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百八十章天壤之别
自己丈夫快走了,卓清影挺着个大肚子在实验室心神不定。
干脆跑到司令部来了。
“小山,我们儿子出生,是叫破日好,还是灭倭好?”
老婆好歹是清华的大学生,书香名门,教授的女人,取名字就这水平。
要被陈敬方和老丈人知道了,笑掉大牙。
听着这咬牙切齿的语气,周小山知道她恨透了日本人。
舍不得离别。
“轻松点,能打死我的敌人,还没出生。你怎么知道一定是儿子,女儿也好啊,像你这么漂亮,一定是贴心的小棉袄。”
“一定是儿子,他们说我喜欢吃酸的,照四川的说法,酸儿辣女嘛?何况我也想要一个儿子,长大,像他爸爸这样勇敢,睿智!”
“可我想要女儿,一个孩子他太单薄,以后我们会再生几个,等我们年纪大了,让儿孙环绕在身边,何尝不是人生幸福!”
“真的可以吗?”
“今天不容易,明天也许更难,但是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秦国梁听到直摇头,这么精明漂亮一女强人,周小山几句话就哄的憧憬起来。
感情的魔力,还真是不能用语言描述。
“我记得小山说过,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弱了,百姓就会被欺负,我们中国会强大起来的。为了我们的后代,不再遭受这种离别,我们这代人,尤其是军人,把鬼子赶出中国,才是我们的使命!”
卓清影这才注意到,秦副军长在身边,用力的掐了掐周小山腰上的肉。
这混蛋总是让自己丢人。
“周副官,司令部门口,有个叫虞洽卿的先生,带了一群人来找你,他们开的小车来的!”
“虞先生来了!”
周小山赶忙起身,一边走,一边给秦国梁解释夜袭上海,虞先生全力支持,江阴沉船,所动员船工,牺牲超过两百。
那夜是冯天魁派自己一个警卫排,开着卡车,运输油料,连夜护送虞先生汽车去武汉。
之后就一直没见过了。
到了大门口,周小山才看见,他书生模样的正是大鑫钢铁的余铭钰,跟他们一起的,还有几个跟着吴蕴初一起迁川的实业家。
这群人,包括余铭钰,他们跟军需处以及国府下属的兵工厂牵连很深。
他们迁川以后,谨小慎微,即便跟刘湘联系,贺国光也多半在场,来永州顾忌很多,冯天魁跟刘湘都理解他们害怕卷入川军和中央军的矛盾之中。
川军和中央军的矛盾在最近一段时间集中爆发。
潼关发生的爆炸,依稀就在昨天。
他们突然间出现在永州,周小山还是很惊讶的。
“小山,我听说你在永州的消息时候,还在跟余先生一起在重庆吃饭,知道你肯定呆不了几天,怕你离开四川。放下筷子,我们几个连夜就从重庆赶来了!”
“来,我给您们介绍一下,这个是在上海日租界,大杀四方的周小山,英雄出少年的周副官!”
“余先生,我们在上海见过,他还招呼一帮朋友,请我吃西餐,穆先生,周先生我也见过,小山代表66军和永州欢迎各位上海滩上的大佬!”
周小山连忙为他们引荐自己老婆和秦国梁,余欢水他们几个将领,一边把人迎到司令部楼上,一边还让人通知尹昌衡一起过来。
“虞先生,牺牲船工的家属到四川没有?”
“到了,我在武汉等了他们几天,一起乘坐民生轮船北上,在江阴沉船的部分船员,也在安庆搭乘轮船到宜昌跟我们汇合,全部转运到重庆了!”
民生公司租用了虞洽卿的船,运送抗战有功的船员家属,肯定是一等一的优先。
“北上去海州,日照的船员,也到四川了,我安置在城南工业区,一些家属都进工厂上班了!其他家属,您如果有其他安排,我就不多说,如果没有,可以送到永州来,只要66军番号在,只要我们日子还能过得去,就不会让他们饿着。”
“用不着,我还有些小钱,跟卢先生谈妥了,准备让人打造几条船上的小船,然后让他们在四川混饭吃。”
“我手里突袭上海,江阴沉船牺牲的船工名单不全,永州在出川将士纪念碑身后,建设有英烈祠,以后会完整记录上海突袭战,我二十三集团军各部的参战功勋。这些为国捐躯的好汉,应该一个不拉的把牌位放进去,永远接受我们后代的瞻仰和敬意!”
“好,好,好,太好!我给你说,长江上沉的十几条日本人船,可是出了我心里的一口恶气。这样,我让人把我在江阴沉船的资料,都拿到永州,让你们的忠烈祠保管,等抗战胜利以后,我就在上海建一个纪念馆。”
当初江阴沉船,虞洽卿也支援了几条轮船参与封锁长江,起身站了起来喝彩,周围的一群实业家都跟着一起鼓掌。
秦国梁看着这小子在一群实业家群里谈笑风生,不由的好笑。
回永州十来天,片刻都没有安宁,每天累的像一条狗。
明明这两天就要走,身上的事情却越来越多。
警卫团部分军官和提拔的准尉抽调新兵一旅作为骨干以后,剩下部分还要整编成两个营。
下午刘周书,郑竹梅,沈虹摆好一副三娘教子的姿态。
等着给这小子交代事情。
晚上他还准备宴请洋行到永州兜售军火的那帮混蛋,送点小礼品,打发他们去重庆。
现在有朋友来了。
还是对66军突袭上海有功劳的爱国商人。
且不说四川人好客,刘湘和川军重视面子,把人家放在一边不闻不问,这种事情他们是做不出来的。
带着他们去祭奠了永州的出川将士纪念碑,参观了钢铁厂,周小山才明白,余铭钰也是这次他们永州之行的始作俑者之一。
迁川以后,发现四川的经营环境不错,都有添置设备的想法。
尤其是重庆接受了太湖大量难民,送到各地的煤矿,铁矿,连李家钰的副官,还带了不少难民到西昌去挖矿,矿石产量激增,刺激了钢铁生产的中游。
余铭钰对市场趋势的触角非常敏锐,本能的认为在叙府的大鑫钢铁该作些什么,听说永州在跟苏联人谈论进口设备,一时间有了点傻。
严格说,他是周小山游说大量沿海实业迁川的受益者。
余铭钰很有头脑,大鑫也跟着吴蕴初的步伐,一起在七七事变之前迁川,避免了重大损失。
八一三事变以后迁川的实业,顶着鬼子轰炸,顶着高涨运输费用,不仅在路上耗尽了财力,损失了设备。
迁徙到湖北的实业还因为被当地地主敲诈,熟练工人失散,缺乏电力等等各种困扰不能复工。
跟他们接受招商入川的待遇简直是天壤之别。
战火燃起,不得不西迁这群人肠子都悔青了,当初还在嘲笑川军吹牛,为了发展四川经济,恶意造谣。
现在想去找刘湘,川军连湖北的办事处都撤了。
比起围绕在66军身边,这群跟甫系川军交好的企业家,提前两年入川,占领了西南大部市场,哪怕抗战爆发,生意也蒸蒸日上。
事实告诉上海滩上的实业家,川军比国府更靠得住。
比起这些信息,余铭更跟关心的是他们跟苏联大使谈判,向苏联人进口设备,难道东南沿海都保不住了?
为了满足搬迁到重庆的金陵兵工厂的生产任务。
大鑫钢铁还有批新增加的设备,在远洋货轮上刚刚从大米粒坚起运,两三个月才能到达广州。
跟周小山一番长谈,余铭钰得了半年内广州不会陷落的时间线,庆幸的拍了拍胸口。
这趟简直来的太值得了。
实业在这个民国,是那么多孱弱,那么无助,发财恰烂钱,都是顺势而为。
一旦时局判断失误,鸡飞蛋打,鸡蛋碰石头,赔光老底子都不够。