

    咦,这还真下雨了啊!

    那边族长一见下雨,顿时喊道:“诸位准备,已经下雨了!”

    族长话音还未落地,那边就冲过来一个人,手里提溜着一条鲤鱼,躲进一颗树下避雨,顺手就把那条鲤鱼挂在了树上。

    族长一看,顿时再次喊道:“诸位准备,鲤鱼上树了!”

    这边朱元璋三人一看,咦,奇了怪了,这鲤鱼还真上树了啊!

    那头戴铁帽呢?

    三人正想着,那边又跑过来一个人,那人买了一口铁锅,一看雨下大了,顺手就把铁锅顶在头上挡雨了。那雨滴砸在铁锅上,劈里啪啦的,随着那人由远及近,又渐行渐远,很快就消失在众人视线中。

    这边族长再次喊道:“诸位准备,头戴铁帽出现了!”

    “木马骑人呢?木马骑人在哪啊?”

    “哎!来了来了来了!木马骑人来了!”

    众人循声一看,只看见一个老头,扛着一条木凳,从远处跑了过来。

    原来是之前在纳凉的人,一看下雨了,赶紧往家跑。

    “好,天上下雨,鲤鱼上树,头戴铁帽,木马骑人都齐了,诸位准备,听我号令,上梁!”

    话音落地,顿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披红的正梁徐徐升起,大家有条不紊的就完成了一次完美的上梁仪式。

    说也奇怪,这梁刚上完,这雨就停了。

    眨眼睛,这天空放晴,阳光普照。

    朱元璋三人都傻眼了,怎么这么准啊?

    朱元璋顿时忍不住问刘伯温:“我说老刘,你刚才不是说大田庄方老先生是个招摇撞骗的家伙吗?他怎么算的这么准呢?”

    这刘伯温见朱元璋问起,顿时吓得满头大汗,也不知作何解释了。

    半晌才回到:“老爷,这我也不知其中缘由,但这方老先生定非等闲之人,咱大明要是能把这方老先生招入朝廷,为国效命,一定能让大明江山国运昌盛!”

    朱元璋一听,顿时就觉得这刘伯温说的有道理。

    一念及此,又觉得这刘伯温方才失策,于是让刘伯温打道回府,带着蓝玉,君臣二人才再次朝着大田庄奔去。

    不久,终于到了这大田庄。

    打眼一看,这大田庄村口果真有个农家小院,小院里不见什么老先生,却只看见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

    那少年正在烹煮什么东西,隔了老远,香气扑鼻,朱元璋跟蓝玉,这种什么山珍海味都吃过的人,顿时也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暗想,这少年应该就是那什么方老先生的孙子之类的。

    岂料朱元璋跟蓝玉一过去,还没开口呢。

    那少年反倒是先说到:“小子早就料到,今日有贵客临门啊!”

    朱元璋跟蓝玉闻言,顿时心里咯噔一下。

    这朱元璋眼神闪烁之间,当即拱手到:“既然如此,那我们也就不藏着掖着了。”

    “我乃大明正四品水师军官,这位是我的亲兵,今日来此,是有一事不明,想请教方老先生,请问方老先生在何处?”

    那少年嘿嘿一笑到:“我就是方老先生,只不过现在没易容,你们想问啥?”

    朱元璋笑道:“今日可是七煞忌日,为何选在今日娶亲上梁?若是说你没算准,可后面天上下雨,鲤鱼上树之类的又很准,莫非你是故意为之?”

    少年笑道:“我道什么事呢?二位可知这天下万物,相生相克?有道是一物降一物,你们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没错,今日本是七煞忌日,但却因为出了另外两件事,因此今日就变成了娶亲上梁的黄道吉日了!”

    “哪两件事?”蓝玉忍不住开口问道。

    “二位是真不知还是装傻?”

    “娶亲之家,那花轿刚落地,就遇到了金龙蝉鸣,不仅有金龙蝉鸣而且有金口玉牙,祝他们百年好合,这种事情可是万年难遇啊!”

    “再说上梁,遇到了文曲星踏基,文曲星下凡,文曲星把那祠堂里里外外,踏了一遍,这种事情也是万年难遇啊!”

    “二位想必就是那边过来的,岂能不知?”

    朱元璋跟蓝玉一听,顿时大惊失色!

    还以为自己身份暴露,自己这一路走过来,看见那大花轿,确实是赞不绝口了一番。

    而那祠堂,刘伯温也确实是里里外外前前后后都踏了一遍!

    少年却是不动声色,指了指锅里的食物,笑道:“二位还没吃饭吧?不嫌弃的话,一起吃点?”

    话说这少年名为方世玉,重生到大明朝,已经三月有余了,但身份只不过是个平民百姓。

    作为重生者,方世玉自然也有一个系统,只是这个系统除了一些小玩意,什么奖励都没有。

    什么武学秘籍,金银财宝,更是闻所未闻。

    属实一般!

    更加坑爹的是,这个垃圾系统,竟然还给了方世玉一个要命的身份,那就是方孝孺的远房表亲,要多远有多远的那种。

    而这方孝孺可不是一般人,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留给皇孙朱允炆的辅政大臣,更是对建文帝朱允炆极为忠心耿耿。

    史书记载,靖难之役后,永乐大帝朱棣登基为皇,让方孝孺给自己起草诏书。

    但无论朱棣用什么方法,这方孝孺就是软硬不吃,除了燕贼篡位四个字外,多一个字都不肯写!

    勃然大怒的永乐大帝,放言方孝孺要是再不识好歹,那就诛九族!

    结果方孝孺眉头都没皱一下,十分硬气的表示,九族算个屁,你就是诛我十族,这诏书老子也不会写的。

    面对方孝孺如此奇葩的要求,朱棣当即表示,如你所愿!

    于是,震惊朝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诛十族就此诞生,但凡有点血缘关系的都被杀了,甚至就连跟方孝孺只有一面之交的人也都被杀了,总共八百七十三人,惨死在这场事件中。

    如今的方世玉,对此只想骂娘!

    自己跟方孝孺那是需要翻上半天族谱,才能扯上一点关系的存在。方孝孺位极人臣的时候,自己没落到一毛钱好处。方孝孺落难了,自己倒是要被株连!

    这他妈找谁说理去?

    你方孝孺是个有骨气的文人,我方世玉不反对!

    可你让老子给你垫背是什么道理?

    每当方世玉一想到自己好不容易重生了,结果要不了多久,自己就要给这个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方孝孺陪葬,顿时就觉得自己简直比窦娥还冤!

    痛定思痛之后,方世玉只想到三个解决方案。

    其一,帮助建文帝朱允炆打败朱棣。

    其二,投奔永乐大帝朱棣。

    其三,在一切还没发生之前赶紧跑路!

    但第一个显然是行不通的,建文帝朱允炆简直就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废物,跟着建文帝,岂不是死的更快?

    第二个显然也是行不通的,此时的朱棣虽然还不是永乐大帝,但那也是燕王,手中权势滔天。

    他方世玉只不过是个小屁民,别说投奔了,见都不可能见得到朱棣。

    怎么想,也就只有跑路这一条还算是靠谱点了。

    但问题了,此时的明朝,管制极严,若是没有官府的证明,别说跑路了,你就是出个村子,都要被抓起来的。

    何况这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只要在大明朝的版图之中,结局就只能是被朱棣一刀咔嚓掉!

    思前想后的方世玉,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既然陆上不行,那老子就出海!

    此时的南洋一带,压根就是没主的地方!

    什么琉球、爪哇之类的,不过都是一些当地的部落土著!

    自己好歹身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知识储备,混个土皇帝压根就不是问题。

    指不定还能改变历史,数百年后,华夏版图延伸几大洲!

    这么一想,似乎重生还真是个不错的机遇!

    可问题又来了!

    方世玉没有船!

    琉球之类的地方,虽然不算远,但很显然,靠自己游是不可能游到的。

    如今大明朝刚刚建立没多久,张士诚跟陈友谅的残余势力尚未清缴干净,官府严禁出海!

    但凡是船,都在官府手里。

    官府没有下令,别说方世玉了,就是大明水师都出不了海!

    至此,方世玉的跑路计划彻底搁浅了。

    但事无绝对,就在方世玉万念俱灰的时候,救命稻草祝老头现身了!

    这祝老头,方世玉可是盯了很久了,今日故弄玄虚,布下这么大的阵仗,又绞尽脑汁自圆其说,目的就是为了接近这祝老头。

    只是方世玉却不知道,自己盯上的乃是当朝皇帝朱元璋。

    方世玉只知道这祝老头虽然官职不高,只是个正四品的水师佥事。

    但放眼如今整个大明水师,这个职位简直就是核心中的核心啊!

    不仅有船还有人,长江乱不乱,老祝说的算啊!

    只要这老祝同意,方世玉想出海简直就是轻而易举。

    因此问题的关键就是,怎么才能拉着老祝跟自己一起跑路!

    何况,这眼看着距离那起大事件越来越近,时间也越来越紧迫,再不跑可就来不及了。

    方世玉觉得以自己领先五六百年的知识储备,忽悠一个老祝还不是绰绰有余。

    朱元璋这边却是只想忽悠方世玉为朝廷效力,当下毫不客气的坐了下来。

    方世玉赶紧又泡了一壶上好的信阳毛尖。

    “有点眼色!”老祝砸吧了一口茶。

    前世的方世玉简直就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厨艺自是不在话下,放在眼前这个朝代,简直堪称米其林五星级大厨的水准了。

    “小玉子的厨艺,我老祝不得不服。”老祝一边把这些菜分成两份,一份打包装起来,一份留着自己吃。

    一连好几日,这朱元璋每天都带着化名玉兰的蓝玉来方世玉这里蹭吃蹭喝,好说歹说,才算是把方世玉暂时骗到了应天,但方世玉死活不肯入朝,无奈之下只得在淮河岸边找了个小院子住下了。

    打包的自然是带回去给自己老婆吃,老祝的老婆倒是也来这里好几趟了,是个为人平易近人的老婆婆。

    只是身子骨不大硬朗,最近倒是没怎么看见了。

    但老祝仍旧不忘打包一份,带回去给老婆吃。

    这个封建年代,对老婆这么好的男人,可不多见。

    也正是看重了老祝这一点,重情重义,方世玉才敢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告诉老祝。

    这要是换个人,方世玉肯定不敢说这些大逆不道要砍头的话。

    现在的明朝,可是耳目遍布。

    锦衣卫等四处替朱元璋充当耳目的人,简直是大有人在。

    为了以防万一,方世玉决定再试探一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