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6章 出点子
只见全村家家户户都挂着红色灯笼,厚厚的大雪,大红灯笼高高悬挂,别有一番景致。
“太美了。”这是厉元朗第二次由感而发。
“书记,我们这里有个习俗,冬天第一场大雪过后,家家都要挂灯笼,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才摘掉。”杨升介绍说,海浪村因为特殊地理位置,每年的雪下得密集又特别大,并且它们这里的雪粘稠不发散,不容易融化。要到来年的三月末四月初,雪才能化干净。所以,海浪村有雪的日子非常的长,要有四个月到五个月的时间。
厉元朗放眼望去,天边夕阳落下,红彤彤的绚丽天际与白雪皑皑混为一体,又有红灯笼点缀,别是一番美景胜收。
他拿出手机接连拍摄几张太阳落山的画面,给杨升和郭定寿看,并说:“你们看,这要是懂摄影的,绝对是一副完美的自然景观作品。”
这二人嘴上附和着说好看,其实心里都感觉不到什么,天天都看,早就习以为常不足为奇了。
几个人行走在不宽的小道上,厉元朗突发奇想,他知道有个地方叫雪湘,自然景观和这里差不多,就因为某电视台一档节目“爸爸上哪了”出的名,改成民俗旅游景点立刻火爆起来。
只是当地政府部门以及老百姓目光短浅,采取暴利行为多次发生宰客现象,好名气一下子搞臭了,游客都不来玩,生意每况愈下。
这里面的问题就在于政府部门监管不够,只想着收高税,却不想长远发展。
一开始,当地的老百姓还算善良,对于不少慕名而来的南方游客都热情接待,价格也亲民。
只是后来不少商家看到商机蜂拥而至,花高价租当地村民的房子,改成民俗旅馆,一年就三个月的旅游旺季,可是光租金就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试想想,成本本身就高,羊毛出在羊身上,九个月磨刀,三个月宰羊,还不使劲往游客身上割肉啊。
现在主管部门已经发现问题全力整改,其实就是由原来暗中宰客变成明码实价的宰客。愿者上钩,爱来不来。
“这里可不可以也走一条民俗旅游的路子呢?”厉元朗心里想着可行性,却没有表露出来。
一行人先去村委会坐了坐,杨升主要汇报村里的情况,厉元朗拿出小本子一一记下,并询问起海浪村村民农闲时都在做什么。
“唉,”杨升叹气道:“能有什么可做的,勤快点的去大城市里打工,懒得就在家里猫冬,喝酒打麻将混日子呗。”
这种情况不止海浪村一个,绝大部分的村屯都存在这样现象。农民一年到头忙完,到了冬天无事可做。
即使出去打工,一没学历二没一技之长,做的只能是卖力气的活计。赶上遇到好老板,还能按时结算工钱,万一被骗拖欠工资,恐怕辛苦几个月一分钱也拿不回来。所以说,农民最累最苦最难。
跟杨升聊了半天,厉元朗觉得杨升干劲有,但是思路守旧,面对现在村子里大部分农民闲赋在家的情况,毫无办法,一点不想着如何开拓一条新的发展模式。
看来,要想改变海浪村现有面貌,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在这一点上,厉元朗刚才和郭定寿聊天的时候就能感受到,郭定寿毕竟老成持重,想法比杨升要多一些,成熟长远。
听完杨升的汇报,厉元朗专门找郭定寿谈了谈,主要还是关于郭家酒坊的事情。
相比较于张国瑞,郭定寿对厉元朗态度就真挚了许多。他谈起的还是跟古铜镇郭家酒坊遗留下来的隔阂。
听完郭定寿的苦衷,厉元朗则说道:“郭家酒坊的酒我喝过,味道绵软醇厚不上头,难得的好酒。现在勾兑酒太多,喝完伤肝伤身体。老郭,先抛开你们两家的恩怨不谈,我先说说你们郭家老太爷,当初他在十五岁的时候去酒坊当小徒弟,白给东家干了五年活,后来靠着自己聪明才智和坚毅耐力,偷学到配酒秘方,后来又多次品尝改良,才掌握到今天的酿酒技术。听说他英年早逝,就是因为喝酒喝太多的缘故,从这一点上来讲,你希望老祖宗辛苦创造的秘方就此失传吗?”
显然,厉元朗的话在郭定寿的心里面掀起很大的波澜,他一个劲抽着闷烟一言不发,耳朵里绝对在消化厉元朗的真知灼见。
厉元朗就势继续开导,“郭家的遗训是传男不传女,目前虽然放开二胎政策,可在咱们这里生二胎的很少,如果照此下去,总有一天郭家会后继无人的,那么也就是说,酿酒秘方总会有传不下去的那一天。老郭,我觉得还是应该把秘方贡献出来,政府和你们郭家一起参与到酒坊的建设当中。我们乡政府可以为你们申请贷款,或者联系合作伙伴,咱们把这项手艺做大做强,要让更多的人不再食用勾兑白酒,要品尝到实实在在的粮食酿造酒。多做善事,多用善心,我想这也是你们郭家老太爷当初创造这张秘方的初心。”
郭定寿低垂着头,吧嗒吧嗒大口抽烟,抽完一支又续上一支,眉头始终皱起,但依然一言不发。
“老郭,你是党员,当初在党旗下宣誓时,身上就背负了极大的责任。目前海浪村还很贫苦,农民们的日子还很艰难。我从杨升那里得知,农闲大家都闲在家里,除了喝酒就是赌钱,时间长了,把大家的上进心都磨没了。我和国瑞商量,想让你出任村党支部书记,你是老党员,之前也有过当村干部的经历,杨升毕竟年轻,需要你这样的老党员老同志掌舵,和村党员村委们一起带领大家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厉元朗诚恳的开解说道。
“厉书记,您别说了,我明白您的意思。只是您也看到了,我们村除了山就是雪,真的没什么可开发的地方,我就是想带着大家一块干,也是心有余力不足。”
厉元朗呵呵一笑:“老郭,你们真是抱着聚宝盆讨饭吃,你没见……”厉元朗趁热答题和他谈起自己突来奇想的发现,那就是可不可以把海浪村打造成旅游民俗的景点,凭借自身优势改变目前落后的局面。
提到这事,郭定寿眼前一亮,回想起厉元朗的举动,心里不仅暗自挑起大拇指,真不愧为年纪轻轻就是党委书记乡长,人家只是一走一过就能发现商机,真不简单。
二人谈了很久,厉元朗苦口婆心,终于说动郭定寿答应担任海浪村支部书记,并且会尽快找郭家人商量继承酿酒技术,至于贡献这张配方,郭定寿一个人做不了主,需要和大家商量。
晚饭是在杨升的“杨家酒馆”里吃的。他的小酒馆建的很有特色,以木头为主,目测在百十平米左右。这里是山区,最不缺的就是木材,算是就地取材。
一进来,屋子里相当暖和,烧得特别热。一共摆了六张圆桌子,没有雅间。
屋里没有客人,杨升礼让着厉元朗坐在最里面的一张桌子前坐下,杨升郭定寿率领着村委委员则围坐在厉元朗身边。
饭菜很丰盛,竟是当地土特产,小野鸡炖蘑菇,葱烧木耳,松茸炖排骨,大鹅炖土豆粉条,清炒蕨菜等等,五花八门弄了十来个菜。
厉元朗也是饿了,大口吃饭大口喝酒大快朵颐,吃得不亦乐乎。
席间,杨升还有郭定寿都给他敬酒,厉元朗自知酒量不差,而且今晚的酒也是纯粮食酿造,喝了对身体影响不大,索性放开量,和在座的人一一举杯痛饮。
喝差不多的时候,酒馆里进来几个人,看穿戴打扮不是本地的,说话一口京味。
听他们说话内容,原来这几位是摄影发烧友,路过这里无意中发现海浪村美丽的夜景,就拍摄了好多张照片。
厉元朗见状,便好奇凑过去,先敬了一圈烟,顺便和他们聊起来。
几个人得知厉元朗是这里的乡党委书记,知道说话有权威,其中一个姓张的男子说:“书记,你们这里哪哪都好,就是有一样,没有旅店可住。我们一会吃完饭还要开车赶往燕游山疗养院,几十里地呢,麻烦不说还不安全,要是有住的地方就好了,住一夜明天再赶路也不迟。”
“这好办,我一会让村主任想办法给你们安排一下,天黑赶夜路真不安全。”厉元朗当即叫来杨升,让他给这几人找个住的地方。
杨升满口答应,村委会有床有大炕,足够他们住下,不成问题。
姓张的男子又说:“书记,我觉得你们要想发展旅游产业,还需要开发旅游项目。你看雪湘,就有滑雪,马拉雪橇,雪地摩托,看日出日落,登山观雪景等等。再弄个民俗特色,比如什么篝火晚会,扭大秧歌,这样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前来游玩。现在有雪的地方越来越少,这么大雪的地方更是少之又少,要利用好资源,把这一块壮大,肯定能带动附近的经济上一层台阶。”
他的同伴也插言说:“你们可以派人去外地学习经验,实地考察,这样有助于你们将来搞这一块少走弯路。”
厉元朗感觉他们几个摄影发烧友的建议非常好,视角独特,不禁好奇起来,这几人的真实身份是干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